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INTERSPORT摩曼頓進駐「最愛運動的城市」 推出仲夏路跑訓練計畫
1
雷艾美與羽球一哥體驗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 仲夏路跑訓練計畫running課程訓練動作
INTERSPORT摩曼頓進駐「最愛運動的城市」 推出仲夏路跑訓練計畫
2
腹部脂肪消除六招
簡單做好這六件事就能更有效率減掉堆積已久的腹部脂肪
3
漫談超馬──平日訓練與賽前調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INTERSPORT摩曼頓進駐「最愛運動的城市」 推出仲夏路跑訓練計畫

2020-07-16
話題 跑步 健身 生活流行 跑步訓練 課程

知名通路品牌摩曼頓自2019年末,首度引進歐洲最大運動零售通路INTERSPORT進駐台北士林,第二站選在運動人口比例高達84.9%、台灣「最愛運動的城市」新竹,並於7月15日正式開幕。15日舉辦開幕記者會中,台灣男單第一人羽球王子周天成、出征東奧有信心的拳擊女王陳念琴,以及超人氣路跑女神雷艾美都出席站台,並實際體驗「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 仲夏路跑訓練計畫」訓練動作,為計畫打響前哨戰!

拳擊女王陳念琴、羽球王子周天成及路跑女神雷艾
INTERSPORT摩曼頓進駐「最愛運動的城市」 推出仲夏路跑訓練計畫(圖左起為拳擊女王陳念琴、羽球王子周天成及路跑女神雷艾美)

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 進駐最愛運動的城市

源自1968年瑞士的全球運動用品品牌通路INTERSPORT 為歐洲最大運動零售通路,截至2019年底,INTERSPORT 在全球擁有5,421個銷售網點,是全球門店數最多的綜合運動用品零售通路。摩曼頓引進INTERSPORT 進駐台灣市場,雙通路品牌強勢聯手,自台北士林首間旗艦店後,第二站來到新竹,開設了INTERSPORT 摩曼頓竹北店,希望激發風城運動能量。

 

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
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7月15日開幕

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完整陳列跨品牌運動主題專區,涵蓋Training、Running、Outdoor、Team Sport 等多項領域專業運動裝備,一樓有 Running、Sport Style、KIDS,以及「SafeSize 3D 足部分析」智能服務。其中「SafeSize 3D 足部分析」能針對運動者的足型、步態及運動習慣需求,挑選出門市內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鞋款,並且透過人性化的試用和跑步機測試,來實際感受商品性能。

二樓則規劃Training、Outdoor、Team Sport 以及特別規劃寬面至少六米的Training Experience Zone,未來會持續推出許多在地課程,造福新竹地區運動愛好者。首波即是「INTERSPORT 摩曼頓 仲夏路跑訓練計畫」,由劉承恩與蔣緯教練擔綱本次師資教練團,跑步課程規劃12堂的完整初階課程,適合一家大小一起來學習;訓練課程則為12堂全方位肌力、體能訓練,搭配店內不同性質的專業訓練器材,幫助學員實現完美體態的目標。(報名資訊請點跑步課程 或 訓練課程)

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
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Training Area

outdoor 運動為雷艾美調整身心靈、啟發靈感

擁有緊實健美身材並擔綱熱門行腳節目主持人的雷艾美,從小便開始接觸戶外活動,她除了已有十幾年資深跑齡,也對爬山、攀岩、健身、自由潛水等運動十分有興趣!在跑步上已是達人等級的雷艾美,保持著每週至少運動3天的頻率,提到戶外運動,她開心分享:「outdoor有點像是我的休閒活動,因為太陽跟大自然給予我非常多能量,除了爬山,有時候還可以結合跑步去跑山。我很喜歡進行長時間的運動,對我來說是一種沉澱跟冥想,會有許多自我對話的時間,像我社群上的文章有時候就是在這種時候獲得靈感,發現網友們都還蠻喜歡!」

