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夏天,我準備好了! 小編親身體驗「間歇循環燃脂訓練」課程
1
夏天,我準備好了! 小編親身體驗「間歇循環燃脂訓練」課程
2
健力腰帶
健身腰帶是重訓者的必備配件?整理3個重點告訴你要不要買
3
英國雙胞胎實驗: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 最後誰變胖?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夏天,我準備好了! 小編親身體驗「間歇循環燃脂訓練」課程

2019-03-19
話題 健身 瘦身 減脂

為了即將來臨的夏天做準備,運動星球在3月18日特別邀請「倒三角」猛男級專業教練陳政裕Clay,開設結合智能啞鈴的「魔力有氧 間歇循環燃脂訓練」課程。運動小編雖不求比基尼辣妹身材,但也相當要求健康體態,當然要抓緊機會下場體驗爆汗運動的快感!活動結束,不只小編上身衣服全濕,全場男女都開心地「爆汗」而歸,來看看課程當天小編親身體驗的有趣過程。

夏天,我準備好了! 小編親身體驗「間歇循環燃脂訓練」課程

首先,小編先說明一下,這堂課將有氧運動與無氧負重進行交叉訓練,搭配0.5kg的「Move It Beat 智能啞鈴」,連結專屬教學APP,教大家如何跟著APP做間歇循環燃脂訓練,APP中有基礎入門、爆汗甩脂、腹肌轟炸、Tabata、Hip Hop、Kickbox等多樣化課程,學員在課堂上練習後把智能啞鈴帶回家,就能像帶著一位私人教練一樣,隨時隨地都能跟著手機真人示範做訓練。
 
小編除了平常喜歡慢跑,居家訓練只有跟著Youtube影片(教練必須是帥哥)做些針對腹部核心肌群的訓練動作,簡單來說,是個只去操場和河濱,沒上健身房習慣的「弱肌」女子,而不上健身房的最大原因就是「沒人陪、沒人帶」。這堂課,小編就要跟著全體學員一起轟炸一下全身肌群啦!

課程搭配「Move It Beat 智能啞鈴」,連結專屬教學APP

肌力塑身

課堂一開始,教練在帶領學員暖身並講解基礎動作時,就不客氣地提醒大家「我雖然說話很慢(小編按﹕其實是很斯文啦!),但待會兒我會讓你們很累」,小編聽到時暗暗緊張了幾秒,因為從來沒有健身基礎,很怕自己做到最後雙手「不舉」。
 
幸好,第一趴約60分鐘裡,教練都選擇一些強度較低的基礎啞鈴動作,且每做完一組會帶我們伸展2-3分鐘,因此不至於筋疲力盡。不過對於平常只透過跑步鍛練下半身肌群,上半身從來沒練的小編來說,每當舉啞鈴超過10次,手臂就開始有些微痠感,這時終於了解廠商設計0.5公斤的規格的用心,否則負重持續做同一動作,真是多0.1公斤都嫌重阿!此時此刻,小編決定把剛看到啞鈴時說「0.5公斤也太輕!連保特瓶都比較重」的話吞回來。

基礎啞鈴動作教學

爆汗燃脂

來到下一趴,首先由智能啞鈴代理商-好玩國際貿易執行長郭浩鑫介紹這款啞鈴的用途,小編覺得它融合了Wii和跳舞機的特色,能用闖關遊戲的方式來促使運動動機,每個動作被啞鈴偵測為標準才能得分,融合了教學、挑戰性和娛樂效果,帶回家自己做也完全不覺得無聊,對小編這類因為沒人帶而不想動的人,實在太實用惹!接著,Clay教練似乎慢慢增強火力,從「爆汗甩脂」、「突擊清脂」開始,深蹲搭配啞鈴動作一個接一個來,一round接一round重複練習,平常深蹲十下就要小編小命,這次深蹲外加負重,簡直是練了小編一年份扣打的深蹲。
 
下半段融入Kickbox元素,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也讓人忘卻剛才爆汗訓練的疲勞。在跳Kickbox之前,教練先帶領我們做一些基礎拳擊動作,例如左右勾圈、上下勾拳、閃躲…,接著隨著音樂開始動起來!這一段脫離了深蹲地獄,小編感到趣味性十足,唯獨因為不熟悉動作,小編常常遇到同手同腳的窘境。
 
知識便利貼|Kickbox
Kickboxing國內多翻譯為「自由搏擊」,而更貼切的翻譯為「踢拳道」。源自拳擊與空手道,是一種搏擊擂台比賽,Kickboxing著重在拳腳,具爆炸性且招式清脆利落,是個能有效燃脂的全身運動。

智能啞鈴代理商簡介智能啞鈴的用途
全程有數不盡的負重深蹲,這時對小編來說0.5kg都嫌重

趣味競賽&動感有氧

更有趣的在第三趴。一開始教練就徵求兩位學員上台跟著影片示範動作PK,學員們顯然都很害羞,沒人舉手,而小編因為在場誤交損友遭人陷害,被點名第一個上台,當然小編也不是省油的燈,立馬把陷害者抓上台一起跳。這時進入相當有韻律感的「點燃世界盃」主題,小編照本宣科筆畫,沒想到被教練選為優勝,收到一個實用好禮。之後陸續有3組人馬上台PK,其中還有男男對戰,這一趴不只燃脂效果好,「笑」果也極佳!
 
