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國專家研究:健走可逆轉飲酒造成的腦損傷!
1
美國專家研究:健走可逆轉飲酒造成的腦損傷!
2
解決腰背肌肉緊繃及疼痛 最佳的6招拉伸動作
3
太P力脊椎運動—保健脊椎,健康沒煩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專家研究:健走可逆轉飲酒造成的腦損傷!

2021-01-12
話題 保健 健走 觀念

是否有曾經有喝醉的經驗嗎?當喝醉時會反應變慢、走路不平衡,甚至酒醒後什麼也記憶變差,其實這些就是傷腦的反應。根據研究顯示,台灣100個人中有2~3個人有酒癮問題,加上不得不飲酒的應酬族群,受酒精傷腦的人口眾多。但是,如何逆轉飲酒帶來的腦部損傷?美國專家研究發現,其實可以靠幾乎人人都做得到的健走方式來修復飲酒帶來的腦部損傷。

美國專家研究:健走可逆轉飲酒造成的腦損傷! ©mdlinx.com

為何大量飲酒易傷腦?

腦部原本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退化萎縮;通常約從30歲,腦部老化就逐漸展開,主因是神經纖維聚集的區域細胞自然死亡,造成腦部變小。除了老化,酒精葉是讓腦部退化萎縮的另一主因,酒精會加快腦部退化萎縮的速度。根據研究證實,喝酒損傷腦部的神經,就像人老後的腦部功能衰退萎縮一樣。神經專科醫師表示,不論男女,人體在酒精濃度增加時,會降低體內保護腦部的化學物質分泌,且腦組織的細胞也會減少。然而一旦腦內的神經細胞死亡就回不去了。腦部退化萎縮的症狀,輕者出現記憶力下降、思考力退化,重者產生失智症。根據統計,經常大量飲酒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不飲酒的4.6倍。

頭痛
©health.harvard.edu

喝多少酒會損傷細胞?

根據德國海德堡大學附設醫院的醫學專家指出,人在約2~3杯啤酒入喉後,經過6分鐘就會改變腦細胞組織。就算只有在應酬時才喝酒,長期下來也是會使思考力下降。此外,另一項研究發現,一生喝的酒量越多,腦的萎縮程度越嚴重,且飲酒歷史越長,大腦萎縮發生的越提早。對健康人而言,飲酒對腦部的破壞是暫時性的,因為受影響的腦細胞可以自我修復,恢復正常功能。不過,長期飲酒,受酒精影響的細胞要花長時間才能恢復功能。為了維護腦部健康,除了飲酒適量就好,專家建議,不妨平日養成健走習慣,因為健走可以幫助喝酒的人修復受損的腦神經。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發現,經常做有氧運動,還可以降低飲酒引起的大腦圓傷,避免腦神經受到老化或疾病的損傷。

©thelist.com

為何健走可修復飲酒後的腦部傷害?

健走是有氧運動,能緩解老化引起的神經及認知功能退化,並且健走能活化腦神經功能,人體中最耗費氧的部位就是腦神經細胞,若是健走時搭配呼吸調整,可以讓腦部順循環來修復受損的血管,進而預防健忘、失智症的發生。因此,可以逆轉或預防喝酒對大腦造成的損傷。健走這項運動適合所有年齡層,無場地、時間限制,且不花錢,是最被推薦的運動項目。若你有喝酒習慣或不得不應酬喝酒,請穿上舒適的健走鞋,不一定要特地去公園或是健身房健走,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以及地點或是方式,都可增加健走機會,就能一掃酒精對腦部的傷害。

健走
©health.harvard.edu

資料來源/Healthline、MDLINX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解決腰背肌肉緊繃及疼痛 最佳的6招拉伸動作

2018-07-06
痠痛對策瑜伽動作肌肉痠痛保健瑜伽知識庫訓練動作

擁有一個強壯的下背肌是避免腰部痠痛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但訓練後的肌肉放鬆與伸展也同樣重要,因為,肌肉的靈活性是健康和無痛身體的主要組成部分,過度緊繃的肌肉及關節是導致訓練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常見的坐骨神經疼痛和梨狀肌綜合症是神經被夾在下脊柱所造成的結果,想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拉伸。

