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1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2
2018紐約馬拉松落幕 非洲「熟面孔」囊括男女冠軍
3
世界六大馬拉松與 World Marathon Majors
 運動科學網
運動科學網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2020-09-21
話題 跑步 運動生理 鞋子 觀念 NIKE ASICS MIZUNO 運動科學網

近年運動市場的新穎跑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無論是外觀上繽紛色彩或是特殊的結構設計,不知道身為跑者的你是否有觀察到一個趨勢:「跑鞋鞋頭上揚的趨勢日益明顯,尤其在厚底的跑鞋之中特為突出!」這對跑步會有什麼影響呢?厚底跑鞋上揚的鞋頭結構,真的對跑步時的順暢性有幫助?該結構會對跑步姿態有什麼影響?本文將透過科學的方式,解析跑鞋設計對前足順暢性的影響。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先了解跑步著地過程 -滾動機制

為了揭開順暢性相關的疑惑,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跑步著地的過程,可比擬為一個滾動的動作。從腳跟著地到離地,可分為三個滾動機制,腳跟滾動 (Heel Rocker)、腳踝滾動 (Ankle Rocker) 以及前足滾動 (Forefoot Rocker)。腳跟滾動 (Heel Rocker) 指腳跟初著地到全腳掌踩平;腳踝滾動 (Ankle Rocker) 指全腳掌貼平到腳跟抬起之前;前足滾動 (Forefoot Rocker) 則指腳跟抬起到腳掌完全離地。

下圖由左至右依序是:腳跟滾動 (Heel Rocker)、腳踝滾動 (Ankle Rocker)、前足滾動 (Forefoot Rocker)

著地時,若是腳掌的滾動過程不流暢,則會產生「卡卡」的感覺,使整體滾動動作的速度不平順,而有不佳的順暢感。其中較容易受跑鞋影響的滾動為腳跟滾動及前足滾動,在此我們稱為「後足順暢」與「前足順暢」。本文將著重在前足順暢的部分。

或許你能直接感受到有些跑鞋順暢性的差異,但透過科學儀器量測,將能更清楚地看到差異,即量測前後方向足底壓力中心 (Center of Pressure, COP) 移動的速度變化。2018 年 Lam 等學者研究認為,良好的順暢感,COP 前後方向速度變化應該是漸進式地增加,而並非突然地遽增,換言之,當前後方向 COP 移動速度的變化越平緩,表示滾動過程較不會突然大幅加速,而是平順的滾動。
延伸閱讀:慢跑鞋的順暢感

下圖透過量測足底各部位的壓力大小,可計算出壓力中心(COP,即圖中的圓點);隨著跑步的滾動機制 COP 會由後至前移動,形成不同的速度變化,藉此可分析跑鞋的順暢性。

科學量測 6 雙跑鞋

本文選定 6 雙市售跑鞋,分為一般跑鞋組以及鞋頭上揚組。所謂一般跑鞋組是指無特別設計鞋頭上揚的結構,鞋內也無設計幫助滾動的硬板之鞋款;而鞋頭上揚組,即該跑鞋設計底部較厚,且鞋頭有特別上揚,試圖引導跑者在前足滾動時保持順暢感受,如同蹺蹺板一般。

一般跑鞋
一般跑鞋組:NIKE Free RN 5.0, ASICS MetaRun, MIZUNO Wave Sky 3 Waveknit
鞋頭上揚組
鞋頭上揚組:HOKA ONE ONE Carbon X, ASICS MetaRide, NIKE Air ZoomX Vaporfly Next%

量測由一名跑步經驗豐富的測試員輪流穿著 6 雙市售跑鞋,並於鞋墊處使用 Pedar 足底壓力系統,且於跑步機上以每小時 10 公里的時速 (10KPH) 跑步,每一雙鞋至少跑 3 分鐘以上,擷取穩定的足底壓力訊號並匯出數據,以分析完整步態週期為主。

使用 Pedar 鞋內壓力測量系統分析跑鞋
使用 Pedar 鞋內壓力測量系統,分析前後方向 COP 移動的速度

量測結果出爐,對比一般跑鞋組(虛線)與鞋頭上揚組(實線),在腳跟開始離地的階段,尤其是 60-85% 的時間軸,鞋頭上揚組的 COP 移動速度曲線變化較為平緩,COP 移動速度峰值約落在 0.8-1.2m/s 之間;而一般跑鞋組的 COP 移動速度曲線變化遽增,COP 移動速度峰值約在1.2-1.6m/s之間。綜上所述,COP 移動速度變化較平緩的鞋頭上揚組,有較佳的前足順暢性。

著地期間
著地期間 - 前後方向足底壓力中心移動速度的變化曲線

鞋頭上揚對動作的影響

為了呈現跑步著地時的鞋底滾動變化,我們於操場拍攝慢動作影片,以利了解跑鞋結構改變對動作的影響。由下圖動畫可以清楚看出,鞋頭上揚組有較順暢的滾動過程,這也呼應了上述所分析 COP 移動速度較平順的結果。

