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運動有著各種挑戰關口。100公尺比賽跑進十秒、四分鐘跑完一英里和馬拉松跑進兩小時等,這些目標吸引著無數的運動員和粉絲為之瘋狂。而一旦某個目標被打破,運動員們馬上就會設立新的挑戰,不斷突破人類的潛能極限。 對耐克而言,2017年的Breaking2計劃開創了鞋類研發的全新模式,以Nike Zoom Vaporfly 4%為代表,將運動科學、工程學及運動員有效結合,從而提升跑步經濟性。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試驗,而是一項不斷迭代升級的項目,經由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Nike Sport Research Lab)驗證,最終誕生出開創性系統:Nike NEXT%。
Nike NEXT%主要針對長距離跑而研發——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突破馬拉松兩小時大關時,正是穿著Nike Alphafly NEXT%的原型鞋款。然而,由其衍生而來的Nike Tempo NEXT%訓練鞋,以及短跑和中長跑釘鞋,不僅體現耐克不斷尋求突破的決心,也證明了NEXT%系統的巨大價值,即能被應用在不同領域,以及服務不同運動目標。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NEXT%的幕後研發故事和團隊,包括耐克精英運動員、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科學家們。透過他們的共同努力,推動NEXT%系統不斷升級完善。
耐克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幫助運動員提升表現。而自2013年,耐克開始思考如何幫助運動員突破個人極限。“我們提出了各種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提升效率的創新想法。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這些想法最終在2017年的Breaking2計劃中得以實現。” 耐克鞋類研發副總裁托尼·比格內爾( Tony Bignell)說道。
“ 我們提出了各種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提升效率的創新想法。” 托尼·比格內爾(Tony Bignell),耐克鞋類研發副總裁。
在意大利蒙扎賽道進行的Breaking2挑戰上,Nike VaporFly 4% 跑鞋首次亮相。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Kipchoge)、勒利薩·德西薩(Lelisa Desisa)和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穿著這款頂尖跑鞋完成了挑戰。這款跑鞋的誕生基於耐克對跑步效率的深入科學研究,包括生理測試、材料選擇(如緩震材料)以及對人體極限的考量(如臨界速度)。“我們研究了邁步、衝擊力和心率對跑步效率的影響,發現在臨界速度下跑得越久,能量消耗越快。“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副總裁馬修·納斯(Matthew Nurse)博士說, “通過測試攝氧量(即一個人身體所能儲存的能量),能判斷出他的跑步能力和效率,也可理解為身體儲存能量所能跑的距離。我們想通過測量最大攝氧量,來判斷你的能量消耗速度,以及你需要多快補給能量。” 簡單來說,如果能增加能量存儲,運動員就能跑得更快更遠。當然,我們需要更為複雜且全面的解決方案。
