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賽車 X 籃球的極速快感!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全新戰靴登場
1
 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
賽車 X 籃球的極速快感!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全新戰靴登場
2
AR體驗室如同置身虛擬賽場   Yahoo奇摩運動用科技為台灣選手加油
AR體驗室如同置身虛擬賽場 Yahoo奇摩運動用科技為台灣選手加油!
3
熊讚快閃國訓中心為世大運選手加油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賽車 X 籃球的極速快感!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全新戰靴登場

2021-05-17
配備館 綜合 籃球 鞋子 PUMA

PUMA 首見將旗下 Motorsport 賽車系列與 PUMA Hoops 籃球鞋履聯袂攜手,欽定科技工藝跑車指標名品 PORSCHE DESIGN,雙強合作跨界推出全新 PUMA x Porsche Legacy Hoops 限量單品 – 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 專業籃球鞋款,將 PUMA 獨家 Disc 轉盤科技結合 Porsche 強勢賽車經典,為籃壇刷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震撼明星。

 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
PUMA旗下雙強合作跨界推出全新 PUMA x Porsche Legacy Hoops 限量單品。

無鞋帶設計轉盤閉合系統

PUMA Disc 誕生於 1991 年代,世界首創的無鞋帶設計轉盤閉合系統在當時為運動產業帶來強力震撼,革命性創新技術利用轉動 Disc 轉盤,將內部的細緻鋼絲系統鎖緊,讓鞋身與雙足得以迅速完美貼合,瞬間包覆腳部帶來更強勁安全的支撐穩定性。

PUMA Disc
PUMA Disc 誕生於 1991 年代,世界首創的無鞋帶設計轉盤閉合系統在當時為運動產業帶來強力震撼。

PUMA Disc 轉盤系統可以避免掉傳統鞋帶綁繫太緊或太鬆所造成的足部不適和隨時可能鬆脫的不方便性與危險,只需輕鬆轉動及按壓 Disc 閉鎖轉盤,即可快速調整鞋面包覆性到最舒適合腳的程度,搭配一體成形的特殊鞋舌設計讓鞋面更完美貼合腳背,側面繩繫裝置則可將鞋身從前端、鞋側、到鞋跟一體串聯,締造出鞋履與足部最完美的吻合度,穿脫時,更只要輕輕按壓 Disc 轉盤中心按鈕便能快速將鞋面鬆開,便利又省時。

Disc Rebirth原型架構

PUMA Hoops 與 Motorsport 兩大人氣系列首度合作,精選以 PUMA Disc 轉盤科技的籃球鞋履 Disc Rebirth 為原型,揮灑馳騁熱血,推出全新限量 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 傳奇籃球鞋款,以透氣網布鞋面及高質感皮革拼接製成,於前腳掌特別加入 CPU 黏扣帶全面包覆足部,鞋側輔以 TPU 半透明裁片加強側面支撐,更能有效防止腳步在快速移動時左右翻覆的危險,鞋底採用耐磨橡膠大底增強抓地力,搭配全長式 PROFOAM 中底科技打造輕量與高反饋回彈雙大機能,鞋舌上方的 Disc 轉盤系統讓雙腳和腳踝能更完美貼合鞋身,打造更高規格的穩定包覆力。鞋側加附 Porsche 字樣吊牌搭配鞋後方經典 911 字樣,為 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 增添尊爵不凡氣勢。

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
精選以 PUMA Disc 轉盤科技的籃球鞋履 Disc Rebirth 為原型,推出全新的跨界合作鞋履。(NTD4980)

全新 PUMA Disc Rebirth Porsche 專業籃球鞋履,即日起於指定 PUMA 門市限量發售。

資料提供/PUMA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R體驗室如同置身虛擬賽場 Yahoo奇摩運動用科技為台灣選手加油!

2021-07-23
奧運話題趣味趨勢綜合

因疫情延後一年的全球運動盛會,今(23)日在東京正式登場!Yahoo 奇摩持續致力於打造沉浸式體驗內容,在「東京戰報」新聞專題中推出「AR 體驗室」,運用 AR 擴增實境技術創建 3D 多視角虛擬賽場和選手,結合 AR 技術提供趣味觀賽體驗,並讓經典必殺技和得分判定規則躍上螢幕活起來。Yahoo 奇摩運動「AR 體驗室」不僅有頂尖選手篇,更涵蓋 5 大競技項目,包括羽球篇、跆拳道篇(正面攻擊、轉身踢技)、自由車篇、棒球篇、擊劍篇,帶運動迷跨裝置近距離剖析競技規則,輕鬆看懂各項賽事!