ASICS MetaRun, NIKE free RN 5.0, MIZUNO Wave Sky 3 Waveknit:

ASICS MetaRide, NIKE Air Vaporfly Next%, HOKA ONE ONE Carbon X:

我們從一般跑鞋組(黑,ASICS MetaRun)與鞋頭上揚組(白,ASICS MetaRide)各挑出一款鞋,並搭配定格的截圖來做更詳細的解釋。

ASICS MetaRun(一般跑鞋組)與 MetaRide(鞋頭上揚組)的分解動作變化:

ASICS MetaRun與 MetaRide的分解動作變化

從全掌貼平到腳跟離地的過程中,一般跑鞋組在啟動前足滾動機制 (Forefoot Rocker) 時,需較大程度地彎折蹠骨關節;而鞋頭上揚組則是像蹺蹺板般,順應著跑鞋的結構與上揚弧度向前。從黃、紅、藍色點的相對位置便能清楚知道,當一般跑鞋組向前時,黃點位置幾乎是不動的;相對地鞋頭上揚組向前時,黃點位置則是向下,同時間藍點上升,代表鞋頭向下貼平地面,而鞋跟隨之揚升。

從最大彎折到離地瞬間的過程中,前腳掌與掌趾會推蹬地面,我們可觀察到一般跑鞋組推蹬的位移較大,伸展的幅度亦大;反之,鞋頭上揚組的位移較平緩,伸展的幅度小。對比紅點與藍點的軌跡線就能明顯看到一般跑鞋組上升幅度較大;反之,鞋頭上揚組則上升幅度較小。顯示一般跑鞋組在推蹬時會有較大的蹠骨關節彎折動作,而鞋頭上揚組則會受限於鞋子的結構,不須做出較大的延展動作;這樣的動作變化,可降低蹠骨關節推蹬的出力,但會使跑者感受到「推不到的感覺」,形成一種「還沒推蹬就離地」的感受。

結語

本文比較鞋頭上揚組與一般跑鞋組,希望利用足底壓力中心(COP)的移動速度變化探討著地與離地時的現象,並試著解析其中的過程,這並不代表跑鞋的優劣。

跑鞋的結構設計百百種,鞋頭上揚設計的跑鞋並不一定適合每位跑者。有些跑者偏愛一般跑鞋推蹬時腳掌彎折的感受;而有些跑者則偏愛順暢的過渡感。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才是最重要,而透過科學的驗證方式可以提供客觀的數據分析,並排除主觀感受錯誤的可能。

鞋頭上揚組與一般跑鞋組,
鞋頭上揚組與一般跑鞋組

參考文獻:
Lam, C. K. Y., Mohr, M., Nigg, S., & Nigg, B. (2018). Defin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ide’ during running. Footwear Science, 10(2), 77-82.

撰文/董智尚、陳韋翰、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
原文:厚底跑鞋鞋頭上揚對前足順暢性的影響

/ 關於 運動科學網 /
 運動科學網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紐約馬拉松落幕 非洲「熟面孔」囊括男女冠軍

2018-11-05
賽事六大馬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8紐約馬拉松剛於11月4日落幕,今年男女子冠軍都由非洲常勝軍包辦,男子組由波士頓馬拉松兩屆冠軍、近五年四度跑進紐約馬前三的衣索比亞好手Lelisa Desisa奪下;而在賽前就被喻為多強爭后的女子組,最後由四屆紐約馬冠軍「熟面孔」Mary Keitany獲得,極受矚目的上一屆紐約馬后冠Shalane Flanagan則退居第三名。

2018紐約馬拉松落幕 非洲「熟面孔」囊括男女冠軍 ©CNN

紐約馬拉松為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今年共有約125個國家超過5萬名選手,從史坦頓島起跑,橫穿紐約市五大區,最後在曼哈頓第五大道上進入中央公園終點線。
 
今年第48屆紐約馬在陽光明媚的好天氣下開賽,Lelisa Desisa(勒利薩.戴西沙)以2小時05分59秒奪下男子組冠軍寶座,28歲的他來自衣索比亞,曾獲201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馬拉松亞軍,更是2013和2015年波士頓馬拉松男子冠軍。Desisa的同胞Shura Kitata以2:06:01兩秒之差屈居第二;去年紐約馬冠軍、肯亞越野長跑好手Geoffrey Kamworor則以2:06:26獲第三名。

Lelisa Desisa以2:05:59奪下男子組冠軍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男子組前三名,左起為亞軍Shura Kitata、冠軍Lelisa Desisa、季軍Geoffrey Kamworor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女子組部分,肯亞好手Mary Keitany(瑪麗.凱塔尼)以2小時22分48秒領先奪冠,遠遠超過第二名選手Vivian Cheruiyot (2:26:02)3分鐘之久。而男女組別中唯一進入前三名的美國選手Shalane Flanagan,2017年成為40年來第一位在紐約馬封后的美國女冠軍,今年則以2:26:22居第三。
 
