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國研究:體態肉肉的人比身型瘦的人更長壽!
1
美國研究:體態肉肉的人比身型瘦的人更長壽!
2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3
美女辣媽陶子教練:運動是改變人生的起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研究:體態肉肉的人比身型瘦的人更長壽!

2021-02-05
話題 瘦身 趣味

想要活得久一點的方法居然是不要太瘦?根據美國政府的研究員分析了世界各地91份研究後發現,身材較肉且體重稍微重一點的人,反倒比正常體重的人甚至是體重較輕的人活得長久!但有些人的說法是,可能胖子的疾病比較容易被發現,以及就能早治療;也有理論說,胖子可能會為了減肥而運動,比節食的瘦子健康許多。

美國研究:體態肉肉的人比身型瘦的人更長壽! ©bootymaxx.com

較瘦的人容易生病導致平均壽命縮短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略呈福態或是身型肉肉的男女,通常平均壽命活得比瘦子還要長久,這是美國政府研究人員分析了世界各地91份研究後所得出的結論。但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其中一說是,多存一些脂肪比較有本錢生病,因為許多人上了年紀後生了場大病,體重都會直直往下掉落,導致營養不良,或是肌肉流失等原因。也有研究認為,肥胖者若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時,比較可能及早發現治療,還有一種可能是,部分過重的人比較常運動,可能是為了減肥,反而比靠節食、吸菸降低食慾的瘦子健康許多。

©zerotoherofitness.com

身型較肉的4個健康益處

1.抗癌能力強:美國杜克大學新研究發現,身體較胖的晚期癌症患者抗癌能力更強,經過治療後存活時間更長。研究人員為未經早起治療的轉移性大腸患者測量了接受治療後的生存率。健康體重組(BMI為20至24.9)參試患者治療後平均生存21.1個月,微胖組(BMI為25至29)參試患者治療後平均存活23.6個月。

2.增強抵抗力:在對449名平均年齡為76.5歲的人進行5年跟蹤調查後,美國研究者發現,微胖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人增加抵抗力,對抗疾病。身上有點肉的老人不易發生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外科手術等預後效果也更好。

3.長壽優勢更明顯:微胖的優勢在中老年群體中更為突出。日本研究顯示,與偏瘦的人相比,40歲時體重稍微超重的人壽命更長,能多活6-7年。原因,皮下脂肪稍多利於儲存能量、抵抗寒冷、提高免疫力、保護重要器官,從而延緩衰老。

4.更吸引異性:根據美國麻省總醫院一項研究顯示,健美、豐滿一些的女性更好看,既顯得年輕,又對異性充滿吸引力。英國一家公司對500名成年男性進行的調查也發現,87%的男人更喜歡曲線優美、豐滿圓潤的女性。

身型較肉示意圖

儘管心寬體胖可以活得比較久,但也不能太過誇張;BMI屬於「太胖」的族群,死亡率又比正常體重者高了3分之1,因此,身材控制得剛剛好才是最好也最長壽的一個方式。

資料來源/The Su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2019-07-08
跑步知識庫跑步訓練飲食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

你想靠跑步瘦身,但跑不到2週不見效就放棄嗎﹖事實上,靠跑步減重確實沒那麼輕鬆!困難點主要在跑步消耗能量與攝入能量的掌握,決定了你會增重、減重或是維持體重,以及跑步表現的差異。以下針對為了瘦身而跑的新手跑者,一系列從訓練到飲食的規劃,助你運用跑步找回理想身材、同時愛上跑步!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減重不見起色﹖ 先思考一下

首先,請將減重的路程想成一場超級馬拉松,這不是衝刺跑,你雖然期待結果,但它是緩慢而穩定地發生,而不是戲劇化地跑一場10K就大降5KG。保持著這個心態,如果你已經跑了一陣子卻不見起色,那有以下幾種方向必須思考﹕

