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時常癱在沙發上看電視?小心你再也很難站立!
1
時常癱在沙發上看電視?小心你再也很難站立!
2
氣候冷暖不定易引發腦中風!神經科醫師提醒發作前有這8大前兆
3
專家:當身體「發炎」時,會感到疲憊、影響肌肉合成效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時常癱在沙發上看電視?小心你再也很難站立!

2020-07-30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生活

你是經常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或是追劇嗎?因此成為沙發馬鈴薯的一族的你以為躺在沙發椅上很舒服?其實它正在慢慢傷害你的身體。根據許多醫師提醒,這樣時常躺攤在沙發上的人,會傷害你的骨頭、肌肉、脊椎,甚至是神經,都會導致你全身又痠又痛又麻。

時常癱在沙發上看電視?小心你再也很難站立! ©123rf.com

時常癱在沙發上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

一般家庭中擺放的沙發椅大都偏軟,所以只要你一坐下去,整個身體就會陷進沙發裡,使得脊椎變成彎曲的狀態,就像是你站著的時候身體前彎去搬東西或是撿東西的動作,因此你坐在沙發上多久,就等於你彎著脖子、彎著腰多久,不管你怎麼挪或是怎麼調,以及怎麼墊東西都一樣,長時間下來很容易造成嚴重的椎間盤突出。

以為癱在沙發上是放鬆,其實你的肌肉正在出力

許多人都喜歡挑選柔軟的沙發與椅子,還想坐上去猶如在一團軟綿綿的感覺,但這樣的沙發其實完全對身體不健康。當你癱在這樣的沙發時,這時候你的大腦潛意識裡發出警訊,說你的身體在這份柔軟當中有些地方難以維持坐姿以及脊椎,然而某些部分壓力太大,這時大腦會自動呼叫背部與肌肉出來維持姿勢與維持住壓力,所以當你以為你很放鬆的時候,其實有些肌肉正默默承受著壓力,久了扛不住了就會開始酸痛,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越躺身體越痠痛。

時常癱在沙發上易造成肩頸痠痛

由於人體顳顎關節與後頸椎及肌群太過接近,再加上結構、功能與神經系統上都緊密結合。因此,人體若經常處於低頭、駝背等不良的姿勢,便易有顳顎關節疼痛引發後頸部疼痛;或是,後頸部疼痛引起顳顎關節疼痛的情況發生,甚至伴隨耳鳴、耳脹感。長期不當的頸部壓迫,更可能造成周遭神經、肌肉組織不正常收縮,使民眾出現喉嚨卡卡、異物感,還會脖子不舒服的情況。

如果想要防止以上不適發生,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學會正確使用沙發,才能避免不當姿勢造成頸椎與腰椎的壓迫喔!

資料來源/physiopedi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氣候冷暖不定易引發腦中風!神經科醫師提醒發作前有這8大前兆

2024-05-03
保健知識庫觀念新知

氣候冷暖不定,正是腦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不僅要小心致命,更可能留下失能後遺症!對此,神經科醫師提醒民眾,以缺血性腦中風來說,平常應從生活小動作中,留意可能出現的8大「中風前兆」,即便這些症狀在幾分鐘後緩解還是不能輕忽,未來一週內仍有2~10%的中風機率,建議盡速就醫評估。

天氣溫度變化過大,容易引發腦部中風的風險!

萬芳醫院神經科醫師謝瑞瑜指出,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

中風發作前「8大前兆」

根據統計,台灣中風患者大約15%為出血性中風,其餘85%則是缺血性腦中風。謝瑞瑜表示,有些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在發作前會出現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這些症狀常常被忽略或誤以為是暫時性不適,但實際上可能是中風發作前的信號,應警覺以下8個前兆:

1.身體半邊無力

2.身體半邊麻痺

3.臉歪嘴斜

4.語言障礙

5.喝水容易嗆到

6.步態不穩

7.眼睛突然看東西有兩個影子(複視)

8.單隻眼睛視力看不到

症狀緩解 未來1週仍恐發作

謝瑞瑜強調,儘管這些症狀可能在幾分鐘後緩解,這時應注意到自己的血管有暫時性阻塞的可能性,預示著未來一週內中風機率仍有2~10%,建議儘速就醫評估心血管風險。至於出血性中風,除了上述症狀之外,也可能伴隨此生從來沒有過的劇烈頭痛,也應儘速就醫。

