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減脂不想減到肌肉!除了重量訓練外你還要補充BCAAs的原因
1
肌力與BCAAs之間的關聯
減脂不想減到肌肉!除了重量訓練外你還要補充BCAAs的原因
2
Force Fitness創辦人鄒秉學:運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減脂不想減到肌肉!除了重量訓練外你還要補充BCAAs的原因

2021-03-19
知識庫 健身 運動補給 運動營養 增肌 減脂 觀念 重量訓練

跟隨著健身重訓風氣的興起,支鏈氨基酸(BCAAs)也成為最受到歡迎的恢復肌肉力量訓練補給品之一,根據2017年國際運動營養學會上所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證明BCAA可幫助恢復因運動引起的肌肉損傷及刺激肌肉蛋白合成(Muscle Protein Synthesis),同時,還與減少飲食期間維持肌肉量有關。

肌力與BCAAs之間的關聯
減脂不想減到肌肉!除了重量訓練外你還要補充BCAAs的原因

許多進入健身房運動的人都有著既定的目標,最常見的就是降低脂肪增加肌肉,在初期都會採用降低一些熱量攝取並搭配適度的運動,但這樣的方式存在著肌肉組織不增反退的風險,長期執行容易造成運動效能不彰的狀態,在2016年國際運動營養學會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也指出,在限制熱量並結合重量訓練的情況下,BCAA將能有助於維持肌肉量並減少脂肪。

BCAA與訓練

透過運動訓練所引起的肌肉損傷(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EIMD),一般來說都發生在強度較高或較為陌生的訓練動作上,而肌肉恢復損傷最主要是在運動過程中與後肌肉和全身蛋白質更新、氨基酸氧化增加有關,因此身體就會增加對於蛋白質攝取的需求量。因此,對於參加較高強度或重量訓練的人來說,維持較高蛋白質的攝取量對於提升運動能力及保持體重有著十分重要的功效。

延遲性肌肉痠痛的原因
運動訓練所引起的肌肉損傷(EIMD)一般來說都發生在強度較高或較為陌生的訓練動作上。

如果運動後飲食中蛋白質攝入不足,可能會導致蛋白質分解代謝的增加,這可能會導致蛋白質平衡失調和肌肉組織的恢復減慢,進而導致肌肉的流失與訓練不耐症。所以,有許多的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都會採用胺基酸補充品,以維持必需胺基酸(EAA)的使用率並刺激肌肉組織的保留,這也就是為何攝取高蛋白與重量訓練之間的結合,被認為在瘦身的過程中有協同維持肌肉量的作用,在補充品中又以支鏈氨基酸內的纈氨酸、亮氨酸和異亮氨酸,可透過抑制運動後蛋白質的降低來增強骨骼肌再生,進而達成增加肌肉與肌肥大的目標。

除了補充BCAA可以保持肌肉量之外,在2012年國際運動營養學會雜誌上報導了,在阻力訓練的前後服用BCAA可抑制運動中內源性肌肉蛋白的分解來改善受損肌肉的恢復,同樣也發現在進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或訓練之後,單獨服用BCAA內的亮氨酸可使人體蛋白質平衡從陰性轉變為陽性,因此,BCAA補充劑可提高專業運動員的訓練適應性之外,還能降低肌肉流失的風險性。

BCAA與熱量控制

賽前調整減少熱量攝取對於運動員來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現在也有許多試圖減重的人也正在學習運用這樣的方式,減少熱量的攝取大多數的人都會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並強迫脂肪轉化為能量以供給身體運作,這樣做得背後目的最主要是增加脂肪的消耗避免堆積。然而,這樣熱量的限制做法也存在著肌肉量的維持問題,同時,也會導致運動訓練的效率下降、疾病與運動風險的增加,這是因為蛋白質的攝取量不足根本無法令身體活躍與肌肉的成長。

賽前的熱量控制
賽前調整熱量攝取降低體重是許多運動員都會進行的階段。

大量的研究表明,要保持肌肉量就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才能幫助成長。因此,在運動員的飲食中添加BCAA可以使運動員以較高的強度訓練更長的時間,並有助於肌肉組織的恢復,從而促進所需結果例如力量、耐力、身體脂肪與肌肉量等的增加。根據2016年國際運動營養學會雜誌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在限制熱量的期間進行BCAA補充和高阻力訓練,可在訓練前和訓練後保持肌肉量並提高恢復的效率。

資料參考/國際運動營養學會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orce Fitness創辦人鄒秉學:運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2016-07-09
故事專訪健身人物誌

