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賽事的由來,是由西元前490年一位雅典戰士菲迪皮德斯,將馬拉松戰役勝利的消息帶回雅典,在將勝利的消息傳到雅典後不久,這位戰士就死亡了。後世為了紀念他,產生了馬拉松這樣的運動賽事。一開始馬拉松比賽並不是現在的距離,經多過次奧運的變革後,變成現在26.2英哩的距離。
雅典戰士菲迪皮德斯當初跑的是不是馬拉松到雅典的距離,也有所爭議,但可以確定他跑了相當長的距離。當年沒有做屍體解剖,所以他的死因可以非常多元,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心臟病發。
■ 壓倒性多數的意外,發生在馬拉松比賽的最後10公里。
■ 多數心臟病發的跑者在比賽前就有心臟疾病病史,固定有在就醫。建議有心肺疾病的病人,如果身體狀況允許,應在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運動。
■ 雖然心臟病是馬拉松賽事死亡第一大兇手,但是整體風險並不高,而獲得的好處相對非常高出風險非常多。
■ 想減少賽事上的憾事,早期醫護到達現場及AED的救助,最能幫助跑者。
根據一項長期追蹤 Marine Corps Marathon 海軍陸戰隊馬拉松的研究發現,約每5萬名人次參賽者就會造成一人死亡,死因多為心臟病。但是根據其他研究發現,馬拉松造成的心臟病沒有這麼高,如果是30-65歲沒有心臟病史的成人,要每80萬小時的跑步時間,才會造成一人死亡。這比搭飛機產生交通事故的死亡率還低。根據倫敦馬拉松(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之一)的資料,約3.5年才會有一人因為心臟病死亡。因此要因為從事跑步運動產生心臟病死亡,風險並不如想像高。
如果以80萬小時換算到一個人身上,對一個健康的成人來說,每天跑一小時要跑2000年才會發生一次心臟病死亡的風險。考量到有氧運動對於心臟實際上是有保護作用,對於多數健康人來說,風險效益評估後,不用過度擔心跑步造成心臟病發的風險。
根據事後的分析,多數跑馬拉松而心臟病發的病人,事先都有一些徵兆。海軍陸戰隊馬拉松的研究發現,心臟病發的病人幾乎都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心絞痛、心肌梗塞)。倫敦馬拉松的病人,有經過解剖的病人多數有冠狀動脈疾病,其他則有各式心臟疾病。
或許多數在賽事中產生悲劇的病人,多數在賽前都有不舒服或是胸痛的狀態,但是為了完成長期準備的賽事,並未告知朋友家人,更別提去就醫了。多數研究都在台灣以外國家進行,如果是賽前一兩週開始有胸痛等不適,可能不易在賽前就診,台灣就醫方便,如果在賽事前有任何不適,應當就醫以避免不幸。
既然心臟病發是所有運動的最大死因,對於中高齡者是否需要在從事運動前,進行心臟運動測試,來評估身體狀況是否能進行運動呢?運動前的心臟檢查,可能可以發現有心肌梗塞或是心肌肥大,而避免運動中的不幸事件。
雖然運動前測試是很直覺可以避免遺憾,但是心肺測試只有不到4成的人可以完成。耐力運動員也會產生生理性心肌肥厚,因此可能在沒達到身體極限時,心電圖就會產生變化,而被錯誤判讀。況且,測試通常會在跑步機上進行,每2萬次測驗即可能產生一次意外。同時在跑步中產生意外的跑者,可能在壓力測試中完全正常,一般認為只有兩成左右的人可以在壓力測試中被檢驗出來。因此,是否需要做心臟壓力測試?相當值得深思。
Aspirin(編按:阿斯匹靈,止痛劑)可以減少冠狀動脈疾病死亡,馬拉松心臟病發不少是冠狀動脈疾病造成的,因此使用Aspirin可能可以減少這樣的憾事。但是Aspirin也可能會帶來容易出血的問題,考量到馬拉松賽事腳部會不斷的撞擊地面,可能增加微血管出血的風險,使不少跑者長期有黑指甲問題,Aspirin可能可以減少心臟病發,但是卻會帶來別的問題(胃出血等等,加上馬拉松對身體產生的壓力並不少)。因此,為了比賽而服用Aspirin,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好處。
全程馬跑者在比賽中心臟病發的機率,是半程馬拉松的4倍,代表著越長的比賽距離帶給身體越大壓力。長跑運動的整體風險,相較其他運動(鐵人三項、學生競技運動)發生心臟病的機率仍然低不少,因此並不需要因為少量的風險而不去運動。長跑運動的風險不比想像高,更被認為是可以保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健康的一種生活方式。
隨著路跑比賽的盛行,參與路跑運動的人口大幅增加,進而使比賽中心臟病發的人數增加。這樣的狀況跟想透過跑步運動增進身體健康有關,雖然整體心臟病發生率沒有明顯增加,但可以明顯發現,男性發生意外的比例遠遠高於女性。
透過生存者的資料發現,這些人多數在比賽前就有心臟疾病病史,固定有在就醫,而此可知固定就醫,就算有心臟疾病,只要身體狀況許可,仍然可以進行馬拉松比賽。其中,年紀大的跑者反而有較好的存活率,可能跟他們心臟病發多為缺血性心臟病,並因為缺血性心臟病產生的心律不整而導致。相對地,年輕跑者多為病理性心肌肥大產生,這些人可以活下來,跟在場是否有人能立即幫他們進行CPR有高度相關。而壓倒性多數的意外,發生在馬拉松比賽的最後10公里。
