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可說是跑者最重要的裝備之一,其舒適程度與性能將會大大影響跑步表現,穿著適合自己的跑鞋除了有助於提高成績,也能降低受傷的機會;反之,穿著自己不適應的鞋子,既跑不出該有的表現,也可能提高受傷風險。最近我的一位選手從原本穿習慣的 Nike 4%,嘗試另一雙彈性更好的新跑鞋卻明顯感到更加吃力,回來看 Stryd 的跑步功率數據也發現跟以往有很大的落差,在此分享這次的經驗給大家。
下圖是最近兩次輕鬆跑的數據記錄,06/15 是穿著習慣的跑鞋,06/16 則是穿近期新嘗試的跑鞋,兩次路線相同,跑步距離同樣是 10 公里,也同樣以 6:00/km 的配速完成。
可以發現在相同配速下,平均功率卻高了 4W(157 → 161W),換算功率體重比從 2.80W/kg 上升至 2.88W/kg,高了將近 3%,因此跑步效能(RE)也從 0.99 大幅降低至 0.96,代表新鞋明顯降低了他的跑步經濟性,跑起來更耗力。再深入一點看,垂直振幅從 5.95cm 提高到 6.63cm,姿勢功率(Form Power)也從 49W 增加到 53W,剛好高了 4W,代表多出來的功率全都來自姿勢功率(無助於水平前進的功率)。另外,觸地時間從 276ms 縮短至 253ms,下肢剛性(LSS)更是從 7.6kN/m 提高到 9.2kN/m,雖然說兩者都跟跑步經濟性呈正向關係,但前提是在維持差不多的垂直振幅下才成立,像這次大幅縮短的觸地時間與更高的剛性只不過是因為新鞋帶來過多的彈性所導致(垂直振幅跟騰空時間增加,每步重心下墜需要花更多力量接住自己),對於水平前進並沒有任何的幫助,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因此,大家在找適合自己的跑鞋時,除了自我主觀感受外,也可以根據 Stryd 的數據作為輔助:
1.跑步效能:
在相同環境下,當同樣的配速下功率增加,或是同樣的功率下配速變慢,都會導致跑步效能變差;最適合自己的跑鞋,應該能讓你跑出較高的跑步效能。
2.姿勢功率/垂直振幅:
如果跑鞋不適合你,跑步效能變差通常都是來自於姿勢功率的增加,把它們放在一起看,就能確認多出來的功率是來自哪裡。
3.下肢剛性:
就像賽車的懸吊系統,無論是過硬或過軟都會影響性能表現;跑者也一樣,腿的剛性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跑步表現,並不是只單絕追求越高就是越好。通常在維持差不多的垂直振幅下,下肢剛性的提高才會帶來真正的效益,否則可能只是更多上下彈跳所造成。
在這個講求科學化的時代,一昧地埋頭苦練已經不是現代人追求進步的方式。 想要更客觀、更精確的方式監控跑步訓練強度? 不用毫無頭緒的猜測是否達到訓練計畫中的每一項目標。 Stryd 可以告訴你,你還能加多少速或是是時候該放慢腳步,不畏懼逆風,且戰勝風阻。
ASICS正式發佈全新一代GEL-NIMBUS 24緩衝型跑鞋,全新一代緩震技術再升級,首度搭載最輕量FLYTEFOAM BLAST +中底,相較上一代更回彈,更大幅減少20%重量,成為GEL-NIMBUS系列歷代最輕,目前鞋款已於全台正式上市,將帶給跑者輕適緩震跑步體驗,享受每刻跑步時光!
GEL-NIMBUS 24不僅承襲上一代系列的設計優點,更是在鞋款外型、輕量化和緩震性能上卓越精進,鞋身外型更貼近年輕一代消費者喜愛的流線外觀,並根據現代跑鞋輕量化的整體趨勢進行全方位「瘦身」,首度採用以輕量緩震為特點的FLYTEFOAM BLAST+(簡稱FF BLAST+)中底科技,上層FF和下層FF BLAST+的中底結構讓GEL-NIMBUS 24較上一代整體彈力提升12%,重量減輕20%,大幅降低約20克。而大底搭載ASICS LITE RUBBER,相較一般橡膠外底更加輕量兼具耐用性。最後,移除上一代外置後跟穩定片,將其嵌於後跟海綿當中,使鞋款視覺觀感更加輕巧。
ASICS亞瑟士同步實現GEL-NIMBUS系列對於舒適跑步體驗的一貫承諾!這次中底依舊採用基於男女跑者差異而量身訂製的3D空間結構,減輕鞋身重量同時通過大幅度的形變為跑者提供更優質的緩震體驗。
而受到媒體一致好評的針織插角鞋舌,其透氣、柔軟且具有延展性的鞋舌,全面性包覆腳背,提供貼合的感受,大幅減少跑者在移動步伐時,鞋舌與腳背的摩擦感。後跟搭載經典亞瑟士膠材質,以及採用TRUSSTIC SYSTEM中足穩定片,打造兼具緩震與穩定的腳感,適用內翻、高足弓與一般足旋跑者,為長距離跑步提供最佳衝擊保護。
嶄新一年ASICS推出ASICS GEL-NIMBUS 24長跑挑戰賽,即日起至2月20日至馬拉松世界報名,即可於2月21日至3月13日累積跑步里程數,凡完成24km跑者,可獲得ASICS官網GEL-NIMBUS 24專屬200元商品折扣,以及ASICS跑步背包10L抽獎資格;跑步里程累積至124km者,則有機會抽中ASICS平織防撥水外套及全新一代GEL-NIMBUS 24跑鞋。
資料提供/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林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