最後一段是以Tabata間歇訓練為主的動感有氧,影片一開始,原地快跑、蹲跳、深蹲等高強度訓練動作一個接一個來,這時每組之間的10秒休息顯得格外珍貴,休息時都會冒出「哪時可以停?」的哀號。不過,小編心中的燃脂天使最後仍戰勝了懶惰惡魔,完成3種進階Tabata間歇訓練,身上已不知是汗水還是「終於結束」的感動淚水了。
 
知識便利貼|TABATA 
「TABATA 間歇訓練」(Tabata Training)是一種結合「有氧」與「肌力」的全身性運動,完成一組動作只需20秒,組間休息10秒,以這樣的方式進行8組動作,因此總共4分鐘就能完成 。研究顯示,在短時間內盡全力做好每個動作,不但能達到有氧運動1小時的燃脂效果,在鍛鍊體能(無氧運動的效果)上也非常有效。

趣味競賽之男男對戰
最後以Tabata間歇訓練快跑、蹲跳、深蹲等高強度訓練動作收場,全場爆汗

後話

小編覺得這真是個CP值相當高的課程,因為3小時課程費用內含市價NT$1,790的「Move It Beat 智能啞鈴」,不只是帶回「一對啞鈴」,搭配教學APP更像是帶回「一年份專業教練」,且一年後如果用的習慣還能以優惠價格續約。而課堂本身對小編來說相當好玩,不同於一般知識課程安安靜靜的上課,這3小時動感音樂下好下滿,大家完全不斷電,練到最後一趴甚至大爆汗,而最後大家都對手拿著的啞鈴有種「人鈴一體」的熟悉感,這只有自己體驗後才知道。

課程採20人小班制教學,地點在富有優雅文藝氣息的城邦書房裡,在這講堂空間容納20人,每個人剛好都能活動自如,在跟影片做動作或伸展四肢時不用擔心打到其他同學。這次報名前來的人雖然女生居多,仍有幾位努力為自己的脂肪奮戰的認真男士,身為主辦單位一員的小編甚是感動,祝各位同學(和小編自己)都能在夏天來臨之前戰勝脂肪!

全體學員課後大合照(後排正中間為Clay教練)

Move It Beat 智能啞鈴官網連結

撰稿/Dama
攝影/Anita, 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健身腰帶是重訓者的必備配件?整理3個重點告訴你要不要買

2021-04-07
健身知識庫增肌觀念運動配備核心肌群徒手訓練重量訓練

常跑健身房的人一定會注意到,有些人在訓練時會在腰上繫著一條粗粗的帶子;這條「健身腰帶」可不是像馬甲一樣讓人擠胸肌用的!究竟這條健身腰帶有什麼作用呢?一般人對健身腰帶又有哪些不可不提的錯誤認知呢?認真舉重的你到底需不需要呢?今天就讓我們一次為你解答!

健身腰帶真的要買
健身腰帶是重訓者的必備配件?整理3個重點告訴你如何使用 ©chicagotribune

健身腰帶讓你動得更多

有些人認為,健身腰帶就像是支撐我們軀幹的支撐器,可以讓我們的核心肌肉少出一點力,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實際上,健身腰帶有助於腹肌和下背部肌肉的訓練。有許多研究表示,在舉重時腰佩戴健身腰帶其實對豎脊肌的運用影響不大,而且反而還將其實其使用率提高了25%,甚至連腹直肌的肌肉活動都會有明顯增加。簡單來說,與其將健身腰帶歸類為「支撐器」來輔助舉重,更適合的說法應該是它能夠增加及加深我們鍛鍊的肌群。以下就為大家整理健身腰帶的3大益處。

益處1.穩定脊椎並減輕壓力

目前運動醫學上已經有相當多研究證實,在舉重時配戴健身腰帶會使腹腔內的壓力增加40%,另有研究報告顯示,椎間盤承受的壓力甚至減少了50%。當我們腹腔內壓力的增加時,有點類似於在我們肚子裡有顆氣球正在膨脹。而這些腹腔內的壓力會推動脊椎從內部更穩固地支撐,而我們腹部和下背部的核心肌肉則得以從外部來支撐脊椎受到的壓力。

