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我們應該多久練一次核心肌群?破解你腦中的六塊腹肌神話
1
核心肌群一週該訓練幾次
我們應該多久練一次核心肌群?破解你腦中的六塊腹肌神話
2
健身教練沒告訴你的事情 增肌訓練的3大重點要素
3
空前盛大!街頭健身世界盃臺灣站完美落幕 臺港三少挺進世界決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我們應該多久練一次核心肌群?破解你腦中的六塊腹肌神話

2020-03-10
知識庫 健身 核心肌群 觀念

腹肌訓練或核心訓練動作是許多健身人群中最受歡迎的話題之一,然而,大家會對腹肌的訓練動作這樣有興趣,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外型的視覺感,其次,才是在運動中能有更好的表現,最後,才是對身體的姿勢(例如骨盆對齊)與下背部健康有幫助。

核心肌群一週該訓練幾次
我們應該多久練一次核心肌群?破解你腦中的六塊腹肌神話

簡而言之,擁有穩定且堅固的核心肌群對於我們的每個運動訓練都極為重要,這也可能是每個運動員在訓練成績上的差異點,例如一個人基本能負荷的訓練重量就是這樣,但如果能有效率的強化核心肌群力量,就能維持更好的身體姿勢與承受更大的重量;因此,這篇我們將探討核心肌群該多久進行一次訓練的知識與方法。

肌肉纖維差異

在1977年的一項研究分析了四種最主要的核心肌肉纖維組成,這四種常見的腹部肌肉包括: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腹內斜肌(Abdominal oblique)和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al);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的纖維成分僅略有變化,並且纖維具有與纖維分解相關的相似屬性。例如,他們注意到受試者的核心大約由55-58%的I型纖維,15-23%的IIA型纖維和21-28%的IIB型纖維(現稱為IIX型)組成;另外,研究人員還提出I型纖維較適合耐力型的訓練,而與核心肌肉的纖維組成都相對相似。

然而,上述的這些研究都年代較為長遠,請記住由於遺傳與外在基因的影響,每個人的腹部纖維組成比例都會略有不同,此外,自從這項研究以來有更多的研究表示,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訓練來些微的影響我們的肌肉組成比例與行為,話雖然這樣說,但每個人都採用同一種核心肌群的訓練動作,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強化與核心表現。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ي(@yasserkhaaleed)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3月 月 10 日 上午 2:27 張貼

腹肌訓練神話

當你要開始進行腹肌訓練之前,必須要簡單的了解以下這些經常被談論的腹肌訓練神話,讓你可以用更正確的態度來進行訓練。

1.增加訓練才能顯出腹肌:簡單來說,我們不能透過大量的仰臥起坐次數來減少腹部的脂肪量,進而讓腹肌展現出來。

2.訓練量大過飲食方式:有在運動的人都知道,訓練量與飲食營養都十分的重要,然而,要讓腹肌能夠加展現減少脂肪是非常的重要,因此,良好正確的飲食習慣對於腹部脂肪的減少有很重大的影響,這也是練出強健腹肌的主要因素之一。

3.每天都要訓練腹肌:腹肌的纖維組織大多數為I型纖維(有超過50%),與身體其餘的肌肉群相比之下,腹肌肌群的訓練頻率能夠加的密集,但腹肌肌群與其餘的肌肉一樣,也需要休息和恢復的時間,否則有可能因為過度的訓練造成肌肉的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4.做複合式動作就足夠:許多的複合式動作都會刺激並利用我們的核心肌群,例如深蹲、硬舉或腿部推舉等訓練動作,但如果你要的是直接針對強化核心肌肉做為目標,那就應該要增加一些單獨的核心肌群訓練方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Josefine - CrossFit & Hälsa(@jooosyj)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5 年 8月 月 12 日 下午 12:50 張貼

多久訓練核心一次?

這篇文章最主要的問題:一個人應該多久訓練一次核心肌群?其實,這些就有如所有健身訓練一樣,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答案與規則,但我們可以考慮以下的這些建議。最直接有效率的核心訓練動作,通常都只是附屬訓練課表底下的一份子,這樣的訓練動作通常都會安排在訓練的最後階段進行,以避免在正常的動作訓練過程中因為肌力下降,造成身體的穩定性不足。因此,千萬不要在第一個動作就安排核心肌群訓練,這將會讓你其餘的訓練表現下降。

最後,當你要決定多長的時間訓練一次核心時,請先查看大肌群的歷史訓練進度與當前的訓練總量,這兩個因素將可以幫助你決定每週要進行多少的核心訓練,而不會因為核心肌群的疲勞去犧牲掉其餘大肌群的訓練目標。

資料參考/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健身教練沒告訴你的事情 增肌訓練的3大重點要素

2018-12-27
健身知識庫觀念

初入健身房的新手每個人都一定有個想要改變身型的目的,最快能改變身型的方式不外乎就是增肌與減脂,然而,該如何在有效的訓練時間及課表裡增肌,就變成了許多健身者一直在追求的方向,在重量訓練的過程中,也些人會看網路影片來學習動作並安排自己的訓練步驟;另外有些人會花錢請專業的教練來為自己制定一個訓練課表,無論是用哪個方式來訓練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這些增肌訓練有三大要素必須要融入其中,這重量訓練的三大要素也是大家都會遺忘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你在增肌訓練的過程中遺忘了哪個要素吧!