時間(如世界紀錄和極限大關)是衡量跑步成績的最直觀方式。“在美國,我們一般參考跑者每英里的速度,從高中時代就是如此。”2016年1500公尺金牌得主馬特·森特羅維茨(Matt Centrowitz)說,“1英里、馬拉松以及100公尺是三大重要項目。” 除了距離,比賽的極限速度(100公尺跑進10秒,四分鐘跑完一英里,馬拉松跑進兩小時)向來都是衡量人體極限的指標。所以,了解其他賽事對於NEXT%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回顧森特羅維茨的1500公尺比賽。這項比賽不僅考驗速度,也考驗耐力。正如森特羅維茨所說,“不同於100公尺衝刺發槍後的爆發力。在這項比賽中,你可能發現自己一開始跑得很快,但後面逐漸放慢速度,反之亦然。” 勞拉·繆爾(Laura Muir)是英國中長跑運動員,曾參加過從800米到5000米距離的各種比賽。對她來說,1500公尺比賽的不同之處,是它更戲劇化。繆爾說:“參加這項比賽的選手能力各有不同。有的擅長800公尺或1500公尺,有的擅長5000公尺。而即使是經常參加大型錦標賽的運動員,也可能發現自己並不擅長1500公尺。“
“在美國,我們一般參考跑者每英里的速度。1英里、馬拉松以及100公尺則是三大重要項目。” 馬特·森特羅維茨(Matt Centrowitz),美國中長跑名將。
因此,戰略就顯得格外重要——配速的安排對於最後成績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起初跑得太快,可能會感到疲憊,會因耐力不足而落後;跑得太慢,最後階段跑得快的選手可能會先達到終點。繆爾說:“在跑步中,每個人擅長的東西有所不同。“在400公尺跨欄等項目中,策略具有決定性作用。在這類項目中,不僅需要短跑(如200公尺)衝刺的爆發力,也需要800公尺中長跑的耐力,還需要跳高運動員的技巧以爭取最好的成績。” “在400公尺跨欄中,速度一定要快。但我認為,除了速度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影響因素。”世界紀錄保持者達利拉·穆罕默德(Dalilah Muhammad)說。“到今年為止,我認為如果參加400公尺短跑,我可能比我所有的競爭對手速度都慢,但我卻在400公尺跨欄中多次獲勝。由此證明,當你想完成一個完美的跨欄動作時,過快的速度可能成為不利因素。” 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了解不同運動的細微差別,也有助於我們理解不同的個人目標。“有時,你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比如:想在這個賽季獲勝嗎?想贏得這場比賽嗎?想再次發揮極限嗎?想更好地適應高溫嗎?”納斯說道。
沒有團隊協作,個人目標也無法實現。納斯和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在得出關於緩震材料的結論後,知道身邊的材料團隊也一樣在付諸努力。他表示:“首先就是要確保我們之間的密切交流與合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步調是一致的。” 在此基礎上,及時分享也能保持不同團隊的更好協作。“以泡棉為例,我們會研究壓力、彈性、能量反饋等因素對性能的影響。我們會與材料團隊或鞋類研發團隊分享,如果能滿足這些參數條件,就能幫助運動員顯著提升表現。”納斯說。
“以泡棉為例,我們會研究壓縮、彈性、能量反饋等因素對性能的影響。” 馬修·納斯(Matthew Nurse),耐克運動研究室副總裁。
這些參數明確了NEXT%系統的設計方向,但卻不能決定哪些技術可以被使用。通過這些科學數據,耐克研發設計師和工程師了解到鞋子的穩定性、抓地力、緩震及其他因素對於運動員的影響,由此研發出突破性產品。“Vaporfly跑鞋的誕生是基於一項開創性試驗,由此開啟了馬拉松跑鞋設計的全新思維模式。”耐克高級研發團隊成員凱莉·迪莫夫(Carrie Dimoff)說。“在把碳纖維板和泡棉視為一個系統後,我們就開始思考如何讓這個系統更加高效。”
從2017年至2020年,基於Zoom Air氣墊的多次試驗,耐克研發出一系列跑鞋原型(如基普喬格所說),實現了跑鞋設計的又一重大飛躍。“透過將回彈出色的泡棉與推進力顯著的碳纖維板相結合,可以給運動員帶來更流暢的邁步體驗,”凱莉說。“而加入Zoom Air氣墊後,整個系統進一步升級,性能表現更為出眾。” 該系統不僅重新定義了馬拉松跑鞋,更重塑了人們對短跑及訓練裝備的期待。目標是幫助諸如森特羅維茲、繆爾和穆罕默德這樣的運動員突破潛能極限。