擅長混搭各式品牌的雷艾美也親授戶外裝備挑選撇步,有效運用各品牌的強項,就是她成功掌握在夏天涼感舒適、冬季防寒保暖的秘訣。

雷艾美
雷艾美親授戶外裝備挑選撇步

羽球一哥周天成公布奪金計畫

面對因疫情延宕到2021年的世界級賽事,羽球一哥周天成在這段期間也上緊發條保持著一定的訓練強度!小天分享近期進行的「黃金計畫(又名:奪金計畫)」:「我從五月份開始跟隨師大退休教授、同時也是生物力學博士的林德嘉老師以及蔡於儒教練,主要學習田徑加強敏捷,傳統的敏捷可能會認為做繩梯、跑腳步,而田徑運動還有跨欄、跳箱等訓練爆發力的運動,幫助我建立能量系統,延續在場上的時間跟體能,當然對我來說還蠻挑戰的!畢竟我的目標是打敗各國的大魔王,必須打破框架做不一樣的東西,在面對身上的弱連結(弱點)時,使用不同的訓練方式,就能打破自己!」

小天同時分享好的跑鞋對於訓練時帶來的幫助:「我最需要包覆性家的鞋子,透過INTERSPORT摩曼頓『SafeSize 3D足部分析』,能了解自己的足型,還可以針對步態去做改善,找到適合自己的鞋款。」

陳念琴、周天成體驗仲夏路跑訓練計畫training課程訓練動作
陳念琴、周天成實際體驗「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 仲夏路跑訓練計畫」training課程訓練動作

拳擊女王陳念琴 發揮地主精神響應「仲夏路跑訓練計畫」

與新竹有深刻連結的拳擊女王陳念琴,此回出席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活動時感到特別輕鬆,更發揮地主精神響應「仲夏路跑訓練計畫」,鼓勵在地朋友們可以踴躍參與,享受竹北地區這麼好的資源!

在賽場上出拳凌厲、腳步移動快速的陳念琴原是角力選手,後來轉為拳擊項目,她鼓勵民眾在運動方面多嘗試、用開放性心態來運動。她也會透過跑步來加強自己的敏捷與速度,特別是短距離以及間歇跑,因此當來到INTERSPORT摩曼頓竹北店時興奮表示:「這裡以各個運動項目主題專區式的陳列,我認為對運動愛好者幫助很大,當我需要跑步或訓練裝備時,可以直接在running或是training專區內,找到真正適合我的商品!」拿下世界級比賽門票的陳念琴在準備期間依舊保持著節奏,自認為是邊打怪邊練等的選手,透過挑戰全球強拳、熟悉國際賽事來不斷提升自己,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開幕商品活動

活動時間:7/15 (三) - 8/16 (日)
活動內容:
1. 門市單筆消費滿$3,000即贈Intersport防水袋、再加碼送$500購物金
2. Intersport線上商城全館限時免運,結帳滿$3,000即贈Intersport鞋袋、加入會員再送$500折價券
3. 開幕期間於門市報名課程即贈McKINLEY後背包乙個
4. 會員購買Exclusive Brand商品單筆滿$999即可用1元加購 McKINLEY 指定款後背包

資料來源/摩曼頓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簡單做好這六件事就能更有效率減掉堆積已久的腹部脂肪

2020-08-25
瘦身知識庫健身飲食方式運動營養營養補給減脂

腹部脂肪是否一直都無法有效的消除?然而,腹部的脂肪也是許多人所困擾的部位,如果你想要擁有明顯的腹肌線條或塊狀腹肌,就必需要更有效率的減少它。除了外觀之外,腹部脂肪也是許多造成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包含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那腹部脂肪該如何有效的消除呢?雖然,我們都知道沒有局部減脂這件事,但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六個方式,比身體其它部位的脂肪消除更針對腹部,現在就快來檢視一下你是否有做到以下這六件事吧!

腹部脂肪消除六招
腹部脂肪是否一直都無法有效的消除?透過簡單的六個技巧讓腹部脂肪更快消除。

1.避免含糖或加糖的飲食

臺灣路邊隨處可見的手搖飲料,就是讓腹部脂肪難以消除的元兇之一,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用過量的糖(主要是果糖的攝取)會導致腹部以及肝臟周圍的脂肪堆積,同時,過量的添加糖對於身體的代謝及健康有大量的影響性。這是由於這些常見的糖類有一半葡萄糖和一半果糖,當你吃很多這類的添加糖時,我們肝臟中所攝取的果糖過多就被迫將其轉化為脂肪,它會增加腹部脂肪和肝脂肪,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各種代謝問題;另外,在飲料裡我們通常都會加入液態的糖,這會使得大腦似乎沒有像固體卡路里那樣記錄液體卡路里,因此,就容易讓熱量的攝取在不知不覺中超標。

