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連續15天做30個波比跳 3個神奇的改變發生了
1
連續15天做30個波比跳
連續15天做30個波比跳 3個神奇的改變發生了
2
知名健身教練分享鍛鍊二頭肌的5個小秘訣
3
TFL淬煉體適能訓練中心負責人高漢耀:鍛鍊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連續15天做30個波比跳 3個神奇的改變發生了

2020-04-23
話題 健身 跑步 爆發力

一位美國女跑者Danielle Zickl 日前接觸CrossFit 初階課程,進而開始練習並愛上波比跳(Burpees),而她決定連續15天每天做30個波比跳,並逐漸將組間休息時間降低。短短半個月,她發現3件神奇的改變在她身上發生了...。

連續15天做30個波比跳
連續15天做30個波比跳 3個神奇的改變發生了

首先,ZICKL研究了一下源於1930年代,由美國生理學家Royal H. Burpee 創立的原版招式,後來決定做現代版的波比跳。如何做一個正確的波比跳?詳見《如何正確做波比跳? 一次搞懂Burpee好處、正確做法及變化式》。

於是,把波比跳融入生活的挑戰就這麼開始了。ZICKL連續15天,每天完成3組10次的波比跳。起初,每個組間會休息1分鐘,接著每三天減少15秒組間休息時間,直到最後三天,ZICKL已經可以在完全沒休息下完成30次波比跳。

訓練時間上,ZICKL原本想保持每天早上7:30執行任務,但並不是每天都這麼熱血,當她想多睡一點的日子,則改到下午4點回到家後進行。15天過後,她發現自己發生了3大轉變:

Danielle Zickl 練習波比跳
Danielle Zickl 練習波比跳 ©DANIELLE ZICKL

1. 跑步表現改善

ZICKL原本的輕鬆跑配速約每公里5分35秒,但在波比跳15天快結束時,她開始在不自覺加速下跑得更快,而且距離比以前更長。以往ZICKL會在下班後跑約5K,但她發現自己有更多能量跑更遠,有天甚至不自覺地跑了近9K。

不只速度和距離,ZICKL也自覺跑步時步伐變得更穩健、呼吸更順,而她想知道這是心理作用還是生理實際上發生變化,於是請教紐約市特殊外科醫院運動醫學醫師Jordan D. Metzl。Metzl認為跑步表現上的進步是可被預期的,因為波比跳能訓練到全身肌肉,同時透過反覆提升與降低心率來訓練心肺功能。

2. 精力更旺盛

ZICKL坦承,以往她像個殭屍一樣發懶的日子相當多,這些日子她花多數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發呆、喝咖啡。而Metzl認為劇烈身體活動如做波比跳,可以釋放腦內啡,幫助增加我們一天所需要的動力,同時在運動數小時內,腦內啡也能使人感覺良好、心情愉悅。ZICKL在早晨做波比跳後迎接嶄新的一天,這讓她可以不用咖啡因頭腦也能更清醒。

咖啡
早晨做完波比跳後,不用咖啡因頭腦也能更清醒

3. 訓練變得更輕鬆

即便有幾天訓練時ZICKL 心裡仍會掙扎,但總體而言,波比跳訓練讓她感到越來越輕鬆,即便在組間不休息的時候。不過,她表示自己的進步並不是線性發展,例如她不懂為何到第八天時感覺自己幾乎從頭開始訓練,當時她自問「隨著時間,我不是應該一直進步嗎?」而Metzl 為這種不規律性解釋了兩種原因:包括身體仍然習慣訓練,但像是前一晚睡眠等外部因素會影響表現,而ZICKL 雖自認有睡眠不足,但確實感覺身體沒有完全適應,不過她認為這樣似乎也是好事,因為每一天都像一個新的挑戰!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知名健身教練分享鍛鍊二頭肌的5個小秘訣

2017-08-02
重量訓練上半身肌群健身知識庫

對於擁有結實的肱二頭肌是男性勇猛的象徵,也是許多健身者最常鍛鍊的肌肉。卡普爾索(Craig Capurso)是擁有國際健美總會證照以及國外知名網站BodyBuliding御用的健身教練,對於肱二頭肌的鍛鍊已經累積非常多年,他將這之間的技巧與小秘訣將分享給大家,讓你如何能更加掌握鍛鍊的方法並讓雙臂能更加結實。

知名健身教練分享鍛鍊二頭肌的6個小秘訣 ©fitnessmodelzone

 1  正確握姿

卡普爾索表示,在重量訓練中,握姿對訓練效果的影響非常大,為了提高肱二頭肌的訓練效果,所以在彎舉鍛鍊時,如果不自覺地讓手腕向內彎屈會造成前臂疼痛,這樣使得在肱二頭肌沒得到充分訓練前就會受傷害到。正確的握姿是動作中保持手腕中立,手腕不會與前臂形成任何角度後開始做彎舉,在訓練過程中去感受手腕的彎曲的情形,然後略微調整手腕角度,確保動作時手腕能保持固定。