過度緊繃的肌肉及關節是導致訓練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

但你知道要如何去伸展背部肌肉呢?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每週一次的瑜伽或單純拉伸動作對減少腰痛和改善背部運動同樣有效。為了調查瑜伽與單純拉伸動作對於背部肌肉的放鬆功效是否相同,西雅圖集團健康研究所的Karen J. Sherman博士帶領研究小組,針對228名成年人展開一項研究,這些人都患有中度腰痛至少持續3個月以上,這些人被隨機分配到伸展組、瑜伽組及自我護理組,並針對伸展組與瑜伽組在每週進行75分鐘的課程,自我護理組收到一本自我護理書籍在家自行訓練,經過3個月之後,瑜伽組與拉伸組的人都減少了用於背部疼痛的藥物,其效果都優於自我護理組的人。Karen J. Sherman博士說:我們預計背部疼痛可以通過瑜伽來緩解而不是拉伸,但研究的結果卻令我們驚訝。透過研究的結果証明瑜伽和伸展運動對於那些願意嘗試體力活動來緩解中度腰痛的人來說是安全的選擇。

每週一次的瑜伽或拉伸動作對減少腰痛和改善背部運動同樣有效。

這次我們將介紹6個瑜珈拉伸下背部的主要動作,讓你能透過這幾個動作拉伸腿筋、腰背以及臀肌等這幾個區域的肌肉部位。每個姿勢盡量嘗試保持伸展至少1分鐘左右,最多不超過2分鐘。

 招式  1 單膝點地脊椎扭轉式
身體採用仰臥姿式雙腿伸直在地板上,接著右腳屈膝於胸前;然後用左手將右腳往左邊扭轉至膝蓋靠近地面,同時,將右臂伸出平放於地面頭向右方轉,然後身體放鬆保持這個姿勢一分鐘,接著換邊再操作一次。

單膝點地脊椎扭轉式,身體放鬆保持這個姿勢一分鐘。 ©Yogi Weekly

 招式  2 壓腿排氣式
仰面躺著全身放鬆,下巴微收伸展頸部,雙腿伸直併攏雙手擺放於身體兩側,手背朝上掌心朝下。接著,左腳保持伸直同時將右腳曲起雙手抓著右腳膝蓋,將右膝蓋往胸前下壓感受下背部及臀部肌肉拉伸,保持一分鐘之後換邊再做。(也可兩腿同時屈膝)

壓腿排氣式,可單腿做也可雙腿一起做。 ©bikramyogacapecod.com

 招式  3 盤腿前彎式
首先,雙腿盤坐在地上雙手往上延伸,讓脊椎有往上拉伸的感覺之後,上半身往前傾將雙手放在地板上,接著雙手向前延伸同時臀部固定不動,讓下背肌有拉伸的感覺,保持一分鐘之後起身再做。

盤腿前彎式主要讓下背肌有拉伸的感覺。 ©SparkPeople

 招式  4 單腿碰膝式
採用坐姿雙腿往前伸直背部保持直挺,將右腳帶到左大腿內側或膝蓋,接著雙手往頭頂上方延伸後,再將上半身往前延伸將雙手握住左腳底,這時左腳依然保持伸直的狀態,盡量讓腹部靠近左大腿,感受背部、脊椎與左腿筋的拉伸,維持一分鐘後再換邊操作。

盡量讓腹部靠近左大腿,感受背部、脊椎與左腿筋的拉伸。 ©Yoga Journal

 招式  5 貓牛式
這是一個貓式與牛式所組合成的一個動作,首先,將四足著地呈現跪姿,雙臂及大腿與地面垂直掌心及膝蓋著地,吸氣,肩胛骨朝中線下滑;背部下凹將肚臍向下拉向地面(牛式),接著,吐氣將頭部和下巴往胸口處內收,同時背部往上拱起收腹(貓式),這兩個姿勢各維持一分鐘並重複10次。

這是一個貓式與牛式所組合成的一個動作。 ©ezellchiropracticllc.com

 招式  6 坐姿直腿前彎式
採用坐姿雙腿伸直背部直挺,將雙手往頭頂上方做延伸的動作(掌心朝內),接著彎曲上半身讓腹部盡量靠近大腿,手肘擺放於雙腿外側並貼於地面,這時會感受到下背部與腿部肌肉的伸展,維持一分鐘後再恢復起始位置,接著重複操作10次。

彎曲上半身讓腹部盡量靠近大腿,這時會感受到下背部與腿部肌肉的伸展。 ©World Peace

資料參考/barbend、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太P力脊椎運動—保健脊椎,健康沒煩惱!