含糖的手搖飲料最恐怖
在飲料裡我們通常都會加入液態的糖,很容易讓熱量的攝取在不知不覺中超標。

2.多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減脂或增肌中最不能或缺的營養素就是蛋白質,研究表明,吃進足夠的蛋白質可以減少60%左右的飢餓感,同時,可讓身體每天增加80-100卡路里的新陳代謝,並能幫助你每天減少多達441卡路里左右的熱量攝取,所以,蛋白質不僅可以幫助減輕體重,還可以幫助避免體重增加。在2012年所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蛋白質的攝取量與腰圍大小呈現出反向的現象,另一項研究表明,蛋白質與女性5年內腹部脂肪增加的機會顯著降低有關。然而,這些研究還將精製碳水化合物、油類與腹部脂肪堆積程度連結在一起,並觀察到從蛋白質中攝取總熱量的25-30%卡路里,能有助於減重及減脂的成效。

蛋白質是減肥的救星
研究表明,吃進足夠的蛋白質可以減少60%左右的飢餓感,並增加80-100卡路里的新陳代謝。

3.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

有許多研究都支持減少食用精緻碳水化合物,是減少脂肪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當人們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時,他們的食慾就會開始下降並且體重減輕,這也就是為何低醣(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風靡全世界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控制精緻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並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在短短的幾個星期就可以立即感受到明顯的成效,另外,有一項比較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低脂肪飲食的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特別能減少腹部以及器官和肝臟周圍的脂肪,這也意味著採用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能特別減少腹部以及器官和肝臟周圍的脂肪。

碳水化合物是肥胖的源頭
有許多研究都支持減少食用精緻碳水化合物,是減少脂肪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4.攝取豐富纖維質

大家都知道膳食纖維是指不能由人體消化道酶分解的植物源食物成分,因此,有人會建議多吃纖維能有效幫助腸道蠕動並幫助減肥,但是你知道纖維的類型也十分的重要嗎?大多數可溶性纖維和粘性纖維都會與水結合,形成粘稠的凝膠並粘在我們的腸道內進而影響我們的體重。一項評論研究發現,每天增加14克纖維與4個月內卡路里攝入量減少10%和體重減輕約4.5磅(2公斤)有關,另外,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每天吃10克可溶性纖維與腹腔脂肪減少3.7%有關;這意味著可溶性纖維在減少有害的腹部脂肪方面可能特別有效。想獲得更多纖維的最佳方法,就是攝取多樣化的植物性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豆類以及一些穀物(例如全燕麥)都是很好的來源。

膳食纖維要多攝取
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每天吃10克可溶性纖維與腹腔脂肪減少3.7%有關。

5.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

規律的運動習慣是延續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同時,也能有效的透過運用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但這不意味著狂做腹肌訓練就能大量減少脂肪量,採用重量訓練及有氧運動才是減少脂肪堆積最好的方式,在另一項研究中也發現,運動與訓練完全可以完全防止,減脂之後讓脂肪再次堆積於體內的問題,這也就表明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減少炎症、降低血糖水平,並改善與腹部多餘脂肪相關的其它代謝問題。

維持運動的好習慣
規律的運動習慣是延續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同時,也能有效的透過運用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6.紀錄每日的飲食熱量

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有時後隨便買個便當就囫圇吞棗式的吃進肚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吃了什麼,如果你想要減去多於的脂肪或體重時,就必需要記錄每天的飲食內容與營養成分,例如有的人認為自己吃的是高蛋白或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但如果沒有紀錄追蹤飲食成份,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攝取過量或是不足呢?因此,紀錄吃進肚子內的食物及營養素,就能幫助你了解每天的飲食狀態,並能觀察出是否高估或低估熱量的攝取。

紀錄每日飲食內容
如果你想要減去多於的脂肪或體重時,就必需要記錄每天的飲食內容與營養成分。

結論

關於身體的脂肪或腹部的脂肪都與某些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因此,改變飲食習慣與養成規律的運動,就能有效率的降低體脂肪的堆積,例如飲食盡量減少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並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再加上蔬菜與水果的攝取,就可讓腸胃道能更加的健康進而減少疾病的發生率。