穩定脊椎減輕壓力
運動醫學研究證實,在舉重时使用健身腰帶會讓腹腔內的壓力增加40%。 ©amazon

在雙重的內部和外部壓力下,有助於我們穩定脊椎並減輕舉起重物時承受的壓力。這對於防止背部受傷有相當大的幫助。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支撐並不是來自「腰帶」本身,而是身體在配戴腰帶的情況下反映出來、自我產生的支撐方式。

益處2.幫助身體進行更好的生物力學

簡單來說就是讓你的身體動得「更正確、更健康」。如同第一點提到的,腰帶有助於穩固脊椎,而也有研究指出,在舉重時配戴健身腰帶會減少脊椎搖晃歪斜的程度,並且讓臀部及膝蓋的彎曲度增加;也就是說,這剛剛好是我們在進行槓鈴舉重和深蹲時所需要的正確的生物力學。

腰帶有助於穩固脊椎
有研究指出,在舉重時配戴健身腰帶會減少脊椎搖晃歪斜的程度 ©spy

益處3.提升鍛鍊時的表現

相信看到這裡,你一定想知道最重要的問題:穿戴健身腰帶會增加我的力量、強度和肌肉生長嗎?答案是肯定的。研究指出,穿戴健身腰帶並進行正確的鍛鍊方法,是可以提升以上的要點,最顯著的就是深蹲時下半身的力量。但其實,如果去搜尋有關健身腰帶相關研究的科學期刊,關於穿戴腰帶時對單次最大強度影響的研究其實不多;但其中有項長達五年的研究或許可以讓我們學到些什麼。研究小組找來12名訓練有素的舉重運動員,他們至少在五年內一直進行深蹲,在實驗室中的兩次不同情況下,在不使用腰帶的情況下進行一次單人最大限度深蹲。

健身腰帶提升訓練表現
研究指出穿戴健身腰帶最顯著的就是深蹲時下半身的力量。 ©spy

他們所穿的健身腰帶是一條動力提升式腰帶,全長約4英寸。而研究發現,穿戴腰帶進行深蹲的人比沒有的重量平均多蹲了10磅。另有其他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穿戴健身腰帶時,深蹲動作的速度也相對地比較快,而這也表明,健身腰帶可以幫助增加肌肉力量,並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更好地維持該力量的輸出。其他相關研究甚至發現,深蹲時配戴健身腰帶會增加股四頭肌和腿後側肌的肌肉活動。從長遠來看,健身腰帶能讓運動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肌肉活動,有助於促進肌肉生長。

正確使用健身腰帶的方式

要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腰帶,首先要先了解腰帶輔助你的原理;接著透過正確的呼吸、核心發力來幫助你舉起更大的重量,藉以獲得肌肉的成長。除了要正確舒適地扣上腰帶、不用過緊、太鬆之外,要記得留有給予腹部吸氣膨脹的空間,呼吸在鍛鍊過程中,向來都是最重要的。

健身腰帶的輔助
繫上健身腰帶透過正確的呼吸與核心發力來幫助你舉起更大的重量。 ©shape

健身腰帶到底該不該用?

即使上面提到了健身腰帶的許多好處,尤其是在深蹲、舉重這些需要你舉起巨大重量的鍛鍊領域,但使用時機一定要請專業教練幫忙評估,並且在穿戴時勤於確認自己的舒適度、以及注重自己的呼吸。記得,安全訓練的重要性。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雙胞胎實驗: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 最後誰變胖?

2016-10-18
飲食話題飲食方式趣味瘦身

減肥成為人人口中的話題,但是到底要如何減肥呢?造成我們肥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糖份還是脂肪?據外媒BBC報導,不久前,兩位英國雙胞胎醫師拿自己做人體試驗,與英國和美國其他 7 位醫學、營養學、體育界專家一起完成了首次瘋狂的實驗,這個實驗顛覆了全球對肥胖的認知。

他們是一對雙胞胎,名叫克里斯(Chris),他們都是執業醫師,也都非常熱愛美食。在不久前,兩位雙胞胎兄弟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一個人只吃高糖份食物,另一人則吃高脂肪食物,堅持 1 個月後,看看兩人究竟誰會變胖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克里斯兄弟 ©Rushes

為了要正確攝取到糖分以及脂肪,他們請了營養學家阿曼達·厄塞爾(Amanda Ursell)為兩人制定了嚴格的實驗食譜。

實驗內容:哥哥克里斯吃的主要的飲食有麵包、甜甜圈、義大利麵、蕃薯、米飯、蔬菜水果,甚至有可樂和砂糖,這些都是含糖分超高的食物、只含有極少量油脂。弟弟贊德吃的主要有奶酪、肉、牛排、帶皮雞肉、火腿和蛋黃,都是脂肪超高的食物。這段期間嚴禁吃水果,只能吃極少的蔬菜。他們的醫生理查德·麥肯齊(Chad McKenzie)用精密的醫療設備詳細記錄各項身體數據,包括體脂比、膽固醇、胰島素和血糖...等等,實驗一個月後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

