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進行臥推時不要刻意學會大幅度拱背 小心造成腰椎的運動傷害
1
進行臥推時不要刻意學會大幅度拱背 小心造成腰椎的運動傷害
2
adidas全新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系列  坤達引領隨時開練燃燒正能量
adidas全新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系列 坤達引領隨時開練燃燒正能量
3
透過數據來減之增肌
如何在不過度失去肌肉的情況下減去脂肪?推薦你這4個十分重要的技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進行臥推時不要刻意學會大幅度拱背 小心造成腰椎的運動傷害

2019-03-12
知識庫 健身 胸部肌群 運動傷害 槓鈴 啞鈴

大家都知道在健身房最基本的練胸動作,就屬臥推這個動作最常使用,無論是使用槓鈴、啞鈴或是機械式器材,都可以看到許多人採用「大幅度拱背」這樣誇張的身體姿勢,這也是許多練習健力三項的人常使用的一個動作,但一般的人有需要做到將背部大幅度反拱起來的姿勢來進行臥推嗎?

進行臥推時不要刻意學會大幅度拱背,小心造成腰椎的運動傷害! ©Juggernaut Training Systems

拱背的用意

我們知道健力型選手為了能舉起更大的重量,因此需要做出「大幅度拱背」的動作。然而,將背部反拱這樣的動作,其實最主要就是為了減少臥推時的範圍,只靠臀部與上背部貼緊板凳上,這樣的姿勢動作有點像是使用下斜板進行訓練一樣,能讓下胸的張力加強。另外,當我們進行斜上臥推的時後,採用拱背的姿勢會產生彷彿板凳斜度被下降的感覺,但其實這樣拱背的姿勢只是將肌肉張力由上胸轉移到下胸,所以,對於訓練效果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同時,這樣的姿勢也會造成脊椎壓力過大,因此,不建議腰椎有問題的人採用這種訓練方式,但如果你要進行拱背訓練,可以使用舉重腰帶來分散椎間盤的壓力,但更好的方式就是減少板凳斜度,並保持脊柱緊靠板凳面。

其實這樣拱背的姿勢只是將肌肉張力由上胸轉移到下胸,同時,這樣的姿勢也會造成脊椎壓力過大。 ©King of the Gym

一般訓練適合嗎?

拱背式卧推對於動作、姿勢與身體穩定性的要求很高,因此,這種屬於特殊的比賽技巧並不適合一般人來進行模仿與訓練操作,只要稍有不慎就非常容易傷到腰椎部位,對於非力量舉的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建議採用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彎曲的傳統姿勢來進行卧推訓練。

資料來源/jtsstrength、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全新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系列 坤達引領隨時開練燃燒正能量

2022-08-30
健身配備館ADIDAS服裝間歇訓練

隨著疫情不便前往健身房,無需器材、說練就練的 HIIT 高強度間歇運動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近年已成為健身房的替代方案,對忙碌且充滿壓力的 GenZ 世代來說,限制低的 HIIT 運動更是好入門的高效訓練首選。adidas 形象大使坤達演繹帶來全新 HIIT 系列服飾,採用品牌獨家的 AEROREADY及HEAT.RDY 科技面料,拼接高透氣網眼面料有效提高活動時的氣流並降溫排汗,在激烈運動時保持涼爽乾燥。視覺降溫效果十足的「薄荷綠」及「活力黃」配色,更展現夏季的活力朝氣!

adidas全新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系列  坤達引領隨時開練燃燒正能量
adidas全新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系列 坤達引領隨時開練燃燒正能量

HIIT爆汗炸裂!伴你盡情釋放身心壓力

近期最新研究顯示,有 58% 的年輕人在疫情期間染上「電子螢幕疲勞症」,更有 74% 的人感到孤立。透過 HIIT 訓練,除了能快速釋放身體能量與情緒壓力,還會產生有助提振心情的能量,找回積極活力!

HIIT 系列服飾因應專業訓練需求,採用 HEAT.RDY 涼感科技,加上吸濕排汗的 AEROREADY 機能面料,其網面拼接材質能帶來透氣乾爽的感受。面料中加入 PRIMEGREEN 環保材質更響應 adidas 堅持生態永續的精神。

HIIT系列服飾採用HEAT.RDY涼感科技,加上吸濕排汗的AEROREADY機能面料,網面拼接材質能帶來透氣乾爽的感受
HIIT系列服飾採用HEAT.RDY涼感科技,加上吸濕排汗的AEROREADY機能面料,網面拼接材質能帶來透氣乾爽的感受

HIIT 系列服飾針對不同的運動強度,推出多變有型的男女款樣式,讓你輕鬆將運動服飾融入日常生活,下班後即可開練甩開惱人壓力!

