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跳(Burpee)不僅是高效燃脂的必做動作,也是個相當有益的全身性高強度練習,能增加新陳代謝、訓練肌力,不只健身人,對跑者的跑步表現也相當有幫助!然而,波比跳如果沒跳好,不只無法獲得益處,更可能面臨受傷危險。以下紐約TS Fitness健身中心創始人Noam Tamir提出波比跳的完整資訊,讓你第一次學波比跳就上手!
1. 波比跳可同時鍛練到手臂、胸部、股四頭肌、臀肌、大腿後側肌群和核心等全身上下接近70%的肌肉,對於忙碌的人來說非常有效率。
2. 波比跳是極具爆發力的跳躍運動,對跑上坡、衝終點線前的衝刺都非常有益。
3. 波比跳讓心率加速,進而增加流向肌肉和肺部的血流。
4. 2016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發現,每週進行30分鐘像波比跳這類HIIT訓練,可改善整體健康狀況與肌肉功能,此效果相當於每週做150分鐘中強度訓練。
5. 常規地做波比跳可幫助減低腰圍;同時,2019一項研究發現波比跳這類HIIT訓練,比起耐力訓練或力量訓練更能有效燃燒存在腹部的內臟脂肪。
6. 2015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發現,進行如波比跳這類劇烈運動,可降低13%早逝風險。
1. 起始時,雙腳與肩同寬自然站立。
2. 髖關節屈曲同時保持脊柱挺直,彎曲膝蓋盡可能深蹲。
3. 蹲下後雙手撐在地面,與肩同寬。
4. 雙腳像後用力蹬至高平板式姿勢,並收緊核心,完成一個伏地挺身的動作。
5. 雙腳跳回深蹲時姿勢。
6. 收小腹,運用大腿肌肉使身體向上跳起來,並回到站姿著地。
Tamir建議每次做波比跳最多持續1分鐘,否則姿勢很可能會偏離正確動作,不過,多數人不到30秒就受不了。
1. 當你已感到疲倦,例如在訓練中末期,此時做波比跳很可能打亂姿勢,使肩膀承受的衝擊與壓力更大。
2. 做波比跳時無法保持核心用力,導致身體「軟掉」,容易傷到下背部。這種情況最常見於伏地挺身動作時。
3. 著地時,如果你用的是腳趾而非腳掌,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且完全沒有運用到臀肌力量。
初學時期
Tamir建議在進行動態熱身之後可做8-10次波比跳。但如果你無法正確地做波比跳動作,先運用以下技巧鍛鍊波比跳所需的力量、靈活性和身體控制能力。
.先練習棒式、深蹲、負向進行的伏地挺身、啞鈴深蹲。
.借助增強式訓練提升跳躍時的爆發力。
.以一次用一隻腳跳進跳出,取代同時用兩隻腳跳進跳出。
.專注於每一次執行的質量,而不是你跳了幾下。
進階時期
當你已對波比跳熟能生巧,並想提高訓練強度,Tamir建議以下變化式:
.深蹲及伏地挺身動作時,雙手持啞鈴。
.跳躍動作時,前方放一個圓錐體或槓鈴。
.跳躍動作時,身側放一個圓錐體或槓鈴。
.單腿做波比跳。
資料來源/Bicycling
責任編輯/Dama
長期以來,運動訓練都被視為預防肌少症 (Sarcopenia) 的重要方法,但你知道哪種肌力訓練方式更能有效地增強肌力嗎?一項 2016 年發表的研究發現,離心阻力運動對老年人的心肺需求較少,而且可能比以往許多研究關注的「漸進式阻力訓練」更能強化老人的肌肉組織、產生更多膠原蛋白,進一步強化關節、減少傷害。
延伸閱讀:離心訓練能達到什麼效果?
