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戴隱形眼鏡會引發肺炎感染?眼科醫師權威將解惑三大迷思
1
隱形眼鏡該如何配戴
戴隱形眼鏡會引發肺炎感染?眼科醫師權威將解惑三大迷思
2
減重失敗其實是內臟脂肪尚未削減!要如何減讓專家一次幫你解答
3
掌握舒展全身筋骨的走路3方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戴隱形眼鏡會引發肺炎感染?眼科醫師權威將解惑三大迷思

2020-07-07
話題 保健 COVID-19 新聞 生活

時序進如後疫情時期,各項防疫政策陸續鬆綁。在疫情初期,因一名中國眼科醫師在暴露於無症狀患者後成為第一批新冠肺炎確診者,讓病毒是否會經過眼淚傳播,或是否因碰觸到眼睛而導致染疫的問題備受討論。許多組織曾針對配戴隱形眼鏡的潛在風險提出建議,對於配戴隱形眼鏡是否會提高罹患肺炎的討論,如今眼科權威表示「配戴隱形眼鏡非常安全」!一篇根據200篇同行評審之文章的文獻綜述 ,病毒的其中一種組成分子雖具親和性,可結合病毒與眼表細胞,但是這種結合並不會自動轉化為可引起眼睛感染的病毒,所以只要遵循必要的衛生措施,配戴隱形眼鏡是沒有風險的。

隱形眼鏡該如何配戴
戴隱形眼鏡會引發肺炎感染?眼科醫師權威將解惑三大迷思

隱形眼鏡可能引發肺炎?

隱形眼鏡成功解封,對於仍舊對配戴隱形眼鏡仍有疑慮的民眾,眼科權威醫師破解三大迷思,呼籲民眾做好衛生措施,放心配戴隱形眼鏡。

迷思一:隱形眼鏡會導致肺炎從眼表細胞感染

人平均一小時眨眼12次,一天下來眨眼破萬次,因此病毒幾乎不可能在眼表久留,即使病原體曾在患者的眼淚中找到,臨床上也從未有直接感染或透過眼睛傳播的案例,新型冠狀病毒也是一樣。 因新型冠狀病毒而產生的眼部症狀極為罕見,即使有,也僅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感染者會以結膜炎的形式造成眼睛刺激,即眼白(結膜)的輕微發炎。總體而言,造成結膜炎的主因為病毒,而非細菌。在與病毒相關的初期症狀出現後,因新型冠狀病毒而引發的結膜炎可持續十至二十天,角膜通常很少受到影響,如有,則被稱為角膜結膜炎。只要透過常規治療就可讓病情受到良好的控制,並不會造成重大的長期併發症。

迷思二:隱形眼睛是病毒的載體

隱形眼鏡是有效矯正視力且安全的方法,全球已有超過1.4億人配戴隱形眼鏡。即使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非活性的表面上生存,但尚無證明其在眼睛裡的晶片上依然可以存活,因此鏡片本身是不會被視為病毒散播的載體,而「日拋隱形」眼鏡基於鏡片的使用性更是降低了這種可能,其配戴方式是公認在任何眼睛健康的條件下最安全的方式。

就鏡片處理的層面來說,在戴上及卸除隱形眼鏡時手部會觸碰到眼睛,因此在疫情期間強烈建議先將雙手清洗乾淨再觸碰眼部。另外,在拿取鏡片之前應將雙手保持乾燥,自來水可能被除了新型冠狀病毒之外的病原體污染,對眼睛的傷害更大。切勿用自來水沖洗鏡片或是鏡片盒,甚至是將鏡片保存其中。而在洗淨雙手後應用一次性的紙巾擦乾,不要使用易受污染之可重複使用的毛巾。最後,應使用眼睛保健專員建議的產品及專門針對鏡片用的產品做鏡片護理,最理想的是使用雙氧水進行消毒及浸泡整夜,在早晨戴上前用隱形眼鏡用之食鹽水沖洗鏡片。