超過8成心臟病發的跑者,是靠著AED的幫助而存活。因此想要減少賽事上的憾事,早期醫護到達現場及AED的救助,是最能幫助到跑者,每晚一分鐘到場救治,就會減少7-10%的存活機率。因此好的賽事規劃可以減少這類的憾事,3-5公里一個救護站,並且要有機動團隊配有AED,可以及時到達病發現場。但是多數的比賽意外,發生在最後10公里,這最後10公里醫護人員加上AED的數量應該要更為密集,甚至應該思考是否每公里就應該有一個救護站。
運動,不管是肌力訓練還是有氧耐力運動,都被認為對長期健康有益。在有代謝症候群(肥胖、三高)的病人或是癌症病人上,也被認為對疾病控制有益,甚至有心肺疾病的病人,如果身體狀況允許,也應該在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運動。雖然心臟病是馬拉松賽事死亡第一大兇手,但是整體風險並不高,而獲得的好處相對非常高出風險非常多。最後不管是從事任何運動,只要有任何不適,務必停止運動並且就醫,不要熬夜喝酒後運動,增加非必要風險。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在美國疫情失控,最嚴重的紐約市已近3.4萬名確診病例、死亡逾776例,醫療體系瀕臨崩潰。一名佛羅里達男跑者David Kilgore為了表達對紐約醫護人員和跑步產業的支持,獨自完成他的人生第一次100英里(約160公里)超馬,並藉此募集超過10,000美元,款項將用於購買運動鞋給紐約市醫療從業人員。
28歲的David居住紐約市,但目前已回到他的家鄉佛羅里達州棕櫚灣。他原訂目標賽事是今年Georgia Death Race的72英里超馬賽,並預計在賽事中取得進入西部國家100英里耐力跑(Western States 100-Mile Endurance Run)的資格,這將是他人生第一次100英里。不過,兩賽事都因疫情取消。
延伸閱讀:疫情擴散下如何思考你的跑步計畫? 10位美國頂級教練這麼說
即使這個夢想離David遠去,但不代表他今年無法跑100英里。上週,他還在與朋友討論著在疫情下如何自我挑戰,他們跟全球多數跑友一樣,都因為疫情而賽事停擺,必須重新規劃跑步訓練計畫。David受《跑者世界》訪問時說:「我之前曾跑過70英里,但是超馬的關鍵距離是100英里,我想達到這個目標,所以事情就這樣開始了。隨著我們思考得越多,我們認為可以藉此機會做更多的事情。」
新冠病毒疫情讓許多產業陷入業績低谷,例如顧客們都不敢進入跑步商品專賣店購物。而這成為David計畫的開端,他希望自己的跑步能成為募款支持跑步產業的手段,後來,贊助David的瑞士運動品牌On Running決定添加另一個元素。
醫護人員目前正冒著生命危險為民眾抗疫,因此,David和On的同事提出的想法,就是購買跑步商店的禮物卡,並將其捐贈給紐約市醫院的第一線醫務人員,讓他們購買長時間工作時穿的鞋履,這樣同時能支持兩個族群。
萌生這個想法不到一週,David在GoFundMe平台設置了專屬募款頁面,並規劃了一條路線,結合他兒時在家鄉練跑的鄉村道路、單向道、繁忙馬路、海灘等路徑,並繪製了100英里賽道地圖。
3月27日周五,David從凌晨4點開跑,並預計15-17小時達成目標。然而,他的人生初100英里並不容易,隨著太陽升起,他得面對殘酷炎熱的天氣,佛羅里達州溫暖的陽光使氣溫飆升至攝氏33度,而且整天多數時間都這麼炎熱。有時,他必須在加油前進和暫停降溫中苦苦掙扎,不過他仍在17小時45分鐘左右,克服了所有困難並完賽。
另一方面,儘管在跑前已有一些募款支持,但David沒想到募款活動像病毒般傳播快速,最後,他將目標籌款額從原本5000美元提高到1萬美元,並超過了這個目標。同時在比賽中,他也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網民支持,幫助他度過漫長的一天。
「這絕對是個具有挑戰性的距離,但也是相當吸引人的距離,我很高興看到自己完成它了。」賽後David說。
一天後,雖然David的雙腿仍有點痠痛,不過他心情非常好,尤其是得知已募集超過一萬美元。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SPORTS ILLUSTRATED
責任編輯/Dama
鐵人三項的風潮在全球持續延燒。在台灣,參與人數甚至達到每年17%的成長率,說是時下最受歡迎的運動當之無愧。綜合了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競技,在訓練難度與受傷頻率勢必較單項運動來得高,除了強化核心肌群的基本功,旋轉動作也是鐵人三項訓練的重要課題。
這次由代理商:聯興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邀請主辦單位 :史塔克企業有限公司;邀請了REDCORD 挪威原廠講師教官 Even Oslen ,利用 REDCORD 3D 懸吊訓練,針對鐵人三項運動精心規劃一系列訓練內容,從核心到專項訓練,不藏私一次全部公開!