資料參考/healthlin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陳瑞龍

漫談超馬──平日訓練與賽前調整

2016-11-24
跑步運動部落專欄陳瑞龍馬拉松

有關各類型超馬賽事(多日、定時、定距、越野),必須具有強韌心志,強悍、沈穩、刻苦、堅毅...等性格與特質、加上足夠的決心與信心,才稱的上是優秀跑者,然而這些是特質是難以用數字圖表量化的。具有這樣特質的人,多半積極、樂觀、進取、眼神與說話語氣堅定、措詞肯定、少有抱怨。

關於超級馬拉松選手平時與賽前如何準備、調整,才能夠在賽場上有比較好的表現呢 ? 各類賽事因應地形、場地、時間、距離、天數......等等現實條件不同,跑者在實際上平日準備與賽前調整而有些差異,如要卓越必須不同。

一場超馬賽,對於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參賽者須要做足準備才能應付嚴峻考驗。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例舉24小時與100公里賽相對而言,在賽前調整訓練準備上的差異,24小時應該著重在耐力與穩定上更甚於100公里賽;反言之,相對距離越短更應著重在速度上訓練與準備上。以單盈2014、2015年11月參加北京同一場100+公里賽事為例,以身體大致相同跑感應賽,2014以9小時+完賽,2015年以9小時40+奔進終點 ,為何會有約40 分鐘差異呢 ? 是因為在2015年賽前的整整半年,全心全意為年底東吳24小時賽的準備上,做了訓練上的調整(速度訓練的質減低許多)所以得到不同結果,也就是不同質量的訓練與準備,影響選手的臨場表現甚深,換句話說不同類型賽事,必須有不同的準備方法與模式,成績才會有更優異的表現。關家良一以其從事25年的機械加工比喻:「一塊鐵從外觀粗略的成形,到依照圖面指示的圖樣一步步細部加工過程,某種程度與跑步中身體訓練步驟有些相似,適度粗削是一個作品好的開始,適度訓練與比賽有好結果之間有著密切關係。」這個道理是相通的。

超馬與一般馬拉松畢竟是不同領域,所以不應以一般馬拉松思維來看待。然而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超馬跑者,藉由優秀跑者的經驗與模式來探討平日與賽前的訓練與準備。

要成為一位超馬選手,以瑞龍自身經驗,平日的練跑質與量,保持每月至少1~2次80公里以上的慢速練跑,另外搭配較短距離15~60公里不等穿插練跑(選定每周1~2次20公里以下的練跑時,在最後3~5公里加速約至115~125%),以保持體能與增進心肺,才能夠支應更長距離的磨礪。如此練法,每月累積里程約落在500公里上下(只能說這是基礎量),奠下至少1~2年以上的基礎。

以下三位在2015年環法賽時候,排前三名廝殺非常激烈的高手,是瑞龍在賽事期間交流請教所得:

瀨浘敬濟

日本瀨浘敬濟是2015年環法賽的冠軍,為準備2015年的2800公里環法賽,賽前3個月以7天為一個練跑週期,50、休、20、20、 休、50、 休(以上單位為公里),均以12Kph速度練跑(此模式也是下文背靠背的一種形式)。如果只看這個看似不怎麼起眼的準備就可以有這麼好的表現,那可是大錯特錯,應該從過去的深厚基礎來檢視應該更為妥當。過去在2012年的縱歐445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賽,可是以相同模式與方法足足準備了10 個月。

瀨浘敬濟 陳瑞龍提供

David Le Broch

法國大衛在2015年環法賽事期間的前兩周,大部分都是第一位跑進終點,後因腳傷影響了速度,但依然能夠全程完賽。其訓練方法保持每天以約11~12Kph速度跑上30~40公里,長年如此。大衛也參加 2016年斯巴達松,以26小時56分鐘第11位抵達終點,同樣有相當優異的表現。