1.  9成減輕並維持體重的人都是運動咖

國家體重控制登記處(NWCR)調查減重30磅(約13公斤)以上且維持體重至少1年者,結果他們之中90%經常運動,而他們平均每週因運動燃燒的熱量為2,600卡。

2.  飲食控制必搭配運動

在NWCR的調查研究顯示,運動咖較少發生減重後的溜溜球效應,所以,除非你想臨時減重,否則你必須兼顧飲食習慣和運動。減重時將飲食與運動結合還有另一個好處﹕當減重者只靠限制熱量但沒運動,往往身體會流失肌肉;但當飲食和運動並進,他們可以保留肌肉並減少脂肪,增肌減脂對你的體重維持有絕對幫助。

知識便利貼|溜溜球效應 Yo-yo effect

由於減肥者採取過度節食的方法,導致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反彈的變化;減肥者通常起初有成功減重,但隨著之後的生活習慣無法保持體重,導致體重急速反彈。

決定你的目標體重

為了使計畫具體化,請確切知道自己的目標體重是多少,這樣你才知道該做什麼來達成。不只量體重,請測量並訂出目標體脂肪以及一些簡單的身體測量,例如運用捲尺測量腰圍、大腿圍等。

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新手跑者要注意的是,請讓自己輕鬆地投入新計畫,之後再逐步增加訓練強度,才能降低傷害風險並獲得最佳減重效果。需要提醒的是,跑步是個高衝擊力活動,它甚至對較重的男女來說,是受傷風險最大的減重方法,可能比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導致更多過度使用傷害。因此,專家建議過重的男女可以使用以下3個規則來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規則1﹕從健走或跑走開始

健走對下肢骨骼、肌肉和關節的壓力較跑步小,但它的壓力也足以刺激讓這些部位更強壯、更有彈性。一開始的訓練可選擇完全健走,或是慢跑混和健走;比例取決於你的身體準備好要跑步了沒﹖隨著時間,跑步的比例可慢慢增加,直到你能感到舒適地跑起來。 

規則2﹕每次練跑隔1天

骨骼、肌肉和關節需要時間來恢復與適應跑步的壓力。對大多新手跑者而言,要恢復身體組織,1天的時間太短,因此,至少前幾週的練跑日都要間隔1天。如果你希望更頻繁地運動,可在跑步日之間做散步或騎自行車等運動。

規則3﹕逐漸增加距離

在前文已不斷提醒,跑步應漸進式增加強度。你不需要1週衝一個半馬好減去5公斤,用3週來做這件事就夠了,否則肉還沒甩掉就先受傷。你的訓練可以讓距離慢慢拉長,或是強度漸漸增加(加速),但一次不要改變太多,謹守10%規則﹕這週到下一週所增加的跑步距離或時間不超過10%。例如這週練跑2公里,下週最多不跑超過2.2公里。

如果你在增加跑量或強度時遇到不適,請在跑步前後添加一些健走。

資料來源:mapmyrun

控制飲食幫助熱量赤字

減重目的是維持每日攝取卡路里不足(熱量赤字Calorie Deficit)。換句話說,你需要消耗比每天攝入更多的卡路里,有兩種眾所皆知的方法可以達成﹕少吃、多動。

理論上,跑步確實能透過增加燃燒熱量來幫助你「熱量赤字」。問題是在運動後,你是否無法控制胃口大吃大喝一頓﹖這就是所謂的「補償效應」,也成為人們靠運動減重失敗的主要原因。而每個人運動後的食慾反應不同,對別人可能影響不大,但你就是會餓到大吃。

該怎麼確保補償效應不影響達標﹖答案是﹕提高吃進食物的質量。事實上,多數人不會攝取太多卡路里,而是攝取過多的「空有熱量(empty calorie)」,也就是僅用糖、油脂或油製成,或含酒精的飲料或食物。在試著減少卡路里之前,運動營養學家Matt Fitzgerald建議先減少餅乾、白麵包或任何加工食品,用更多的蔬果、瘦蛋白來替代垃圾食物。當吃進更多高質量食物,同時切換飲食習慣,在這過程中自然會減少卡路里。 

高質量食物富含營養素、微量營養素和纖維,與低質量的加工食品相比,更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因此能幫助減少熱量攝取。以下高質量和低質量食品清單,案質量高低降序排列﹕

資料來源:mapmyrun

開始跑步後,努力將右側欄吃的食物降到最少,盡量多吃左欄食物。據丹麥一項研究報告,每週跑超過5公里、持續1年的新手跑者,但沒有更改飲食習慣,平均減8.4磅(約3.8公斤)體重;同時改變飲食的新手跑者則平均減掉12.3磅(約5.6公斤)。