Even Olsen
專業經歷
2014.01- Redcord AS 的物理治療師和知識開發人員
2009.01-2013.12 挪威 Kløfta 市政府約聘物理治療師
2007.08-2013.12 自由物理治療師、Stange 挪威 «Atlas Fysioterapi» 公司的物理治療師和徒手治療師
2003.10-2007.07 Bad Schwartau 德國 «Praxis für Physiotherapie und Rehabilitation, Martin Thiel» 聘雇之物理治療師
2001.03-2003.06 在德國柏林就學期間於許多醫院、復健醫院及物理治療診所接受不同領域之訓練
專業經驗
肌肉骨骼與骨科相關之病理學
韌帶、肌健、肌肉損傷與骨折的傷後復建
術後復健,如:腰椎及頸椎手術、膝關節與髖關節置換手術、膝關節與肩關節內視鏡、周邊神經擠壓手術(peripheral nerve entrapment)、肌腱斷裂手術。
癱瘓病患的治療
國內與國際級速度滑冰選手的治療
認證課講師
Neurac 1 講師
Neurac 2 講師
Neurac 2 Stimula 講師
Active Intro 講師
Active Advanced 講師
REDCORD 源自於北歐挪威,自1991年發展至今已有二十餘年歷史,不只在物理治療界,許多專業運動員也利用 REDCORD 懸吊訓練一圓上凸台的夢想。
REDCORD 講求「動作控制」,簡單來說就是:對的肌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動作。一條紅繩,可以把你的運動代償全部解除,讓你看見自己最赤裸裸的肌力。同樣是橋式,在 REDCORD 上訓練,感覺完全不同。
入門新手常常犯的一個錯誤是:買了裝備就上路土法煉鋼。這造成很多人在比了幾場後,往往因受傷而影響訓練進度。運動首重核心訓練,有了穩定的核心,進階的功能性訓練才有意義;透過代償「硬練」,練出一身運動傷害就違背運動健身的本意了。
REDCORD 懸吊訓練可以有效訓練身體核心穩定、挑戰身體的控制與平衡,增加本體感覺,再搭配針對鐵人三項所設計的多項功能性動作訓練,讓您在賽場上又穩又快!
今天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的 REDCORD SPORTS SPECIFIC 鐵人三項運動訓練 WORKSHOP,有許多來自運動產業的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及選手,將隨著REDCORD 挪威原廠講師教官 Even Oslen,透過 REDCORD 懸吊式訓練的思維,學習鐵人三項的訓練奧義:練完核心再進階加強旋轉爆發力,運動表現再創佳績!
暖身最大的好處是在做得時候,你就可以知道他的程度在哪裡,當執行主課表時,才可以調整他的強度。無論什麼動作,都必須用對的方法去做,如果強度太強的話,你的身體就會啟動代償的機制去做。身為一位訓練師,你必須非常清楚被訓練者的狀況,所以就像在做Redcord訓練一樣,我們會先從最簡單的層級開始,先確認他的大腦是用對的層次在做對的動作之後,我們才會進行往上加的動作。
在操作時,永遠記住兩個原則:
1. 注意骨盆位置
2. 要讓他知道是用腳壓帶子,而不是用身體的力量去支撐
不管是騎車、游泳或跑步,下肢的動作與外展是非常有關連的,所以再增加難度前,必須先做骨盆前後傾的動作,這個動作的理由是讓操作者知道,我在哪個位子的核心發力之下會比較有效率。
更多關於REDCORD詳細資訊,請洽:https://www.facebook.com/redcord.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