隱形眼睛是病毒的載體
在拿取鏡片之前應將雙手保持乾燥,切勿用自來水沖洗鏡片或是鏡片盒。 ©eyeluxoptometry

迷思三:眼鏡是疫情期間的解決之道

有些人會猶豫是否在疫情好轉前,配戴眼鏡比較安全,而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眼鏡掛在臉上常會滑落,反而促使我們常常去推眼鏡,手部因此觸碰到臉部,增加了傳染的風險。而新型冠狀病毒是可以在塑膠及鏡架上存活數天的,眼鏡也容易被飛沫及黏附在其表面的病毒所污染,因此與隱形眼鏡相比,戴眼鏡染疫的風險反而比較高,簡言之,一般的矯正眼鏡不應被視為可防護染疫的隨身配備。

有少數的案例在配戴隱形眼鏡後產生如紅眼、疼痛、畏光、異物感、配戴期間或卸除後有異常分泌物等異狀,應立即諮詢驗光師或眼科醫師,儘速透過遠距醫療或必要時安排門診治療。

八招讓你用隱形眼鏡迎接後疫情時代

眼科權威也表示,若嚴格遵守以下8個衛生建議,加上選擇日拋,即可安全無虞地配戴隱形眼鏡:

1.在處理隱形眼鏡前後徹底洗淨雙手。

2.用乾淨且拋棄式的紙巾徹底擦乾雙手。

3.不可使用自來水沖洗、清潔或浸泡鏡片,即便暫時的也不行。

4.若可以,建議使用日拋軟式隱形眼鏡,如此就不需要護理溶液或是鏡片盒。

5.若是配戴重複性隱形眼鏡,僅使用眼睛保健專業人員建議的鏡片護理產品。

6.鏡片盒使用不超過兩個月,每天皆須用鏡片護理溶液清洗,切勿用自來水、將其煮沸或是放至洗碗機。

7.避免配戴隱形眼鏡睡覺。

8.若有發生任何異狀,須立即諮詢驗光師或眼科醫師。

資料提供/霍夫曼公關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減重失敗其實是內臟脂肪尚未削減!要如何減讓專家一次幫你解答

2019-10-03
話題觀念瘦身保健

是否在測量身體數值時,被醫生告知你的內臟脂肪超標,內臟年齡比你的實際年齡還大,要注意飲食和要適當運動?聽到這番話,許多人大感意外。因為平時經常量體重,一直認為自己體重在合理範圍且沒有超標,為何會內臟脂肪超標?其實「內臟型肥胖」指的是體內營養過剩引起內臟脂肪超標,然而它會引起一系列代謝症候群,像是脂肪肝、酒精肝、腰圍粗大,是反映內臟脂肪超標的信號。如果不將內臟脂肪減掉,減重也不太會成功。

減重失敗其實是內臟脂肪尚未削減!要如何減讓專家一次幫你解答

怎麼判斷內臟脂肪過多?

判斷內臟脂肪是否過多,最簡便的方法是計算腰圍與臀圍的比值。可以用捲尺測出腰臀比例(腰臀比例=腰圍/臀圍)。再來,筆直站立,輕輕吸氣,用捲尺測量肚臍上方腰圍與最凸出臀圍。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以上,女性在0.8以上,就表示是內臟脂肪過剩的高危險群,需要馬上進行另一種測試。第二種測試腰腹皮下贅肉。首先試著捏肚臍周圍,如果能輕鬆捏起2公分,表示堆積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來,表示很多脂肪堆積在內臟裡。

體重正常不等於體脂量正常

內臟脂肪的含量與皮下脂肪的含量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兩者成正比。體重超重的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大都超標,但也有些人體重在正常範圍,體內脂肪的含量卻超標,特別是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組織的重量逐漸減少,但仍保持原有體重,就是因為體內脂肪含量增加了,因此,體重正常並不代表體內脂肪含量正常,要去檢視自己的脂肪含量才能真正抓住減重方向。

©cheatsheet.com

內臟脂肪怎麼減?