2016-10-06
趨勢伸展觀念保健知識庫

脊椎運動起源

脊椎是人體的主要架構俗稱"龍骨",是人體最重要的骨髓。它貫穿我們的神經傳遞,從大腦到末梢環環相扣。

太P力脊椎體況管力運動(Spine Exercise of Taichi+Pilates+Body Mechanics,簡稱TPM)即在於綜合基礎理論從人體生理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及物理學的知識,重新詮釋太極導引(Taichi Dowing)之鬆沉勻柔的肌肉旋轉精神、彼拉提斯(Pilates)核心肌群肌力穩定訓練、身體力學(Body Mechanics)運用力學原理维持和控制身體的的平衡。

而TPM脊椎穩定運動一直是十分受重視的姿勢不良改善運動,其強調將一個肌肉功能有肌力和柔軟的對稱訓練,使脊椎藉由脊柱四週的肌肉,多裂肌群收縮控制使之保持在最穩定的、中間的及平衡的人體垂直線,在此體態下進行所有的工作或日常活動。

脊椎的構造

脊椎有這四個生理彎曲形態分為頸椎、胸椎、腰椎以及尾椎。脊椎作用是承載人體重量。對於身體的壓力以及五臟六腑都能提供足夠的保護,而為了達到更好的平衡重量壓力以及保持足夠的彈性而產生。而脊椎承受了人體重量的絕大部分壓力,如果我們背部的大肌群沒力氣將我們脊椎拉回正確的位置,這樣會造層駝背,而駝背會間接影響到椎間盤,使我們身體失去平衡。

脊椎 ©life.ettoday.net

而人類的壽命平均約80歲,我們並非能一直依賴外在的協助,需要達到自我的身體肢體平衡、肌力訓練、儀態美學、身心靈全方位照護才能讓身體更健壯。當我們在日常活動時,常常會略到我們的脊椎,脊椎生病後我們也沒意識到,當脊椎生病後會導致內臟病變以及後續身體上的疾病。

而從上小學6歲開始,小朋友的脊椎已經嚴重歪斜和背肌張力失衡,從開始背書包上學開始寫功課到做報告、看黑板到成年開始用平板電腦,十幾年的生活錯誤姿勢養成了這些慣性動作。當人體長時間處於某一特定姿勢,例如:長時間打電腦玩手機、翹腳、坐姿不正確…等等,或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這些生活中的動作長時間累積下來,會造成椎間盤錯位、異位,椎間板凸出,甚至於脊髓神經被壓迫後產生腫痛與萎縮。再來會延伸到我們全身五臟六腑各部位,而導致酸痛及各種疾病,例如:失眠、頭痛、高血壓、心臟病、坐骨神經痛、腰酸背痛、便祕、排尿困難、造血功能失常、呼吸困難、胸悶、倦怠等等…..多種病症。

孩童從6歲開始就背包包 ©pricerunner.dk

脊椎病不限制於任何年齡,上至兒童下至老年人都有機會發病。但我們可以透過太P力脊椎運動去達到身體與脊椎的互動。我們需由基礎的脊椎中線穩定訓練中,找到自己最正確的脊椎位置以練習控制穩定肌群,進而在重複練習多裂肌群肌纖維長度和韌性下,藉由重覆練習以期建立大腦中正確的運動模式。脊椎運動以"安全"為最重要的依據、安全角度需在人體中線角度進行、脊動墊簡易掌握力學的中央點。

趕緊預防以及保護我們的脊椎,避免在脊椎生病後導致一堆可怕的疾病跑出,到時候不僅要花上一大筆錢治療還會對傷體上有更大的傷害。

太P力脊椎運動創辦人楊琦琳老師,原本的工作來自台北榮民總醫院臨醫護,曾經也任職過松山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在2000年長期在醫院輪值夜班身體狀況開始出現一些毛病,進而開始接觸太P力脊椎運動,透過太P力運動改善身體上許多機能,讓身體更健康,整個人容光煥發。

脊椎運動創始人—楊琦琳老師

網站:太P力脊椎體況管理學院
粉絲團:太P力脊椎體況管理運動學苑

關於楊琦琳老師太P力脊椎體況管理運動學苑 執行長
TPM國際脊動健康管理事業 執行長
TPM脊椎運動墊 專利發明人
財團法人脊椎損傷潛能發展中心 脊動講師
TutorABC兒童脊動專題講座 講師
世界國際健康管理學會 脊椎體況管理主委
民視、東森、蘋果日報脊椎體況管理 媒體專家
台北市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 碩士
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 護理師
曾任松山醫院加護病房 護理師
著作:體重管理自己來,快樂享瘦一輩子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