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專家:慢性發炎是鎂不足!預防身體發炎需攝取2大營養素
1
專家:慢性發炎是鎂不足!預防身體發炎需攝取2大營養素
2
小心!吃太多讓脂肪肝變成肝癌
3
3招緩解全身痠痛的肩頸關節放鬆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慢性發炎是鎂不足!預防身體發炎需攝取2大營養素

2020-02-25
知識庫 保健 飲食 觀念

是否身體時常痠痛找不出原因或是過於疲憊?其實你的身體可能在發炎。當我們身體如果缺乏礦物質鎂,可能會出現疲勞、頭痛、虛弱、易怒等問題,甚至可能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造成胰島素阻抗而讓血糖升高。不過,反過來說,如果可以補充足夠的鎂,就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讓血糖維持穩定,同時改善血管發炎的狀況。但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2013~2016年)顯示,台灣男性13歲之後、女性在13~64歲之間,以及75歲之後,鎂的攝取量都不足,這可能也是造成身體發炎的原因。

專家:慢性發炎是鎂不足!預防身體發炎需攝取2大營養素 ©utopico.co

鎂能協助體內酵素的作用

現在許多人都有糖尿病的困擾,然而糖尿病就是身體慢性發炎的一種。然而礦物質鎂是維持細胞功能、骨骼結構的重要元素,同時也是人體細胞內超過300個酵素的輔助因子,它參與細胞內信號傳遞及蛋白質合成作用,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刺激胰島素分泌,讓細胞更容易吸收營養進而降低血糖。根據義大利巴勒莫大學內科和醫學系在2015年的研究中發現,補充礦物質鎂可改善飯前、和飯後的血糖值,同時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他們表示血液中或是細胞中只要鎂含量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就會增加,同時也發現,補充鎂能夠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因此也能降低身體發炎距離。此外,鎂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男性14~18歲:400毫克;成年後:380~400毫克,女性14~18歲:360毫克;成年後:360毫克。

©lyncott.mx

礦物質鋅能預防糖尿病

根據《美國臨床營養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在2019年7月發佈一篇文章,分析過去的研究成果,在14個國家的1700名受試者中,都看到礦物質鋅可以調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同時控制在糖尿病前期的高風險患者,不要讓血糖持續飆高。因為鋅是胰島素的組成成分之一,所以如果身體缺乏鋅,表示胰島素的製造量會下降,同時品質會不穩定,就會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阻抗,演變成糖尿病。但如果補充足夠的鋅,就可以製造足夠的、品質良好的胰島素,血糖值就可以穩定。 

©naturalnews.com

缺乏鋅會導致身體的慢性發炎,而糖尿病其實就是一種身體的慢性發炎,所以補充鋅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就比較能控制糖尿病。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 男性15毫克,上限是35毫克,女性12毫克,上限是35毫克。另外,因為鋅跟鐵的量會在人體中互相平衡,所以如果鋅補過多反而會造成缺鐵。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小心!吃太多讓脂肪肝變成肝癌

2019-02-20
保健飲食方式飲食話題

根據統計,全球罹患肝癌的患者高達四分之三且都集中在東亞、中亞地區,許多專家們從中研究發現罹患肝癌的原因是除了疲勞外,有內臟脂肪高的人也是罹患肝癌的問題之一。然而在臺灣約每2~3個人就有1個人有脂肪肝,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這會使得大眾罹患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rd.com

什麼是脂肪肝?

脂肪肝(FLD)又稱為肝積脂病或肝性肥胖症,是由大甘油三酸酯脂肪液胞通過脂肪變性所積累在肝細胞。脂肪肝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像是長期酗酒、濫服藥物、營養過剩、營養不良、疾病引發的有糖尿病、肝炎、甲狀腺機能亢進、重度貧血、高血脂症等,但普遍發生機率最高的就是從飲食。攝取過多醣類,例如:餅乾、蛋糕、麵包,及含果糖飲料,以及脂肪攝取過度,像是鹹酥雞、油炸食物等食物,這些熱量消耗不完就會被轉化為三酸甘油酯,存放於脂肪細胞,然而營養過剩也是引起脂肪肝的主因,脂肪代謝異常會促使游離脂肪酸大量進入肝臟裡。

