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的評估、訓練舒緩與貼紮方式
1
ITBS髂脛束症候群
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的評估、訓練舒緩與貼紮方式
2
提升跑速的8種進階跳繩技巧
3
搬重物,不受傷!腰酸背痛沒煩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的評估、訓練舒緩與貼紮方式

2020-02-19
知識庫 跑步 保健 運動傷害 運動恢復

有跑者膝之名的「髂脛束症候群 ITBS」是許多跑者腳上永遠的痛,常見於長距離跑者或自行車選手。不幸遇到這困擾時該如何緩解?且看以下物理治療師解說。

ITBS髂脛束症候群
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的評估、訓練舒緩與貼紮方式

ITBS 常見成因與位置

髂脛束是一條由臀大肌及闊筋膜張肌延伸下來密度較高的筋膜組織,這條筋膜往下連接到脛骨外側,可以幫助膝關節伸展及髖關節做外展的動作,在單腳站立的情況下可輔助臀中肌,提供髖關節與膝關節外側的穩定。而髂脛束症候群 ITBS是因為在過量運動下使得髂脛束的張力過大,造成髂脛束與股骨間富含神經與血管的軟組織受壓迫而產生疼痛。

.成因:
下肢的活動屬於閉鎖鍊運動,因此髂脛束症候群的成因比想像中來得複雜,不論是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功能失衡或結構性問題,都可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以下僅歸納出較為常見的因素。
① 臀中肌、臀大肌無力或髖關節不穩定,迫使闊筋膜張肌過度活化導致髂脛束張力增加,以維持髖關節與膝關節外側的穩定。
② 膝關節的外翻與內翻。
③ 踝關節的不穩定,尤其是足弓較為塌陷或足外翻的情形。
④ 跑鞋選擇錯誤。
⑤ 跑步姿勢不良。
⑥ 跑步或騎車訓練量突然增加。
⑦ 跑過多的上坡與下坡。

.常見位置:膝關節外側、大腿外側。 

.發生模式:
① 運動的負荷超過平時的訓練量,膝關節外側有明顯的刺痛與壓痛點,少數會往上蔓延至大腿外側。
② 膝關節變換動作由彎曲到伸直時,因為增加了髂脛束的張力,容易感到疼痛。

ITBS常見位置
ITBS 常見位置是括膝關節外側與大腿外側

評估方法與伸展

評估方法
請參照下肢的選擇性組織張力測試(STTT)進行詳細評估,也可進行以下的特定性檢查。

諾博氏加壓測試(Noble compression test):測試者一手用手指壓在被測者患側腳的股骨外上髁,另一手將被測者的膝關節從90°彎曲到完全伸直,過程中在彎曲20 ∼ 30°時特別疼痛則測試即為陽性。

諾博氏加壓測試
諾博氏加壓測試(Noble compression test)

伸展與訓練
① 闊筋膜張肌、髂脛束的伸展:站姿,將健側腳跨至患側腳的前方,再將身體側彎至健側來進行伸展。

闊筋膜張肌與髂脛束伸展
闊筋膜張肌與髂脛束伸展

② 臀中肌的訓練:側躺的姿勢,健側在下,膝關節、髖關節微微彎曲提供穩定。患側在上,膝關節伸直,腳尖朝前,做髖關節外展的動作,過程中髖關節不彎曲。

臀中肌訓練
臀中肌訓練

ITBS 的貼紮方式

效果:組織支撐、痛點減壓。以肌內效貼紮做軟組織的支撐與痛點減壓,使動作功能恢復。

 

 

貼紮 大腿外側髂脛束支撐

STEP1 大腿外側髂脛束支撐
側躺且下方腳彎曲、上方腳伸直準備貼紮,從大腿外側大轉子下緣往下量到脛骨粗隆左右,約 8-9 格。I 型貼紮,錨點放在大轉子的下緣,以中度拉力往脛骨貼紮,即完成。

貼紮 受傷區域痛點支撐

STEP2 受傷區域痛點支撐
觸診尋找到受傷區域的痛點,剪取兩條貼布,各約 4-5 格。I 型貼紮,上下各一條,錨點放在痛點的中間,以中度拉力往膝部的上下圓弧形支撐貼紮,即完成。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如何出版,蔡忠憲、張高華、黃安華、楊宛青合著《提升表現、預防傷害、減緩疼痛,運動肌內效貼紮》一書。

本書特色

四位物理治療師因為運動傷害處理這個共同志趣而結為好友,經常一起參與各種運動賽事,協助場邊的運動傷害防護。2011年起攜手投入中華肌內效協會的培訓課程建置,共同開發出肌內效貼紮認證課程,8年來授課總和超過300場,以教學嚴謹、考核扎實著稱。適合各階層學習,不只醫療人員、運動員,連一般民眾都能輕鬆掌握技巧。

