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經典越野跑鞋再升級! CASCADIA 16 舒適探索越野全地形
1
經典越野跑鞋再升級! CASCADIA 16 舒適探索越野全地形
經典越野跑鞋再升級! CASCADIA 16 舒適探索越野全地形
2
2017捷安特嘉年華 台中中科水崛頭公園盛大展開
3
環日本第三站 馮俊凱參與決勝狀態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經典越野跑鞋再升級! CASCADIA 16 舒適探索越野全地形

2021-09-06
配備館 跑步 戶外運動 越野跑 鞋子 BROOKS

迎接初秋,百年運動品牌 BROOKS 推出全新升級版的經典越野跑鞋 CASCADIA 16,有著諸多得獎紀錄、並受戶外探險家們好評的它,首度將跑鞋專用的頂級中底科技 DNA LOFT 運用到 CASCADIA 16 代越野跑鞋之中,更輕量柔軟,強化野跑的舒適度,同時升級防護實力。因應台灣多雨氣候,同步推出 CASCADIA 16 GTX 頂級防水款,跑鞋多一層堅實的防護,為轉戰跑山的野跑者安心開啟全地形探索。

經典越野跑鞋再升級! CASCADIA 16 舒適探索越野全地形
經典越野跑鞋再升級! CASCADIA 16 舒適探索越野全地形

CASCADIA 16 為 BROOKS 歷史最為悠久的經典越野跑鞋,曾與美國超馬名將 Scott Jurek 有十餘年的合作研發,為 CASCADIA 系列披上不少傳奇色彩,堪稱全能的這款鞋,承襲此系列的優良血統,擁有強大適應性及卓越防護性,專為全方位越野特殊地形設計。

16 代大改版中最大驚喜的是,使用旗艦級跑鞋專用的「DNA LOFT V2 科技中底」,帶來比以往更輕、更柔軟的腳感,可依據跑者的步伐來進行靈敏的動態適應;而備受好評的「TrailTack 越野導引活性黏橡膠大底」,提供各種越野地形優異的抓地力,兩強科技組合,更強化越野鞋整體的舒適度及穩定度。

BROOKS CASCADIA 16 擁有強大適應性及卓越防護性
BROOKS CASCADIA 16 擁有強大適應性及卓越防護性

在保護性方面,CASCADIA 16 搭載了「彈道碎石防護盾牌」,可防止雙腳不被碎石和瓦礫傷害,同時還更能動態適應崎嶇的地形;「TPU檔泥牆」及鞋舌與鞋身的扇形車縫片,可有效阻隔路徑上的碎石礫及小碎屑進入,排水口設計可讓水快速排出,隨時保持雙腳舒適。想在一片泥濘中穿越、或穩定的在岩石山脊上跑跳,CASCADIA 16 都能陪你達成挑戰。

新的中底和大底結構,使鞋子對地面的適應性更高
新的中底和大底結構,使鞋子對地面的適應性更高

CASCADIA 16 GTX 無畏氣候

下過雨的午後仍想野跑,讓搭載了最高等級 GORE-TEX 防水款應援你,使用全新輕量的 GORE-TEX®Invisible Fit 微型貼合技術,防水透氣微孔膜直接貼合在鞋面內裡上,有效防止水珠滲入,鞋內透氣又乾爽,使穿著腳感不只舒適靈活,更比前代輕量,提供持久的保護,陪你迎戰頑強氣候。

CASCADIA 16 GTX 最高規格的防水性,使你更無畏氣候!
CASCADIA 16 GTX 最高規格的防水性,使你更無畏氣候!

CASCADIA 16 現已於全台 BROOKS 市及授權運動用品經銷商發售,跟著適應性更強的 CASCADIA 16 探索各種路徑,全方位的優越性能,助你征服各式山徑地形。詳情請見 BROOKS 官方粉絲團與 BROOKS 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BROOK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捷安特嘉年華 台中中科水崛頭公園盛大展開

2017-09-24
賽事話題單車戶外運動

台灣唯一的綜合性自行車活動「捷安特嘉年華」,昨(23)日於台中中科水崛頭公園盛大舉行首日活動,在「大家一騎來」主軸下,活動涵蓋挑戰、競賽、女性、兒童、親子等六大項活動,上千名大小車手闔家同樂,包括台中市女子隊、Liv宜蘭女子隊、辣媽主播夏嘉璐全家等人都同場競技,享受體驗單車樂趣和車友的愉快互動單車日。

捷安特嘉年華9/23於台中中科水崛頭公園盛大舉行首日活動。

今年「捷安特嘉年華」邁進第23屆,更被列入2017年「0K臺灣.臺中自行車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今天大會開幕儀式包括台中市副市長張光瑤、巨大集團創辦人劉金標、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麗珠及捷安特公司總經理鄭秋菊都一大早就到現場為車友助陣;明天將在現場繼續舉行鐵人兩項賽,預計有多達600人參賽。

