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1
運動提升免疫力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2
NIKE:ON AIR 設計大賽優勝者最終作品揭開神秘面紗
3
131代表隊7,639位世界好手齊聚臺北世大運 角逐體壇桂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2021-06-11
知識庫 綜合 減脂 飲食方式 新知 觀念 COVID-19

近幾週台灣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的死亡人數快速攀升,除了有年紀的銀髮族之外,有許多的重症案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皆含有慢性疾病史,其中肥胖是導致這波疫情染疫後快速惡化的原因之一。然而,在之前根據國外的一項研究的報告中發現,當BMI值越高與超重相關的健康風險(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就會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BMI 數據本身並不是衡量「健康」,而是衡量「身材(肥胖程度)」,例如你雖然在健康體重範圍內,但過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是你肌肉發達體脂較少,讓BMI值落在超重範圍內。

運動提升免疫力
運動除了可以減重瘦身之外,還能有效的提升免疫能力降低COVID-19重症的機率。

肥胖將提升死亡率

然而,在近期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這個研究指出當BMI超過30的人,一旦染上新冠肺炎(COVID-19)將有可能會提升住院風險約113%,同時需要接受重症治療的機率也提升為74%左右,而死亡的風險更是提高約48%左右,還有可能會影響日後接受疫苗注射的防疫效果。

肥胖是慢性病的來源之一
肥胖容易造成多種慢性病的問題,並會造成免疫系統過於緊繃。 ©thefix

除此之外,根據《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文章也特別指出,當太胖或太瘦平均讓你的壽命比預期少4年左右,而這項研究涉及英國近200萬人的實驗,研究人員曾實驗中發現,從40歲開始,BMI在健康範圍的人死於疾病的風險最低,而BMI過高或過低的人具有壽命縮短的風險。

免疫功能超載

然而,我們都知道BMI只是一個對於個人肥胖的最粗略判斷,但其實只要身處於肥胖的狀態就是一種身體內部發炎的狀態反應,這樣的情況就有可能會加速身體免疫系統全力運作,一旦過於強烈的病毒入侵身體時,就很容易讓長期處於疲勞的免疫細胞發揮原有的戰力對抗外來病毒,這也就是為何有許多的肥胖者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慢性疾病,再加上有可能肺功能也會下降,因此,只要遇上這波新冠肺炎(COVID-19)時,罹患重症並發展成死亡的機率就變得更高。

根據發表於臨床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的一項報告表示,大多數的肥胖族群容易形成免疫功能失調,只要一遇上過強的病毒如新冠肺炎(COVID-19)的侵襲,就會讓原本較弱的免疫系統變得負擔過重,導致重症的狀態。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
過度肥胖的族群應該先適時的減重,才能有助於發揮疫苗施打後的功效。

有許多的專家學者都認為要將肥胖者納入新冠肺炎(COVID-19)的高危險族群,來進行疫苗的施打類別順序,但英美的醫學界專家卻一致認為,過於肥胖的族群則應該要先適度的減重,將體內的免疫能力提升,才能更有效的發揮疫苗的功效。

學習降低BMI值

根據美國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中的一項新的研究建議,一天吃兩餐即可有效的降低BMI值。根據期刊在研究中顯示,一天吃三餐的族群其BMI值會隨著增加,而且人們每天用餐的次數越多和吃的點心越多,BMI增加的幅度會越大。此外,在研究過程中顯示,在晚餐後到隔天早餐的這段時間中,至少18小時的禁食比起12~17小時的禁食族群有更低的BMI值。

正確的飲食控制
有新的研究建議,一天吃兩餐即可有效的降低BMI值。

另外,研究中也顯示那些每天堅持吃早餐的人們,其BMI值是呈現明顯下降的狀態,這是由於睡眠期間腸胃都處於休工狀態,如果起床後不吃早餐就無法啟動腸胃,也可能讓身體誤以為還在休眠期間,將會影響基礎代謝率。根據麻省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Medical School)曾對飲食習慣和肥胖之間的關係,找來499名參與者,進行為期1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早上跳過早餐,跟肥胖有著顯著的相關。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受測期的75%都沒有吃早餐),比起固定會吃早餐的人(受測期的95%都有吃早餐),肥胖風險高出4.5倍。

還有那些把早餐當最豐盛的一餐的族群,其BMI值與把晚餐當最豐盛一餐的人們比起來,有明顯的下降。至於午餐吃的比晚餐豐盛的族群體重也減輕很多,但是效果還是不如早餐豐盛的人明顯。 有一些潛在的因素可以解釋你的飲食時間和份量如何影響你的體重。在此研究裡,有一位研究人員表示,吃早餐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減少了飢餓感,而且還能降低飢餓素的飆升。這很重要,因為它也能抑制渴望,並防止你之後的暴飲暴食。

資料參考/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Wiley Online Library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ON AIR 設計大賽優勝者最終作品揭開神秘面紗

2019-02-12
鞋子NIKE綜合配備館

2018年,Nike:On Air設計大賽吸引了數千名參與者湧入上海、紐約、倫敦、巴黎、首爾和東京的耐克工作室。在那裡,參賽者以他們所在的地區為靈感暢想鞋類創意設計。五月份,從18名入圍者中決選出來的六位獲勝者(每個城市一名)受邀與耐克設計師和產品開髮師合作將他們的狂想變為真正的產品。今日,耐克揭曉了獲勝者的最終作品。

NIKE:ON AIR 設計大賽優勝者最終作品揭開神秘面紗

“今年這些鞋款的很多創意是我以前沒有考慮到的,比如引入工具,鼓勵消費者自主組合模塊,或者推動材料應用的邊界,” Nike Air Max 資深創意總監Dylan Raasch 說道,“這些概念證明了,在設計的道路上總有更新穎的方法。” 