吃太多會累積脂肪肝 ©whatwomanneeds.com

脂肪肝的好發族群

長期酗酒:根據歐美學者針對脂肪肝研究發現,只要一天喝40克以上的酒精,並且連續喝5~10天,就會產生酒精性脂肪肝,如果連續喝5~10年,就會進展到酒精性肝硬化的階段。
體重過重:肥胖性脂肪肝形成原因為飲食不當,像是高熱量碳水化合物、甜食、油炸類食物都會導致肥胖,並且罹患脂肪肝。
睡眠不足:根據美國《內科醫學誌》(Annal of Internal Medician)中曾刊載一份報告指出,睡眠不足對脂肪細胞有傷害,對胰島素反應力會降低30%,長期如此,除了會導致發生糖尿病之外,還可能形成脂肪肝。
快速減肥:根據續多專家研究發現,不當、快速減肥的方式,可能會造成脂肪肝。像是一星期減去3~4公斤其實就屬於減肥過快,這時體內會沒有食物可運用,身體就會利用脂肪,讓脂肪進入肝臟進行新陳代謝,進而成脂肪肝。
高年齡長者:由於年紀越大,新陳代謝越慢,這時沒有規律運動、不忌口的長者,很容易有脂肪肝的現象。
糖尿病患:根據研究發現,有五成的糖尿病患者會併發脂肪肝,原因是因為與代謝能力有關,糖尿病患者的代謝較差,所以對代謝症候群一定要保持警覺。 
高血脂症:長期高血脂容易有脂肪肝問題,肝臟無法利用脂蛋白排出三酸甘油酯造成油泡累積、肝臟腫大,嚴重者可能會有肝炎與肝指數上升等現象。
極度營養不良:長期厭食、飢餓或吸收不良時,全身的脂肪將被逼燃燒,使大量脂肪進入肝臟,等待代謝,但因長期缺乏蛋白質會導致脂質代謝異常,使脂肪囤積肝臟。

如何預防脂肪肝

飲食控制:健康飲食非重要!飲食的好壞都佔人體的70%,當你時常吃下高熱量以及加工製品,會導致身體代謝變差、進而影響到身體!建議多攝取高纖維食物、適量攝取蛋白質,盡量遠離糖分以及多吃蔬果跟多喝水,同時可以透過保健食品補充身體缺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及多吃醋,
適當的運動:運動是非常好的一件事,除了能增加身體新陳代謝、維持身心健康,同時也能幫助身體增加一些肌肉來提升生活所需。
規律作息:熬夜、睡眠不足一直是健康的殺手!許多人都愛熬夜卻覺得沒關係,但長期下來,生理機能不但會被打亂,還會引發身理疾病。
定期健康檢查:初期罹患的脂肪肝患者,有80%的人幾乎不會有症狀出現,僅少數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慾不振或全身倦怠等現象,所以定期健康檢查是確保自己身體的狀況之一,不要因為覺得麻煩而不去檢查,等真的不舒服時再跑去醫院,或許病情會因此更加嚴重。

定期健康檢查 ©today.mims.com

切記!平時控制飲食真的很重要,然而脂肪肝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定期健康檢查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剷內臟脂肪,降5高》、Healthline、MedlinePlu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3招緩解全身痠痛的肩頸關節放鬆操

2017-06-05
伸展書摘肌肉痠痛保健知識庫

身體的疼痛和痠痛,造成日常活動不便、容易感到疲憊等問題,其實和姿勢不良有很大的關連性。所以我們常看到銀髮族身體容易前彎,甚至嚴重駝背,背後其實是有理由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打掃、作菜等家務,或在書桌前工作、讀書、寫字等等常有的動作,大部分都以兩手擺在身體前方來運作。此類姿勢容易讓人不自覺地脖子向前突出,兩肩也朝前方收縮,身體往前傾,呈現微微駝背的姿勢。

3招緩解全身痠痛的肩頸關節放鬆操。

上半身前屈駝背回正,緩解全身痠痛

在年輕的時候,因肌肉量充足,肌力也強壯,只要察覺到姿勢不良,自己隨即會做調整。然而,一旦上了年紀,肌肉量逐漸減少,習慣前傾姿勢後,身體前側的肌肉若長期處在收縮狀態,就會逐漸變得僵硬,形成固定向前屈的不良體態。然而,前屈姿勢會造成頸部、肩部、背部及腰部的重大負擔,也會引起頭痛、脖子痛、肩膀痠痛和腰痛等現象。因此,先改善姿勢,是預防並舒緩身體疼痛及痠痛不可或缺的首要動作。

