•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didas能量回饋最強跑鞋ULTRABOOST 19上海發布 小鬼搶先試跑
1
adidas能量回饋最強跑鞋ULTRABOOST 19上海發布 小鬼搶先試跑
2
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
3
英國媽媽參加極限馬拉松,連續跑111公里爆出水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能量回饋最強跑鞋ULTRABOOST 19上海發布 小鬼搶先試跑

2019-02-21
配備館 跑步 ADIDAS 鞋子

adidas於19日在上海盛大舉行adidas Ultraboost 19發表會,宣布將大膽解構橫跨潮流界與運動界的經典之作Ultraboost,打造adidas史上能量回饋最強的跑鞋Ultraboost 19。台灣潮流達人小鬼黃鴻升應邀出席現場,並透過晨跑搶先體驗這款「最強跑鞋」進化版的舒適腳感,該款已於今(21日)全球同步發售。

adidas能量回饋最強跑鞋ULTRABOOST 19上海發布 小鬼搶先試跑

為進一步感受Ultraboost 19跑鞋的性能,小鬼黃鴻升2月19日上午前往位於上海的adidas Runbase西岸基地,並穿上Ultraboost 19體驗試跑。小鬼黃鴻升分享:「Ultraboost 19不僅外型搶眼,最讓我驚艷的是,每一個步伐都能感受到舒適回彈的腳感,而且比過往的Ultraboost更舒服好穿,不論平常穿搭或是街頭跑步,一雙就能搞定!」

小鬼黃鴻升透過晨跑體驗全面升級的Ultraboost 19

adidas Ultraboost 19發表會中,各國媒體與運動潮流名人一同見證跨時代跑鞋Ultraboost 19正式誕生,包括新生代男演員鄧倫、游泳好手寧澤濤都到場共襄盛舉;台灣潮流達人小鬼黃鴻升也受邀參與,透過上海的搶先直擊,深入了解Ultraboost 19如何解構經典。

新生代男演員鄧倫及游泳好手寧澤濤參與adidas Ultraboost 19發表會

adidas設計副總裁Sam Handy強調,Ultraboost 19的核心精神是解構與簡化,期待帶給跑者更無拘無束的跑步體驗。adidas資深產品經理Stephan Schneider更直接點出Ultraboost 19為adidas史上能量回饋最強的跑鞋,優異性能全面進化,充分展現adidas從推出Ultraboost後,仍不停止突破框架的創造精神。

小鬼黃鴻升於上海adidas Runbase西岸基地,深入了解Ultraboost 19的設計概念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

2018-03-27
馬拉松運動補給飲食方式飲食跑步知識庫

喝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馬拉松比賽中更是必需品,你可能不會因為喝水而運動表現變好,但當你在脫水情況下,表現一定會變差甚至造成傷害。既然補水如此重要,那麼該怎麼喝才能恰到好處?以下針對跑步前1小時和跑步途中的補水策略,讓你能精確了解並精準算出聰明的喝水方法。

跑步前、跑步中精準補水攻略

流失水份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

首先,愛跑步的你必須先知道補水為何如此重要,據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Leeds Beckett University,前稱為利茲都會大學)運動與肥胖學教授Paul Gately指出,而運動過程中,尤其像全程馬拉松這類高強度運動,水成為左右運動表現的關鍵因子。
 
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皮膚出汗、尿液糞便、以及呼吸頻率而流失水份;其中流汗是讓身體調節體溫、維持核心溫度的重要方法,而這樣的「水合作用」受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天氣影響,例如在溫暖環境下,人體流汗和呼吸頻率都會增加。
 
科學研究顯示,當人在運動前後因為脫水減少2%以上體重,代表著在跑步這類耐力運動上的表現可能下降,馬拉松比賽當然也不例外,常見輕中度脫水症狀包括頭痛、頭暈目眩、口乾及口渴。

運動前後因脫水減少2%以上體重,可能造成運動表現下降

建議補水量

以大原則來看,根據國際馬拉松醫學指導協會(IMMDA)建議,馬拉松跑者在比賽間,每小時應喝下400至800毫升(ml)液體。越是在溫暖環境且跑速越快的跑者,液體補充需越多;在越涼爽環境且跑速慢的跑者則越低。
 
若想進一步精算比賽途中每一次該補充多少水,可參考以下維杰.費德醫學博士提出的方式,讓你更清楚比賽時需要的補水量:
 