HIIT系列服飾針對不同的運動強度,推出多變有型的男女款樣式
HIIT系列服飾針對不同的運動強度,推出多變有型的男女款樣式

夏季涼感「薄荷綠」 背部鏤空運動T潮流感飆升!

.挖背短版運動 T 選用夏季熱門的清新「薄荷綠」,特別在背上增加小心機的鏤空細節,不只透氣度加倍,更彰顯獨樹一格的品味;高彈性面料搭配修身的短版版型,更方便伸展,提升運動表現。

.HIIT Bra 屬於中度支撐的訓練型內衣,AEROREADY 網紗設計能加速透氣排汗,即便高強度訓練後體溫升高,還是能保持空氣流通。而高腰剪裁的時尚運動緊身褲,能完美貼合腿部、不易脫落,幫助妳在揮汗運動時保持俐落。兩款皆在側邊以活力黃拼接點綴,中性色彩給人沁涼自然之感。

女款單品:(左上)挖背短版運動T HM8097,NT1,690;基本款運動T HN0070,NT1,290;時尚機能五分褲 HN9456,NT1,690;HIIT Bra HM6392,NT1,690

流汗不留汗!隨心鍛鍊,征服挑戰

HIIT 系列男款服飾特別添加具有高機能的抗菌 Polygiene 材質,利用布料上的銀離子抑制異味。部份款式運用 HEAT.RDY 涼感科技面料,讓男性從容駕馭高強度訓練。

.涼感運動上衣: HEAT.RDY 科技面料為運動愛好者帶來透氣的舒適穿著感。外觀上同樣以沁涼的薄荷綠為主打色系,加上背後的三線設計小巧思,讓你清爽地在 HIIT 爆汗中突破自我,還能成為健身房的注目焦點。

.涼感運動褲: 下擺採用特殊剪裁,能夠減少運動時的束縛感。大膽獨特的印花設計潮流感十足,就是要你與眾不同!

男款單品: HIIT好動背心 HP1757、HP1755,NT1,290 ;涼感運動上衣 HJ9778,NT1,490;涼感運動褲 HN9363,NT1,690
男款單品: HIIT好動背心 HP1757、HP1755,NT1,290 ;涼感運動上衣 HJ9778,NT1,490;涼感運動褲 HN9363,NT1,690

全新 adidas HIIT 系列服飾已於全台門市及官方購物網站上市,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詳見 adidas 官方購物網站與官方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在不過度失去肌肉的情況下減去脂肪?推薦你這4個十分重要的技巧

2021-12-24
健身知識庫新知觀念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增肌補帖增肌減脂

當你在減重的同時是否也只關心體重機上的數據?要小心!這可能是肌肉量減少的情況,會使得你面臨肌少症的風險,同時,這樣的情況與肌肉量減少和肌肉功能降低有關。如果你想要在減掉多餘體重的同時,採取措施保持肌肉量的目標,則會帶來另一個不同的瘦身挑戰關卡,也就是說,在追蹤你進度和目標達成數據上將更加的困難,因為即使你的體型發生變化,但體重機上的數據也不一定會有所改變。

透過數據來減之增肌
如何在不過度失去肌肉的情況下減去脂肪?推薦你這4個十分重要的技巧

減脂與增肌的研究

在2009年一項名為「DEXA 評估年輕女軍人在12週定期訓練後身體區域成分變化」的研究中發現,參加12週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相結合的年輕女性,平均減少了10%的體脂外,還同時增加了近9%的肌肉量。另外,2015年韓國國立釜山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系所做的「規律游泳運動對中年女性體質、力量及血脂的影響」小型研究中發現,24名中年女性經過12週的游泳計劃後,平均身體脂肪減少約3%、肌力增加約2%以及肌耐力增加2%左右。

游泳能增肌減脂
韓國國立釜山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系在一項小型研究發現,游泳能有效減脂並增強肌力與肌耐力。

這些研究皆表明,運動初學者對於肌力訓練和有氧運動,都能很快且有效率的做出反應;如果你以前有運動習慣但停頓一陣子之後的人,也會產生出類似的結果。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運動者,想要改善脂肪和肌肉的平衡,那麼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你可以在減少脂肪的同時增加肌肉組織,事實上,若你是一個剛開始養成運動及訓練習慣的人,就可能會從減脂和增肌中獲得最大的好處。

但如果你是一個有經驗的運動員,希望在獲得大量肌肉的同時又要同時減去大量脂肪,那就會成為一個十分就有挑戰的目標,因為這樣的兩個目標將會經常性的產生衝突!簡而言之,訓練肌肉需要攝入的卡路里多於消耗的卡路里;而減脂需要攝入的卡路里少於燃燒的卡路里,這就變成當身體處於卡路里不足狀態以便可以減掉脂肪時,你的肌肉同時也無法獲得成長所需的能量。