內臟脂肪最大的特點是分解、合成速度比皮下脂肪快,雖然很容易囤積,但透過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消除它們。此外,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增加膳食纖維才可以減掉過多的內臟脂肪。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麥麩、玉米、糙米、黃豆、燕麥、蕎麥、茭白筍、芹菜、苦瓜、奇異果、柚子等,除了飲食外,每天快步走30分鐘,可以提升體內燃燒脂肪的激素含量讓身體充分吸收氧氣,並走到微微出汗,代謝能力自然會提高,此時內臟脂肪也會逐漸消失。如果要在較短時間內減去內臟脂肪,必須重視肌力訓練以及補充蛋白質,當肌肉量越多,就能燃燒越多脂肪。

可參考:減重者必看!5種食物幫你減少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也會誘發癌症

日本學者研究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究有關於肥胖導致大腸癌的事件,在此研究中的目標對象,設定在20歲以上的男性及女性,並調查兩性人數中BMI值在25以上的胖子比例,然而在女性方面的比例一直維持在20%左右,男性方面在1976~2006這30年時間裡,過胖的人數比例逐漸倍增,後來也一直維持在30%左右的高數據,根據研究顯示,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應該不可能再減少,此外,BMI值27以上的男性罹患大腸癌的比例高於BMI值25以下的人1.4倍。然而,不只日本學者發現脂肪會造成癌症的案例,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及美國癌症研究機構〈AICR〉在2007年提出的研究報告中提到:肥胖確實會導致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等,此外,停經後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提高。

生病示意圖 ©shutterstock.com

從健康角度來看,如何避免內臟脂肪過多、肥胖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當然,控制飲食、規律運動,以及定期健康檢查,才能真正檢視、改善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掌握舒展全身筋骨的走路3方法

2017-05-26
知識庫書摘健走保健

錯誤走路姿勢不僅無法強健身體,更會造成疼痛和傷害!日本權威醫學博士長尾和宏在《這樣走,90%疾病能預防: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提供三個站立訣竅,詳細解說意識丹田、肩胛骨和骨盆的方法;更透過三大要點,傳授「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的行走秘訣,讓骨幹筋肉在行走時能完全伸展、活化體內循環。

你可依據以下四點,檢視自己的走路姿勢是否正確——
  ‧走路時是否駝背?
  ‧臉是不是向前突出?
  ‧是否用突出腹部的感覺在走路?
  ‧是否有一邊的肩膀比較低?

掌握舒展全身筋骨的走路3方法。

走路手肘向後擺,舒展全身筋骨的訣竅

如果您有以上情形,請試著回想起「站立時意識丹田、肩胛骨和骨盆這三個部分」這個標準。接著看看,手臂有擺動嗎?是否拖著腳步在走路呢?

前面有提過站姿或走路姿勢會顯現出年齡,而走路姿勢裡最可以看出年紀的就是手臂的擺動。高齡者之中有很多人容易變成只拖著雙腳在走路,在告訴高齡者:「一邊擺動手臂一邊走路,是年輕人的走法喔。」之後,很多人都會努力地擺動手臂行走,但幾乎所有人都只是一味地向前擺動而已。

所謂走路的姿勢年齡,其實關鍵在於手臂的擺動,並且是顯現在「手肘向後擺動的幅度」。

若要說起走路的參考範例,首先我會想到更家公爵。一提到更家公爵——交叉雙手,以手心貼手心的狀態伸直雙手到頭頂位置,一邊扭動身體一邊走路,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他所推廣的這個獨特走法。順帶一提,這走路法的名稱似乎叫做「軀幹走路法」。對於我來說,正是更家公爵教導了我:「在行走時,將手臂往後擺動是優美的走路方式。」我對更家公爵的走路方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手臂的擺動方式。實際上,公爵先生在指導「優良的走路方式」時,總是會提醒:「手臂向後擺動。」

重點就在於手肘的位置。在此並非要擺出行進時的手臂擺動方式,而是要注意手肘不會突出到腹部的前面,這才是好的走路方式。因此,與其說「手臂」向後擺動,或許用「手肘」向後擺動來講會更好想像。只要意識到要將手肘往後拉,手肘就會自然地回到前方。

擺動手肘之所以會如此重要,是因為只要向後擺動手肘,肩胛骨就會活動。也就是說,我們想要移動的其實並非手臂,而是肩胛骨。肩胛骨一帶據說是全身上下最多肌肉的部位。我們最好一邊活動著這塊大肌肉一邊走路—最大的重點就在於不只是下半身,也要同時使用上半身,以全身來走路。

