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1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2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烈焰新色10/28限量開賣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烈焰新色10/28限量開賣
3
劉承勛: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運動科學網
運動科學網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2020-09-21
話題 跑步 運動生理 鞋子 觀念 NIKE ASICS MIZUNO 運動科學網

近年運動市場的新穎跑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無論是外觀上繽紛色彩或是特殊的結構設計,不知道身為跑者的你是否有觀察到一個趨勢:「跑鞋鞋頭上揚的趨勢日益明顯,尤其在厚底的跑鞋之中特為突出!」這對跑步會有什麼影響呢?厚底跑鞋上揚的鞋頭結構,真的對跑步時的順暢性有幫助?該結構會對跑步姿態有什麼影響?本文將透過科學的方式,解析跑鞋設計對前足順暢性的影響。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厚底跑鞋鞋頭上揚 對前足順暢性真的有影響嗎?

先了解跑步著地過程 -滾動機制

為了揭開順暢性相關的疑惑,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跑步著地的過程,可比擬為一個滾動的動作。從腳跟著地到離地,可分為三個滾動機制,腳跟滾動 (Heel Rocker)、腳踝滾動 (Ankle Rocker) 以及前足滾動 (Forefoot Rocker)。腳跟滾動 (Heel Rocker) 指腳跟初著地到全腳掌踩平;腳踝滾動 (Ankle Rocker) 指全腳掌貼平到腳跟抬起之前;前足滾動 (Forefoot Rocker) 則指腳跟抬起到腳掌完全離地。

下圖由左至右依序是:腳跟滾動 (Heel Rocker)、腳踝滾動 (Ankle Rocker)、前足滾動 (Forefoot Rocker)

著地時,若是腳掌的滾動過程不流暢,則會產生「卡卡」的感覺,使整體滾動動作的速度不平順,而有不佳的順暢感。其中較容易受跑鞋影響的滾動為腳跟滾動及前足滾動,在此我們稱為「後足順暢」與「前足順暢」。本文將著重在前足順暢的部分。

或許你能直接感受到有些跑鞋順暢性的差異,但透過科學儀器量測,將能更清楚地看到差異,即量測前後方向足底壓力中心 (Center of Pressure, COP) 移動的速度變化。2018 年 Lam 等學者研究認為,良好的順暢感,COP 前後方向速度變化應該是漸進式地增加,而並非突然地遽增,換言之,當前後方向 COP 移動速度的變化越平緩,表示滾動過程較不會突然大幅加速,而是平順的滾動。
延伸閱讀:慢跑鞋的順暢感

下圖透過量測足底各部位的壓力大小,可計算出壓力中心(COP,即圖中的圓點);隨著跑步的滾動機制 COP 會由後至前移動,形成不同的速度變化,藉此可分析跑鞋的順暢性。

科學量測 6 雙跑鞋

本文選定 6 雙市售跑鞋,分為一般跑鞋組以及鞋頭上揚組。所謂一般跑鞋組是指無特別設計鞋頭上揚的結構,鞋內也無設計幫助滾動的硬板之鞋款;而鞋頭上揚組,即該跑鞋設計底部較厚,且鞋頭有特別上揚,試圖引導跑者在前足滾動時保持順暢感受,如同蹺蹺板一般。

一般跑鞋
一般跑鞋組:NIKE Free RN 5.0, ASICS MetaRun, MIZUNO Wave Sky 3 Waveknit
鞋頭上揚組
鞋頭上揚組:HOKA ONE ONE Carbon X, ASICS MetaRide, NIKE Air ZoomX Vaporfly Next%

量測由一名跑步經驗豐富的測試員輪流穿著 6 雙市售跑鞋,並於鞋墊處使用 Pedar 足底壓力系統,且於跑步機上以每小時 10 公里的時速 (10KPH) 跑步,每一雙鞋至少跑 3 分鐘以上,擷取穩定的足底壓力訊號並匯出數據,以分析完整步態週期為主。

使用 Pedar 鞋內壓力測量系統分析跑鞋
使用 Pedar 鞋內壓力測量系統,分析前後方向 COP 移動的速度

量測結果出爐,對比一般跑鞋組(虛線)與鞋頭上揚組(實線),在腳跟開始離地的階段,尤其是 60-85% 的時間軸,鞋頭上揚組的 COP 移動速度曲線變化較為平緩,COP 移動速度峰值約落在 0.8-1.2m/s 之間;而一般跑鞋組的 COP 移動速度曲線變化遽增,COP 移動速度峰值約在1.2-1.6m/s之間。綜上所述,COP 移動速度變化較平緩的鞋頭上揚組,有較佳的前足順暢性。