75年次的鄒秉學Stanley,從小就是好動男孩,不僅國小曾代表桃園參加少棒賽,後來轉練田徑後,更一度是跳高項目的紀錄保持人。而跆拳道、游泳等各種運動更是難不倒他。而在那個唐雅君叱吒臺灣健身界、「喊水會結凍」的年代,還是大學生的Stanley,就已經是她旗下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的「小鮮肉」教練。

Force Fitness創辦人鄒秉學Stanley

看破大型健身房紅塵 明星教練決定自立門戶

Stanley在海軍陸戰隊即將退役之際,接到了一通獵才電話:原來,是板橋新開幕的環球健身中心邀請他去當教練。從他開始在環球服務的第一個月,就成為全國業績第一的健身教練。隨著口碑傳開,人氣鼎盛的他從早到晚都有私人教練課程,也培養出穩定的死忠學員。在板橋過了幾年後,他發現:在大型健身俱樂部當教練,就算再厲害,也只能這樣子而已了。

「其實在大健身房很少真正的教練,大部分都是披著教練外衣的業務。」曾是業績長紅的明星教練,Stanley感嘆道,有些教練心中想的不是怎麼幫助你訓練,而是等下要怎麼說服你買課程。為了想更專心致志在教課上,他帶著一批學生離開,以自由教練的身份,在外頭借場地上教練課。但借來借去,場地永遠都是大型健身中心。

「在大型健身房,未來就一直被老闆掌握著。」雖然離開了環球,想成為自由教練的Stanley,還是逃不過這些大健身房的魔掌。這些以業績為導向的俱樂部,再怎麼樣都不可能便宜地讓「自由教練」排擠掉自家教練的空間。「大型健身房看似都有契約,但其實制度朝令夕改,很沒有保障。」既然玩不過大型健身房,鄒秉學決定自己來開一間。

健身產業競爭激烈 以「體適能百貨」突圍

「最近幾年,會想要追求身材的人,通常都會同時注重身體健康與外在形象,」Stanley和其他三個教練伙伴一起在交通便捷的捷運古亭站附近,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健身工作室「ForceFitness原力運動空間」,以「體適能百貨」的概念,整合運動、健檢、醫美,甚至未來也打算結合物理治療等領域的資源,讓生活繁忙的現代人能在這裡獲得一站式的服務。

「一開始大家還不太習慣,以為我們在做直銷,」Stanley解釋,不管是初接觸健身的人、或者從事專項運動者,都應該要有一個瞭解你身體狀況的專業教練,從訓練、飲食、器材、醫療等各方面提供建議,指正錯誤的動作或觀念,甚至能幫你突破訓練瓶頸。「就像是玩線上遊戲,如果有人帶你練功,你就可以少浪費一些瞎忙摸索的時間、少花一點買錯裝備的冤枉錢。」

人生遇到瓶頸? 「運動是最好的投資」

「運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拉近人與人的距離。為什麼?因為有話題聊啊!」Stanley舉例,自己和個性相左的弟弟總是沒有交集,沒想到原本不太愛說話的弟弟突然找上門來,說想要練肌肉。「我很意外啊!追問才發現,原來他的女朋友被一個壯男給追走了!」因為運動的關係,讓這對疏遠的兄弟突然找到了共同的話題,重新鏈結起彼此的關係。

「遇到瓶頸的時候,大家都說要投資自己。」鄒秉學說,運動就是最好的投資。透過身體與外表的提升,你才會想要進修更多。「當你開始有計畫的進行鍛鍊,那就是你改變心態的開始!」Stanley也透露,運動是讓自己與女友在感情中一起進步的動力。「畢竟她在模特兒經紀公司上班,也必須保持身型才有說服力嘛。」

現代生活壓力大 健身工作室正夯

「現在很多高階主管常常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就瘋起三鐵、極限運動,而這些夠有錢,能夠負擔得起私人教練課程。」鄒秉學認為,未來這種一對一私人訓練的市場會越來越蓬勃,而小型健身工作室更適合不願意被窺探的名人,「很多模特兒跟主播都會到我們這邊來包班上課。」

Stanley笑說,現在自己當起老闆,「我壓力也很大!」未來有機會的話,想要試試看MMA總和格鬥,用拳擊來抒發生活上的壓力。「聽說你們工作室斜對面開了一間教MMA的道館喔...」我透過原力的窗戶,指著對面紅白相間的招牌。「對啊,改天我也要來拜訪一下...」

Stanley指導教練情形。

撰文/嘎西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