“Vaporfly跑鞋的誕生基於一項開創性試驗,它開啟了馬拉松跑鞋的全新設計思維模式。” 凱莉·迪莫夫(Carrie Dimoff),耐克高級鞋類研發團隊成員。
“某種意義上來說,裝備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因為你是穿著裝備跑步的。”繆爾說。裝備的發展,是結合設計學、工程學、材料學、科學與人體協同。因此,找准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就能提高運動員的極限速度。在談及他最近的首選跑鞋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時,森特羅維茲表示:“相比其他的釘鞋,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讓我得到更多的能量反饋,同時提升跑步經濟性。” 在減少能量損耗方面,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能幫運動員在1500米賽跑過程中儲存更多能量——讓森特羅維茲通過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提升跑步經濟性。
有了森特羅維茲、基普喬格、繆爾和穆罕默德等精英運動員的參與和加持,Nike NEXT%系統創新極具競爭力。儘管他們的目標都是速度,但不同運動之間的細微差別讓所有跑者了解到:速度和耐力會決定結果。 Tempo NEXT%是將NEXT%系統應用於跑步訓練鞋的成果,證明了NEXT%系統可以被應用在非競速類產品。
“Tempo NEXT%在鞋後跟增加了Nike React泡棉,以提供更好的緩衝保護,並提高產品的耐用性。同時採用更柔軟、適合日常使用的複合板。目標是幫助運動員提升效率,跑得更好。”比格內爾說。 這款訓練鞋不僅能幫助金字塔頂端的精英跑者跑得更快,也同樣適用於那些想提速的普通跑者。“每個敢於突破自我的跑者都面臨不同的挑戰,有各自不同的目標,我們也需要理解他們,”納斯說。理解他們面對的挑戰和目標,新的解決方案就能應運而生,這可能會帶來新的突破。變得更快了嗎?還是擁有了無盡的耐力?或是不會受傷?無人知曉。“我認為不要給運動員設限,”比格內爾說。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IRONMAN Taiwan首次登陸澎湖舉辦,即獲得全球鐵人選手一致肯定,在2016年全球IRONMAN選手票選-最想再次參賽獎項中,拿下第三名的佳績,讓澎湖國際級景色及絕佳熱情的在地應援在全球鐵人賽事中占有一席之地。
「2017 富邦金控 IRONMAN Taiwan 澎湖國際鐵人三項賽」以澎湖最著名的嵵裡沙灘進行3.8公里游泳;接著180公里自行車賽道橫跨澎湖景點-跨海大橋、湖西、白沙、西嶼、馬公等,選手一邊奮戰一邊飽覽海天一色的菊島風情;最後42.2公里路跑,選手必須在17個小時內,完成226公里賽程,才能符合「鐵人」(IRONMAN)資格。
本次賽事大會指定用車福斯商旅汽車,將提供大會兩款不同車系之「動態支援車」,包括以全新德製Amarok V6車款的前導車與計時器,期盼激勵參賽選手,以及在自行車賽道上,由Caddy Maxi提供自行車維修支援服務。賽前在EXPO展示Caddy Van及Amarok V6車款,讓參賽選手能實際感受Caddy Van靈活多變化的空間功能與百變用途。」
IRONMAN系列賽目前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鐵人三項競賽,全世界已累計超過六百萬人次參加。而每年十月,在夏威夷科納島(Kailua-Kona, Hawaii)舉辦的IRONMAN世界錦標賽,更是鐵人三項競賽的最高等級賽事,而台灣的澎湖與科納島在自然環境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海風、熱浪及高低起伏的賽道環境,將是選手們參加IRONMAN世界錦標賽最佳前哨站,預計澎湖將可成為未來台灣甚至亞洲地區的鐵人三項運動聖地!