四位治療師亦師亦友,除了在各自領域以自費物理治療形式,藉由徒手治療、運動治療方法為臨床患者服務外,也時常聚在一起討論和分享各式治療法的操作和練習心得,更時常到國內外進修,保持吸收新知的熱忱,並將新技術整合內化成治療患者的利器。行有餘力不忘戮力寫作,讓更多人認識運動傷害處理與防護知識,以致全民都能擁有健康的肌骨與幸福的人生。

• 更多如何出版《提升表現、預防傷害、減緩疼痛,運動肌內效貼紮》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提升表現、預防傷害、減緩疼痛 運動肌內效貼紮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提升跑速的8種進階跳繩技巧

2017-05-04
跑步訓練訓練動作跳繩跑步知識庫

跳繩對於跑者是很好的入門訓練,除了維持良好姿勢,檢測是否有左右腳失衡現象,還能建立腿部肌力,增加敏捷彈性。訓練的方式中,增加跑者速度的跳繩技巧又是相當有價值的訓練方式。

小學的體育課,跳繩可是必備的項目,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是越跳越好玩,一點也不覺得累。然而離開小學之後,隨著生理的成長,這個運動項目也逐漸離我們遠去。然而,跳繩訓練有相當多的優點。跳繩能達到不錯的減肥效果,根據科學驗證,跳10分鐘,每分鐘跳140次的運動效果就相當於慢跑半小時。它可以強健心血管健康,讓你的呼吸系統、心肺、心血管系統得到充分的訓練,更是提高跑者的腳步速度最簡單和最快捷的方法。此外,也有研究顯示,跳繩還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有氧和無氧能力,肩關節的強度協調和整體感覺。

跳繩 ©livestrong.com

首先在跳躍之前,我們必須注意一些事情:
  1. 請先確定繩子的長度是否與你的身高相配合。
  2. 輕輕地踏上繩子的中間點,拉起手把,看看長度是否在腋下的位置。如果太高或太低,則代表繩子太長或太短。

©greatist.com

跳繩方法

步驟1:上半身挺直,雙手握住手把在臀部高度,雙臂自然於兩側,雙肘彎曲。
步驟2:當你開始擺動繩子時,稍微離開地面,讓它自然通過你的身體,並輕輕地落在腳上。
開始先輕鬆跳5-10分鐘當做暖身,接著嘗試以下的5個變化動作。

 1   十字架跳

將雙腳打開,略比肩寬,揮動繩子,跳起時,雙腳交叉,待落下時,再回到雙腳打開的姿勢,跳1分鐘。

©buyjumpropes.net

 2   左右跳躍

雙腳向左跳,再向右跳,左右不停替換,跳1分鐘。

©ktmc.info

 3   腳跟跳

此動作的要點是雙腳前後替換,當其中一腳向前時,此腳的腳跟需點地,後腳則平放於地面。左右不停替換,跳1分鐘。

©running.competitor.com

 5   單腳跳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將其中一腳後勾,用另一腳跳2下,再換腳重複動作,跳一分鐘。

©mensjournal.com

 8   雙臂交叉跳

首先先將雙腿合攏,跳的時候將雙手交叉來回擺動,這種方式稍微複雜點,但可以訓練到我們手臂肌群,跳一分鐘。

©gofit.net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搬重物,不受傷!腰酸背痛沒煩惱

2016-09-22
趨勢伸展觀念保健知識庫

像是搬運工人在搬東西時或著一般家庭主婦常常整理家裡,時常要把東西搬來搬去,長期搬重物會造成我們脊椎承受太多外在壓力,導致一些毛病會跑出來。

搬運 ©plus.google.com

而有時候搬運過程中,脊椎施力過度去折到、閃到、扭到造成脊椎「錯位」,最後腰椎逐漸氣血循環不良而產生肌肉僵化作用的氣血病變,因為肌肉缺乏氧氣的供給,造成乳酸的沉積使肌肉過度疲勞所致,而肌肉沒有適時得到放鬆將會形成肌肉纖維化,使韌帶逐漸鈣化,造成骨關節活動受限、酸痛、緊繃。 

脊椎運動可以有效的改變我們時常搬運重物所產身的問題,它可以減緩我們背部以及腰椎酸痛,而脊椎運動可以帶來更持久療癒的效果。當你發現自己因為長期搬運東西導致脊椎酸痛問題一一跑出來,一定要開始做脊椎運動,預防勝於治療,不然長期的痠痛將會一輩子跟著我們。

關於楊琦琳老師太P力脊椎體況管理運動學苑 執行長
TPM國際脊動健康管理事業 執行長
TPM脊椎運動墊 專利發明人
財團法人脊椎損傷潛能發展中心 脊動講師
TutorABC兒童脊動專題講座 講師
世界國際健康管理學會 脊椎體況管理主委
民視、東森、蘋果日報脊椎體況管理 媒體專家
台北市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 碩士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 護理師
曾任松山醫院加護病房 護理師
著作:體重管理自己來,快樂享瘦一輩子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