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旗艦Ultraboost系列再推2021全新力作adidas Ultraboost City Pack “Taipei” 城市系列跑鞋。以經典鞋款Ultraboost Uncaged黑魂配色為基底,將台北城市建築、文化特色巧妙揉合鞋款設計,搭配後跟銀色帥氣TPE字樣,及可拆式雙面鞋身配件,提供三種不同穿搭選項(正面/反面/拆下)。adidas Ultraboost City Pack城市系列並同步推出首爾、東京及曼谷三大城市限定版,讓消費者即使不出國也能感受國際城市風格魅力。
adidas Ultraboost City Pack “Taipei” 使用靚黑Ultraboost Uncaged鞋身,及可拆式雙面鞋身配件,一面採低調的純黑配色,率性黑魂打造個性風格;另一面為充滿台北意象的灰黑圖騰,設計元素包含台灣地標建築-台北101圖案、乘載文化意涵的台灣花磚,與酷藍色梅花圖紋等傳統與現代圖像,充分展現台北新舊交織的都市風貌。
消費者也可將鞋身配件拆下,直接以全黑Ultraboost Uncaged上腳,點綴鞋跟TPE字樣,瞬間極簡有型。adidas Ultraboost City Pack “Taipei”採用旗艦BOOST中底科技,給予絕佳柔軟回彈的緩震效果,Primeknit針織鞋面帶來完美包覆,全黑BOOST印上銀色TPE字樣更象徵城市專屬身分,邀請跑者一同探索台北城市魅力。
adidas Ultraboost 城市系列跑鞋同步推出首爾、東京及曼谷城市限定版。City Pack “Bangkok”將泰國潑水節使用的粉末顏色融入Ultraboost Uncaged可拆式雙面鞋身配件,豐富的色彩呼應泰國多元性別文化特色;City Pack “Seoul”以Ultraboost 20為基底,鞋身將南韓國旗作為設計謬思,融合交錯的紅、藍、黃用色,體現文化多元性,鞋舌上更印有經典地標首爾塔,添加城市意象;City Pack “Tokyo”靈感則來自東京澀谷通勤時繁忙的交通集錦,採用灰白條紋印花反映馬路上快節奏的人潮和車潮,透過對不同城市特色的詮釋,帶給跑者們全新視覺感受。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David
雖受疫情影響,打亂運動員前進東京奧運的計畫,卻澆不熄選手們對運動的熱情!adidas 推出 Unity Pack 系列跑鞋,以象徵強大意志力的紅色,為 Ultraboost 20、Supernova、Boston 等指標性鞋款換上新裝,同時揭曉首款搭載碳纖維板的 adizero Pro 旗艦競速跑鞋,鼓勵世人跨越彼此差異,擁抱多元、展現團結力量,同時激勵跑者持續挑戰自我,累積能量、全力以赴迎接再次出征的光榮時刻。
專為速度而生的 adidas adizero Pro 為品牌首款內嵌 CARBITEX 碳纖維板的跑鞋,具備靈活與強韌特性,幫助跑者推進並維持絕佳掌控性;超輕量中底使用金色外殼的 LIGHTSTRIKE 緩震科技貫穿全腳掌,並於足跟部位以標誌性的 BOOST 中底調教出優異回彈與緩震效果,成就更輕量、快速的運動反應;紅色鞋身採用輕薄的單層 Celermesh 紗質網布強化透氣性,並於鞋面內裡增加菱形紋支架提升鞋面支撐性,ContinentalTM 馬牌輪胎橡膠搭配DSP Quickstrike顆粒大底全面提升抓地機能,優化整體步伐流暢度,助力跑者飆速起跑,再次突破自我紀錄。
除了 adizero Pro 外,adizero family 同步推出一系列競速跑鞋,滿足各式跑者實戰需求。adizero Boston 9 搭載 BOOST 與 LIGHTSTRIKE 雙中底,帶來柔軟回饋與緩震效果,工藝式網布鞋面則於內側拼接回收材質透氣網布,賦予長距離跑者舒適透氣的超輕量腳感;同樣搭載 BOOST 與 LIGHTSTRIKE 雙中底科技的 adizero adios 5 則於大底選用前腳掌 ContinentalTM 馬牌大底搭配 Strechweb 刻痕大底,讓跑者可輕鬆適應不同地形,亮眼外型兼具優秀性能,引領跑者再度馳騁馬拉松賽場!
常見人抱怨自己「吃空氣也胖」是因為遺傳,但台灣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要讓他們少一個藉口了!該研究發現,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等6種運動能有效降低肥胖基因的影響,其中慢跑最有效,一般被認為強度低的瑜伽、散步也雙雙上榜;反而常被當作瘦身最佳運動的游泳,因為會刺激食慾,對肥胖基因沒有顯著降低效果。
肥胖由先天遺傳與後天生活形態所共同影響,先天遺傳率估計在40%-70%之間。而肥胖是許多已開發國家共同面臨的難題,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根據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台灣成人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 ≥ 24)或肥胖(BMI ≥ 27)的盛行率高達45.4%,各界專家常建議民眾多運動,但不清楚哪種運動對先天帶有較多肥胖基因的人有益。
由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等學者今年8月1日發表於 《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的研究中,針對「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1萬8,424名30-70歲成年人的資料,以全基因體資料和一對一訪談紀錄,全面解析5種肥胖指標,包括:BMI、體脂肪率、腰圍、臀圍與腰臀比,並進一步分析18種運動項目。結果顯示,即使天生較多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規律運動獲得改善。18種運動項目中,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等6種運動能有效降低肥胖基因的影響。
細究各種運動對5項肥胖指標的影響,發現慢跑清一色最有效!相較於無運動習慣的人,每月慢跑15次、每次平均42分鐘的人BMI指數少了1.02(kg/ ㎡)、體脂肪率少1.2%、腰圍與臀圍分別少1.76及1.3 公分。
研究作者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菀俞表示,慢跑是全身性的鍛鍊,過程中需手臂搖擺、腿部與足部跑步前進,肩膀與腹部也皆需參與動作;此外,慢跑是一項連續性的活動,腳步踏地時需要比平時走路更有力。
如果以強度高低比較降低肥胖基因的效果,慢跑優於健走(每分鐘90-120步)、健走優於散步,令人意外的是,連一般不被視為「運動」的散步都可明顯降低肥胖基因。
令人出人意料的是,游泳、騎單車、伸展操、太極拳、跳舞機、氣功都沒有顯著緩解肥胖基因的效果。林菀俞解釋:過去研究曾指出,於冷水中游泳特別會刺激食慾,反增加游泳後的食物攝取,這可能是游泳未能顯著緩解肥胖基因效果的原因。此外,騎單車、伸展操、太極拳、氣功都屬低負荷量的運動;而跳舞機常在自家使用,沒有團體約束下,受訪者平均一次只跳61分鐘,而較有團體約束力的「土風舞、國際標準舞」多達77分鐘,推測跟跳舞機使用起來較隨性、時間較短有關。
不過林菀俞強調,儘管上述運動沒有顯著的緩解肥胖基因效果,但研究並未否認這些運動對人體的其它好處。
另一方面,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表示,根據「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不到一半(41.5%)的成年人有規律運動習慣,國人在這方面有待加強。但也提醒,雖然該研究顯示慢跑對降低肥胖基因最有效,但有慢性病、心臟疾病病史的人應先跟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或選擇替代運動,以免強度過高發生心肌梗塞等意外。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攝影採訪/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