富邦金控長期支持運動發展,希望提升健康運動風氣,亦有助於整體國力的提升,這樣的正循環,正是富邦品牌精神「正向的力量」最佳實踐。去年IRONMAN Taiwan在富邦金控的支持下,獲選為2016年全球IRONMAN賽事中,「最想再參賽」項目的票選第三名殊榮。富邦金控今年秉持著「眾力正夯、為你加油」的信念,繼續為參賽選手加油,不僅為台灣的鐵人三項運動搭起國際舞台,同時也展現台灣舉辦國際賽事的能力及水平,致力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2017富邦金控 IRONMAN Taiwan鐵人三項國際賽10月1日在嵵裡沙灘、跨海大橋、湖西、白沙、西嶼及馬公市區辦理,為使比賽順利進行, 1日上午7時至下午15時,自行車競賽路線(澎11線及澎12線,近止四輪車輛進出,請用路人行駛於此段時,小心駕駛,多利用機車替代;澎5線及澎21線,北往南向將做為自行車賽段經過,請用路人行駛於此段時,小心駕駛)、1日上午5時至晚間24時,新明路將進行封閉道路做為路跑賽段,請車輛請勿停放於道路上;1日上午11時至晚間23時,新生路將管制為單向車道,請用路人依照管制行駛。;1日上午11時至晚間23時,新店路與文德路口,將做為路跑賽段選手進行跨越,請用路人注意選手動態並依照管制行駛,敬請民眾及駕駛人能注意選手安全。
富邦金控IRONMAN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賽
| 男子組 | 女子組 |
| M18-24 | F18-24 |
| M25-29 | F25-29 |
| M30-34 | F30-34 |
| M35-39 | F35-39 |
| M40-44 | F40-44 |
| M45-49 | F45-49 |
| M50-54 | F50-54 |
| M55-59 | F55-59 |
| M60-64 | F60-64 |
| M65-69 | F65+ |
| M70+ |
| 男子組 | |||
| 選手號碼 | 名字 | 姓氏 | 國籍 |
| 21 | Fredrik | Croneborg | SWE |
| 22 | Kevin | Collington | USA |
| 23 | Guy | Crawford | NZL |
| 24 | Adam | Gordon | AUS |
| 25 | Simon | Cochrane | NZL |
| 26 | Marino | Vanhoenacker | BEL |
| 27 | Yu | Shinozaki | JPN |
| 28 | Balazs | Csoke | HUN |
| 29 | Pedro | Silva Gomes | PRT |
| 30 | Eneko | Elosegi | ESP |
| 31 | Zsombor | Deák | ROU |
| 32 | Romain | Guillaume | FRA |
| 33 | Mikołaj | Luft | POL |
| 34 | Jaroslav | Kovacic | SVN |
| 35 | Karol | Džalaj | SVK |
| 36 | Jesse | Vondracek | USA |
| 37 | Dan | Brown | AUS |
| 38 | Cyril | Pochon | FRA |
| 39 | Casey | Munro | AUS |
| 女子組 | ||||
| 選手號碼 | 名字 | 姓氏 | 國籍 | |
| 1 | Danielle | Mack | USA | |
| 2 | Shiao-Yu | Li | TWN | |
| 3 | Kate | Bevilaqua | AUS | |
| 4 | Monica | Juhart | AUS | |
| 5 | Laurel | Wassner | USA | |
| 6 | Annah | Watkinson | ZAF | |
| 7 | Kathryn | Haesner | NZL | |
| 8 | Brooke | Brown | CAN | |
| 9 | Charlotte | Morel | FRA | |
| 名稱 | 游泳 | 自行車 | 跑步 | 備註 |
| ITU/ 半程 | 0.75 km (0.46 mi) | 20 km (12.4 mi) | 5 km (3.1 mi) | 半程距離 |
| ITU/ 標準 | 1.5 km (0.93 mi) | 40 km (24.8 mi) | 10 km (6.2 mi) | 稱為''奧運''或''標準''賽程'' |
| WTC/ IRONMAN 70.3 | 1.9 km (1.2 mi) | 90.1 km (56 mi) | 21.1 km (13.1 mi) | 稱為半超鐵賽事或70.3 台灣人多稱為113賽事 |
| WTC/ IRONMAN | 3.8 km (2.4 mi) | 180 km (112 mi) | 42.2 km (26.2 mi) | 稱為超鐵賽事或IRONMAN 台灣人多稱為226賽事 |
| IRONMAN | IRONMAN 70.3 |
| 游泳3.8 km 自行車 180 km 路跑 42.2 km | 游泳1.9 km 自行車 90.1 km 路跑 21.1 km |
| 2018世錦賽地點: 夏威夷科納KONA | 2017世錦賽地點: 美國田納西州 Chattanoo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