減脂與增肌的4種技巧

如果你的目標是希望能在增肌和減脂之間取得平衡,以下有這4個技巧可以協助你達成。

1.做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

無論你是初學者或有經驗的人,想達成增肌減之目標最關鍵的要素,就是將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結合到日常訓練的菜單之中。沒有肌力訓練的有氧運動計劃,將會影響你肌肉的建構與成長;但沒有有氧訓練的肌力訓練計劃,將會大幅度的影響減脂效果,所以這兩者你都必須要納入日常訓練之中。

2.依據目標設定訓練次序

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都必須要納入日常訓練之中,但他們的優先順序該怎麼安排?這點必須要看你的訓練目標來進行設定,例如你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就必須要優先考量心肺能力的提升,但如果你是一位健美運動員,那就必須要優先專注於肌肉的成長訓練。所以,對於重訓初學者或一般人來說,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採取是最大限度減少脂肪並維持肌肉量的狀態,另外,有非常大的機會會在不降低體重數據的情況下減去脂肪,因此,體脂就成為另一個值得關心的指標數據。

3.均衡健康的飲食

想要增肌或減脂除了養成運動之外,飲食控制也十分的重要。美國農業部(USDA)建議均衡的飲食必須攝取包含瘦肉、雞蛋、穀類、蔬菜、豆類以及良好的油脂(堅果或是優質橄欖油);你也可以透過專業營養師的建議,制定出適合目標的飲食份量與計畫,讓你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都能攝取完整的營養素並於訓練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能量。

4.調整肌肉恢復的時間

雖然採用高強度訓練或沒有安排足夠的恢復時間,可能不會導致肌肉大量的流失,但卻會影響肌肉的耐力與肌力展現,同時也會增加受傷的風險性,這將會使得你更難透過有效率的運動及訓練來達成目標。另外,過度的訓練十分容易發生在運動員及初學者身上,當你發現自己的訓練效率下降或身體異於感受到疲倦,請安排足夠的休息時間(一般來說都會安排1-2天),讓肌肉能充分的恢復狀態,這樣將能讓後續的訓練階段更加有效率。

減脂與增肌的4種技巧
想要有效率的減脂與增肌,有以上這4種技巧可以參考!

美國國家運動醫學會也建議,可以依據運動訓練的目標來設定組間的休息時間:

1.增加肌肉大小/組間休息不超過90秒

2.增加肌肉耐力/組間休息不超過60秒

3.增加肌肉力量/組間休息3-5分鐘為限

不失去肌肉消耗脂肪的建議

也許你在減脂的過程中並不在意肌肉的維持,但相信絕大多數的運動愛好者都不想失去難得的肌肉量,以下將提出這3點建議,讓你在減脂的同時也能維持絕大多數的肌肉量。

1.增加蛋白質攝取

一項針對「高蛋白飲食對減肥後無脂肪質量和肌肉蛋白質合成的影響」的研究報告發現,在減少卡路里攝取的減脂過程中,提高蛋白質的攝取比例將有助於維持肌肉量,儘管所有參與研究的39人都透過降低卡路里的攝取量來減輕體重,但那些攝取更多蛋白質比例的人,相較之下失去肌肉量較少。另一項2017年發表於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這項研究找來20名肥胖患者在經過4 個月極低熱量生酮 (VLCK) 飲食後, 發現脂肪量 (FM)和內臟脂肪大量減少,同時肌肉量和肌力卻得以保留。

2.攝取正確的營養補給

2015年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一項針對80名肥胖老年人所進行的研究指出,在採用低熱量飲食的過程中,適度服用含有亮氨酸和維生素 D以及乳清蛋白的補充劑,將有助於保護他們的肌肉量,這也就表明增添某些營養素可能有助於在減脂的同時維持肌肉量。同樣,在開始任何補充劑的方案之前請先與醫生進行討論。他們可幫助你根據身體健康和醫療狀況,決定每種補充劑的服用劑量。

3.養成固定訓練習慣

眾所皆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有效的幫助身體消耗多於的卡路里,同時也能促使肌肉的成長,但卻很少人知道如果不養成經常訓練的運動習慣,將會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失去原有的肌肉量。休息多久會看見肌肉量的減少?根據2013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只要停止規律的運動及訓練之後,骨骼肌就會出現減少的現象;因此,養成固定的訓練及運動習慣就能持續消耗熱量並維持肌肉量。

資料參考/onlinelibrar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