著地期間
著地期間 - 前後方向足底壓力中心移動速度的變化曲線

鞋頭上揚對動作的影響

為了呈現跑步著地時的鞋底滾動變化,我們於操場拍攝慢動作影片,以利了解跑鞋結構改變對動作的影響。由下圖動畫可以清楚看出,鞋頭上揚組有較順暢的滾動過程,這也呼應了上述所分析 COP 移動速度較平順的結果。

ASICS MetaRun, NIKE free RN 5.0, MIZUNO Wave Sky 3 Waveknit:

ASICS MetaRide, NIKE Air Vaporfly Next%, HOKA ONE ONE Carbon X:

我們從一般跑鞋組(黑,ASICS MetaRun)與鞋頭上揚組(白,ASICS MetaRide)各挑出一款鞋,並搭配定格的截圖來做更詳細的解釋。

ASICS MetaRun(一般跑鞋組)與 MetaRide(鞋頭上揚組)的分解動作變化:

ASICS MetaRun與 MetaRide的分解動作變化

從全掌貼平到腳跟離地的過程中,一般跑鞋組在啟動前足滾動機制 (Forefoot Rocker) 時,需較大程度地彎折蹠骨關節;而鞋頭上揚組則是像蹺蹺板般,順應著跑鞋的結構與上揚弧度向前。從黃、紅、藍色點的相對位置便能清楚知道,當一般跑鞋組向前時,黃點位置幾乎是不動的;相對地鞋頭上揚組向前時,黃點位置則是向下,同時間藍點上升,代表鞋頭向下貼平地面,而鞋跟隨之揚升。

從最大彎折到離地瞬間的過程中,前腳掌與掌趾會推蹬地面,我們可觀察到一般跑鞋組推蹬的位移較大,伸展的幅度亦大;反之,鞋頭上揚組的位移較平緩,伸展的幅度小。對比紅點與藍點的軌跡線就能明顯看到一般跑鞋組上升幅度較大;反之,鞋頭上揚組則上升幅度較小。顯示一般跑鞋組在推蹬時會有較大的蹠骨關節彎折動作,而鞋頭上揚組則會受限於鞋子的結構,不須做出較大的延展動作;這樣的動作變化,可降低蹠骨關節推蹬的出力,但會使跑者感受到「推不到的感覺」,形成一種「還沒推蹬就離地」的感受。

結語

本文比較鞋頭上揚組與一般跑鞋組,希望利用足底壓力中心(COP)的移動速度變化探討著地與離地時的現象,並試著解析其中的過程,這並不代表跑鞋的優劣。

跑鞋的結構設計百百種,鞋頭上揚設計的跑鞋並不一定適合每位跑者。有些跑者偏愛一般跑鞋推蹬時腳掌彎折的感受;而有些跑者則偏愛順暢的過渡感。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才是最重要,而透過科學的驗證方式可以提供客觀的數據分析,並排除主觀感受錯誤的可能。

鞋頭上揚組與一般跑鞋組,
鞋頭上揚組與一般跑鞋組

參考文獻:
Lam, C. K. Y., Mohr, M., Nigg, S., & Nigg, B. (2018). Defin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ide’ during running. Footwear Science, 10(2), 77-82.

撰文/董智尚、陳韋翰、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
原文:厚底跑鞋鞋頭上揚對前足順暢性的影響

/ 關於 運動科學網 /
 運動科學網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烈焰新色10/28限量開賣

2022-10-25
馬拉松PUMA鞋子跑步配備館

運動品牌 PUMA 2021年首度發布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將液態氮氣注入發泡成型的中底胚模中,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今年春天將 NITRO 氮氣科技再升級,推出全新 NITRO Elite 菁英版氮氣中底,以更輕量、更大能量回饋的絕佳機能再度震撼跑鞋市場,其中,重磅研發打造的高階氮氣「菁英馬拉松競速型 FAST-R NITRO Elite 專業跑鞋」更是頂尖跑者心中的夢幻逸品,讓台灣跑者引領期盼它是否能引進國內市場。PUMA Taiwan 今正式宣布,高階氮氣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將於 10 月 28 日首發限量來台,並隨鞋附贈 FAST-R 高規專業慢跑襪款 1 雙。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烈焰新色10/28限量開賣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烈焰新色10/28限量開賣