David Le Broch 陳瑞龍提供

Stéphane Pélissier

法國史蒂芬是2014年穿法賽1190公里的冠軍,也參加了2015年環法賽,以及2012年的縱歐賽,超馬資歷十分豐富完整,對於參加大賽事賽前並沒有特別準備,僅長年保持以約11~12Kph速度練跑,每周跑量150公里。

Stéphane Pélissier 陳瑞龍提供

以上都是平日奠下基礎,可以參考的模式,淬鍊1~2年以上的基礎後。在跑者鎖定的大賽事,參考以下優秀好手準備24小時賽模式,全心全意作賽前的調整與準備:

關家良一

日本關家良一在24賽領域是箇中翹楚,曾在東吳賽場上連續7年掄冠,也有13場跑出260 公里以上優異成績,表現相當傑出與穩定,當然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對象。關家有著深厚底子、且對自己非常了解,以及已經建立自己的跑步節奏和賽前調整模式。平日通勤跑步上下班,保持體能與跑感。以備戰2012年東吳24小時賽為例,賽前3個月作為訓練與調整。第1及第2個月幾乎每天練跑(僅3天休跑)16~30公里不等(假日則練跑40~80+公里不等),視身體狀況以10Kph上下的速度,以堅定的意志分別累積了803及1005公里的里程(約90%是獨跑),藉此蓄積耐力。賽前一個月減量至558公里(休跑2天),其中也利用假日練跑5~40+公里,速度以12Kph(1次24公里、是關家可以在前12小時均可維持的輕鬆配速)、13~15.5Kph(6次5~40+公里不等)尋找良好跑感。(感謝巴布兄提供關家原文及譯文訓練日誌)。

關家良一 陳瑞龍提供

Florian Reus

德國佛羅里安是2015年24小時賽世界盃(263.8公里)、斯巴達松賽(23小時17分)雙料冠軍,除了平日練跑保持體能,在24小時賽前三週以前的一個月,以每周約350+公里的跑量,將身體條件推向個人的天頂蓋。2016年東吳賽事以相同模式準備,期許能夠突破個人及德國24小時賽紀錄。如此模式可根據跑者個人基礎條件,逐次層層堆疊與突破,將每次賽事推向更高一層的天頂。如此模式有別於關家良一,當然也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一種模式。

Florian Reus 陳瑞龍提供

闕鐵城

闕鐵城第一次躍入24小時賽領域是在2015年底的東吳賽事,賽前沒有擬定配速策略方針,仍然跑出237公里的成績。在此之前的一整年裡時間裡精訓苦練、幾乎每個月都有100餘公里(甚或更長)的長距離練跑,每月跑量累計幾乎都達1000公里以上,這也是另一種值得學習的模式。

闕鐵城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單盈

大陸單盈從為準備2015年東吳24小時賽事,從長計議、貫徹執行,準備期間捨棄許多速度上的練習,增加80公里以上長距慢速練跑次數,減速上量數月,賽前一個月減量上速最後調整,全心全意準備了7個月。賽前三週參加100+公里賽事,作為賽前最後一次長距離練習與調整,最後達到220公里的女子國際標準的優異表現。

單盈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循序漸進的背靠背,在賽前約一個月(這一個月是最後的減量恢復期)再往前推5周,以5個禮拜的假日作為訓練調整期程,第一周4(跑)8(休)4(跑)、第二周575、第三周666、第四周757、第五周848(以上單位為小時)。

各優秀跑者各有其訓練、調整模式,也各自建立自己跑步節奏,以上是從跑者身上觀察而來,形式各異、精髓相通,不是絕對的模式、數據、觀點與看法,僅供參考。成功有很多種方法與模式,要視跑者自身性格特質、心理素質(強悍、沈穩、刻苦、堅毅...等強韌心志 )、身體條件......彈性調整,還有必須認真、專注且全心全意、排除雜念的準備來面對一場賽事,加上足夠的信心與決心、以及下了多少功夫,才會有卓越的表現。

關於陳瑞龍台灣超馬勇者。2013年參加中華民國超馬協會舉辦的環台超級馬拉松,雖因公無法全程參與,卻開啟連日長距離超級馬拉松之路。2014年自己規劃20天跑步環島、2015年完成43天跑步環法2800公里、2016年完成自己規劃和好友一行三人,38天從廈門跑到北京2300公里壯舉。

/ 關於陳瑞龍 /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