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1
運動提升免疫力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2
2018 平昌冬奧開幕在即 中華代表團授旗出發
3
韓國奧運射箭金牌2人落馬 臺灣譚雅婷、陳怡瑄晉金牌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2021-06-11
知識庫 綜合 減脂 飲食方式 新知 觀念 COVID-19

近幾週台灣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的死亡人數快速攀升,除了有年紀的銀髮族之外,有許多的重症案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皆含有慢性疾病史,其中肥胖是導致這波疫情染疫後快速惡化的原因之一。然而,在之前根據國外的一項研究的報告中發現,當BMI值越高與超重相關的健康風險(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就會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BMI 數據本身並不是衡量「健康」,而是衡量「身材(肥胖程度)」,例如你雖然在健康體重範圍內,但過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是你肌肉發達體脂較少,讓BMI值落在超重範圍內。

運動提升免疫力
運動除了可以減重瘦身之外,還能有效的提升免疫能力降低COVID-19重症的機率。

肥胖將提升死亡率

然而,在近期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這個研究指出當BMI超過30的人,一旦染上新冠肺炎(COVID-19)將有可能會提升住院風險約113%,同時需要接受重症治療的機率也提升為74%左右,而死亡的風險更是提高約48%左右,還有可能會影響日後接受疫苗注射的防疫效果。

肥胖是慢性病的來源之一
肥胖容易造成多種慢性病的問題,並會造成免疫系統過於緊繃。 ©thefix

除此之外,根據《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文章也特別指出,當太胖或太瘦平均讓你的壽命比預期少4年左右,而這項研究涉及英國近200萬人的實驗,研究人員曾實驗中發現,從40歲開始,BMI在健康範圍的人死於疾病的風險最低,而BMI過高或過低的人具有壽命縮短的風險。

免疫功能超載

然而,我們都知道BMI只是一個對於個人肥胖的最粗略判斷,但其實只要身處於肥胖的狀態就是一種身體內部發炎的狀態反應,這樣的情況就有可能會加速身體免疫系統全力運作,一旦過於強烈的病毒入侵身體時,就很容易讓長期處於疲勞的免疫細胞發揮原有的戰力對抗外來病毒,這也就是為何有許多的肥胖者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慢性疾病,再加上有可能肺功能也會下降,因此,只要遇上這波新冠肺炎(COVID-19)時,罹患重症並發展成死亡的機率就變得更高。

根據發表於臨床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的一項報告表示,大多數的肥胖族群容易形成免疫功能失調,只要一遇上過強的病毒如新冠肺炎(COVID-19)的侵襲,就會讓原本較弱的免疫系統變得負擔過重,導致重症的狀態。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
過度肥胖的族群應該先適時的減重,才能有助於發揮疫苗施打後的功效。

有許多的專家學者都認為要將肥胖者納入新冠肺炎(COVID-19)的高危險族群,來進行疫苗的施打類別順序,但英美的醫學界專家卻一致認為,過於肥胖的族群則應該要先適度的減重,將體內的免疫能力提升,才能更有效的發揮疫苗的功效。

學習降低BMI值

根據美國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中的一項新的研究建議,一天吃兩餐即可有效的降低BMI值。根據期刊在研究中顯示,一天吃三餐的族群其BMI值會隨著增加,而且人們每天用餐的次數越多和吃的點心越多,BMI增加的幅度會越大。此外,在研究過程中顯示,在晚餐後到隔天早餐的這段時間中,至少18小時的禁食比起12~17小時的禁食族群有更低的BMI值。

正確的飲食控制
有新的研究建議,一天吃兩餐即可有效的降低BMI值。

另外,研究中也顯示那些每天堅持吃早餐的人們,其BMI值是呈現明顯下降的狀態,這是由於睡眠期間腸胃都處於休工狀態,如果起床後不吃早餐就無法啟動腸胃,也可能讓身體誤以為還在休眠期間,將會影響基礎代謝率。根據麻省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Medical School)曾對飲食習慣和肥胖之間的關係,找來499名參與者,進行為期1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早上跳過早餐,跟肥胖有著顯著的相關。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受測期的75%都沒有吃早餐),比起固定會吃早餐的人(受測期的95%都有吃早餐),肥胖風險高出4.5倍。

還有那些把早餐當最豐盛的一餐的族群,其BMI值與把晚餐當最豐盛一餐的人們比起來,有明顯的下降。至於午餐吃的比晚餐豐盛的族群體重也減輕很多,但是效果還是不如早餐豐盛的人明顯。 有一些潛在的因素可以解釋你的飲食時間和份量如何影響你的體重。在此研究裡,有一位研究人員表示,吃早餐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減少了飢餓感,而且還能降低飢餓素的飆升。這很重要,因為它也能抑制渴望,並防止你之後的暴飲暴食。

資料參考/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Wiley Online Library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平昌冬奧開幕在即 中華代表團授旗出發