巨大集團創辦人劉金標到場力挺。

巨大集團董事長&執行長同場參與50K

首項賽事Liv50K女子自我挑戰是全台唯一專屬女性的自行車活動,共有400多位車手參加,包括由車后蕭美玉領軍台中市女子隊和Liv宜蘭女子隊和美女警花謝伯韶等精英車手都下場與車手互動,其中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更是親自下場騎乘了50K,兩人都順利輕鬆征服完50K,顯得游刃有餘,董事長杜綉珍還透露今年10月要參加鐵人三項賽,為明年3月由Liv冠名贊助的「Iron Girl」鐵人賽(Ironman子活動)做熱身。

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右前)親自參與50K騎行。

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還透露,「我從年輕時打高爾夫球至今都一直維持有運動的習慣,但去年一度生大病,在加護病房待了3天,住院兩周就出院,連醫生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應該就是我長期運動奠定下來的體質。」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說:「『嘉年華』是我提出的概念,讓全家一家三口都能在同一個活動參與,一方面身體可以獲得鍛鍊,最重要是車手同好之間還可以獲得交流,是一個蠻好的活動方式。」

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右前)親自下場騎了50K。

辣媽主播夏嘉璐生產後帶全家4口同樂

TVBS辣媽主播夏嘉璐在2、3年前因為朋友感染開始運動,2015年完成初鐵後,就發現懷了第三個小孩,一直到去年11月生下第三個女兒後,才開始重新恢復運動,今年除了參加一次半馬外,今第一次到捷安特盃Liv50K女子自我挑戰,也是她生產後第一次復出參加單車活動,而且她不只自己參加50K挑戰,還全家總動員,兩個女兒和老公也都參加今年首度舉辦的小鐵人和親子接力賽。

夏嘉璐透露,雖然生產完後運動量有些減少,每周還是會做1到2趟的騎車或跑步的運動,而且為了這次活動還做了特訓,有試過一次騎50K的距離,她說:「有運動身體真的有差,養成運動習慣後,你反而不運動會覺得不舒服,而且身體體質也有改變,像這次懷的第3個女兒,就不會像前兩個這麼辛苦。」

辣媽主播夏嘉璐帶家人熱情參與活動。

PUSH BIKE小小車手超萌,前國手兩兒子參賽 

PUSH BIKE一向是捷安特嘉年華的重頭戲,今年更有250名小小騎士報名參賽,不少小小車手在比賽還沒開始就躍躍欲試,有不少小小車手更是全副武裝,前台中自由車國手、目前是大甲高中自由車隊教練林昆鴻,雖然人在國外帶隊參賽,但老婆也帶著兩個兒子林呈翰(7歲)、林奕睿(3歲)參加Push Bike的比賽。

但林媽媽說:「其實翰翰是在3歲時,有個好朋友參加活動抽到一台Push Bike後,給翰翰後才開始練騎。」林媽也不排除讓兩個兒子未來也讓他們投入自由車訓練,林媽說:「因為騎車是可以一個人單獨完成的運動,他只要一個人牽著單車就可以出去騎,減少小朋友在家裡看電視的機會,而且對於他們的體力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次比賽年紀最小是9月剛滿3歲的小小車手張庭綺,張媽說:「以前庭綺都是看哥哥張又云比賽在旁邊鼓掌加油,這次是她自己想下去騎。」但綺綺終究是第一次上場,不管旁邊哥哥姊姊一路飛奔,她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還是一路騎完兩圈賽事,運動精神博得不少家長的掌聲。

PUSH BIKE小小車手超萌吸睛。

首次舉辦的小鐵人賽親子接力賽,航特部上士女兒奪冠

今年首次舉辦的小鐵人和親子接力賽,也有不少家長下場跟孩子一同參賽,8歲以上由小小鐵人獨自完成跑步300公尺、騎車1.7公里,而7歲以下則由家長跑完300公尺後由小孩接力完成1.7公里騎車。

比賽結果大爆冷門,來自航特部歸仁指揮部飛行訓練指揮所上士機工長楊景賀第1次帶著7歲女兒楊覲參賽,父女倆合力打敗不少全男組合奪下金牌,爸爸楊景賀年輕時期就是台灣體院學生專長路跑,也參加過二十多場兩鐵和三鐵的比賽,從小就帶著覲覲跑操場一圈走一圈,去年開始改成跑一圈騎一圈。

但覲覲從小好勝心就很強,楊爸爸說:「我不希望讓小朋友從小就用比較勝負的方式,應該多用鼓勵,但覲覲一下場就算連下坡都是用衝的,回鹿港家裡路上要再好好跟她溝通。」但楊爸透露,「他們從小就運動,真的體力好很多,幾乎很少在感冒,而且每天9點不用人家叫自己就去睡覺。」

