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國男子3個月減21公斤 鮪魚肚減成六塊肌
1
3個月減21公斤
美國男子3個月減21公斤 鮪魚肚減成六塊肌
2
體脂肪是否越接近零才會對人體越好?
3
結合數個伸展操招式,徹底雕塑局部曲線:瘦小腹方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男子3個月減21公斤 鮪魚肚減成六塊肌

2019-04-01
話題 瘦身 減脂 瘦身攻略 趣味 故事

減重是一條漫長而需要意志力的路,需要靠一些方法或動力才能堅持下去。美國一名24歲男子霍布斯(Hunter Hobbs)擁有一顆圓滾滾的鮪魚肚,鏟掉圓滾肚皮的想法讓他踏上減重之旅,過程中,為了讓自己堅持,他每天對鏡子自拍一張肚子的照片,過了3個月,減去21公斤,更練出了六塊肌與人魚線。減重成功後,他把減重第一天的圓圓肚到練出結實腹肌的照片,採用縮時剪接,讓許多網友看到影片都大呼超療癒!

3個月減21公斤
美國男子3個月減21公斤 鮪魚肚減成六塊肌

霍布斯以前一直是的不在乎體重跟體型的人,所以從來也不會特別忌口或是運動,並且還喜歡時常久坐打電腦以及電動,有一天他無聊站到體重機時,發現他的體重居然高達202磅(約101公斤),這讓他感到非常震驚並且跑到鏡子前好好審視自己的身材,此時他發現自己的肚子根本像是一顆大西瓜,為什麼之前卻沒注意到!在恍然大悟後,決定要好好開始減重,並且鏟掉肚子的肥肉。首先他開始計畫上健身房以及規劃許多健康飲食,像是每天做20到30分鐘的有氧運動加上重量訓練,飲食方面會自己料理水煮肌肉、地瓜以及沙拉等,但為了要讓自己持之以恆以及看到自己能有所改變,霍布斯在減重的第一天開始都會在當天晚上對著鏡子自拍一張來記錄。

霍布斯減重開始
霍布斯每天都會拍攝一張沒穿上衣的照片 ©today.com

減重過程是從2019年1月1日開始,霍布斯表示,選在新年的第一天是希望對自己的期許能真的做到,想不到在第三週時,肚子有明顯的縮小許多,這讓霍布斯充滿了更想鏟肉的動力,直到2019年3月31日時,從照片出能看到他肚子完全消失,並且還有結實的六塊肌以及性感的人魚線,隨後他將減重過程的照片減製成縮時影片後放在網路,此影片的點閱率到現在高達4,600,000次觀看,同時許多網友也大讚超療癒,希望自己身上的肉能在短短一分鐘內消失!

此外也吸引到許多想減重的人紛紛來詢問減重方法,但霍布斯表示,自己從來沒有真正遵循要如何飲食,只想吃清淡一點加上運動來改善,但減肥真的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在過程中看到朋友們大吃大喝時,那種感覺真的想放棄!但是為了要對自己負起責任,只好用自拍的方式來監督自己囉。

資料來源/TODAY、MensHealth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脂肪是否越接近零才會對人體越好?

2017-08-07
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知識庫

對許多減重者來說,體脂肪以及體重機上的數字是萬惡的源頭,除了想降低這些數字外還希望身材越來越勻稱、健康。但是並不是體脂肪越低身型以及健康才會越好,因為人體需要脂肪來保護身體器官、運作身體機能,當體脂肪過低甚至接近於零時,不僅不健康且人類根本無法存活。

體脂肪是否越低才會對人體越好? ©egionathletics.com

脂肪的功效除了保護身體器官、增強免疫系統、潤澤皮膚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儲存能量。一克的糖類或蛋白質所能提供的熱量是四大卡,而同樣一克的脂肪則能提供九大卡,以儲存能量來說,脂肪是效率最高物質。

磷脂質是構成細胞模的成的主要之一,全身每個細胞都需要它。為了達到細胞膜的柔軟性,所以磷脂質上的脂肪酸成分都最好儘可能都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加上細胞膜上的磷脂質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攻擊並受到傷害,因此攝取足夠的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質,才能時時修復受傷害的細胞膜,因此脂肪是體內細胞構成所不可或缺的物質,如果當脂肪一旦缺乏,細胞將無法構成,生命體也不會存在。

除此之外,體脂肪還有許多不同功能。像是男性與女性的賀爾蒙、腎上腺皮質素、腎上腺素等,都是由脂肪所構成,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脂肪就會沒有賀爾蒙,當賀爾蒙水平被打亂時,就會引發許多問題。但是,人體需要的脂肪量應該要多少比較好呢?首先,所謂的「必須脂肪酸」如果長期缺乏至一定的量,就會有生命危險。

