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張鈞甯演繹「就憑創意 由我創造」adidas 女子運動系列 3月全新上市
1
張鈞甯演繹「就憑創意 由我創造」adidas 女子運動系列 3月全新上市
2
HOKA ONE ONE 2017春夏新品 劃時代跑鞋科技造福廣大跑者
3
越野新秀鍾易霖:運動是遇見自己更好的旅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張鈞甯演繹「就憑創意 由我創造」adidas 女子運動系列 3月全新上市

2018-03-07
配備館 跑步 ADIDAS 鞋子

崇尚創造者精神的adidas,2018年春夏以女性視角闡述「由我創造」品牌理念,並以「就憑創意」為主題,推出全新女性跑鞋及女子訓練系列,邀請女性在運動中激發創造力,跳脫束縛自我的規則,打造更好的自己。

adidas女子系列代言人張鈞甯自出道以來,不懼多樣戲路的挑戰,始終盡全力演繹每一個角色。工作之餘,熱愛運動的她,從馬拉松、瑜伽到泰拳,在運動路上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更將運動賦予她的創造力注入在演藝事業中,讓演技更有創意,角色變得更豐富,充分展現「就憑創意」的精神與態度。

承襲運動創造力的理念,adidas持續為女性提供兼具專業與設計美感的運動裝備。其中新款2018 UltraBOOST X跑鞋採用專為女性設計的Adaptive Arch足弓懸吊式設計,強化貼合感與支撐性,並搭配舒適度極佳的Primeknit編織鞋面。本次除推出黑色、白色外,另有亞麻灰搭配海洋藍,帶出女性的清新優雅與活力。全新2018女子訓練系列另有多款運動內衣、背心、外套與緊身褲陸續上市,讓女性在訓練或跑步中自由地釋放創造力。

資訊圖片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HOKA ONE ONE 2017春夏新品 劃時代跑鞋科技造福廣大跑者

2017-01-09
配備館越野跑跑步鞋子

去年(2016)自美國引進的品牌HOKA ONE ONE以結合輕量與緩震著稱,短短一年已廣受超馬、三鐵、越野等重度使用跑者實測肯定,同時影響了各類型的廣大跑步運動者。揮別過往「緩震」等於「重」的瓶頸,品牌首度將跑者們所需的重要兩大元素-「輕量」及「保護」結合,讓跑者在不影響速度的情況下也降低身體的損耗。

而今年HOKA ONE ONE為了滿足更多的跑者需求,再度開發全新科技,運用J型動態導引大底(J-Frame)加強足底邊緣支撐導引性能,讓雙腳在快步落地的同時,提供更多的支撐及保護,同時依然保有回彈性能,帶給跑者更高層次的舒適感受,顛覆以往穩定鞋款厚重、外型不佳的窠臼。

J型動態導引設計,以不同密度的大底結合,讓足部在落地時內側可得到適當支撐,是低足弓跑者的福因。

春夏鞋款在外型上也全面革新,輕量穩定動能鞋款-ARAHI,3D立體印刷鞋面讓內側無接縫,輕量又具支撐性,中底的麻花編外型設計,修飾了「厚底」在視覺上的沉重感,且讓造型顯得更加活潑,預計將成為2017年的跑鞋熱銷款。

進階的高穩定動能跑鞋-GAVIOTA則以中足包覆區塊以及鞋面線性紋路顯現科技感,讓功能及造型兼具。

本季首度引進美國IRONMAN鐵人賽事指定競速款-CLAYTON 2,網狀反光鞋面,設計新穎,抓住眾人目光。

品牌於新品上市推出買鞋送限量軟式運動水壺的優惠,並持續推出跑鞋實測等活動讓跑者體驗,想要了解更多好康及鞋款介紹請上官方粉絲專頁查詢。

資訊、圖片提供:星裕國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越野新秀鍾易霖:運動是遇見自己更好的旅程

2016-10-18
故事越野跑跑步人物誌

我們對於運動選手的定義,大部分的印象是自小開始苦練,累積實力與成績,最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一定的定位。隨著時代的跟進、運動風氣盛行,許多過去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愛上運動的人,如今都變成一位位不斷精進自己的人。
 
這幾年越野跑的賽道上,有一個長相清秀,卻又能在場上大顯身手的帥氣小子鍾易霖;他並非科班出身,卻有著相當的天分。一般的孩子不是喜歡跑步就是籃球,而特別的他卻選擇劍道當作自己從小的興趣。

越野新秀鍾易霖

生活上的導師

易霖表示:會選擇劍道是因為看了卡通《好小子634之劍》,裡頭主角不服輸,以小搏大的精神吸引了他的注意,於是決定效仿主角,以劍道來做為課後的興趣。接觸之後,他發現這個運動不僅帥氣,從劍道的之中,他開始學會謙卑,懂得武德的真諦,不只用於劍道上,在生活與課程學習中,也比別人更知道該如何專注在一件事物之中。不管到哪裡,劍道便成為他生活上永遠的導師。
 