AR體驗室如同置身虛擬賽場   Yahoo奇摩運動用科技為台灣選手加油
AR體驗室如同置身虛擬賽場 Yahoo奇摩運動用科技為台灣選手加油! ©Yahoo奇摩

Yahoo 奇摩運動透過 AR 技術創建 3D 虛擬賽場和選手,打造的「AR體驗室」囊括羽球、跆拳道及自由車等台灣選手參賽項目,將必殺技慢動作視覺化,自由縮放賽場讓使用者彷彿置身其中,藉由 360 度多視角剖析競賽規則及競技招式,零距離滿足運動迷的好奇心。

「羽球篇」從多視角剖析單打及雙打發球、接發球、有效落點區域差異,引導球迷和世界球后戴資穎同一視角,掌握如何搶網、跑位和打出刁鑽落點。「跆拳道篇」讓拳迷化身裁判,近距離觀察正拳、旋踢、上端旋踢、轉身踢擊等招式,剖析擊中頭部、軀幹護具等不同身體位置的分數判定,用新科技研究女戰神蘇柏亞的得分絕技!而「自由車篇」將鑊形車道搬上螢幕,透過嶄新的科技視覺觀感,如同親臨競賽現場,認識不同顏色線道的代表意涵、角度、結構及競賽規則。

Yahoo奇摩創建3D多視角虛擬賽場,將經典必殺技AR遊戲化
Yahoo奇摩創建3D多視角虛擬賽場,將經典必殺技AR遊戲化 ©Yahoo奇摩提供

台灣棒球隊雖因疫情無緣進軍東京,但國人棒球魂不滅!Yahoo 奇摩運動「AR 體驗室」亦打造「棒球篇」,站在打擊者位置感受知名投手的 4 種變化球即視感,零死角一覽投球軌跡、角度和下墜點,除了有退休球員王建民的經典「伸卡球」,還有美國職棒大聯盟隊伍的王牌投手招式,包括紐約大都會隊迪格隆(Jacob deGrom)的「滑球」、洛杉磯天使隊大谷翔平的「指叉球」、及坦帕灣光芒隊葛萊斯勞(Tyler Glasnow)的「曲球」。另外「AR 體驗室」也包含講求快、狠、準的「擊劍篇」,展示鈍劍、軍刀、銳劍三項劍種的有效擊中點;以及匯集世界球后戴資穎、瑞士網球名將費德勒(Roger Federer)和美國籃球球星詹姆斯(LeBron James)相關小知識的「頂尖選手篇」。Yahoo 奇摩將持續運用 XR 混合實境技術,強化高關注議題的娛樂性和互動樂趣,創造更優質的沉浸式體驗內容!

除了運用科技力應援,Yahoo奇摩在「東京戰報」新聞專輯更集結每日賽事頭條、台灣選手與戰績、運動冷知識與傳奇時刻故事等,自六月底上線後累計瀏覽量已達 540 萬,持續和運動迷一同隨時掌握最新賽況,為台灣健兒加油!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熊讚快閃國訓中心為世大運選手加油

2017-05-17
新聞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

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倒數計時進入第93天,國訓中心的訓練,也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為了激勵選手們的士氣,世大運吉祥物「熊讚」第二度造訪國訓中心,親自走進訓練場地,為選手們加油打氣。
 
這是「熊讚」擔任世大運吉祥物之後,第二度造訪國訓中心。上一回,牠是跟著「北高自行車一日行」活動,從臺北出發,跟著自行車騎士們,一路南下,抵達國訓中心,並送來臺灣各地粉絲們,送來的祝福。

熊讚訪國訓中心體驗使用重訓器材。 國訓中心/提供

這一次,「熊讚」搭上高鐵南下,在17日下午抵達中心,並立即前往舉重室,拜訪去年里約奧運的金牌國手許淑淨,以及今年舉重亞錦賽的三金得主郭婞淳,並一一給予選手們加油打氣,也獲得選手們的歡迎。

熊讚至舉重室為許淑淨加油。 國訓中心/提供

儘管訓練本身相當單調,選手們受到「熊讚」活潑的動力感染,心情也跟著雀躍起來。「熊讚」還在許淑淨的指導下,試著舉起沉甸甸的槓鈴,後來也到重量訓練室,碰到桌球女將陳思羽,試用各種重訓器材,體驗選手們的辛苦。

熊讚親自為郭婞淳加油打氣。 國訓中心/提供

得知「熊讚」造訪國訓中心,消息靈通的韻律體操隊,還特別堵到舉重室門口,期待一睹「熊讚」的可愛面貌。親切的「熊讚」也不吝於和韻律體操隊打招呼,鼓勵選手們全力以赴,讓活動宣告圓滿成功。

韻律體操隊特地前來與熊讚合影。 國訓中心/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