慢跑教練金哲彥先生將也使用上半身走路的方式稱為「體幹走路法」,並且積極地推廣著。的確,同時使用上半身、以全身來走路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使用體幹走路」。

走路時,要將手肘往後擺動

所謂的體幹就是身體的軀幹,也就是頭部、手部和腳步以外的部分,具體地來說就是骨盆、背脊、肋骨、肩胛骨以及包覆這些骨頭的肌肉。將肩膀、胸部、腹部和背後的肌肉稍微使點力,一邊意識著體幹一邊走路,這就是體幹走路法。

意識體幹的方法,舉例來說,就是為了維持拉直上半身而意識到腹肌;為了緩和著地的衝擊而意識到屁股的肌肉;為了活動骨盆讓大腿向前而意識到連結腰部和大腿的腸腰肌等等……諸如此類。

這樣說明或許會讓人感到困難,或者覺得身體會累癱。但其實只用腿部走路,反而會讓負荷集中,使人感覺更加地疲累。然而只要適當使用體幹上的肌肉,即使會因為活動全身而增加運動量,但由於負荷可以分散到各處肌肉,身體應該會感覺較為輕鬆。不過在這時候特別去意識每一部分的肌肉,反而容易使自己行走得不自然,因此只要留意「手肘向後擺動」以及「維持良好姿勢」這兩個重點就可以了——如此一來就能自然地使用全身走路。

「體幹走路法」能用全身走路

前面也提過了,將手肘往後拉、向後擺動是最大的訣竅所在。手肘都沒有往後擺動的人,表示他的肩胛骨應該相當僵硬。
平日就該留意要經常活動肩胛骨,這樣可以幫助舒緩肩胛骨僵硬,讓走路時變得可以自在、舒服地活動它。如果平常想要活動肩胛骨,推薦各位可以嘗試下面介紹的簡單體操。
❶ 兩手分別放上兩邊肩膀,大幅地轉動彎起來的手肘,讓肩膀跟著轉動。
❷ 像縮脖子一樣將兩邊肩膀提起來,接著用併攏肩胛骨的感覺放下肩膀。
❸ 雙手向上伸展,彎曲著向上伸展手臂的手肘,然後慢慢地朝背後放下。
以上不論哪一個步驟,都可以活動並柔軟平常不會留意但應該要活動的肩胛骨,可以在走路、散步前,做為暖身操來進行。

活動肩胛骨的體操

Tips
並非只使用腿部,而要用全身來走路。重點就是讓手肘往後擺動。將手肘往後拉,肩胛骨就可以活動,並且使用到上半身的肌肉。

掌握三要點,脊骨全伸展

前面已經提到過要連帶使用上半身,以全身來走路,除了記得讓手臂向後擺動以外,還有一大要點就是要維持良好姿勢。而想要維持良好姿勢,前面幾節也介紹過其中幾個重點如:「意識丹田」、「靠攏肩胛骨」和「讓骨盆向前傾」。不過另外一個我們經常聽到的:「想像天上有條線拉住自己。」也是幫助維持姿勢的好方法之一。

這個姿勢的重點,就是保持好像頭頂有條線提拉住的感覺,完全地伸直背脊,並且挺起胸膛。挺胸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挺胸,就可以好好地使用肺部,這樣一來便能一邊走路一邊深呼吸。在走路時吸取大量氧氣,可以讓人走得更加輕鬆。

此外,我們也經常聽聞「從腳跟著地」這樣的說法。相信大家都曾經聽過:「由腳跟著地,然後像往前踢那般踏出腳尖,是正確的走路方法。」意外地,不論是誰都可以自然走出這個姿勢。但其實這裡的重點,據說是在腳跟著地的瞬間,上半身要筆直地對應在腳部上方。如此一來,從頭到腳就像一條筆直的軸—不只是使用膝蓋或腰部,而是以全身來承受著地時的衝擊,因此使人可以更加有效率地順暢行走。

