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健身房開始進行重量訓練一段時間之後,是否也會常聽到有些健友說他每日操兩次!這也就是所謂的「雙分化訓練」也就是一天兩練,但一天兩練該怎麼安排?這樣的訓練方式真的好嗎?會不會造成訓練過度?這篇我們將來探討重量訓練一天練兩次到底好還是不好。
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何謂「分化式訓練」,分化訓練是指把全身各部位肌肉群分成幾次或幾個部位進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使全身各部位肌肉群,有足夠的訓練時間和充分的恢復時間,使得肌肉能更有效率的均勻發展,所以我們常常都會聽到「大肌群要休息48小時,小肌群要24小時」,這也就是所謂的訓練頻率。 但實際上,這樣的訓練頻率有可能因為隨著你的訓練累積,再加上經驗值及恢復能力變強而有所不同,而且單次的訓練時間有限,要讓一些較資深的健友在短時間內訓練完所有的項目也有點難度,因此,就出現了所謂的「雙分化式訓練」。以下我們以大家常見的3天循環課表來舉例:
三天分化式訓練
第一天:胸+肩+肱三頭
第二天:背+肱二頭+前臂
第三天:股四頭+股二頭
第四天:休息
依此類推重複循環訓練部位,每個部位皆訓練25-30分鐘左右,這樣一天大約90分鐘內結束。
三天兩分化式訓練
第一天:胸(上午)+肩與肱三頭(下午)
第二天:背(上午)+肱二頭與前臂(下午)
第三天:股四頭(上午)+股二頭(下午)
第四天:休息
依此類推重複循環訓練部位,這裡要注意一天兩練間的時間最好距離5小時以上,還有不要採用一種練法太久,例如:你經常將胸單獨訓練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再安排一段時間將胸與肱三頭肌一起練。
一般來說,當採用上下午分化式訓練的人需要擁有較多的時間,一般都是職業型運動員比較常使用。但也有一些職業健美選手不認同一天兩練的做法,例如曾榮獲六屆Mr Olympia冠軍Dorian Yates就是堅持一天一練的人。
針對一天兩練這樣的模式,Dorian Yates是這樣說的:雖然有一些健美選手會進行一天兩練的訓練模式及安排,但我情願採用一天訓練一次的模式,這除了是我個人的訓練習慣之外,還有我每次進健身房訓練時,都是竭盡全力的進行練習不會讓自己停下來,因此,無論是對於身體還是精神上的能量消耗都很大,因此,我肯定無法在24小時之內再進行一次的高強度訓練。
所以,如果每次訓練強度跟我一樣的人,肯定無法進行一天兩練的訓練模式;另外,如果你的訓練強度跟我一樣一天兩操只會讓身體的恢復效率更差,同時也因為這樣讓訓練的進度大大的減慢,這樣的訓練後果將是你無法想像的糟糕。所以,我建議大家集中專注力於一次的訓練之中,這樣才可以充分的利用身體各部肌群的力量,讓訓練成果更加的完美。
當你每次進行大重量訓練時,記得要先找好一位稱職的補手,讓你每一組的訓練強度直至要聲嘶力竭才能完最後一兩下的狀態,並一鼓作氣繼續訓練下一個部位的肌肉,千萬不要採取常時間的組間休息讓這股氣勢消失殆盡。
如果你每天都這樣訓練,效果絕對比一天兩練好;因為當你一天兩練時,第二次訓練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必然會較第一次來的低,無論你多努力嘗試所能舉起的重量都不及第一次的訓練,因此,讓身體在每次訓練前都狀態十足,對訓練者來說是十分的重要。當一天進行一次90-100%的訓練強度後,能讓身體休息一整天,當你每日都能維持這種強度的訓練模式,就能使訓練效提升至最佳水準。
另外,也建議嘗試不同的訓練計劃(無論是一套完整的訓練或是間歇性的訓練),直到你找到能讓你肌肉充滿泵感及短時間內能讓你力竭的訓練,這就是我的訓練哲學也是我認為最聰明的訓練計劃。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muscleandstrength
責任編輯/David
你有發現自己的肱三頭肌比肱二頭肌薄弱嗎?其實,在理想的狀態之下我們的肱三頭肌應該要比肱二頭肌與肱橈肌的總和要來的再大一些,然而,有些人的肱三頭肌會因為比較難感受到肌群刺激與肱三頭肌過短這兩個原因,造成此肌群呈現出不夠發達的現象與外觀,同時,它也無法如同肱二頭肌一般能將較短的肌肉隱藏起來,唯一的方式就是刻意將它練粗練壯。另外,在肱三頭肌的三個部位裡面就屬外側頭最為明顯,而另外兩個部位肌肉較容易被身體所擋住,因此,如果你要肱三頭肌快速練出漂亮形狀,首要的任務就是強化外側頭的訓練動作,那肱三頭肌我們該多久安排一次訓練?以及訓練的重點該擺在哪邊?
一般來說肱三頭肌都會結合胸大肌的訓練動作一起練習,無論你是伏地挺身或臥推訓練,肱三頭肌都會進入協力與輔助的狀態,另外,除了與胸大肌訓練動作配對之外,還有一些人喜歡與肱二頭肌訓練日一同練習,這是一種運用拮抗肌的原理進行的訓練設定;無論怎麼的搭配都取決於你個人的訓練喜好,以及你訓練後肌肉恢復的速度及能力。
【延伸閱讀】主動肌、拮抗肌與協同肌的差異性
NASM PES的重量訓練教練Jay Ashman建議每週訓練肱三頭肌2-3次,最新的科學文獻也證實了這樣的訓練頻率是有效率的;這是根據發表於《運動醫學(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週訓練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肌肉與每週訓練一次相比,將可獲得更大的尺寸和力量。
【延伸閱讀】教你善用超級組合縮短訓練時間增加效率
通常肱三頭肌的訓練都是以孤立動作為主,在訓練動作中只有一個關節會活動(基本上都是肘關節),然而,在孤立訓練進行時有一些注意事項要特別小心,Ashman教練說,在任何一個孤立式訓練中,你都必須要注意到肌肉的收縮與伸展,對於每個次數都必須要盡可能的讓肌肉伸展,然後,鎖定某個關節讓肌肉可以靈活彎曲,例如採用站姿或坐姿肱三頭肌伸展動作時,盡可能讓重量向下延伸,確保手臂後側的肱三頭肌感受到伸展,接著將肘部鎖定讓前臂將重量上舉,過程中盡量將速度放慢,專注於肌肉的收縮與伸展感覺,而不是透過快速的運動節奏。
【延伸閱讀】雙槓撐體是練胸大肌還是肱三頭肌?
另外,大家都會遺忘肘部的位置該怎麼放,肘部位置對於肱三頭肌的訓練成效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例如當你在進行肱三頭肌滑輪下拉時,就必須要將手肘夾於身體兩側進行訓練,這時後就會放鬆長頭而干擾它參與其中,因此,就可以徵召較多的外側頭肌肉進行訓練,另一個訓練動作是將手肘擺放於頭部側邊,這將會特別集中於長頭的訓練;減少外側頭的刺激。簡單來說,下拉壓的動作主要是訓練肱三頭肌外側頭;上抬手肘的動作是訓練肱三頭肌長頭,因此,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缺少的那塊來做強化。
資料參考/barbend、t-nation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