話題不斷的 FAST-R NITRO Elite 採用獨特分離式中底帶來創新視覺與足感體驗,連結前後端中底的外露式 PWRPLATE 純碳纖維動力推進片更是讓跑者為之瘋狂,將多重專業跑鞋科技完美結合,誓言成為今年頂尖革新跑步裝備首選,旗艦級菁英馬松競速跑鞋標竿。

PUMA Fast-R NITRO Elite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版 NITRO Elite 氮氣科技中底

PUMA 創新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是利用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將液態氮注入高品質物料製成的小型胚模中使其發泡延展,發泡完成後的中底便會透過氣泡造成肉眼看不見的空間,帶來輕量與高效緩衝並存的穩定腳感,最後再將發泡後胚模壓製塑形為最終中底,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比一般 EVA 中底材質輕量 46%,更比 PROFOAM 輕量 30%,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而升級祭出的 NITRO ELITE 菁英版氮氣科技中底,相較 NITRO 氮氣中底更加輕量 31%,緩衝與回彈分別提升 18% 及 5.7% 雙雙升級,完美輕盈腳感讓跑者完勝最大化緩衝和避震雙大關鍵機能。

PUMA FAST-R Nitro Elite
PUMA FAST-R Nitro Elite

PUMA PWRPLATE 熱塑純碳纖維動力推進片

PUMA 全新碳板科技 PWRPLATE 是純碳纖維結構的叉狀碳板,以槓桿的原理最大程度將腳趾推蹬的力量轉移為推力,也有效的降低足部關節推蹬的損耗。純碳纖維結構提供了絕佳的支撐性與回彈,與 PROPLATE 動力推進片最大的不同則是採用了動態足體形狀設計,更深的叉狀切割形狀讓大拇指壓在碳板內側,其它腳趾則在外側產生扭轉,進而獲得全方位的超級回彈與支撐穩定,即使在轉彎和不平坦的地面也能提供能量回饋。

全方位的超級回彈與支撐穩定,即使在轉彎和不平坦的地面也能提供能量回饋
全方位的超級回彈與支撐穩定,即使在轉彎和不平坦的地面也能提供能量回饋

高階氮氣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

FAST-R Nitro Elite 鞋面採用超輕量高透氣機能網布達到完美貼合包覆,同步於關鍵部位加入 PWRTAPE 強化貼片,焦點式加強整體耐用支撐;鞋款最大重點即是針對競速需求發展出的分離式塊狀中底,由前方 Nitro Elite 回彈緩衝氮氣科技及後方 EVA 緩震穩定科技共同組成,其中空的結構設計同時具備降低鞋身重量的一大優勢;連結前後中底的外顯式 PWRPLATE 熱塑純碳纖維動力推進片是 PUMA 今年全新碳板科技,其純碳纖維結構加上叉狀切割有效減輕碳板重量,動態足體形狀設計讓足部扭轉更靈活,實跑時會有種被牽引往前推進的強韌力道,有助跑者的步態更加流暢省力有效率,對於腿部肌力有一定水準的菁英跑者可說是錦上添花的效果;大底搭配 PUMAGRIP LIGHT 輕量耐磨橡膠大底,採用高性能橡膠混合打造,重新設計後相較 PUMAGRIP 減少約 44% 重量,打造更為輕巧以及抗滑提升 31.6% 的腳感享受,絕對的輕量加乘優秀的牽引力,讓跑步環境不受限。

PUMA 同步針對女性跑者量身推出女款 PUMA FAST-R NITRO Elite 全碳板菁英馬拉松氮氣跑鞋,相較於男性跑鞋,女性專屬系列鞋款採用更窄鞋後跟設計,搭配低腳背鞋面、與更符合女性足型的足弓弧曲輪廓,為女性跑者打造專屬極致的舒適腳感。

PUMA FAST-R Nitro Elite
PUMA FAST-R Nitro Elite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烈焰新色10/28限量開賣
PUMA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烈焰新色10/28限量開賣

首發 Fireglow 烈焰新色高階氮氣 FAST-R NITRO Elite 菁英馬拉松競速跑鞋,即將於 10 月 28 日限量登台,隨鞋再附贈 FAST-R 高規專業慢跑襪款。國內凸台菁英跑者們將可於指定門市與 PUMA 官方網站入手這雙本年度討論度最高的指標氮氣跑鞋。

FAST-R NITRO Elite 首發烈焰新色 限定門市
FAST-R NITRO Elite 首發烈焰新色 限定門市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劉承勛: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2016-05-12
戶外運動越野跑專訪故事跑步話題

