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里是個相當「親民」的路跑距離,無論是初跑者嘗試身手、馬拉松選手突破個人成績,或是鐵人三項51.5中的跑步項目,都是從10K開始。在台灣長跑歷代排名中,男子10K最快29分12秒01、女子34分16秒09,無論我們想在路跑賽或標鐵51.5中突破PB,甚至在馬拉松成績上有所進步,縮短10K的速度是相當重要的。多次拿過鐵人三項世界冠軍的Mike Trees 10K跑在30分鐘內,而他特別制定出一套12週的週期化訓練課表,助你10K破40分鐘!
要實現目標,不是猛衝狂練就能達標,你需要計畫。比方說,現在就應開始計畫未來6個月的訓練;如果你在年末的鐵人三項賽季報了一場人生初標鐵51.5,你得現在就開始規劃如何提升跑速!
首先,每週至少花4小時在跑步訓練上,這是改善跑速的最低要求。Mike Trees建議可把高強度訓練放在周六日,他更進一步把訓練分成3個階段的「4週訓練週期」。
Mike Trees訓練理論的基礎是﹕起初速度比耐力更重要。這樣的理論可能與一些訓練方式相左,但Mike表示,為了達到比賽的速度節奏,訓練時就應以比賽的配速練習,有了速度再建立起耐力,而每個小週期都會漸進增加一些距離。Mike強調,從長時間慢跑來開啟訓練是錯誤的!因為這會讓人疲憊不堪且更難以提升速度。
.剛開始訓練時,你需要透過上坡跑、跳躍練習來增加步幅。
.練跑起初,也需要透過跑在75公尺的平坦道路上,增加步頻。
.耐力則透過逐漸增加強度的間歇訓練來強化。
.在每個4週訓練週期期間,保留1週的減量週。
每一個4週訓練週期,都以3週正常、1週輕鬆為循環,這是因為任何生理變化發生的最短期間為3週。如果你離10K比賽還有很充裕的時間,也可以重複每一個正常訓練的週期;要注意的是,如果重複正常訓練,請確保進行3週後有1週減量。
此外,切記同一個階段不要超過6週持續進行,因為沒有改變,身體將適應這樣強度的活動,也將停止進步。以下是為期12週的訓練課表,以10公里目標打破40分鐘而制定,當然,你也可以輕易地把它改為24週。
Mike Trees曾是創造出5次世界冠軍的鐵人三項職業運動員,現為國家隊及國際選手教練。他曾在1994年寫下鐵人三項英國紀錄,直到他從職業運動員生涯退役後,2004年還在極富盛名的曼徹斯特世界大師錦標賽中獲得10,000公尺組冠軍;現在年過50的他,仍陸續在各大鐵人三項與跑步項目中拿下分齡組冠軍。
資料來源/TRI247, Mike Trees Coaching, 台灣長跑競技網
責任編輯/Dama
鐵人好手謝昇諺2日在紐西蘭IRONMAN傳回佳音!他自1月中旬至今經過1個半月的移地訓練後,出發前喊出目標226公里9小時內完賽的決心,結果說到做到,成功突破9小時關卡,飆出8小時59分的個人最佳成績。
謝昇諺表示﹕「在終點前400公尺,聽到路旁有個台灣人的聲音,『謝昇諺加油,可以破9』,這個聲音對當時的我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最後5公里頭很痛。也是這個加油聲,促使我不斷加速直到最後50公尺看大會紀錄顯示8小時59分,破9了!通過終點,頭痛狀況蓋過破9的喜悅,當下的心情是...頭好痛!!!!!!」原來最後馬拉松路跑時他開始身體不適,即便跑進目標成績,卻沒有嘗到勝利的喜悅。
現年34歲的謝昇諺投入鐵人三項運動已超過十年,曾在受訪時表示在2019最大的心願是「突破自我,再創巔峰!」從標準鐵人51.5公里,轉戰超級鐵人226公里,謝昇諺做為職業運動員的路走得相當辛苦,歷經身體不適、裝備調整、經費籌措、生涯規畫等挫折,終於今年在富邦文教基金會、賀寶芙、GARMIN、VIGOR、STARK WORKS與PSI CUSTOM SPORTWEAR等團隊的共同支持下,前往紐西蘭移地訓練,住在教練Dylan McNiece的家,跟著教練的安排,與這次Ironman New Zealand的冠軍Mike Phillips一起訓練,成效非凡。
謝昇諺賽後還是感到興奮,分享創下佳績的關鍵:「專注訓練、規律作息還是最重要的,雖然回到台灣會有比較多的外務,但現實狀況就是這樣,必須想辦法克服,也要思考如何籌備再次移地訓練的經費。」
謝昇諺表示,很幸運可以在還有能力的狀態下,持續在鐵人三項的領域努力,2019年賽季將以突破個人最佳成績為方向,穩穩地將成績提升至8小時50分內。
資料來源/英格國際行銷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