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20 HOOD to COAST人車接力台灣賽開報 雷艾美、雷理莎將挑戰全新路段
1
2020 HOOD to COAST人車接力台灣賽
2020 HOOD to COAST人車接力台灣賽開報 雷艾美、雷理莎將挑戰全新路段
2
大迫傑親身傳授  「大迫式」跑前動態暖身訓練技巧
3
你不可不知的五大越野地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0 HOOD to COAST人車接力台灣賽開報 雷艾美、雷理莎將挑戰全新路段

2020-07-14
話題 跑步 路跑 賽事 訓練營

2020 HOOD to COAST越山向海人車接力台灣賽,今年將於11月28日在台東鹿野高台登場。邁入第四屆的HOOD to COAST開發全新路段首次由南跑到北,一日收盡台灣東岸最美風景,知名藝人雷艾美與雷理莎姊妹花、范逸臣將一同熱血參賽。2020 HOOD to COAST於13日已正式開放早鳥報名至7月26日 ,號召全台跑者一起完賽與玩賽,共創美好回憶。

2020 HOOD to COAST人車接力台灣賽
2020 HOOD to COAST人車接力台灣賽開報 雷艾美、雷理莎將挑戰全新路段

全新路段 從花東縱谷跑到湛藍公路看日出

今年全球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各大賽事紛紛取消延期,台灣防疫有成疫情趨緩,全台掀起一波戶外運動風潮,HOOD to COAST台灣賽更成為目前本年度唯一照常舉行的海外系列賽。

2020 HOOD to COAST在11月28日於台東鹿野高台登場,賽事路段全面更新,一路由台9線花東縱谷往北跑向台11湛藍公路,沿途經過台東八仙洞及花蓮石梯坪等著名觀光勝地。HOOD to COAST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進駐台灣邁向第四年,獨特的山海賽道體驗及強調團隊合作的人車接力賽,吸引各界好手共襄盛舉,本次賽事更有最美跑步姊妹花雷理莎、雷艾美,及首位挑戰世界極地超馬的藝人范逸臣一同參賽。

湛藍公路
HOOD to COAST全新路段包含緊鄰太平洋的湛藍公路看日出
山海賽道
獨特的山海賽道體驗及強調團隊合作的人車接力賽

虎牙甜心伊伊參賽 擔任女子組推廣大使

賽事為了號召更多女性跑友響應,今年首創「妳當靠山」全女子專屬報名組別,除提供女子組專屬參賽禮之外,HOOD to COAST 將會替每一位參加者捐出1,000元給勵馨基金會,做為「Formosa台灣女兒獎」之推廣經費,鼓勵台灣女兒多元發展。伊梓帆成員、虎牙甜心伊伊擔任女子組推廣大使,組隊投入賽事,透過參加訓練營及自主練習展現女力精神,更鼓勵女跑者們揪姊妹為2020 立下共同目標、攜手完賽。

「妳當靠山」全女子專屬報名組別
首創「妳當靠山」全女子專屬報名組別

台北、新竹專屬訓練營 「完賽」與「玩賽」技巧大解密

今年訓練營設定不同於以往,目標為帶領沒參賽過的跑者,搶先體驗HOOD to COAST賽事特色內容,本次訓練營與森林跑站合辦,教練團由李智群、李翰暄、江晏慶組成,透過課程設定,幫助跑友強化跑步能力,針對賽事路段模擬、越野跑訓練、補給設計系列課程,提升跑友正式競賽時的參賽體質。賽事訓練營將自8月起於台北及新竹YYsports竹科概念店正式啟動,提供食、衣、住、行、育樂各項「完賽」與「玩賽」攻略,讓過往害怕挑戰HOOD to COAST的跑友完賽不再是夢想。

 

HOOD to COAST台北、新竹專屬訓練營
HOOD to COAST台北、新竹專屬訓練營

詳細賽事與訓練營詳情,請上2020 HOOD to COAST越山向海人車接力台灣賽官方粉絲專頁查詢,或下載2020 HOOD to COAST越山向海人車接力台灣賽報名APP:YYsports (iOS) 、YYsports (android)。

資料來源/2020 HOOD to COA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大迫傑親身傳授  「大迫式」跑前動態暖身訓練技巧

2018-10-17
動學堂跑步訓練訓練動作初階訓練跑步

跑前該怎麼暖身﹖訓練時有什麼細節要注意﹖相信每一位熱愛跑步的人都略知一二。不過,日前日本全馬紀錄保持人大迫傑,應Nike之邀首度訪台,親自帶著台灣的高中、大學長跑菁英們做跑前訓練,運動星球現場收錄教學畫面。有大迫傑親自傳授的「大迫式」動態暖身技巧,這可厲害了!