茹秋石—Nike Air Max 97 SH Kaleidoscope(萬花筒)

Nike Air Max 97 SH Kaleidoscope(萬花筒)體現了茹秋石對漂浮在上海陸家嘴天空中的雲朵的印象,加上水的瞬息萬變,或變化或消散,不斷形成新的形態。

Nike Air Max 97 SH Kaleidoscope(萬花筒)

Gabrielle Serrano—Nike Air Max 98 La Mezcla

Serrano 的Nike Air Max 98 La Mezcla 代表著紐約這座城市的多元族群的融合,它將多樣的民族、種族和文化背景融為一爐,凸顯了紐約的與眾不同之處:人。

Nike Air Max 98 La Mezcla

Jasmine Lasode—Nike Air Max 97 London Summer of Love

Lasode 的Nike Air Max 97 London Summer of love 歌頌倫敦的夏日以及愛的記憶,這款鞋以她在櫻草花山度過的第一次約會為靈感。

Nike Air Max 97 London Summer of Love

Gwang Shin—N​​ike Air Max 97 Neon Seoul

Shin 的Nike Air Max 97 以他所在城市的霓虹燈牌為靈感,配以亞光黑色鞋身、點綴充滿活力的配色,並參考國旗上的太極符號繪製輪廓。

N​​ike Air Max 97 Neon Seoul

Yuta Takuman—N​​ike Air Max 1 Tokyo Maze

Takuma 的Nike Air Max 1 Tokyo Maze 呈現了東京地下令人眼花繚亂的五彩地鐵線路迷宮。壓花皮革代表著城市的混凝土地面,紅色泡泡致敬標誌性的東京塔建築。

N​​ike Air Max 1 Tokyo Maze

Lou Matheron—N​​ike Air VaporMax Plus Paris Works in Progress

Matheron 的Nike Air VaporMax Plus Paris Works In Progress 設計靈感來自一座正在施工中的巴黎法院大樓的照片,他的作品重新塑造了施工現場的顏色和材料。

N​​ike Air VaporMax Plus Paris Works in Progress

Nike: On Air 獲勝設計將於Air Max Day 期間陸續發售。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31代表隊7,639位世界好手齊聚臺北世大運 角逐體壇桂冠

2017-07-31
新聞話題綜合台北世大運

2017臺北世大運即將於8月19日在臺北田徑場盛大開幕,屆時來自全球131個代表隊、7,639名運動員、3,758位職員,共計11,397人將在北臺灣角逐21+1個競賽種類、271個競賽項目的最高榮耀。

2017臺北世大運即將於8月19日盛大開幕,來自全球131個代表隊、7,639名世界好手競逐。 ©臺北世大運

2017臺北世大運報名原訂於臺灣時間(GMT+8) 2017年7月20日20時截止,因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建議延長報名時間,故由後至7月28日20時截止。世大運組委會31日上午公佈代表隊登陸數據,總登陸代表隊為131隊、人數為11,397人(運動員7,639人、隊職員3,758人)。分析發現,中華臺北隊參加人數最多,共有371名選手180名職員,規模其次為俄羅斯隊348名選手197名職員、美國隊352名選手188名職員及日本隊338名選手199名職員。大家關注焦點中國代表隊報名選手人數為113人、職員82人,共計195人,參加運動種類為田徑、擊劍、韻律體操、滑輪溜冰、游泳、跆拳道、桌球、舉重、武術等。其中最受矚目的桌球項目,中國將有三位女將參加,其中還有上屆光州世大運的金牌選手,預計將給奪牌呼聲高的臺灣選手不小挑戰,賽事精彩可期!

2017臺北世大運報名概況簡報。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根據中國國際乒聯中文官方網站報導,上一屆2015光州世大運桌球項目,中國女乒表現極為亮眼,同時包攬女單、女雙和女團三項冠軍。其中,中國選手車曉曦除了拿下女子單打金牌之外,她同時也和隊友江越攜手奪得女子雙打冠軍,並鼎力助中國女乒隊登上女子團體賽冠軍,榮膺該屆世大運桌球項目三冠王。2015光州世大運男子單打和雙打冠軍分屬日本選手森園政崇與中華台北江宏傑/黃聖盛,但男子團體賽冠軍寶座則由中國隊奪下。

台北市體育局長鄭芳梵表示,桌球可說是中國國球,該國所舉辦的全國運動會桌球項目競爭激烈,據稱奪牌比奧運還難,此次有上屆金牌選手參賽,可見本屆桌球項目的競賽會非常精彩。另外,他也表示韻律體操是世界上最受關注的體育競賽項目之一,演出動作華麗吸睛,絕對會讓人驚艷,這次也有中國菁英選手加入賽事,他提醒韻律體操也是本屆世大運可看度非常高的項目,大家一定不要錯過!

2015光州世大運中國女團奪冠。 ©車曉曦/乒乓網

世大運組委會表示,原本有意願參賽的152個代表隊,部分表示因為國內經濟、政治或選手招募尚等問題,導致最後無法參賽,實屬可惜。本屆世大運報名選手多達7,639名,超過2015光州7,509與2011深圳7,471的選手數,不過並未超過2013喀山的7,880名,因為那年比賽多了四種選辦運動項目。

以上各代表隊人員名單,將送移民署做安全查核,最終出賽人數將視各代表隊來臺人數而定。世大運組委會發言人楊景棠表示,大會已經做好所有準備,將會給每一位選手與隊職員最妥善的安排與照顧,讓大家能夠好好地享受世大運。

世大運組委會發言人楊景棠說明報名情形。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