Mary Keitany現年36歲,堪稱是紐約馬的熟面孔,這次勝利已是她過去五年來第四次在紐約馬封后。除此,她在倫敦馬拉松跑出世界歷代第二傑,更曾是女子半馬世界記錄保持者,並曾創過10英里、20公里、25公里的女子世界紀錄(均已被打破)。

女子組前三名,左起為第二名Vivian Cheruiyot、冠軍Mary Keitany、第三名Shalane Flanagan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男子總排名
 1  Lelisa Desisa (Ethiopia) 2:05:59 
 2  Shura Kitata (Ethiopia) 2:06:01
 3  Geoffrey Kamworor (Kenya) 2:06:26 
 4  Tamirat Tola (Ethiopia) 2:08:30 
 5  Daniel Wanjiru (Kenya) 2:10:21

女子總排名
 1  Mary Keitany (Kenya) 2:22:48
 2  Vivian Cheruiyot (Kenya) 2:26:02 
 3  Shalane Flanagan (United States) 2:26:22
 4  Molly Huddle (United States) 2:26:44
 5  Rahma Tusa (Ethiopia) 2:27:13

資料來源/CNN,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六大馬拉松與 World Marathon Majors

2016-11-29
知識六大馬馬拉松跑步知識庫

路跑運動在台灣已經進入成熟期,雖然賽事數量逐年有緩減的趨勢,不過熱愛跑步的人還是有很多管道可以揮灑自己的熱血。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參加國外賽事,跑馬順道旅遊,一舉兩得。不過,光只是到處去參加比賽,似乎還缺了一點什麼?沒錯,那就是世界馬拉松賽的聖杯:所謂的「世界六大馬拉松」大滿貫賽事(World Marathon Majors)。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大賽事,包括東京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和紐約馬拉松,都是在世界一級城市所舉辦的超級賽事,不僅名額得用抽籤,有些賽事如波士頓馬還有參賽資格門檻,除了報名難,每一場賽事的登記報名等等費用往往高到令人咋舌,更不用說隨之而來的旅費等等了,因此,除非身體狀況與經濟條件都允許,這六大馬對於一般人來說等同遙不可及的夢想,而,能夠成功集滿這六大賽的獎牌,便是馬拉松跑者一種無上的光榮,可以列為自己的終生偉大成就之一。

World Marathon Majors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 ©World Marathon Majors

其實,World Marathon Majors (WMM) 並不只是上述這六場馬拉松賽而已,這個大滿貫賽事是一種世界頂尖巡迴賽制,在一個「系列」年度之中,選手們若能在其中的賽事之中拿到前幾名就可以累積積分,在系列年度之中誰的積分最高,就能抱走WMM所為你準備的50萬美元獎金,名額的話除了一般的男女選手,上個年度開始還增加了輪椅選手的兩個項目。當然,積分規則不是我們一般人需要去注意的,故在此便不詳述。

World Marathon Majors第五系列年度菁英跑者排行榜 ©World Marathon Majors

而WMM旗下的賽事除了六大馬拉松,還有兩年一次世界田徑錦標賽與四年一次奧運當中的馬拉松項目,因此,嚴格來說是八大馬拉松,只是後兩者並非一般跑者可以參加,也不是每年都有,因此通常不被一般跑者考慮在內,只能將之當作天上的星星一樣膜拜。

©World Marathon Majors

那麼,其餘這六場我們凡人有機會親炙的賽事概況如何?我們為您整理如下表:

世界六大馬拉松

從2016年開始,跑者只要集滿六大賽事完賽資格,便能同時申請獲得WMM所頒發的「六顆星完賽者Six Star Finisher」獎牌。而上述的「系列年度」僅適用於要累積積分的菁英選手,一般跑者只要集滿六大賽即可獲得這面6星獎牌,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World Marathon Majors 6星完賽獎牌 ©blogspot/maychan88

那麼,台灣有沒有人已經獲得這面代表跑馬界無上榮譽的6星獎牌呢?有的,在WMM粉絲頁上,於2016年紐約馬圓滿落幕之後刊登了這位Kevin Tsai獲獎的照片與消息。

據悉,這位Kevin Tsai來自台灣,目前住在美國洛杉磯,他也將在下個月回台參加台北馬拉松,屆時若有跑友遇到他不妨跟他道聲恭喜!

來自台灣的Kevin Tsai甫獲WMM 6星獎牌 ©Facebook/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若您想深入了解每一場賽事的細節,請點以下連結:

東京馬拉松:亞洲最值得期待的城市賽
倫敦馬拉松:最難中籤卻最慈善的賽事
波士頓馬拉松:跑者心中最高聖殿
柏林馬拉松:破PB的最佳選擇
芝加哥馬拉松:多情別樣的特色賽事
紐約馬拉松:全世界最瘋狂的嘉年華賽事

©World Marathon Majors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