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看完就能立刻執行! 營養師減醣原則&一日飲食大公開
1
營養師減醣原則
看完就能立刻執行! 營養師減醣原則&一日飲食大公開
2
臀圍預測肥胖
研究︰女生量臀圍比腰圍更能預測肥胖
3
腹部脂肪難減的原因
腹部脂肪為何難減?美國健身教練指出:壓力是罪魁禍首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看完就能立刻執行! 營養師減醣原則&一日飲食大公開

2020-06-20
知識庫 飲食 瘦身 飲食方式 減脂

「吃不飽的減肥減不了肥」,若吃不到基礎代謝率,還真的愈減愈肥。說減醣飲食是最人性化的減肥法也不為過,因為減醣飲食能吃得飽、入門門檻低、可滿足口腹之慾,也適合外食族;而減醣飲食不只能吃飽,食物選項也多、執行方法簡單,還能避免吃過多精緻澱粉造成身體不適。就讓我們來認識最棒的減肥好朋友-減醣。

營養師減醣原則
看完就能立刻執行! 營養師減醣原則&一日飲食大公開

為何我們需要斷糖與減醣?

精緻澱粉過多的飲食方式,導致胰臟為了平衡血糖不斷分泌胰島素,讓身體產生過多胰島素,又使得身體的血糖過低,造成低血糖,在生理現象上就是肚子餓、精神恍惚,想吃更多糖份,長期下來,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造成吃進去的食物都傾向合成反應,脂肪就更難分解了,即便你吃更少,也不易瘦。

知道精緻澱粉、糖分攝取過多導致的問題,你或許想,那減醣有什麼優點?不吃碳水化合物,生活還過得了嗎?事實上,減醣飲食跟平常的飲食差不了多少,卻可以讓你吃飽、吃想吃的食物,門檻也低,很適合外食族!以下是減醣飲食的好處﹕

1. 減醣吃得飽
減肥減脂最重要的就是飽足感,很多減肥法其實都在飽足感這點下功夫,例如某些飲品提倡含有某種纖維讓你飽足感十足,飯前多喝水也是增加飽足感。減醣飲食因為相對地減少醣類,多了蛋白質及油脂的攝取額度,飽足感十足!

2. 減醣滿足口腹之慾
提到減肥就讓人想到自律,感覺很多食物不能吃、不能碰。減醣飲食的好處就是什麼食物幾乎都可以吃,因為澱粉攝取量下降並非代表完全禁止,下降的熱量缺口剛好用蛋白質及油脂補齊,意味著你的肉類不只限於雞胸肉,還能吃雞腿肉、牛肉等食物,所以說幾乎什麼都可以吃。

減醣飲食
減醣飲食跟平常的飲食差不了多少,卻可以讓你吃飽、吃想吃的食物

3. 減醣適合外食族
外食族最常遇到高油高醣類食物,只要跟店家要求少油一點,澱粉吃一半,加點一份肉類,就能簡單達成減醣飲食。若你不用減醣,而是用水煮餐減肥,外面的餐廳及小吃攤,根本很難達成你的需求。 

4. 新手也能入門減醣
減醣飲食適合每個人,原則上只要澱粉吃得比平常少就是減醣。以營養師的立場會推薦將醣類攝取從總熱量的55%降到20-40%,達成了就是減醣,所以並不困難,執行上可一餐不碰澱粉或只有一餐吃澱粉,非常簡單,新手好入門。

減醣飲食怎麼做?營養師示範給你看

減醣飲食其實比想像中簡單,千萬不要想得太複雜。尤其是剛入門的朋友,請不要太嚴苛,一步一步來。

觀念﹕控制總熱量,降低碳水化合物
所有食物幾乎都含熱量,只有少數熱量極低,構成熱量的主要三大營養素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減脂一定要先控制熱量,因此首先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相對地提升其他營養素,否則只是在採取極低熱量的方式減脂,沒有意義。含醣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水果類、奶類,其他的食物種類不含碳水化合物或者少,依照這三類常見食物做筆記,盡量避開或三餐選一餐吃。而其他可吃的種類包括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油脂與堅果類。

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油脂與堅果類
可放心吃的種類包括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油脂與堅果類

應用﹕營養師示範減醣

示範一下我的減醣飲食怎麼操作。減醣最適合搭配間歇性斷食,我通常會搭配16:8或18:6的輕斷食,一天約6-8小時為進食時間,其他時間斷食,因為我不愛一直進食,也愛吃大份量餐,所以通常吃兩餐,用起輕斷食法特別適合,達成率也高。只要控制熱量、營養素,進食時間內不管吃幾餐都可。

我通常在下午一點吃第一餐,晚上九點前吃完第二餐,食物選項就依前面的原則實行,降低碳水化合物,將額度分配給豆魚蛋肉類、蔬菜類、堅果與油脂類。實際參考我的執行範例,你會發現達成減醣很簡單,降低平常吃的澱粉量,多吃比平常多1.5倍的蛋白質,注意蔬菜種類,澱粉最後吃,就能輕鬆達成。

