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5種下半身彈力帶訓練,在家運動也可以遠離水梨型身材
1
5種下半身彈力帶訓練,在家運動也可以遠離水梨型身材
2
遇到二頭肌平台期 就用這五招來破解
3
315磅肥佬蛻變成肌肉男!改行當健身教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下半身彈力帶訓練,在家運動也可以遠離水梨型身材

2020-06-01
健身 動學堂 下半身肌群 訓練動作

彈力帶是一個唾手可得且方便、便宜的運動道具,許多專業健身教練、運動員、物離治療師等,都會使用它來做練習以及治療病人,因此,這個道具還能節省你上健身房的時間以及金錢,在家就可以運動。以下為5種下半身彈力帶訓練,一起揮別水梨型身材來迎接夏天。

5種下半身彈力帶訓練,在家運動也可以遠離水梨型身材 ©dhgate.com

Standing Glute Kickbacks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套上彈力帶,套到腳踝位置。

步驟2:吸氣,將右腿往用伸直,停留20~30秒。

步驟3:吐氣慢慢回來,再換左腳進行。

©outsideonline.com

Clamshells

步驟1:側躺在地面上,將雙腳彎曲,將彈力帶套上至大腿。

步驟2:吸氣,將右腿膝蓋往上抬起,停留20~30秒。

步驟3:吐氣,再慢慢放下,之後換邊側躺,再將左腿膝蓋往上抬起。

©outsideonline.com

One and One-Quarter Squats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套上彈力帶,套到腳踝位置。

步驟2:吸氣,將下半身往後蹲,停留20~30秒時間。

步驟3:吐氣,再慢慢將身體回到初始位置。

©outsideonline.com

Runner’s Extensions

步驟1:平躺於地面上,雙腿彎曲,將雙腿套上彈力帶至腳底板。

步驟2:吸氣,將右腳伸出去,停留20~30秒。

步驟3:吐氣,慢慢回來再換左腳。

©outsideonline.com

Side-Lying Leg Lifts

步驟1:側躺在地面上,將雙腿打直,將彈力帶套到腳踝。

步驟2:吸氣,將右腿水平打直往上抬起,停留20~30秒。

步驟3:吐氣,再慢慢回來,之後再換左腳進行。

資料來源/OUTSID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遇到二頭肌平台期 就用這五招來破解

2018-05-03
知識庫訓練動作重量訓練上半身肌群健身

只要你開始健身訓練一段時間之後,相信一定會遇到肌肉尺寸與力量,明顯呈現出緩慢成長或停滯的狀態,這些狀態都可以稱之為平台期,為什麼肌肉不再生長力量不再增大呢?有下列幾個原因:肌肉已經適應原本的訓練方式;肌肉及神經系統過度疲勞,沒有給與足夠的恢復與成長;訓練技巧與方式出現問題,導致訓練動作效能降低。而這篇我們將針對二頭肌所遇到的平台期,來找出5種解決的方式,來協助你解決目前的狀態。

二頭肌平台期該怎麼破解?

 1  負重反握引體向上

看到這個動作,一定很多人會說:這個我有練過啊!但在2010年有一個非正式的測驗,採用了45種不同的背部與二頭肌訓練動作中,比較出了肌肉增長的激活性,發現負重反握引體向上跟負重寬握引體向上,是效能最好的兩個動作!他們甚至於險勝直桿槓鈴與W槓鈴彎舉這兩個動作。這裡有個關鍵提醒一下,當你已經可以用十下的標準姿勢完成這個動作,那你就需要增加一些負重,讓肌肉的刺激度加大,就能有效增加肌肉大小與力量。

負重反握引體向上,能增加肌肉刺激度。 ©T Nation

 2  仰臥繩索彎舉

一般來說練二頭肌不外乎就是坐姿跟站姿兩種訓練,但這樣的訓練模式也很容易讓肌肉習慣適應,所以,我們可以改用躺著加上繩索的方式來做訓練,你可以選擇用Cable繩索站或坐姿划船器械,搭配直桿或是W桿來操作,操作時可以試著將手肘微微抬起,避免手肘摩擦地板,另外,也正因為平躺地面身體無法借力,所以更可以專注於刺激二頭肌。

正因為平躺地面身體無法借力,所以更可以專注於刺激二頭肌。 ©Wolves Fitness

 3  繩索斜板彎舉

通常我們在固定式斜板上都會使用啞鈴或槓鈴,在這兩種自由重量的訓練中,一但前臂到達垂直於地板的角度,就是一個休息點因為重量是垂直往下的,所以,運用繩索搭配斜板固定架,其重量與拉力來自於側面,因此可以給予二頭肌持續的緊張度,讓肌肉纖維獲得更有效的破壞與刺激。