然後,步伐可以稍微踩大一點。步伐也是透露年齡的一個重點。當年齡越增長,步伐就會越來越小。大家是否會有印象許多爺爺奶奶們,走路時的步伐都非常小呢?比起小步伐,用稍微大一點的步伐走路,更可以舒適地活動到全身。我經常稍微誇張地說,要用「北韓軍人們的走法」。北韓的軍人,每個都挺起胸膛、收下巴,打直背脊並大步大步地走路。當然並不是要大家完全地模仿那種走法,但那意外地是個很好的示範。

脊骨伸展走路法,鬆展全身更健康

若始終無法習慣從腳跟著地,使之與上半身呈一直線,請嘗試留意著這個重點,行走個一百公尺左右看看。為了讓腳部在著地的瞬間能與身體呈現直軸狀態,請反覆嘗試從腳跟先著地,接著再將腳尖像往地面踢出那樣踏下步伐,相信如此一來,就能讓背部打直了。
實際上,若能夠以正確的姿勢走路,那麼也就等於同時是在進行全身伸展。

說到伸展,不曉得各位是否曾經聽過「脊骨伸展走路法」呢?這是兵庫縣健康財團健康指導部所倡導的一種走路方法。主要內容和宗旨是盡可能地減少所需要留意的重點,好輕鬆並徹底地學會正確的站立姿勢和走路方法。
關於脊骨伸展走路法,要留意以下三個重點——
❶ 像身體由下往上被提起一樣,收起小腹。
❷ 像頭頂有一條線往上拉住一樣,完整地伸直背脊,微微挺起胸膛。
❸ 稍微展開膝蓋,提起腳尖,腳跟著地時快速地讓腰部位置落在腳部上方。

據說最重要的是,要以❶→❷→❸的順序來留意這三個重點。

脊椎伸展走路法

或許各位已經察覺到了,其實這個脊骨伸展走路法和前面所提到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之處,大概只有手肘要向後擺動這一點吧。
我曾經參加過舉辦在流經尼崎市與西宮市之武庫川堤防空地的脊骨伸展走路大會,親身向專家們學習了走路方法。在舉辦於堤防空地的這項市民活動中,我測量了許多市民在使用脊骨伸展走路法步行前後的血壓,結果幾乎所有人在行走後,血壓都降低了大約十~二十。
舒適地伸展背脊走路,可以讓副交感神經活性化,幫助整個人呈現放鬆狀態。適當的運動,也能讓頭部和身體感覺放鬆。

模特兒走路法,優雅又健康

再說一個很不錯的走路方法,試試「模特兒走路法」如何呢?

這裡所指的也就是時裝秀模特兒們在伸展台上走台步用的方法。相信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看起來是很帥氣,但會不會那只是看起來好看而已,對健康並沒有幫助……?其實也並非如此。模特兒走路法的基本,就是打直背脊,並且靠攏肩胛骨,挺起胸膛闊步。再者,那與其說踏出腳步,還比較像是以重心前傾的方式,將上半身往前移動。也就是說,那是確實地使用體幹在走路的。

因此,模特兒走路法並不只是看起來帥氣而已,也是一種很好的走路方法。我向女性患者說明走路方法時,經常會提議:「想像自己是個模特兒,然後走看看。」就算一開始覺得有難度,但在假裝自己是模特兒走個五分鐘之後,走路姿勢也漸漸地越來越有樣子了。請女性想像自己是模特兒,男性想像是個軍人,這樣伸直背脊、挺起胸膛來走路吧。

Tips
正確的走路方法可以幫助伸展,收起下腹,就像有條線從頭頂拉住自己那樣。伸直背脊、挺起胸膛,想像自己是個頂級模特兒吧!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方言文化出版,長尾和宏著作《這樣走,90%疾病能預防: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一書。醫學博士,現任醫療法人裕和會理事長,長尾診所院長,著有多本話題暢銷書。1984年東京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大阪大學第二內科。1995年於兵庫縣尼崎市開業,從事全年無休的門診與365天24小時制的居家醫療。

日本權威醫學博士長尾和宏在書中提供三個站立訣竅,詳細解說意識丹田、肩胛骨和骨盆的方法;更透過三大要點,傳授「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的行走秘訣,讓骨幹筋肉在行走時能完全伸展、活化體內循環。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