正確握姿 ©dev.cellucor.com

 2  ​無法紮實鍛鍊到正確位置

不少訓練肱二頭肌的課程都會特意將手臂和背部動作組合,而且很多動作肯定會同時用到手臂和背部力量,但也正是這個原因,你的手臂才無法得到最好的鍛煉。在練複合動作時,較小的肌肉容易成為大肌肉的附屬,比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小腿肌肉等,乍看之下鍛鍊到,但實際上這些肌肉卻沒有完全訓練到訓練到紮實,於是自然也就無法有效增長。

 3  提高複合訓練的強度

在做複合動作時,肱二頭肌可能無法得到有效的鍛鍊,但是如果能提高這些動作的強度,那麼一樣可以讓肱二頭肌充分成長。像是在做反握引體向上時,這個訓練動作對肱二頭肌的鍛鍊效果其實非常好,可以使手臂肌肉獲得更多刺激並且防止肌肉適應了其它動作的訓練強度。

提高複合訓練的強度 ©YOUTUBE/Bodybuilding

 4  ​提高單組次數

鍛鍊肱二頭肌時,每組4-8下的練習是無法有效達到刺激手臂效果,從手臂增肌整體效果來看,降低配重並進行每組10-12下或是12-15下,甚至20次以上的訓練會更好,這樣的方式可以讓肱二頭肌保持緊張感的時間可以拉更長,但是切記,還是要依造個人能力來練習,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5  ​單一部位訓練

一般來說,在做彎舉時,如果動作不熟練就很容易讓肩膀參與訓練,這樣不僅無法針對單一部位做鍛鍊,還會降低運動後的表現。建議在做彎舉時,可以讓手臂加緊靠近身體兩側,這樣就能有效避免肩膀參與運動。

單一部位訓練 ©bodybuilding.com

資料來源/Body Building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FL淬煉體適能訓練中心負責人高漢耀:鍛鍊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2016-06-23
籃球故事專訪跑步人物誌

高漢耀教練,是TFL的創辦人兼主教練,在教練的身份背後,曾是SBL金酒籃球隊的體能教練,現在是台灣TRX懸吊訓練教練培訓講師與Under Armour簽約教練,更是研發臺灣特殊的訓練器材平衡鈴研發者。因為有這麼豐富的經驗,讓高教練在教學中,更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方式,將訓練融入生活,讓訓練為生活帶來改變,讓這些動作可以更適合每個人的生活所需,更容易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讓健身這件事,不只是訓練體魄,更是磨練心智的機會。

高漢耀教練說,一般人認為健身總是在追求體能上的進步,的確肌肉的成長可以為運動表現帶來改變,但是收穫最多的往往是心靈上的成長。健身本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往往要把自己逼到極限,儘管肌肉已經開始哀嚎,還是要拼完最後一下。有些人總是會問,為什麼要練得這麼辛苦,放棄不就好了?但是最後一下的拼搏,就像是在人生中的奮鬥一樣,不能因為苦就放棄生活,如果我們敢拚這一下,更代表對於人生還敢再拼下去,這也是為什麼高教練創立TFL的原因,因為Train For Life訓練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TFL高漢耀教練

熱情是健身路上持續努力的動力

高漢耀教練一開始並不是體育相關背景的人,而是會計出身,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方向,但是因為熱情,讓高教練持續在健身的這條路上努力。高中時期,因為興趣開始健身,更把健身視為讀書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到了大學時因為父母親的期待,進入會計系就讀,畢業後也進入會計事務所工作,但是興趣與熱情,終究是生活的動力,既然如此熱愛運動,那就轉換跑道吧!

稟持著自己的熱誠,高漢耀教練一腳踏入健身圈,憑著自己過去的經驗讓高教練順利進入亞歷山大開始教課,在這段時間不斷的充實自已的能力與經驗,增進更方面的運動學科知識,以及考取相關的專業證照或是到國外接受不同的健身培訓,因為熱情與努力作為自己最大的後盾,讓自己可以在這領域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吸收不同的訓練方式,並且將這些經驗,設計出自己獨特的課程。

因為了解台灣人的運動習慣,高教練特別與健身器材廠商合作開發嶄新的運動器材「平衡鈴Parebell」,搭配自己設計的課程,就像為台灣人量身訂做一般適合,有別於傳統的健身動作,高教練利用生活中的身體動作訓練,讓訓練這件事完全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健身是與自己的溝通的過程

高漢耀說,在大型的連鎖健身房的教練,多半還是需要負責部份的招生工作,賺取業務獎金,但是對於他來說,如何幫助學員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開設TFL 淬煉體能訓練中心,藉由健身讓學員好好的與自己的身體溝通,從了解自已身體開始,找到訓練的目標,同時增強自己面對困境的心靈能力,讓健身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值得投資一輩子的事業。

在TFL 淬煉體能訓練中心中,所有的訓練課程都是集合高漢耀教練這些年來的精華,因為自己的熱情與經歷,更將這個舞台變成所以對於未來還有熱情,還有拼勁人的一個充電基地,即便人體會因為時間老化,讓訓練的成果慢慢的消退,但是從訓練中所學習的生活經驗,才是人生成功的關鍵,鍛鍊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