由於重量與拉力來自於側面,因此可以給予二頭肌持續的緊張度。 ©thelostgentleman

 4  啞鈴錘式彎舉

你要想練出更加厚實的二頭肌,光靠訓練長頭與短頭是不足夠的,你會更需要刺激肱肌與肱橈肌,因為,這兩個小肌群除了可以增加手臂圍度外,這個動作也會刺激到二頭肌。在操作這個動作時,手心相對不要旋轉向上,這樣可以更加刺激肱肌與肱橈肌,另外,可以採用單臂交替練或是兩臂同時練。

這個動作手心相對不要旋轉向上,這樣可更加刺激肱肌與肱橈肌。 ©Bodybuilding

參考資料/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315磅肥佬蛻變成肌肉男!改行當健身教練

2016-09-30
人物誌故事減脂瘦身健身

健身從來都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很多時會有放棄的念頭,不過,看了下面這個人的轉變,相信你一定會打起精神來!據外媒報導,美國一位仁兄從一個315磅的大肥佬蛻變成肌肉男健身教練,他的名字叫Edwin Velez。下面是他的自述:

我在四歲時從波多黎各移民到美國,從小到高中我一直參加棒球活動,不過之後我變得身心俱疲,所以決定停止運動以專心學業。從此,我便由一個十分活躍的男生變成懶洋洋的肥仔。上大學後情況更差,因為在美國要買健康的食物實在價錢不菲,所以我和很多大學生一樣只吃廉價的垃圾食物,但求飽肚,我的體重也因此劇增。

我一直為了超重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想減肥,但總是以失敗收場,所以我決定去做縮胃手術,不過當我知道手術的步驟及後果,我又臨陣退縮了。

Edwin Velez從大隻佬蛻變成肌肉男 ©edwinvelezsuccess.com
Edwin Velez 大學肥胖時期 ©knue.com

★轉折點

在2011年的秋天,我跟朋友們到巴哈馬旅行,當時我的體重已經攀升至315磅,我一看到相片中的自己,我真的無法接受自己那龐然大物的身形,此外,因為體脂太高的關系,我開始有高血壓及糖尿病,這次真的要下定決心減肥了!

我做了一些根本的改變。

★我的減肥之路:從慢行到慢跑

那時的我26歲,因為體重的關係剛剛與談了4年感情的女友分手,為了要走出人生的低谷,我決定要在4個月內減掉100磅,好讓我在下個旅程重新出發。我定下無比的決心,我知道我一定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開始時,我每天練45分鐘,我知道以我的體重,如果一開始就做劇烈的運動,一定會帶來傷害,所以我慢慢來,每天慢慢地地加大步速,直至能夠不太吃力地慢跑45分鐘。

★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在整個減肥階段,魚肉、雞肉和蔬果成為我的良伴,因為我是來自拉丁家庭,所以我的飲食習慣實在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從炸雞炸香蕉配白飯和豆類變成烤雞配花椰菜。這個改變極為困難,但無比的決心使我做到了!

我沒有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因為這是身體力量的來源,其實大家要懂得挑選對的碳化物,所有白色的食物,例如白飯、義大利麵、白麵包、威化餅,都不會在我的餐單之上,只有蔬果及全穀物才可以讓身型瘦下來之餘不用餓肚子。

★戒口與放任的平衡

我生命中最喜愛的兩款食物一定是糖果及汽水,沒有什麼美食可以比得上汽水配巧克力棒!我曾經在一天之內吃掉十枝巧克力棒!不過這一定要戒掉,現在每當我想吃糖果時,我會轉吃Quest Bar(健康能量棒),起碼健康一點吧!

同時,如果沒完沒了地戒口是很痛苦的,所以每星期我容許自己在星期五晚來一頓Cheat Meal。雖然是Cheat Meal,但我都會盡量選擇健康的食物,例如不加醬的沙拉,以及主菜亦避免其他醬汁,當然所有非清水的飲品都要謝絕!

★結果

四個月後,在新的旅行出發前的一晚,我秤了一下體重,你猜我的減肥成績如何?我足足減了101磅,任務成功!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我真的成功了!現在我的體重為160磅,我希望通過自己作為例子,鼓勵別人不可能是可能的,只要大家能抱著決心、堅毅及自律,什麼事情都可以發生!

〔減肥建議〕

1、不要為別人而減肥,你只要需要為了自己負責!
2、讓身邊都是正面的人,讓他們無論如何都一直地鼓勵你!
3、在家備餐是成功的關鍵!
4、相信自己,沒有東西比信念、決心、堅持及自律更重要!

Edwin Velez 成功蛻變成肌肉男 ©edwinvelezsuccess.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