健身教練沒告訴你的事-增肌訓練的3大重點要素。

1.複合與多關節動作

相信有在健身的人一定都有聽過,三大必練的動作:深蹲、硬舉與臥推,這三大動作就是我們常說的複合與多關節動作,為何它們是重要的必練動作呢?第一採用複合式動作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的力量基礎;所謂的複合式動作就是動作需要參與的肌群較多,當參與的肌肉越多我們身體的力量就會提升的越快,當肌力獲得有效的提升之後再學習單關節與孤立式訓練就會更容易上手。第二因為複合式訓練比起單關節訓練能徵召更多的肌肉,所以,很適合剛進健身房的新手使用,由於新手們的身體從未接觸過重量訓練的刺激,採用這個方式與訓練動作,就能讓身體肌群獲得更好的成長方向與效率,這頁就是為何會有俗稱的健身新手增肌蜜月期,在這個時期非常適合進行增肌與減指同步進行,而且效率會十分的明顯。

三大必練的動作:深蹲、硬舉與臥推,這三大動作就是我們常說的複合與多關節動作!

2.訓練組數與次數

想要增肌就是要稍微我們所謂的肌肉纖維,再經過飲食營養與充足的休息讓肌纖維直徑增加,這樣就能讓肌肉得到成長進而肌肥大,一般而言,我們都聽過「1-5RM主要訓練力量、6-12RM主要訓練肌肉肥大、15-20RM則訓練肌肉耐力。」這樣的所法吧!所謂的RM就是這個重量你所能完成的次數,例如10公斤的啞鈴你能完成15下那就代表15RM,因此,如果你想要有效的增肌,最開始建議以6-12RM為主要的訓練次數範圍,這樣次數的重量除了能提供足夠的強度之外,還能提供有效的刺激讓肌肉成長,但前提是要用標準的動作進行,千萬別用戒力的方式完成。接下來組數的設定就會跟第三個元素有關。

3.動作總訓練量

很多人無論是新手或是老手,在增肌訓練期間都會遺忘「總訓練量」這件事,所謂的訓練總量就是一個訓練動作你所使用的總共重量,用簡單一點的方式來說「訓練量=次數X 組數X重量」,例如臥推100公斤每組做了10下做了3組,那你臥推的總訓練量就是100X10X3=3000公斤,當然,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還會有所謂的離心、向心與角度的問題,但基本上這樣的訓練量算法已經適合運用在初學者的身上。

那訓練量對我們為何這麼的重要?因為我們必須要從總訓練量來了解自己肌力的進步程度,每次的訓練量統計都能了解自己的肌力是否有所提升,相對來說總訓練量的提升就直接反應再肌力的提升上面,而肌力的提升同時也能刺激我們的肌肉成長,所以,建議在每週的訓練動作內,嘗試讓自己同樣的重量在最後1-2組時多舉1-2下,這樣就能讓整體的總訓練量往上提升,當你能在這個重量之下每組都能多舉1下時,就代表重量可以往上提升。

資料來源/menshealth、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空前盛大!街頭健身世界盃臺灣站完美落幕 臺港三少挺進世界決賽

2017-06-13
賽事健身話題新聞街頭健身

2017 年 KENGURU PRO 街頭健身 AUSTER 世界盃台灣高雄站,6月10日在高雄大魯閣草衙道購物中心盛大舉行。具有極高觀賞性的街頭健身賽事,吸引現場上千人次圍觀,首度應邀來台擔任評審的「英國街頭健身之父」更當場獻技,超高難度的力量支撐與花式動作,讓在場民眾目瞪口呆、驚呼連連,打開臺灣人對街頭健身運動的認識。

街頭健身(Street Workout)源於東歐國家拉脫維亞,強調隨處皆可進行身體鍛鍊,並具有自由創新、打破階級的精神,是近年來相當新興的運動項目。而從2011年開始舉行的世界盃街頭健身大賽,則是所有街健運動員心目中的最高殿堂。本屆賽事前三名分別是高雄地主選手蔡褌懋、來自台北的林立新,與香港選手黃煒峰,三人將在12月前往法屬瓜德羅普(Guadeloupe),爭取「2017年世界街頭健身超級世界盃決賽」 的冠軍寶座。