營養師的一日減醣+輕斷食示範

一日減醣+輕斷食示範
營養師的一日減醣+輕斷食示範

資訊

•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張家祥(Ricky)著《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一書。

本書特色

• 釐清錯誤觀念:搞懂NG在哪!原來這些減肥法是在減健康!
• 觀念快速學:說重點!學會減肥必知三大營養素+食物六大類,從此真正懂減肥! 
• 觀念配應用:範例教學!身體數據BMR、TDEE化身減肥好幫手! 
• 減醣有計畫:專門設計!兩階段減醣快瘦計畫,陪你無痛減醣。 
• 減醣有原則:無私分享!營養師示範分享,減醣最實用的外食原則! 
• 攻略直接用:直接帶你吃!10類選食原則+實戰攻略、實戰菜單全收錄! 
• 營養師專欄:專業分析!破解你減肥過程中最常有的迷思! 
• 減醣配運動:專門設計!最適合配減醣的輕健身、居家健身、HIIT!收錄超過60分鐘的分解動作+跟做影片! 
• 獨家收錄:減醣族必備3大營養克數比例表!

更多《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女生量臀圍比腰圍更能預測肥胖

2020-07-10
體脂肪新知保健瘦身話題

目前國內外最常使用「腰圍」當成肥胖指標,國內標準為男性低於90公分,女性低於80公分,超過便有較高機會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然而,男女堆積脂肪的部位不同,澳洲研究發現,女性以臀圍當作肥胖指標,比腰圍精準的多!

臀圍預測肥胖
研究︰女生量臀圍比腰圍更能預測肥胖 ©Laura Chouette on Unsplash

這項澳洲雪梨大學2004年的研究,目的是確認臀圍是否能準確預測絕經後婦女的腹部脂肪和全身脂肪,並調查身體質量指數(BMI)與臀圍之間的關係。於是,研究人員針對75名45-76歲的絕經後婦女,檢查了身高、體重、腰圍、皮皺厚度(指皮下脂肪的厚度,使用於推算全身脂肪量,或作為判定肥胖的指標),並以X光儀器掃描檢測出全身骨密度、脂肪、腹部脂肪,以及腹部脂肪與瘦體質量比例。

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婦女的臀圍跟全身、腹部脂肪都有高度相關,她們的臀圍和全身脂肪量相關係數為0.86、與腹部脂肪量相關係數為0.92 (1代表最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腰圍雖然也與腹部脂肪呈現顯著相關,但相關程度較臀圍低(0.83)。

臀圍與腰圍
臀圍與腰圍都與腹部脂肪顯著相關,但腰圍相關程度較臀圍低 ©Ryan Moreno on Unsplash

長年研究運動營養與減重相關議題的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侯建文針對該研究說明︰已有許多研究證實,男性的脂肪容易堆積在腹部,而女性的脂肪容易堆積在臀部、大腿及手臂(蝴蝶袖),這項研究證實女性的臀圍跟全身或腹部脂肪相關性高於腰圍,因此,男性仍可以用腰圍當成肥胖指標,女性則用臀圍當成肥胖指標比較適合。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肥胖」是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的危險因子之一,而肥胖的定義是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或BMI≧27。然而根據上述研究,官方是否該把女性的肥胖定義改為臀圍?侯建文指出,目前國內外大多研究仍是以腰圍做為比較標準,因此能佐證的數據較多,官方建議若要修改有困難度。

他解釋,各種標準都有其準確性,差別在於「準確率高低」,以目前研究預測肥胖的數值來看,臀圍和腰圍準確率都高,只是對於女性,臀圍比腰圍來的精準;至於體重準確度就很低。另外,以往曾使用「腰臀比」(腰圍除以臀圍)小於0.85為標準,但這個標準對不同人種和體態變數太大(例如因為臀圍極大,即便腰圍也超標,但腰臀比例卻會被誤認標準或偏瘦),就不列入討論範疇。

測量腰圍方式
測量腰圍正確方式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最後,侯建文教授提醒,無論把腰圍或臀圍當作肥胖標準,減肥前應先了解自己肥胖的根本原因!曾見要減肥的女生認真運動、節食兩個月都沒瘦,究其原因,原來是強度過高的運動讓身體壓力太大、睡眠又不足。

他提醒,雖然許多研究指出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對減肥的效果最好,但針對過重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太高的強度反而會讓身體短時間增加過多壓力,導致負面影響,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選在對的時間做、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減肥的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
Chand Raja 1, Ross Hansen, Rod Baber, Barry Allen. Hip Girth as a Predictor of Abdominal Adipo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Nutrition . 2004 Sep;20(9):772-7
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侯建文

採訪整理/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腹部脂肪為何難減?美國健身教練指出:壓力是罪魁禍首

2020-06-11
新知觀念有氧運動減脂瘦身話題

你是否也很努力的運動並調整飲食,但腹部的脂肪卻還是不動如山?然而,腹部的脂肪卻不像其它部位一樣,只需要靠運動及飲食控制就可以消除,因為,這一切都要歸咎於我們人體的賀爾蒙;美國專業健身教練特里•費爾克拉夫(Terry Fairclough)指出,荷爾蒙失調可能是腹部脂肪十分頑固的原因之一。

腹部脂肪難以消除
你是否也很努力的運動並調整飲食,但腹部的脂肪卻還是不動如山?