吃進的卡路里不能過多,當然也不能太少。曾在加拿大冬季奧運中協助選手的營養師Nanci Guest指出,運動員如果長期缺乏燃料,會造成新陳代謝變慢。所以,飲食控制時,堅持每天最多減少500卡,別減太多!否則將會影響到你任何運動的表現。

資料來源/mapmyrun, 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女辣媽陶子教練:運動是改變人生的起點

2016-06-23
瘦身故事專訪跑步人物誌

第一次在adidas Running EXPO Gym&Run課程上遇到陶子教練時,一下子就被教練的熱情與活力感染,讓當天訓練的課程體驗起來特別有勁,然而有著高挑健美的身材的教練,很難想像她已經是一個小孩的媽媽了!當時更令人震驚的是,曾在產後足足胖了快20公斤,並藉由正確的運動方式,順利減下懷孕增加的20公斤體重,並且維持健美的身材,同時也向我們分享了很多關於媽媽的運動方式,如何利用正確的方式,找回產前美麗苗條的自己。

陶子教練

成為教練的起點

從小陶子教練就非常活潑好動,總是有滿滿活力與體力,對於運動也是充滿熱愛,從國小的舞蹈社開始,一路到高中大學的舞蹈系,在求學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參加學校的運動活動,運動對於生活已是不可或缺。

在未正式成為健身教練前,因為懷孕的關係,讓陶子在短短的一年中體重快速增加20公斤,雖然在生產完後,藉由月子餐順利瘦下了12公斤,但是仍舊有8公斤的體重是怎麼樣也減不下來,所以嘗試了當年相當流行的鄭多燕健身操,因為有著深厚運動底子的關係,也漸漸的小有成效,但是也同時發現這套的運動系統其實很容易受傷,無論有沒有運動底子的人來說,很容易只透過影片的教學方式而受傷。

陶子教練說道,雖然這樣的健身影片並不是很好的運動辦法,但是仍舊是很正向鼓勵,只要正確的運動就還是有機會可以瘦。從那時候開始陶子教練開始接觸AFAA美國體時能協會的培訓課程,正式成為健身教練,也同時成為adidas Gym & Run的培訓教練。

媽媽們開始運動吧!

現代許多女性開始轉換成媽媽的身份時,犧牲了過去的苗條身材,還需要大量的心思照顧家庭與小孩,根本沒有剩下的心力來保持的自己的身材與健康,但是再怎麼忙各位媽媽還是要照顧到自己的健康。

陶子教練說,現代的媽媽不比以前的媽媽輕鬆,也需要處理很多家事,所以要在這麼忙的生活中運動,真的很困難,如果家中還有人可以分擔照顧小孩的工作,也許媽媽們還有時間可以運動,可是並不是每位母親都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教練建議到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可以挪出時間運動,那就利用平常的做家事的時候運動吧!將平常的做家事的動作做些改變,雖然會比較辛苦與疲累,但是終究還是有運動的效果。

對於小孩年紀比較大的媽媽來說,小朋友比較容易照顧,或是可以交由保母照顧時,這時候的媽媽就比較有時間可以運動了,再加上現在許多的健身房開始推出托兒服務,讓來上課的媽媽,在這段運動時間中可以安心地將小朋友安置在健身房的托兒區,讓媽媽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認真運動。

陶子教練建議一些平常就有健身習慣的媽媽來說,懷孕時的運動就要特別選擇,雖然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媽媽挺著懷孕的肚子運動,要斟酌自己的狀況選擇,即便自己有很好的底子,但是終究要小心。對於懷孕媽媽或是剛接觸運動媽媽,教練推薦比較溫和的瑜伽搭配彼拉提斯,是很好的雕塑運動,有助於媽媽訓練核心的肌群。

最後教練也鼓勵媽媽們,即便再忙再辛苦,也為了家庭犧牲了很多,但是也對自己好一點,運動不是僅僅是塑身減重,是改變自己的開始,自己的身體好了,小朋友的身體也會跟著進步,運動不會只是運動如此,更是開啟新人生的鑰匙。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