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喝咖啡已經越喝越無感?咖啡因耐受性將造成運動表現下降
1
喝咖啡可以提升運動表現
喝咖啡已經越喝越無感?咖啡因耐受性將造成運動表現下降
2
強烈寒流來襲!避免意外,跑馬穿搭有訣竅
3
GI值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喝咖啡已經越喝越無感?咖啡因耐受性將造成運動表現下降

2020-08-27
知識庫 運動生理 減脂 增肌 運動補給 觀念

咖啡因是在咖啡和茶類飲料中自然存在的一種興奮劑,同時,它還會添加到其它食品中例如常見的能量飲料和蘇打水等。由於攝取咖啡因可增加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從而改善情緒、消除疲勞並增強注意力等好處,因此,就會有許多人開始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開起一天的工作節奏,以及從下午昏睡的狀態下清醒過來。

喝咖啡可以提升運動表現
有研究說喝咖啡可以有效提升運動表現及注意力,但為何我們會越喝訓練成效越差呢?

但你有發現當隨著時間的累積,咖啡因對於腦部的刺激就不再那麼明顯,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對咖啡因的耐受性,這樣的狀態也會影響到運動表現的能力,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咖啡因如何產生刺激作用,以及咖啡因耐受性對於運動表現有什麼影響。

咖啡因耐受性發展

咖啡因(caffeine)主要通過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阻斷大腦的腺苷受體(adenosine receptor)發揮作用,這些受體在睡眠、喚醒和認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通常稱為腺苷(Adenosine)的分子與這些受體結合,從而抑制腦化學物質例如多巴胺的釋放,這種化學物質會增加喚醒並促進清醒。另外,通過阻斷腺苷與其受體的結合,咖啡因可增加這些刺激性大腦化學物質的釋放,進而減少腦部疲勞狀態並提高機敏性。

有一項研究表明,高咖啡因劑量可以阻斷大腦中高達50%的腺苷受體,並說明咖啡因的刺激作用發生在食用該物質的30-60分鐘內平均持續3-5小時,但一天內是否可反覆讓咖啡因產生這樣的刺激?根據1980年代的一項開創性研究報告指出,經常食用咖啡因會增加人體腺苷受體的產生,從而增加腺苷與這些受體結合的可能性,因此,反覆食用咖啡因會降低其效能,這也就是為何越喝越沒感覺得原因。

咖啡因與腺苷受體
咖啡因通過血腦障壁阻斷大腦的腺苷受體發揮作用,這將會刺激性大腦化學物質減少腦部疲勞狀態並提高機敏性。

影響運動表現

有多項研究都表明,食用咖啡因可改善肌肉強度和力量外,還能延緩運動產生的疲勞性。但這些咖啡因所造成的優勢,有可能因為長期或高頻率的攝入而降低效能。在一項為期20天的咖啡因耐受性研究找來11個人來進行研究,分別採用一項交叉、雙盲、安慰劑與對照的實驗,讓它們連續20天攝取3mg/kg/天的咖啡因,而在另一種治療中,他們攝取安慰劑20天服用不透明膠囊中的每種物質,在膠囊攝入後45分鐘開始進行實驗。實驗的結果發現,與安慰劑相比有食用咖啡因的人,在兩次運動測試中的前15天提高了4-5%的循環力,但隨後的效果卻下降了。

越喝運動表現越差
咖啡因的攝取在前15天能提高4-5%的效率,但之後卻會隨之下降。

克服咖啡因耐受性

因為咖啡因所造成的身體耐受性,可以透過減少攝取量以及不經常食用的方式來進行克服,或是攝取比平常更多的咖啡因也可幫助短期內克服耐受力。在一項針對咖啡因情緒和認知的影響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研究人員檢查了咖啡因對每天喝咖啡的17個人的自我報告,受測者被告知要像平時一樣喝咖啡或者戒掉30小時,然後再服用含有250 mg咖啡因的藥丸或安慰劑,最終發現咖啡因與安慰劑相比,可以改善受測者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即使他們不戒咖啡也是如此;這個研究結果表明,在每天都有喝咖啡的人,只要比平時多攝取一點咖啡因也能帶來這些好處。

但是,無論在哪種情況之下都不建議持續增加咖啡因的攝入量,就算比平常多攝取一些咖啡因會有某些好處,因為,大量的攝取咖啡因對於身體來說時分的危險,再加上咖啡因的攝取量是有上限的,過多的攝取不見得能一直為身體帶來好處。