我們人體都會將多餘的熱量儲存到各個部位堆積成脂肪,然而,根據性別、基因與遺傳的問題脂肪將會儲存到不同的部位,例如許多的男性脂肪都會集中在胸部或是腹部;而女性來說幾乎都會堆積於腹部與下半身,但有許多的人都會將脂肪的堆積歸咎於年齡增加或飲食習慣,當然,這些因素也是產生脂肪堆積的原因之一,然而,最常被遺忘的原因就是「荷爾蒙」與「壓力」之間的問題,尤其是腹部的脂肪堆積。

當我們身體腹部區域所堆積的脂肪,有很多時候都會有重大的危害,因為,腹部是許多重要器官的所在,許多的研究都指出腹部脂肪堆積將會增加心臟病、癌症、高血壓與糖尿病的風險性;根據一項超過針對15萬名女性的研究表明,腹部脂肪較少的人與腹部脂肪較多的人相比,後者的死亡風險將會相對性的提高,另外,肌肉量較少的人也是脂肪增加的促成因素。

腹部脂肪疾病風險
許多的研究都指出腹部脂肪堆積將會增加心臟病、癌症、高血壓與糖尿病的風險性。

促成腹部脂肪的原因

腹部脂肪堆積最大的原因來自於壓力,當我們感到恐懼或壓力時,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就會興奮起來,讓我們的身體呈現出準備逃跑或是戰鬥的狀態,為此我們身體紀會釋放出皮質醇激素,然後將儲存的燃料以脂肪酸、醣和氨基酸的形式釋放到我們血液之中,為身體活動(搏鬥或逃跑)做好準備。另外,腎上腺的交感神經末梢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是迅速釋放的化學訊號,並在各種器官中引發一系列的生理反應,例如心律加快、消化調節下調、胰島素抵抗、脂肪、蛋白質和醣類的徵召。

腹部脂肪與壓力有關
造成腹部脂肪堆積與難以消除,最大的原因來自於生活的壓力!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遠古時期才會需要的生理需求,然而,在現代我們不會有需要逃跑或是戰鬥的生活局勢,取而代之的是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這些壓力與緊張就會造成身體將這些多餘的卡路里轉化為脂肪,也因為腹部細胞比身體的任何其它部位具有更多的皮質醇受體,因此大部分脂肪都會被儲存在腹部附近。這也就是為何產生過量皮質醇的人,比較傾向於具有龐大的腰圍和蘋果形的身體,而不是梨型身材。

壓力導致發胖的原因

1.新陳代謝變慢

皮質醇將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分解成簡單的形式,即從人體中以不同形式發現的肌肉中的氨基酸。這會導致新陳代謝緩慢與肌肉減少,需要更少的卡路里來為其提供動力,多餘的卡路里不可避免的以脂肪的形式存儲起來,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只關心繁殖和生存這兩個要素。當脂肪被長期分解時由於皮質醇的作用,身體會產生恐慌開始堆積脂肪於腹部,這也就是為何減重或減脂時,必須要攝取適當的熱量,才能夠有效率的完成瘦身的目標。

2.減慢甲狀腺功能

身體持續的發出「節省能源」的警報,將會誤認為生存產生了危機,這時腎上腺通過下調其輸出來告訴甲狀腺變慢。由於甲狀腺控制著新陳代謝,功能降低意味著減肥變得越來越困難。同時,皮質醇還會阻止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素轉化成更有效的激素甲狀腺素,只要甲狀腺素含量越低新陳代謝就會越慢,緊接著就會影響體重降低的效率減緩。

透過運動減少脂肪
要消除腹部脂肪除了透過運動與飲食之外,還要懂得適時的釋放壓力!

3.雌激素增加

壓力將會影響睾丸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生殖激素分泌,雌激素是一種驅動臀部和大腿周圍脂肪儲存的激素;當女性進入更年期(40-50歲)前卵巢停止產生雌激素,這時候身體就會將一種從腎上腺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便開始讓腹部產生堆積脂肪的機會,有研究表明,壓力和負情緒較高的女性更有可能增加器官內臟脂肪。

4.睡眠品質低落

缺少好的睡眠品質也會增加皮質醇,如果我們的血糖在夜間下降,那麼腎上腺素可以幫助將血糖恢復到適當水平,因為這有助於喚醒我們。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肝臟排毒,免疫力,運動和工作效率。

資料參考/healthista、womenshealthma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