2018-02-01
話題奧運綜合新聞

2018平昌冬奧即將開幕,中華奧會於今 (1) 日舉行代表團授旗典禮,預祝選手參賽順利成功,爭取最大榮譽,將獎牌帶回台灣。

第 23 屆平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訂於 2018 年 2 月 9 日起至 25 日止在南韓江原道平昌舉行,計將舉辦雪橇、滑雪、雪車、冬季兩項、冰球、滑冰、冰壺等7 種競賽運動、15 個競賽科目及 102 個競賽項目;而本屆也是首度舉辦超過 100個競賽項目的冬奧會。平昌冬運會將是南韓繼 1988 年舉辦首爾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後,事隔 30 年再次在南韓舉行奧運會。

2018平昌冬奧,中華代表團授旗即將出發前往韓國。

平昌將是開幕儀式、閉幕儀式和大多數雪地運動的競技舞台。阿爾卑斯式滑雪及競速賽事將在貞善舉行,所有冰上運動競賽將在沿海城市江陵展開。

本屆賽會我國代表隊及團本部合計共 13 人,計有雪橇運動連德安、競速滑冰運動宋青陽、黃郁婷及戴瑋麟四位選手參賽,參賽人數雖不及其它冬季運動強權國家,但陣容以亞熱帶國家中屬堅強。為鼓舞代表團士氣,中華奧會於 2 月 1日上午 10 時舉辦授旗典禮,由教育部體育署林德福署長親自為代表團授旗,並頒發代表團加菜金。

教育部體育署林德福署長頒發加菜金予選手連德安

現階段所有選手及教練正進行最後的參賽準備,團本部及代表隊於 1 月 29 日陸續出發前往平昌參賽。賽會開幕典禮訂於 2 月 9 日晚上 8 時於平昌奧林匹克體育館盛大舉行。

我國位處亞熱帶,從事冬季運動的困難度極高,但我國代表團未曾在歷屆冬季奧運會及亞洲冬季運動會中缺席。中華奧會主席兼代表團團長林鴻道除感謝 2 個參賽協會能克服種種困難,為國家訓練選手參賽外,也感謝政府長期以來對於發展冰雪運動的支持,更期望此次代表團能創造最佳成績。

代表團授旗典禮合影及贊助商NUSKIN台灣總裁張佩玲及勝利公關經理周旺俊等人出席

資訊、圖片提供/中華奧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韓國奧運射箭金牌2人落馬 臺灣譚雅婷、陳怡瑄晉金牌戰

2017-08-21
賽事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

臺北世大運射箭賽,中華臺北譚雅婷(TanYa-ting)射進女子反曲弓金牌戰,雷千瑩(Lei Chien-ying)將爭銅;錯失複合弓混雙金牌戰的陳怡瑄(Chen Yi-hsuan),下午在個人賽四強賽加射時,以滿分箭定乾坤,勇闖金牌戰。

中華臺北譚雅婷(Ya-ting,_TAN)神準,取得女子反曲弓個人賽金牌戰資格。

里約奧運男團金牌韓國李承潤(Lee Seungyun)和金優鎮(Kim Woojin),在男子反曲弓四強賽前無敵手,原看好金牌戰將由兩人對決,結果世界排名第一的金優鎮意外落馬,只能和匈牙利Banda爭銅牌,金牌由李承潤和俄羅斯Baldanov爭搶。

女子反曲弓大爆冷門,20日剛以687分打破個人賽世界紀錄的韓國崔美善(Choi Misun),爆冷被摒除在八強外,隊友姜彩榮(Kang Chaeyoung)挺身而出,將和中華隊譚雅婷對決爭冠,我國雷千瑩則將爭銅牌。

譚雅婷表示,一開始狀況不是很好,還好八強賽時回過神來,「找回自己節奏,不給自己壓力,大膽射,射中幾分就幾分。」金牌戰將對到上屆光州世大運女團手下敗將姜彩榮,譚雅婷說:「只要我比對手出手更果斷,就有機會勝出!」

取得女子反曲弓個人賽金牌戰資格的中華臺北譚雅婷(右),與取得銅牌戰資格的隊友雷千瑩(左),相互擊掌鼓勵。

稍早沒搶到複合弓混雙決賽門票的中華隊陳怡瑄,收拾好心情後再出發,四強賽對到土耳其Bostan,加射時以滿分箭打敗射出8分的對手,取得和韓國蘇採元(So Chaewon)爭冠資格;男子複合弓由韓國金悰鎬和土耳其Elmaagacli爭金。

陳怡瑄說上午混雙比完後,有反省了一下,提醒自己下午不能再這樣,然後就吃便當去。「發生什麼事,我也不知道,但過了就過了,我沒再想太多。」

韓國金悰鎬說,自己為了世大運下了很多工夫,比賽很專注,運氣也不錯,對自己的表現挺滿意的。談到爭金對手陳怡瑄,蘇採元說:「之前我們比賽時常碰面,私底下也是好朋友,但比賽時不會想太多,盡力拼就是了。」

中華臺北陳怡瑄(Yi-hsuan,CHEN)充滿信心,將全力爭奪女子複合弓個人賽金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