安全的攝取量

透過多個研究報告指出,以目前全世界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咖啡因平均攝取量大約為400毫克,幾乎都超過每日300毫克的安全攝取上限,而孕婦每天攝入咖啡因量不應超過200毫克,咖啡因的攝取不單單是與喝咖啡有關,有許多膳食補充劑(例如鍛煉前補充劑和燃脂器)以及一些非處方止痛藥(例如Excedrin或Midol)都含有咖啡因;這些產品中的咖啡因可以是人工合成也可是天然來源,另外,純黑巧克力每28g也都含有16毫克的咖啡因,因此,你大量食用黑巧克力也等於攝取大量的咖啡因,對於這點你不得不多加注意食品成分標籤。

咖啡因的安全攝取量
透過多個研究報告指出,咖啡因的安全攝取量為300毫克。

結論

在現今的社會或多或少都會攝取到含有咖啡因的食品或飲料,例如咖啡、茶或是能量飲料。當我們定期的飲用這些飲料,會增加大腦內的腺苷受體使更多的腺苷分子結合它們,之後隨著時間的增長,就會開始降低你身體對於咖啡因刺激作用的耐受性;為了能避免這個現象發生,你可以透過減少每日的攝取量或攝取頻率,例如原本每天攝取一次改為每週攝取一次;而不建議短期間內大量的增加咖啡因攝取量來降低其耐受性。

資料參考/draxe、NCBI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強烈寒流來襲!避免意外,跑馬穿搭有訣竅

2018-01-31
重量訓練運動生理知識庫訓練動作手部肌群

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全台氣溫開始急凍,已有53人疑似因天冷而死亡,平地週末溫度更有可能出現6度低溫,在這樣寒冷的狀況下,熱愛戶外運動,尤其是跑步的朋友們可要注意了!在這麼冷的空氣中跑步,要穿多少衣服在身上才不會冷,又不會影響到跑步排汗呢?

台灣人冬天慢跑時最常見的錯誤是衣服穿太多或太厚,因為當人體開始運動,身體很快就開始熱起來,讓體溫急速升高,所以不需要穿太厚的衣服來讓你身體發熱; 相反的是,當停止跑步時就必須要趕快將這些被汗沾濕的衣服換下來,以免體溫流失過快而感冒,因此,這時才需要多穿幾件衣服。

這裡教你一個簡單的穿搭原則,以外面氣溫加上12度就是你跑步時的體感溫度,就可以大略知道該穿什麼樣的跑步服裝出門,但是這樣的原則也會根據你的體型、 跑速還有跑步的距離長度有所不同,像是對於體型瘦小的跑者,或是那些只去輕鬆跑步的人來說,以室外氣溫增加6~9度就大約是你在跑步時的體感溫度。

另外,在風比較大的天氣跑步時,強風有可能會從背後吹來,這時就切記不要再穿著流汗濕透的衣服,這樣會讓你的體溫快速流失,容易感到寒冷與感冒。

所以,在穿搭法上最好的方式就是洋蔥式的穿脫法,天氣較冷時可以多穿一件薄的排汗防風外套與長袖排汗衫,讓你在開始跑步時就能保持溫暖,當你在跑馬途中覺得熱時,也可以輕易地脫去這些衣服,再把它們綁在腰上,這樣就可以讓你繼續跑步了。至於下半身的穿著,可以選擇排汗性良好的壓縮褲,由於身體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跑步時下半身不需要穿得太厚,以免影響跑步的肌肉運作。市面上有些強調保暖發熱的壓縮褲,可以視你個人實際跑步狀況做選擇,大部分場合裡,你應該不會需要這樣的功能。

強烈寒流來襲!避免意外,跑馬穿搭有訣竅。

以下再提供您在各種氣溫條件之下的穿搭方式,因為台灣天氣較為潮濕,一般會比乾燥區域要感覺冷,所以建議以氣象局提供的體感溫度為主會比較準確,例如,本週末最低溫約10度,不過體感溫度可能會低至5度。

1. 氣溫25度以上:背心與短褲。
2. 氣溫20度以上:短袖排汗衫與短褲。
3. 氣溫15度以上:長袖排汗衫與短褲搭配內搭褲。
4. 氣溫10度以上:薄防風外套、長袖排汗衫、短褲搭配內搭褲,另外可以搭配手套與運動毛帽來保暖耳朵與雙手。
5. 氣溫5度以上:薄防風外套、長袖排汗衫內再搭一件短袖排汗衫、短褲搭配內搭褲,另外可以增加手套與運動毛帽來保暖耳朵與雙手。