肌肉收縮分為離心收縮與向心收縮。以啞鈴訓練為例,當我們舉啞鈴時,肌肉產生的力量大於外在負荷的力量才能舉起它,此時肌肉是向心收縮;當我們放下啞鈴,也就是順著地心引力的施力過程,肌肉收縮的力量小於外在負荷所施與的力量,讓肌肉因離心收縮而延展中受到破壞,破壞程度比向心收縮劇烈,能達到最好的肌肉生長效果。離心運動正是針對肌肉離心收縮所設計的訓練方式。(資料來源/恆耀健康科技)
這是一種力量訓練方法,以對抗某種阻力的方式鍛鍊肌肉,施加阻力強度隨著訓練者的肌力增強而不斷逐漸增加。可利用運動訓練器械、自由重量或彈力帶等進行中度至高強度的訓練。
以往的研究紛紛指出,針對身體的大肌群施以低至中等強度漸進式阻力訓練,例如步行、使用橢圓機、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便足夠誘發肌力進步;若肌少症老年人進行高強度阻力訓練,則可獲得最大程度的肌力進步及肌肉質量提升。
近二十多年來,已有無數研究證實漸進式阻力訓練對於增加老年人的肌肉質量、肌力、肌肉體積大小和功能具有深遠作用。然而,2016 年發表於《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的研究發現,離心阻力運動對老年人心臟和肺部的需求較少,並可能比漸進式阻力訓練更適合老人(當然,兩者都是對肌力有益的)。離心運動可增強老年人的肌肉組織,並刺激結締組織細胞產生更多的膠原蛋白,進而強化關節,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傷害。
肌少症會降低下肢的肌肉質量與力量,成為導致老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並同時減低神經運動適能(neuromotor fitness),降低步態、平衡、姿勢和運動的品質。老年人的姿勢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於是走得更慢、雙腿越來越不穩定,也提高了他們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除了一般我們熟知的健身訓練,老年人從太極、瑜珈等神經運動訓練中可獲得益處,因為這些運動能改善平衡與協調、步態、敏捷性,以及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大腦對肢體與軀幹位置的感覺,以及感受到關節運動所產生的感覺)。太極和瑜珈除了包含神經運動,也結合了阻力運動,有時還結合有氧運動。
資料來源/SENIORSMATTER, ingentaconnect, 奇美醫院137期醫訊, 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新的一年開始了,你已經訂定運動計畫了嗎?是否想要讓自己在新的一年更加健美、身材更好?那就來參考一下Bodybuilding.com整合了該站眾專家們的意見所做的建議吧!不過,請謹記,這裡要提供的並非一些實際的計畫或訓練菜單,而是一些心理建設與準則。
美國知名教練與健身模特Alex Silver-Fagan建議,打造一個支持你健身目標的居家空間。不過,這並不表示你必須購置一個昂貴的家庭健身房,而可能只是意味著你在家裡也準備一些能延續你在健身房所作訓練及舒緩恢復的簡單配備。
「準備一些按摩滾筒及筋膜按摩球等等,在你的客廳建立一個移動性的運動防護站。在床邊準備一個瑜伽墊可以幫助你在早上起床時做伸展,或幫你在睡前做一點放鬆的動作。」她說。
若你決定要開始認真做重訓,你覺得隨便一種菜單都可以照做,對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不要只是隨便看到任何一個健身菜單就照做。「達成健身目標的第一步就是設計出一個真正適合你的訓練計畫,」健身模特Craig Capurso說。「請花點時間研究所有適合的現有計畫,或設計一個你自己的。請確保它符合您的生活模式,這樣就可以真正長期執行它,而非僅是一兩個星期的熱度。」
設定一些夢幻的數據總是很誘人:減一個好幾十公斤的重、多舉個好幾十公斤的重量,或是一些徹頭徹尾的變身。知名教練Ron “The Boss” Everline說,這些當然絕對不是遙不可及的,但只有你從可以達成的近期目標先著手,才有可能完成這麼遠大的目標。
「給自己成功的機會,」他說。「如果你只專注於一些遙不可及的目標,那只會讓你感到沮喪。」
一旦你達到了你現有的目標,您可以隨時設定一個新的、更困難的。先讓簡單一點的目標幫你建立信心,然後再追求更高的成績。
「我都會為新客戶設定階段性目標:從30天、三個月到六個月,」私人教練Jen Jewell說。「相對於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我會建議一些小的每月進展計畫來累積出一個大的成績。」
把這些目標分段進行並寫下來,其功效遠超乎你想像!它能隨時提醒你實際的目標,而且你必要時也可以隨時重新評估修正之。
設定一些外觀相關的目標是正常的,而且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這些是對你有效的激勵,那就去做吧!不過,請注意不要讓它們主導你的訓練,因為雖然減個5公斤、瘦一個尺碼,或者讓你的二頭肌變大都是一般人所喜愛追求的目標,但這並不能激勵你持續長期地健身。
「當你從事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卻沒有看到明顯的改變,這類型的目標就會讓你感到沮喪,」Jen Jewell說。「當我檢視自己的做法,並決定設定基於運動表現的目標,我便可以紀錄我的進展,而在一週週的訓練中知道我距離目標越來越接近,即使我不總是能看到它。」
你是否在2016年做了很多訓練計畫,不過,卻因為工作與生活的種種需要而不斷被擱置?2017年請不要讓這種事情再度發生在你身上。
「對待你的訓練和膳食準備時間像你的商務會議一樣重要,」Alex Silver-Fagan說。「請把它們放進你的行事曆,這樣你就不太可能取消。如果你不重視這些計畫,沒有人會幫你。你需要為你自己做些取捨,若是一直擱置健身計畫,那麼你將無法達成目標。」
健身似乎是一種自我的追求,但它並不一定得獨自進行。如果你很期待達成自己的目標,若是有人能分享這種興奮和過程,與將會使一切更順利。
「找一個有相同健身目標的朋友,」CrossFit運動員Eric Botsford說。「你們的目標並不需要一定是完全相同的,但你要找到一個能夠激勵你、協助你的健身伙伴。」
而且不要忘了,這是一件對彼此都有好處的事。你在和他一起健身時,同時也能夠幫助這個人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在執行健身計畫總是遇到困難,那麼也許問題出在計畫本身,而不是器材或時間。這時候,也許一些團體健身課對你來說比較有幫助。
團體健身課程對你來說可能是訓練節奏的變化,並讓你更加投入於健身的生活方式。它也不是只能選邊站的訓練。你可以今天上Zumba課,明天做深蹲和硬舉,後天做瑜伽,大後天上body combat。混搭訓練可以滋養你的身體和靈魂!