航特部上士楊景賀帶女兒合力奪冠。

名師出高徒,亞運金牌高徒包辦越野障礙賽國中男女雙金

曾經在2002年釜山亞運為我國奪下首面金牌的自由車金牌的前國手林志勳,今年率領外埔國中自由車隊參加越野障礙賽,結果名師出高徒,許哲恩、王鈴惠雙包辦國中組男女雙金,林志勳到外埔國中今年已邁入第9年,也已經訓練出亞青金牌康士峰等青年戰將。 

越野障礙賽,外埔國中實力堅強。

林志勳雖然擅長衝刺,但包括許哲恩、第二名的邱亮穎都以爬坡能力著稱,他說:「今年外埔收了11人,全隊增加到24人,對車隊的經費和訓練都造成不少考驗,但現在訓練的方式都有變化,以往體育班就是全部訓練,但現在要以學科為重,一周只練兩天,一次只練兩節,等於一周只練4節,訓練時間比以前少很多,但相對選手除訓練外,也都還要兼顧學業。」

越野障礙賽,外埔國中名師出高徒,順利奪冠。

Liv宜蘭女子隊繼手搖茶後,開始經營招待所求前進奧運經費

日前才被臉書爆料在宜蘭運動公園賣手搖茶的Liv宜蘭女子隊,今也來參加Liv50K女子挑戰活動,跟著車迷慢慢騎回終點,隊長何翊慈謝謝外界車迷的關心,她說:「以前銷量上下波動比較大,但現在一天都固定可以賣到2千元左右,最高紀錄是一天5600元,台灣高雄、台中和新竹三大車隊都來買過,甚至還有台北車隊特別騎到宜蘭來買飲料,宜蘭當地車友也很捧場。」

Liv宜蘭女子自由車隊目標以2020、2024奧運為主,但為了讓即將大學畢業的車手在畢業後還能有收入來維持訓練,在不願透露名字的金主主動釋出宜蘭、三星兩間招待所經營住宿,8月起開始試營運,10月底已經全部客滿,車隊師母李嘉慈說:「車手會協助做房間清理還有親自做早餐,希望這筆收入可以做為她們未來從大學畢業後的收入,也可以讓她們參與經營的困難。」

Liv宜蘭女子隊甜美吸睛。

資訊、圖片提供/巨大集團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環日本第三站 馮俊凱參與決勝狀態佳

2017-05-23
賽事話題新聞單車戶外運動

環日本第三站,於三重縣員弁市點燃戰火,選手們要在14.8公里的賽段繞行8圈,當中包含最大坡度17%的陡坡,里程共127公里。本站開賽後,很快形成一個大型領先集團,但並未持續太久,收編後再次有選手嘗試,包含車迷們關注的馮俊凱,也在爬坡時突圍,但坡上的追擊未能成功,凱哥於是回到集團重整旗鼓。

阿凱在賽段前半嘗試加入領先集團。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而後,代表巴林戰隊的5名成員,由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在集團前領銜,協同佩爾(David Per)、諾瓦克(Domen Novak)及台灣好手馮俊凱,聯手控制領先三員的秒差;一直到終點前4公里,回歸一個精編後的領先集團,本站冠軍將是其中一人;而我們的白衫小將展現全方位能力,能衝也能爬的他,拿下本日第6名,總排重新回到前3!

中後段回歸主集團當中,馮俊凱再次擔綱衝刺主將的領騎一職。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台灣好手馮俊凱,依舊繳出強勁的表現,本日排名第30位,他也在賽後為我們還原現場:「最後面一公里,我大概位子在第5、第6個吧,那時候要佔好位子,準備要給他(指科爾蒂納)衝刺;最後轉進來的山路,轉彎的時候伊朗的太危險了,給他弄到一下,後來我掉了位子,還好他們(指隊友)都在前面。不然我是覺得,如果是在5、6的位子的話,剛好沒有被減速到的話,我還是有辦法衝。」

全方位的表現,讓科爾蒂納連續三天拿下白衫新人王。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其實阿凱本屆環日本負責的工作內容,和過去沒有不同,但這回每每能參與決勝的關鍵時刻,可見目前的狀態仍相當理想,這點也獲得他本人的確認:「狀態還可以,到目前為止感覺還不錯,看接下來幾天,不過最主要還是以科爾蒂納為主。」

展現堅實戰力,連續三站拿下白衫,巴林美利達在第20屆環日本的表現未完待續,也期待狀態正強的阿凱,能留下歷年參賽的代表作!

年僅21歲的科爾蒂納,以穩健的成績守住白衫。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環日本第三站單站成績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án García Cortina)第6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17名
馮俊凱 第30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46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69名

環日本第三站累計總成績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án García Cortina)第3名
馮俊凱 第16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27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61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65名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