大迫傑親身傳授 「大迫式」跑前動態暖身訓練技巧 ©Nike

 動作  1 從1數到3搭配小碎步向前,每前進3步彎腰一次,彎腰時手指碰觸前腳腳尖。此動作藉著身體有節奏性地下彎伸展,延展大腿後方和小腿後方的肌肉。

 動作  2 
 1  雙腳交叉向前走一大步之後,彎腰雙手觸地往前伸展。每6步一個循環。
 2  向前走一大步之後雙腳腳尖朝外,再走一大步雙腳腳尖朝內。每一步跨出後彎腰、雙手著地伸展。每6步一個循環。

 動作  3 腳尖朝前方橫向跨步,左右腳快速輪流做弓箭步2回合,弓箭步時膝蓋及腳尖都朝前方。以上動作面朝同一方向做3次,接著180度翻轉到另一面。

 動作  4 
 1  往前跨一步,前腳分別向前抱膝、向後勾腿伸展各一次;接著換另一隻腳往前跨步,並重複前述動作。每6組一個循環。
 2  往前跨一步,前腳向前抬膝一次;接著換另一隻腳往前跨步,並重複前述動作。每6次一個循環。

影片示範/大迫傑、吳文騫、國立體育大學/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基隆市立中山高中/台北市立南港高中菁英選手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不可不知的五大越野地形

2017-04-07
跑步戶外運動跑步訓練越野跑知識庫

在跑步訓練中,有很多種訓練方式,部分跑者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會開始越野跑的訓練。它和公路跑與場地跑的差在於,跑者主要是在野外自然環境徒步小徑上跑步,會有山地、上下坡的訓練,起伏較大。
 
一般越野跑比公路跑更鍛煉人的適應能力,因為跑步路程較遠,且訓練難度大,充滿了未知的挑戰,因此很多人在熟悉了平路跑之後才會進行越野跑的訓練。
 
越野跑地形最大的特色就是下坡比上坡難,需配合定型改變動作與步調,才能跑得更加順暢。所以要體會越野跑的精髓,首先就得從了解基本地型開始,以下是越野跑中最常遇到的五大地形:

 1   階梯

在越野賽事裡面遇到階梯是很常見的事情,當遇到階梯時,最快的方式是:女生可練習一次跑2階,男生可以一次跑三階,但這完全是看你的肌肉承受量而決定的。至於下階梯的時候,眼睛的視線總額應該放在離前面的3格階梯左右,這樣才不會跌倒喔!

 2   上坡 

無論是一般的公路地形或是原始的泥土地,只要遇到上坡,身體請一律放低,這樣能減輕身體的重量,腳自然也就動起來了。其實上坡最重要的並不是怎麼跑最快,而是怎麼跑最不累,而如何不累呢?就是在上坡之前的平坦段或下坡段加速,順勢的上坡,就能節省許多力氣。

©youtube_Running Wild

 3   下坡 

對於下坡,第一次跑山徑的跑者,可能會有些害怕,但只要知道一個重點,就是動作靈活、身體放鬆,肩膀不緊繃,重心往後放低。這樣不但能減輕其重量,且即使不小心跌倒了,也能減輕受傷的程度。

©istockphoto.com

 4   樹根地形

在山徑裡面,樹根的地形算是很常見的。無論是遇到下坡或是階梯的樹根地形,最重要的就是「腳的步伐」。

當你遇到樹根階梯的地形時,我們的腳最好是踩在樹根中間的一半,這樣一來,才不至於被絆倒。若是用腳尖的話,後腳就很容易絆倒,如果是用腳跟,則很容易向前撲倒。
 
當遇到下坡的樹枝地形時,請盡量避開樹枝的地方,往旁邊找有樹葉的地方。因為下坡的時候衝力比較大,所以更容易跌倒,於是乾脆避開樹枝,會更安全。當然最重要的原則還是下坡的時候,身體一定要記得放低,然後當遇到危險的地方時,請放慢速度,切莫搶快,這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若是為了逞那1、2秒之快,恐怕會得不償失呢!

©saskatoonroadrunners.wordpress.com

 5   碎石地

越野跑很容易碰到滿是碎石的地形, 碎時地的路況不穩定,無論上下坡都要小心。遇到大碎時要按部就班往上爬,其實登山的成分比較多。有些岩石比較濕滑,或者沒有固定在地面上,所以挑選穩固的岩石攀爬也很重要。

雖然地形多變化,但是越野比較著重於技巧,不管如何,都還是要靠經驗去累積,有了這些之後,同時你也會發現自己的膽量越來越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