跑步前
少於1小時且運動強度低,開跑前喝177-237ml水;如果在濕熱環境下跑5-10K,可加入一些運動飲料;若10K以上,跑前1小時喝237-473ml水或運動飲料,開跑前再喝118-237ml。
 
跑步中
基本原則是每15分鐘177-296ml水,如果天氣悶熱、跑時長,水中可加入電解質,目標是維持身體汗水流失量在體重2%以內。有一簡單的流汗率方法能幫助衡量跑步前後的汗水流失量,也有助於了解跑步間需要補充多少水分。

流汗率計算
跑步前後體重差(g)+ 液體攝入量(g)= 流汗量(g)
流汗量 ÷ 跑步時數(hr)=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g)
每小時需補充的液體量 ÷ 4 = 每15分鐘需補充的液體量(g)


e.g. A跑者跑前體重61公斤,跑後60公斤,跑步時攝取680克液體
61,000g - 60,000g + 680g = 總排汗量1,680g
1,680g ÷ 2hr = 每小時應補充840g水或運動飲料
840g ÷ 4 = 每15分鐘(約每次補給)應補充210g水或運動飲料

小提醒

1.注意鈉補充
跑步時大量排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鈉,鈉是人體內重要的電解質,這就是為什麼運動時要頻繁補充電解質和水,否則容易導致肌肉動作遲緩或抽筋。長距離跑步時最好頻繁補充少量水分,而非一次大量攝取,因為液體分量少身體較易吸收;馬拉松比賽中建議每20分鐘喝113-237克運動飲料,並在每個休息站或每1.6公里時交替喝運動飲料和水。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補充運動飲料,因為運動飲料醣含量高,不應以運動飲料來補充鈉,建議喝稀釋的生理食鹽水代替。
 
2. 別等渴了再喝
據國內跑步教練陳柏長醫師建議,由於台灣天氣炎熱,台灣賽事更常有水站距離遙遠或不固定距離的問題,最好不要等到渴了才喝,否則可能會有渴了找不到水站的窘境。而國外如歐美很多賽事約1.5公里就有一個水站,加上天氣比台灣冷,事先需要規劃多久補一次、一次水站要補多少水。

台灣天氣炎熱,馬拉松比賽時最好不要等到渴了才喝,以免出現渴了找不到水站的窘境 ©中山新聞

註:以上單位依資料原文撰寫,克(g)是質量單位,毫升(ml)與立方公分(cc)是容積單位,視密度不同換算結果稍有差別,若以水計算,1g=1ml=1cc

資料來源/LONDON MARATHON、《完全跑步聖經》、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藥害救濟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媽媽參加極限馬拉松,連續跑111公里爆出水泡

2017-08-11
運動傷害馬拉松跑步話題

茱莉‧妮斯貝特(Julie Nisbet)是英國一位熱愛跑步的母親,她在今年六月份時參加體能極限的超長馬拉松比賽,她總共花了21小時的時間來跑111公里的路程,在跑步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雙腳小腿冒出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泡,看起來非常可怕,事後趕緊送醫治療才沒有麼大礙。

英國媽媽參加極限馬拉松,連續跑111公里爆出水泡 ©julienisbet/twitter

現年34歲的妮斯貝特,她這次參賽總共花了21小時從英國卡萊爾沿岸跑到紐卡斯爾,由於天氣相當炎熱以及路程遙遠,在比賽過程中有120人棄賽。妮斯貝特雖然靠著意志力努力跑完全程,但在途中雙腿卻冒出大量的水泡。

妮斯貝特忍痛最終完成比賽 ©thesun.co.uk

妮斯貝特:「當時我感覺到我雙腿非常熱外,還有刺刺的感覺,在跑步完後我將衣服換下,發現腿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泡,當時我非常驚慌,之後立刻去院就醫發現已經灼傷了。」醫生表示,可能是跑步期間的氣溫約30℃這麼高,當時塗在身上的防曬乳被汗水融化,雙腿才會曬傷紅腫起水泡。

去醫院治療的妮斯貝特 ©thesun.co.uk

花了四天的時間包紮治療的妮斯貝特終於康復許多,她表示這些大量的水泡感覺讓自己失去了4磅(約2公斤)的體重了。

©metro.co.uk

在大太陽底下運動時除了要注意防曬外,當然還要注意水分補給以及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雖然像妮斯貝特的案例較為少見,但還是建議許多跑者們在跑步時要注意自身健康以及安全才是第一。

資料來源/The Sun、Metro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