已經習慣對於任何事情皆從心出發的易霖,由於退伍之後想要減肥,於是便開始在操場跑步繞圈,易霖說:「會選擇跑步除了減肥的因素之外,我也發覺它是一個能夠練心的好方法。」就此,易霖正式進入了跑步的世界。

若少了熱情,大概也不會快樂

進入職場後的第5年,易霖決定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碩士。
由於香港一年只有一場渣打馬拉松,對於身體充滿跑步血液的他來說相當不能適應,於是他便開始尋找不一樣的比賽參加。

香港100是一個在當地很有名氣的越野跑賽,參賽者須在30小時內完成這及耐力挑戰與風景觀賞於一身的比賽,過去只有過三場全馬經驗、對於越野跑的概念還不是那麼熟悉的易霖,想也沒想,就直接參與了這場競賽。除了本身的體力,這也是一場耐力的競賽,不僅要在規定時間內完賽,途中也會遇到過夜的情況,參賽者須自己想辦法度過寒冷的夜晚。

那次,易霖完賽了,花了18小時37分。出發前原以為自己不會完賽,卻也因這個體驗的心情,讓他順利完成了人生第一場的初越野+初超馬。易霖認為不可思議,心裡卻得到大大的滿足,在過程中,他從不斷發掘有趣,慢慢完賽,更體認到一場比賽即便有再好的能力,若少了熱情,大概也不會快樂。

痛到心理才知道,受傷不能急

2013年回到台灣,他持續在越野跑中精進,途中也認識到了一些越野的前輩與好朋友,他們一起切磋、設定目標,為的是參加2015UTMF 170公里的環富士山的越野賽。既然決定參加,那就得加緊練習,畢竟那可不是一般的越野賽,除了基本的實力,還須有一定的能力才能挑戰成功。
 
計畫趕不上變化,在金門的一次訓練之中,易霖卻不幸遭受車禍的襲擊,而造成骨裂…眼看離富士山的比賽越來越近,此時卻骨裂的他,痛的不是身體,而是心理…朋友們都勸他不要心急,將傷養好的再戰,但當時的他認為,如果我就這樣停止了,不但會失去累點的好時機,到時根本也無法完賽。

接連著鎮西堡馬拉松的到來,他不聽勸,只認為自己撐過去就好,結果在鎮西堡馬拉松的第50k,原本受傷的腳幾乎踵到不能再跑,原先只需休息半年,卻因這個錯誤的決定,還得多加時間。這時他才覺悟,不論輕傷或重傷,只要受傷都不能急,經過戰友的一路陪伴加上這次的體驗,易霖靜心度過養傷艱難期,雖然無法參加富士山全程賽,但也順利完成了半程賽。

放棄不等於不堅持

持續精進自己,期望有天能參與到全程賽的易霖,在今年六月,也參與了與富士山類似的谷關超馬越野賽。108k的距離,必須在42小時內完賽,最難熬的是途中必須一個人獨自過夜。

正當賽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易霖突然想放棄了…因為越接近夜晚,越不知道接下來的情況如何?心情突然低落的他也漸漸忘去當初對越野的熱情。起初會全心投入越野,完全因為有著濃厚的熱情而覺得有趣,如今少了樂趣還多了害怕,即便最終能完賽,卻也不會快樂。

經深思熟慮後,最後易霖決定放棄這場比賽,這不是不堅持,而是對於莫忘初衷一種執著的態度。

山是對於人生最好的修練

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曲折,不管對於越野跑或是路跑,他看到的不再只是比賽本身,更多的是人生的道理。無論再厲害的比賽,慢慢地對易霖來說已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給自己的目標,是否能朝著那方向去完成?
 
除了持續挑戰越野賽之外,易霖認為不斷練習、保持熱情之餘,自我本身要與山林多多接觸。當靜心爬山的時候,能夠啟發很多自我看不到的人生特質,就像字幕機一樣,會跳出許多字句來鼓勵自己,同時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修練旅程。

對於剛開始想要接觸越野的朋友易霖建議;可以先從爬山、跑步開始慢慢增強自己的體能,因為若沒有跑步的基礎而輕易接觸到越野,挫折感也相對提高,只怕最後連最基本的跑步熱情也失去了。

此外,山是很神聖的,很多字眼對於山本身來說也不尊敬,易霖從不會使用征服這兩字來解釋他的比賽;「我們應該與山一樣,要從每一個經驗之中,認識到更不一樣的自己,人生來本有它存在的意義,如果這麼好征服,那又何來的辛苦呢?」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