從小就非常活潑的承勛,因為個性好動,自國小便開始練習國術,反正只要是跟動有相關的,他一概不抗拒。

命中注定的體育人

到了國中由於家庭因素,不得已只好搬到別的縣市。對於正值青少年的他來說,要離開自己習慣的地方、朋友,可以說是相當不習慣…所以那時的他心裡經常鬱悶、也始終無法適應新環境,唯一不變的事是依然喜歡運動。導師也觀察到他的問題,為了讓承勛能夠快樂成長,他推薦承勛去參加學校的田徑隊,開始練跑,也因為這樣正式開啟了他的運動生涯。

那時,雖然學業成績不盡理想,但是體育成績卻是高人一等,所以他就延續著自己喜歡的體育,就讀體育班。在那裡,或許是為了要讓學生有更好的基礎,所以管理也相對嚴格,不過這樣的軍事化管理卻讓承勛快喘不過氣,他突然轉念思考:如果我順利考上大學,就要好好念書,不在念體育了。於是他高三的時候就開始奮發讀書,只希望能考取理想的大學。考試成績不差的他,在填志願期間的選擇也不少,但也許是命中注定吧!最後的結果他依然考上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承勛相當驚訝,不過乖巧又踏實的他想:「既然考上了,那就好好讀下去。」

定向越野,找到內心自我

進入大學後,他遇到了學校的老師正在推廣定向越野這個項目,看著影片中的人們在森林裡拿著地圖穿梭自如,也引起了承勛內心那種想冒險、挑戰的激昂。承勛說:「我是一個鬼靈精怪的人,所以對於路線思考的邏輯,我想我是沒問題的。」
就這樣他正式加入了定向越野的行列,有天分的他也在一年之後,順利選上青少年組的國手,第二年直接跳到男子菁英組。

 

勝敗乃是家常事-大男孩劉承勛

在得失心中面對失敗,在失敗中找到重新努力的動力

雖然在每個練習或比賽的過程中,承勛總是帶著享受的心情參與,但對自我要求很高的他,在心中還是放著一把尺,時時提醒自己該注意的細節。

記得在一場全國賽的當天,那也是他人生第一場的定向越野賽。信心滿滿,當時的他認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是這樣的自信其實也是承勛慣用掩蓋壓力的方式,所以翻開內心,他是緊張的。當時他所參加的是順點賽,就是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順序完成大會所指定的打卡點。或許是第一次,得失心也較重,他在這場重要的大型比賽之中,雖然速度最快,但是卻少打了一個點…看著榜單沒有劉承勛這三個字的排名和名字,難過的他哭了好幾天,他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其實不適合定向越野這個項目…俗語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他打給最支持、疼愛他的母親,母親安慰他:「不要難過,我們應當勇於面對失敗,想想是不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呢?」

聰明的承勛聽了母親的話,也開始認真思考、反省,他告訴自己:勝敗乃是家常事,未來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賽事等著我,不是失敗了就要氣餒,而是從今天開始要更努力。

 

承勛努力比賽中 劉承勛提供

拿到金牌的秘訣是…

放下得失心,帶著這場比賽的警惕與家人的支持,承勛也開始更謹慎面對接下來的每個挑戰。去年,他參加了兩岸四地公開賽,當時的他因為在那陣子已經參與太多不同的比賽,所以對於這場比賽,他反而沒有看得太重,只想能順利完賽就好。也許就是充滿著放鬆的感覺去面對,他意外地在這場公開賽之中拿到百米定向和定向接力的金牌。看著自己的金牌他懂了,原來這就是平常心的感覺,過去的他把太多事情看太重,才會造成一直不穩定的狀態,但當內心真正放鬆之時,成績的表現就能自然而然的提升。最近,他也在定向越野的世界排名賽中,打敗北韓、日本、香港等強手,拿到冠軍。

運動是一個專業,更是有發展的行業

現在的他一邊研讀研究所之餘,還開立了自己的定向越野工作室。除了要讓更多人認識定向越野之外,他也想要讓這些在定向越野上付出這麼多的選手們,當跑到某個定位時,還能有更多的發展,例如:承辦活動、繼續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同時也讓他們的父母不擔心,知道孩子的選擇是有未來的。

曾經運動對承勛來說是一種責任,但接觸定向越野之後,對現在他來說是一種興趣。因為責任會有壓力,但轉化成興趣後反而是告訴自己:甚麼樣的身體狀態,就去訓練怎樣的強度,反而能讓表現更好。同時,定向越野也像自己的人生一樣,每個打卡點就像人生的每個里程碑,按部就班依序走完,有天一定能到達終點。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承勛,加油!

撰文/瀅瀅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