接下來介紹改善上半身姿勢的伸展操。

 1  上半身前屈駝背回正

1. 首先,將背部緊貼牆壁,以立正的姿勢站著。

2. 此時後腦勺、左右肩胛骨、臀部和腳跟這四個部位,若無法自然地靠攏牆壁,代表姿勢不良,必須留意。

3. 當後腦勺和左右肩胛骨都貼住牆壁後,想像頭頂有根頭髮被向上拉往天花板,慢慢地伸直脖頸;如此伸展五秒,放鬆休息五秒,重複進行三次。若在練習此項伸展時發現自己有駝背時,應更加切實勤勞地練習。

解除肩頸痠麻、刺痛、慢性痛症不上身

成人頭部的重量一般為五至七公斤左右,約為體重的十%。人體中負責支撐這麼可觀重量的結構,就只有頸椎,加上從脖子到肩膀,以及背後肩胛骨周邊的肌肉。

如果保持頭部下垂、身體前屈的姿勢久一點,從脖子後方向下到肩膀及背部的肌肉都會開始感到疲勞、痠麻甚至刺痛。若是全身習慣略向左方或右方傾斜的人,和傾斜方向相反的脖子側面會容易感到痠痛。還有腰部和背部習慣採取彎曲姿勢的人們,以及肌力不夠的銀髮族,若在彎腰姿勢同時要往前看的話,會變成下巴突出,只有頭抬起,側面看來如同烏龜伸長脖子一樣的狀態;如此的姿勢會經常造成頸部後方和肩部肌肉很大的負擔。

不只是脖子和肩膀,只要肌肉一直處於收縮狀態,該處的血液循環會變差,使肌肉疲勞產生的老廢物質囤積不易排出,形成肌肉硬化和僵直。如此一來,分布於肌肉中的感覺神經會受到壓迫,產生疼痛感;疼痛感又益發造成肌肉收縮與變硬,結果更加感到疼痛,活動變得更困難,成為「越痛越不想動、越不想動越痛」的惡性循環。因此,趁著尚未形成慢性疼痛困擾前,先消解肌肉痠痛感非常重要。
接下來介紹減輕肩頸痠痛的伸展動作。

 2  肩頸關節放鬆回正

1. 一開始請背靠牆壁站好,舉高手臂與地板形成水平狀態。

2. 接著彎曲手肘成為L型,慢慢地轉向左方(或右方),再慢慢地轉向另一方,同樣重複三次。這個姿勢可固定肩部位置,並使頸部肌肉能均勻伸展。

 3  肩頸關節放鬆回正舒緩版

若因為肩部疼痛而手臂無法舉高呈水平時,請盡量抬高,並停在不感到疼痛範圍的最高位置。

若是脖子無法完全轉向側邊,請在可動範圍內盡可能慢慢地向一邊轉動,同樣停在可動的最大範圍上並伸直脖子。重複進行這組伸展操,將能消解肌肉的疼痛僵硬感,並取得協調平衡,脖子能轉動的角度也會漸漸擴大。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方言文化出版,佐伯武士著作《關節回正鬆筋奇蹟伸展操:只要5分鐘,拉開歪斜緊繃關節,校正重回健康人體初始設定》一書。結合德日先進醫學,5分鐘「躺著」回正關節,回復人體健康初始設定。

作者結合德國OMPT物理療法、日本最尖端運動復健科學,開發出全世界唯一,只需「躺著伸展」的「關節回正鬆筋」奇蹟伸展操。全套7個基本動作,每個動作「伸展5秒,放鬆5秒,重複3次」,不到5分鐘就可導正緊繃歪斜關節,有效改善與預防各種關節疼痛。包括:

  ◆ 保護膝蓋,預防關節變形
  ◆ 改善習慣性腰痛
  ◆ 五十肩疼痛能快速舒緩
  ◆ 減緩髖關節退化
  ◆ 頸性眩暈不藥而癒

  還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體脂肪燃燒、增加肌肉量、喚醒交感神經、矯正歪斜體態等諸多健康功效。

  以及醫學實驗證明,躺著做奇蹟伸展,可測得三大效果:

  (1)同時強化「柔軟度、肌肉量、平衡感」,健康活動三要素全面提升!
  (2)氧氣與卡路里消耗量等同健走,是「中強度有氧運動」
  (3)拉伸與緊縮肌肉一齊進行,等於「輕度重量訓練」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