2017 年 KENGURU PRO 街頭健身 AUSTER 世界盃台灣高雄站,賽事規模大幅升級,臺灣街頭健身運動後勢可期。

賽事首度移師室內 空前盛大、吸睛度爆表

主辦單位台灣極限街頭健身運動協會(TSWCF)已連續第五年辦理此項街頭健身世界盃賽事,今年共有24位臺、港各地好手同台競技,不但賽事規模大幅升級、吸引逾千民眾參與,也在網路平台YouTube直播戰況,更是首次移師室內場地辦理,提供選手、裁判及觀眾更舒適的環境。台灣極限街頭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李毓仁表示,這是史上最盛大的一屆賽事,除了賽後備有晚宴招待選手外,更在隔日舉辦一場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與的街頭健身訓練營,希望讓更多人瞭解街頭健身的魅力。

觀賞性極強的街頭健身賽事,吸引路過民眾駐足圍觀。

流暢融合街舞、體操 蔡褌懋無懸念強勢奪冠

在單槓上連續擺盪轉圈、不停變換雙手及雙腿夾槓的動作,在流暢地進行一系列花式動作後,以一個華麗的後空翻落地結束動作,不僅裁判忍不住掏出相機全程錄影,全場的觀眾更爆出熱烈的掌聲與歡呼。他,就是奪下本屆臺灣區總冠軍的蔡褌懋。

蔡褌懋(右)奪下臺灣區冠軍,開心從英國街頭健身之父Stephan手中奪下獎盃。

22歲的阿懋,去年就以臺灣站第二名的身份,首度前往北京參加街頭健身超級世界盃總決賽。吸收大賽經驗、脫胎換骨的他,這次回頭研究其他臺灣選手的招式,花了六個月埋頭鑽研、測試,並仔細設想如何編排連接。果然,銳不可當的阿懋,在一片看好下,強勢奪得臺灣站第一名及臺灣區總冠軍的頭銜。稱霸臺灣的阿懋並不滿足,他豪氣劍指2019年,表示要在兩年之後,帶著國旗登基世界街頭健身冠軍的寶座,「這是我人生終極的目標!」

流暢的花式連接動作,是蔡褌懋強勢奪冠的關鍵。

亞軍林立新顛覆引力 季軍黃煒峰優雅大器

人稱「周董」的林立新,則是從第一屆就參賽至今的資深老手,以絕佳的肌肉力量控制,上演許多對抗地心引力、「不可能」的靜止動作,站上本次賽事的第二名。同時,他也靠著俊俏外表與健美身型,奪得本屆的觀眾票選獎,並被眾多民眾包圍要求合照。「可能是因為出道比較久,粉絲比較多啦!」林立新靦腆地笑說。再度代表臺灣出戰世界盃,曾拿下2014年世界第八的林立新表示,動作難度每年都在提升,而且各國選手只會越來越強,未來將就花式動作的部分做補強提升,期望在瓜德羅普拿出最好的表現。

林立新開心奪得亞軍。
身型健美的林立新,表演許多顛覆地心引力的力量動作。

從香港來台踢館的23歲香港選手黃煒峰,是香港戰連續三年奪冠的選手,這次他以優雅流暢的持久力量表現,搶下第三張前往超級世界盃的門票,而這也將是他連續三年進入世界盃決賽。去年,黃煒峰在歐美列強環伺的世界盃決賽中,勇奪第四名佳績,被譽為是「亞洲最強的男人」。再度來到臺灣參賽,他觀察到這短短一年內,臺灣選手的實力都大幅提昇,讓他必須加緊腳步練習。期望能在超級世界盃決賽中再下一城、搶進頭三。

香港三冠王黃煒峰,帶來與臺灣選手不同的優雅動作風格。

英國街頭健身之父 看好臺灣街健發展

「This is a community!」遠從杜拜專程來台、堪稱「英國街頭健身之父」的裁判Stephan大讚,他沒想到亞洲也有如此盛大規模、成熟完善的街頭健身賽事,有許多年輕選手在運動中展現無比熱情,他相信臺灣的街頭健身社群將迎來爆發性成長。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臺灣選手無私互助、進行享受賽事的氛圍,「不像其他國家的選手敵我分明,這一點令我難以置信!」

這次Stephan遠道而來,除了擔任賽事評審,也舉行一場公開的街頭健身訓練營,把他的所見所學,帶給臺灣的街頭健身愛好者。「我非常鼓勵臺灣的選手大膽地踏出小圈圈,認識其他城市、國家的街健愛好者,」Stephan認為,就算在地的街頭健身運動人口不多,只要能透過跨社群的持續發聲、交流、行動,就能讓自己與世界看到這項運動的無限可能。

唯一的女性選手范凱婷,在本屆賽事中獲得美技獎。

撰文、攝影/嘎西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