總之,天氣寒冷時外出跑步應使用洋蔥式的穿搭法,上衣的部分,可以採取內短外長的方式或加上一件防風的薄外套,藉由運動的時間拉長,體溫也漸漸上升之後,再慢慢的脫去外層的衣服或是外套,下半身則可以選擇短褲加上內搭褲,如果害怕雙手與耳朵會冷,可以自己再選擇加上手套或是運動毛帽來做保暖。另外,參加賽 事務必準備一套乾爽保暖的更換衣物,完賽之後於溫暖處立即換上,避免汗溼衣物讓體溫流失。

至於下雨時常見一些跑友穿輕便雨衣跑步,我們則非常不建議這種做法,因為這種輕便雨衣完全不透氣,穿上它雖然能防雨,但卻會變得非常悶溼不舒服,建議以兼具防雨功能的輕便防風外套代替,不但能擋風擋雨,還可以自由穿搭,若一定要用輕便雨衣,可以將下半部剪掉,僅保留上半部,多少增加一點透氣度。

在呼吸方面,建議以鼻子呼吸為主,若覺得鼻腔實在無法抵擋冷空氣,可以交替使用口呼吸,惟應將口微開即可,以小口呼吸的方式緩衝冷空氣進入體內,並將舌頭頂住上顎來強化緩衝的效果。

天氣急凍,身處亞熱帶的台灣人一般比較難適應,外出跑步甚至參加馬拉松或路跑賽事建議您還是量力而為,身體不適儘速求助,切莫逞強,全身而退比完賽更為重要。

冬日跑步宜採洋蔥式穿搭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I值

2016-05-16
觀念瘦身飲食運動生理知識庫

GI值,是許多人相當關心的一項飲食攝取指標,但是追求低GI值真的有助於減重或是減少體脂肪嗎?這個答案相當具有「爭議性」。

GI值(Glycemic index) 意指升糖指數,這代表著一項食物,在攝取後兩個小時後人體血糖變化的數值,較高的會讓血糖在短時間內上升,所以我們都要選擇較低的食品攝取嗎?食品的GI值多寡,跟本身的纖維多寡、消化容易度、脂肪與蛋白質含量有關,越難消化的脂肪、蛋白質與纖維都會讓食品的GI值下降,同樣份量的白米飯與粥,兩者之間的GI值也有所不同,肉類比起澱粉相對有較低的數值,可是熱量卻不一定比澱粉來得低,因為肉類本身含有的脂肪與蛋白質比較不容易消化,所以數值相對低。

©ShutterStock

GI值與消化難易度有關係,所以「不會」跟熱量成正比關係,GI值越低不代表熱量就越低,然而GI值對於減重者來說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不過在食品的選擇上不能就單單只看升糖指數更需要嚴格控制「份量」與「熱量」。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因為讓血糖上升的速度較慢,可以減少胰島素大量的分泌,將過多的醣類,轉換成脂肪儲存,避免減少脂肪的增加,但是如果是「過高的熱量或是份量」,這樣低GI值的食物根本沒有抑制胰島素的效果。

另外GI值也只是一個相對參考的數值,這個數值會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消化狀況,或是胰島素分泌狀況等等而異,造成同樣食物的GI值在每個人身上產生誤差,這樣的還誤差可以高達正負20(GI值),所以這樣的數值真的只能參考而已,真的要減重,還是透過均衡的飲食與運動才能達成。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選擇「非」精緻化的食品,並攝取具有高纖維,低脂肪與熱量的食物,這樣的食物通常具有較低的升糖指數與熱量,對於自己的血糖控制比較有幫助。一般人想要減少體脂肪,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調配自已的飲食計劃,利用粗食的概念,達到減少體脂肪與飢餓感,避免刻意餓肚子,讓自己不但可以吃飽,也可以吃得放心,未來對於食物的選擇,不需要再刻意挑選GI值過低的,只要挑選非精緻化,低脂肪含量、低熱量的且高纖維的食物,這樣才能真正從飲食改變,從而吃出美好體態。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臺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食品營養-昇糖指數的解讀
6. 史考特醫師的一分鐘健身教室-關於升糖指數

7. JAMA NETWORK-Effects of High vs Low Glycemic Index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