中風後壞死的腦神經細胞是不可逆的。謝瑞瑜提醒,一旦發現疑似症狀,建議立即就醫檢查,也不要逕行服用藥物,因為在尚未確定中風類型之前,這行為可能導致出血更嚴重或使腦部缺血情況更加惡化。

謝瑞瑜提醒,民眾平常要留意從生活小動作中可能出現的中風前兆,以便及早發現並爭取治療的黃金時間。隨著醫療技術日益進步,及早就醫不僅可以評估施打血栓溶解劑的可能性之外,也有動脈取栓的手術治療選擇,有機會拯救尚未壞死的腦細胞,降低中風造成的後遺症。

延伸閱讀:

頭暈嘔吐、冒冷汗是「中風」前兆?醫教1招檢測:有「3症狀」別拖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走路晃、講話怪怪的⋯小心都是中風前兆!醫示警「8徵兆」不可忽視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當身體「發炎」時,會感到疲憊、影響肌肉合成效率

2019-12-25
保健知識庫生活觀念

隨著醫療以及資訊逐漸進步的時代,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但是,你有想過你的生活品質上升了嗎?當時代在進步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很多的人會出現了衰弱、失智的問題,卻沒有有效的方法治療。甚至,許多年輕人也有體力衰退、效率低下的問題!其實,這都是身體「發炎」在作祟。

©medicalnewstoday.com

根據知名營養學專家、中央研究院生科所教授潘文涵表示,其實想要身體強壯,就應該吃得對、吃得好,將正確的食物吃進來,就可以彰顯活力。但是,一般人知道要健康飲食,卻不知道正常應該要怎麼吃。

肌肉量少讓你體力也下降

現代人的活動量比傳統農業社會的人少了非常多,就連年輕人的肌肉量,都有逐漸缺少的問題。甚至「肌少症」已經不只是老年人才有的問題,不少年輕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傾向。然而,肌少症主要就是代謝減緩,導致肌肉合成率下降,當身體逐漸虛弱之後,人就更不想要動,此時熱量的消耗就會低,導致沒有食慾、營養不良,因此吃得越少,身體就越沒有辦法合成肌肉,在這樣的惡性循環後,就很難改善。

©muscleandstrength.com

「發炎」影響肌肉合成效率,你有以下的症狀嗎?

如果想要避免肌少症,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多運動以及補充蛋白質,這是不二法門。但潘文涵醫師提醒,還有很重要的就是要對抗「身體發炎」。根據2004年2月號《TIME》雜誌就把「發炎」稱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可見它對現代人健康的危害有多大。此雜誌文章其一段內容表示,發炎會影響到身體合成肌肉的效率,進而導致肌少症。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有發炎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參考以下的症狀,如果你符合3個以上,就可以確定身體已經發炎了,如果超過5項,就建議看醫生檢查了。

各種關節痛、肌肉痠痛、偏頭痛、下背痛、經常性腹部絞痛、經常性腹瀉、肥胖、BMI過高、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經常感冒、鼻過敏或是鼻竇炎、工作環境接觸化工原料、有機溶劑、二手菸、嚴重打呼或是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糖尿病、肝炎、腎臟炎、心臟病、慢性疲勞、長期熬夜、吸菸、喝酒(1週>3次)、胃食道逆流、不明原因全身性水腫、陰道白帶、慢性泌尿系統感染、久坐或是很少運動(1週<3次)等。

©sportsrec.com

當身體發炎時,請停止再吃這些食物

除了以上的發炎原因,脂肪也是一大發炎原因。如果你有以上症狀,除了針對症狀調整作息,例如常熬夜的人改變作息,適度運動,對於超重的人來說,減重也是不讓身體再發言的關鍵。另外,包括糖、精緻碳水化合物、酒精、高溫燒烤的食物,或是反式脂肪的飲食,都是讓身體發炎的食物,應該要戒除。其實有很大一群人意識到要健康飲食,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甚至用吃素、吃水煮的方式,就以為是吃得健康,這樣反而導致營養不良,身體毛病也越多。如果想要打造不發炎的體質,最主要的就是要多攝取蔬果、全穀類、核桃等植物性飲食,把體質改善,身體的機能才會轉好。另外,富含Omage-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像是深海魚、亞麻仁籽、海藻、堅果(不過大型深海魚因含重金屬機率高,不宜過度攝食);另外,好的油類,像是橄欖油、苦茶油或是茶籽油,因為含有較多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也具有抗發炎的效果。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