實驗進行兩周後,首先進行第一項實驗,就是測驗兩種飲食對大腦的影響,讓兩個人在診所工作一天下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只攝取糖分的克里斯,記憶力變強、反應變迅速,記得住許多醫療用語的縮寫、藥品名稱和醫藥語言。但是,只攝取脂肪的贊德,感覺自己狀態不太好,記憶力和反應、計算能力都在變差,這樣實驗結果出來的結論,似乎是吃糖的好處勝過高脂肪的飲食。

但美國的羅伯特·拉斯汀(Robert)醫師認為:過量的糖份會導致肥胖和疾病,克里斯攝取的糖份是否會過量呢?還是讓實驗最終的數據來證明。

哥哥克里斯,只能攝取高糖分的食物

實驗到 3 週之後,要進行第二項測試:就是看看哪種飲食方式會讓人的飢餓感來得更快,也就是說看誰吃完一餐消化後,會立刻再肚子餓。營養師阿曼達為兩人準備了同樣卡路里的早餐。當然,贊德全是有關脂肪性的卡路里食譜,克里斯則是滿滿的糖分食物。

實驗的早餐過了 3 小後,開始進行午餐。弟弟贊德不怎麼吃,而且馬上就有飽足感了,則哥哥克里斯一直在吃。贊德只攝入了 825 卡路里。 而吃碳水化合物的克里斯則攝入了 1250 卡路里,兩人早餐的卡路里一樣多,但克里斯餓得更快更嚴重,最終從飲食攝入的熱量遠超過贊德。從這項實驗中發現,贊德吃高蛋白質食物,有助於減緩消化速度和胃排空,產生更強的飽足感。

接下來是第三項體能測試,看看這 3 週後誰的體能更強或是更弱。奈傑爾·米歇爾(Nigel Mitchell)是一位體能教練,曾經獲得環法自行車賽的冠軍。他首先讓兩人先騎自行車一小時後讓他們肌疲力盡,再給弟弟贊德吃兩小塊奶油,給哥哥克里斯吃兩小顆糖,奶油和糖的熱量完全一樣,再來看看兩人向山頂衝刺看看誰更快。

吃糖的克里斯迅速超前,輕鬆地把吃肉的贊德甩在後面。克里斯吃下的糖進入到血液,使血糖濃度極高,測量出來為 7.1,這也為疲勞的肌肉提供了能量。吃奶油的贊德的血糖只有 5.1,他吃下的奶油很難迅速轉化成醣分,只能依靠消耗肌肉後慢慢轉成醣,消耗肌肉對健康是非常不好的。如果只吃肉不吃糖,訓練時會減少肌肉;但在訓練時吃糖,會吸收太快很容易引發肥胖和糖尿病。運動員劇烈運動時要補充糖分,平常健身的人在攝取飲食時,要選擇無糖或是少糖。

這項實驗這證明吃糖比吃肉來得更強壯,但是不吃碳水化合物跟糖,然後持續跑去健身會消耗肌肉,讓身體更虛弱。

哥哥克里斯超越了弟弟 ©翻攝Youtube

來看看這對英國雙胞胎兄弟的實驗紀錄

終於到了 1 個月實驗結束。從身體的健康數據分析,膽固醇方面:兩兄弟都沒有什麼變化,即使是吃脂肪更多的贊德也很正常,人體內的膽固醇水平,並不受飲食上攝取膽固醇的量直接有影響。再來兩個人的空腹血糖測試:吃糖的克里斯血糖正常;只吃脂肪和蛋白質的贊德,血糖卻由 5.1 mmol/L 升到 5.9 mmol/L,而對於糖尿病的診斷是超過 6.0 mmol/L。這樣得出的結論,似乎是多吃脂肪反而比較危險,而吃糖的比較健康。

最後的體重變化結果是:兩兄弟都瘦了!這也是大家都覺得非常神奇的事,單純吃含糖分高的食物或單純吃高脂肪的食物竟然沒有引發肥胖。吃糖的克里斯,體重減輕了1公斤;其中0.5公斤是脂肪,0.5公斤是肌肉。吃脂肪和蛋白質的贊德,體重減輕了 3.5 公斤;其中 1.5 公斤是脂肪,2 公斤是肌肉。這樣得出的結論,似乎是無節制狂吃一個月垃圾食品,體重也會減輕!吃糖雖然減得少,但吃脂肪減掉的更多體重來自消耗更多肌肉,這樣反而對身體更不好。

然而,這最終只是一項實驗,不代表每個人身體都能呈現出一樣的反應,我們還是要均衡的飲食以及規律的運動才能達到更有效的健康管道。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