一般來說,男性的脂肪量必須高於體重的4%;女性所需則為12%。女性所需要的數值較高是因為脂肪與懷孕、生產等功能有著密切相關的關係,女性從懷孕到生產與哺乳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從懷孕到分娩的階段更需要各種由脂肪所製造的賀爾蒙來調整,根據一些統計,女性體脂肪一旦低於12%時,月經就會停止,這可視為一種不能生育的警訊。

女性從懷孕到生產以及哺乳都需要脂肪來當作能量來源。 ©wordpress.com

在頂尖運動員中,還是會有一些體脂肪低至8%的女性,雖然是是為了爭取世界冠軍所以把自己訓練到這個程度,但對於身體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這狀態下,女性賀爾蒙可能會缺乏外還會導致骨質酥鬆,持續劇烈運動甚至可能會造成疲勞性骨折而不得不提早運動生涯,所以即使是女性選手在非賽季時,也最好不要讓體脂肪低於12%比較好。至於男性體脂肪如果低於至於男性體脂肪如果低於4%也是非常危險的,在過去參加許多含有爆發性比賽時的選手,如果體脂肪含量降在6%左右時,身體就會沒有多餘的能量,在比賽中也無法發揮平時的爆發力。因此,男性運動員應該以10%體脂肪為目標,即使有了體重限制的運動項目,也應該以稍微低於10%為目標。

總而言之,如果體脂肪真的接近零,只會對身體有壞處沒益處。

資料來源/鍛鍊肌肉大事典:徹底解決心中的 201 個疑問、Naturally intense、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結合數個伸展操招式,徹底雕塑局部曲線:瘦小腹方案

2016-07-28
訓練動作書摘伸展瘦身健身知識庫

保證效果好的原創雕塑方案

以下要介紹的局部曲線雕塑方案,是特別鎖定某個身體部位,從前面幾章介紹過的基礎伸展操與強化部位曲線伸展操中,組合幾個招式編排而成。

本章鎖定的局部雕塑部位分別是:雙臂、背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以上6個部位都特別容易囤積脂肪,因此突顯肥胖。所以只要好好雕塑以上6大部位,就能擁有緊緻的身體線條。

只要好好雕塑以上6大部位,就能擁有緊緻的身體線條。

在此先向各位說明局部瘦身方案的選操原則。每套局部瘦身方案會鎖定一個身體部位,推薦「Menu」,招式數量不盡相同,只要每週撥出5天,每天完成一套伸展操,就能明顯感受到局部雕塑的成效。本章分別為每一式伸展操清楚訂出操練量,請各位依照提示的量做操。靜態伸展操的基本操練量是1分30秒;動態伸展操的基本操練量是30~40次,反覆速率請設定在1分鐘內完成30~40次。由於每套局部瘦身方案的招式或次數各不相同,在此無法確切提示各位每天必須花費多少時間做操。原則上,每套局部雕塑方案都規劃在20~30分鐘內結束。

本書除了為每套局部瘦身方案列出「Menu」以外,還額外列出幾個「Option」。如果各位覺得「Menu」不好做,或是想變換內容時,就可以用「Option」取代,而且擁有相同的成效。

有關各局部瘦身雕塑方案的伸展招式,所列舉的「Menu」只是推薦,各位可自行重新編列內容。已經完整做完方案所推薦的招式仍覺得不夠的朋友,可以自行從前面介紹過的伸展招式中多選幾個招式加入。

不過最終要提醒各位, 重點是要「持之以恆」!另外也提醒覺得完成建議操練量可能太勉強的朋友,不妨先減少做操時間或次數。一般人通常在持續做操兩個星期以後,就可以毫無負擔地完成本書所建議的時間或次數了。

以下為您介紹瘦小腹方案:

瘦小腹方案包含:
動態伸展操4式、
靜態伸展操3式。
全套約25~30分鐘。

[註] 圈圈色塊內的「動」「靜」指「動態柔軟操」與「靜態柔軟操」。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岩井隆彰新書《體硬人也能做的伸展操,2週見效! 》——跟著日本奧運復健教練這樣做:筋骨不僵硬,身體不痠痛,降低體脂肪,提升代謝循環,給你好氣色!

全身痠痛、體脂肪高、手腳冰冷、容易抽筋……一切都因為你是體硬人!
你知道嗎?其實伸展操不只是運動前的暖身,或運動後的緩和,更是減重與健身的最佳利器。藉由伸展操使身體恢復應有的柔軟度,讓幫助血液循環的肌肉變得有力,進而提升代謝,有效燃燒體脂!

跟著日本奧運復健教練這樣做,你就能……
▶ 打通循環凝滯的部位,不再痠痛
▶ 揮別手腳冰冷,全身暖呼呼
▶ 提升新陳代謝,長保年輕氣色好
▶ 有效燃燒脂肪,肥胖退散,拒當泡芙人
▶ 舒緩緊繃肌肉,消除疲勞,每一天都神清氣爽,睡得好
▶ 雕塑局部,肌肉線條再進化
▶ 徹底伸展深層肌肉,擴大活動範圍,效果加倍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2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