許多人往往只注重於健身鍛鍊,但營養補給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你的目標是燃脂,攝取更多的蛋白質和較少碳水化合物是大多數人的解決方案,」健身模特Jordan Edwards說。「但其比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所不同,你需要花點時間找到適合你的飲食計畫。」
新手在訓練時往往野心過大。如果你沒有每天都健身,你可能會想要一次做得更重更強。但是,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只要一點點失敗就會導致更大的挫折,Eric Botsford說。
「在你所做的一切中尋求正面回饋,把每次訓練都看作是一次勝利,每個健康的一餐都當作是是一個正向的健康選擇。」他說。
Jordan Edwards建議,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現在正是開始的時機。「每隔一天將一個HIIT訓練加到您的日常訓練之中,或者只是一星期兩次也行,這些高強度的訓練將啟動你擺脫你身上累積多年脂肪的能力。」
在HIIT訓練中,你不僅會燃燒卡路里,你還會提高身體的代謝率。這意味著你會繼續以更快的速度在訓練結束後持續燃燒脂肪和熱量。
把踏進健身房當作是一件很認真的正經事當然很好,但是不要忘記在其中放進一些趣味的元素。有時,這意味著在健身房之外的活動。
Ron Everline建議:「在正常的訓練之間尋找一些有趣的運動和活動來做,讓你不會覺得無聊。」每隔一段時間,做一些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即使它不會有最強大的訓練成果。這可以是騎自行車、去郊山健行,甚至放放風箏。
這些聽起來像是你童年時喜愛的活動?這並不是巧合。保持健身習慣就像是給自己一個全新的童年,如果你是認真想讓自己更健美。並且,如果你的健身訓練很有趣,這將更有機會持續下去。
健身當然不必是昂貴的,但新的配備可以讓你在訓練時感到更舒適、更有自信,甚至可能更有助於防止受傷。
想做更重的臥推或槓鈴肩推?一雙好的護腕帶可以給你需要的支持。想做更重的蹲舉?考慮一些專門有腳跟墊高的重訓鞋吧。如果你正在為備戰某場馬拉松做訓練,穿一雙減震的新跑鞋能夠減輕你的關節衝擊並預防疼痛。
當你決定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它可能會讓你和你周圍的人正在做的事情變得不屑一顧。突然間,你或你的朋友所吃一切似乎都變成災難性或徹頭徹尾的邪惡食物。請抗拒這種判斷的衝動,盡量不要馬上把你所熟悉的生活全盤否定與改變。
Eric Botsford建議,「不要讓你的飲食或生活一夕變天。通過一步一步的小改變,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來進行你想達成的變化。當人們試著以全速去進行一場改變往往容易失敗,因為他們通常後來會跟不上步伐。」穩紮穩打才能讓你贏得這場比賽。
Ron Everline建議,「把你的目標寫下來,並讓它們無處不在:不管是在浴室的鏡子、冰箱上,還是你的手機上。你每天越容易看到你的目標,你越會記得你為什麼如此努力訓練。」
如果你已經在進行一個非常嚴格的飲食計畫、一周七天都在健身,並停止與朋友和家人閒晃相處而在健身房做訓練,任何變化都很有可能很快出現。
「對於自己的健身計畫非常嚴格執行當然很好,」Jordan Edwards說,「但是,當你剛好身體不適,還是你前一天不得已喝了許多酒卻還是不得不去健身房,會發生什麼?或者,你不得不捨棄週五健身房訓練,卻變成一整個週末休息。然後呢?」
嚴格的訓練計畫,只要稍稍落後,即使是一天,就可以讓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失敗了。Jordan Edwards認為,你可以不必這樣。「從長遠來看,保持平衡的、符合現實情況的執行方式會比嚴格、無人性地執行計畫更好。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若沒有彈性是走不遠的。」
持之以恆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不容許變化的完美主義。
是的,建立一個健美生活方式會感覺像在與時間作戰。不過,你不會總是在平順地往前進展。是的,你會累、會餓,有時會感到氣餒。不,它不會總是對於你周圍的人、甚至可能是你自己都有意義。
但是,請繼續保持前進。
這不是要讓你成為一個新的自己,而是讓你成為更強的自己。只要繼續向前進,有一天,你會回過頭來,看到自己已經進步了多少而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