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羽球選手方振宇,目前就讀國立體育大學研究所 1 年級,出生時由於難產,導致左手肩膀神經叢損傷,左側上肢肌肉萎縮,無明顯動作功能。經多次手術及復健,雖然手部無法做出精細抓握,但肩膀和手肘擁有的功能,可以幫助打球時帶動身體和維持身體協調。
方振宇的媽媽常跟振宇說:「不要常想自己失去什麼,要想自己還擁有什麼。」這讓振宇從小就養成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問題。
國中初接觸羽球項目,振宇就在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奪得亞軍!在發現國外也有身障羽球比賽時,更激起他追求夢想的企圖心!為了實踐夢想,方振宇選擇羽球專長的新豐高中就讀,開始接受正規訓練,與一般選手並無分別。
剛開始,方振宇看到隊友能做出來的動作,自己卻做不出來,有時會感到很痛苦,甚至一度想放棄打球…。儘管辛苦,方振宇仍努力嘗試與突破自我身體限制,希望不斷增進羽球技術!
終於,方振宇入選了國手資格,代表台灣出戰各大國際賽事!2017 年亞洲帕拉羽球錦標賽,方振宇男單闖入八強!這次將帶著夢想勇闖 2020 東京帕運殿堂!
方振宇說:「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我找到上帝為我開的另一扇窗,並努力實踐著!」
圖片/資訊來源:體育署、殘總
文章出處/don 1 don
馬修.塔皮亞 (Matthew Tapia) 是個6個月的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5磅(680克)重。當時醫生宣布他只有5%的生存機率,如果他能夠戰勝自己的先天條件,他也僅僅勉強能說話,狀況好一點也許能夠走路。
18年過去,麥特已經是一個聖塔莫尼卡高中高三的學生。做為一個合群但帶點桀驁不馴的學生,麥特已經用他對於生命的執著和堅毅來證明,他不僅能夠生存下來,明年還能夠像其他學生一樣上大學。麥特是一個狂熱的運動迷,並且常常做著成為賽事播報員這樣的夢想。進入高三這年,一個勇敢的教練和一群開明的孩子給了麥特機會,讓他加入了橄欖球隊。麥特一整年沒有錯過一次練習。憑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麥特反而激勵了一個團隊去尋求認同、去追尋更高的目標。他們簇擁著麥特,使他成為團隊的一份子,並在放學後還與他一同玩樂。
做為一個身懷精神疾病、有可能成為被霸凌對象的弱勢孩子,他現在已經找到了可以稱為家人、推心置腹的兄弟。在他加入後,球隊完成了一個成功的賽季,並步入了第二輪季後賽,但本賽季的核心價值已經遠遠超過輸贏之上,而是關於克服障礙。麥特總共連打了兩場比賽,並在橄欖球賽季結束後加入了籃球隊,也一樣以精彩的表現博得滿堂采。麥特的故事說明,只要堅持信念,任何事都有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