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鐵人三項運動界號稱最難、最高且最寒的「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賽」將於 11 月 26 日開賽,曾經多次擔任國家代表隊選手,在海外與台灣各地奪下佳績,被譽為「鐵人夢想家」的吳承泰即將出賽,更期許力拼冠軍,開賽前夕他公開表示:「只要堅信自己的夢想,就算遇到挫折,也不會輕易放棄!」
在去年引起轟動的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FXT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賽事)是世界極限鐵人聯盟 XTRI 認證亞洲地區第一站,全球第 13 站,也是目前世界公認最難的賽事之一。賽事路線總長 227 公里,海拔爬升六千公尺以上,路線分別為:秀姑巒溪出海口逆游 3.8 公里,長達 180 公里的自行車段途經蜿蜒曲折的花 64 線、193 產業道路以及台 11 線海岸公路,最終爬升至海拔 1644 公尺的新白楊。而全長 43 公里的路跑,需沿著中橫公路一路向上至海拔 3417 公尺的合歡主峰終點。去年近七十位選手參賽,完賽率未達三成。
為期許在 FXT 極限鐵人取得佳績,承泰分別從路線、補給以及訓練等各方面著手。來往動輒兩百公里的實地模擬,數不清次數的路線探勘,從九月秋季跑到冬季。吳承泰笑說:「幾乎每個彎都認識。」為了在最後前往武嶺的路跑段能取得優勢,特地邀請了李智群教練擔任陪跑者,用最堅韌的態度面對這場競賽。
此外,吳承泰亦前往竹北拜訪以總成績 13 小時 45 分 50 秒奪下首屆 FXT 極限鐵人優勝的許仁茂,請益競賽經驗與補給、抵抗低溫等建議,期許在茂哥的加持下能更上一層樓。「茂哥的精神力量非常強大!」吳承泰表示:「這就是值得人們效法的鐵人精神。」
不只是鐵人三項運動員,吳承泰同時也是大力推廣滑步車、小鐵人運動「泰萌運動」與「泰愛跑」跑團的總教練與管理人,多年來耕耘並積極推廣鐵人三項運動。在這次的 FXT 極限鐵人挑戰中,支持者們為了應援夢想,與承泰一同開發了 #DREAMER #TYONE 包含搖搖杯、保溫瓶與口罩及 DREAMER 05 應援 T 恤,色調採用黑色系強調沉穩、內斂的力量。
除了上述產品外,未來也將陸續開發鐵人運動實用的周邊商品,幫助運動員提升個人精神價值,以及將承泰的「夢想家」能量帶給大家。
鐵人夢想家吳承泰表示,FXT 極限鐵人不只是他人生的首場 226 ,也是夢想之路的里程碑。為此,他準備了數個月時間迎戰極限鐵人賽,包含高原適應、夜跑以及路線模擬,過程中的努力與辛苦,都期許自己能在這一場大賽中奪下優勝,不負眾人期望。
相關搜尋與聯繫請洽 鐵人夢想家「吳承泰」臉書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吳承泰
責任編輯/Dama
「姜義村推的啊,他誰不推…?」黃瑽寧笑說:「只要接近他的人都推。」
在去年 LAVA TRI 大鵬灣鐵人三項賽,會場出現一位『陌生』卻『熟悉』的身影。陌生是他首次站上鐵人三項賽的起點,熟悉的是只要是身為父母親都曾經看過他的文章、書本學習育兒智慧。他是黃瑽寧,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暨台大臨床醫學博士。
在好友姜義村(師大特教系教授兼系主任)的鼓勵下,黃醫師投身以『愛運動 · 動無礙』理念的台灣 KONA 混障隊。對黃醫師來說,這是一次截然不同的體驗,除了在賽場上感受與眾不同的魅力之外,也更深一層認識身心障礙隊伍的夥伴,體驗運動的樂趣。
首次站上鐵人三項的舞台,黃瑽寧坦言刷新了傳統想像:「我以為鐵人應該是身材很壯、很厲害的樣子,學生時看到很多鐵人都很精實,那種滿滿 ATP、充滿精力的感覺。」從台北奔波勞頓來到大鵬灣會場,所見一切讓他有所改觀:「到了現場之後,發現很多鐵人其實是外表上看不出來的。很多堅持到底的選手外型也不是想像中『孔武有力』,但你會發現他們很自在地享受比賽。」
「在那邊我碰到了一些年紀比較長的朋友,有些人大我十歲,甚至二十歲,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跟生活,但都能把體態維持得很好,也能透過參賽調劑自己的生活。」黃瑽寧說道:「這是我參賽的印象,也是我對鐵人運動的看法。」各式各樣的參賽者彰顯了不同的背景與狀態。在黃瑽寧身邊好友包含姜義村教授與新聞主播夏嘉璐都是鐵人三項運動的愛好者,這讓他對鐵人三項有不同的想像與期待。
加入台灣 KONA 混障隊的黃瑽寧,肩負起接力游泳賽段,他笑說要一個人參加三項需要想好策略跟準備:「我知道我可以游完一千五百公尺,但我全程是用蛙式游。後來他們告訴我,如果要一個人完成鐵人三項,在游泳時要把雙腳的力氣省下來。」
「如果想要獨自完成鐵人三項賽,無論是誰都會想這麼做,」黃瑽寧笑說:「我現在的目標是先把自由式練好,看能不能順利游完一千五,之後再來想其他兩項作準備。」
這次會參加 LAVA TRI 大鵬灣鐵人三項賽,緣由是好友 Uncle John 姜義村 溫情喊話。KONA 混障隊其中一支隊伍,是由馬拉松跑者洪國展承接騎車與路跑,姜老師希望能由他信任的黃醫師接下游泳賽段。儘管受邀參與台灣 KONA 混障隊深感榮幸,但身為鐵人三項新手仍有點忐忑不安,他在【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Youtube 頻道上也自嘲:「他們也安慰我,大家是來運動的,不要太拼命,國展老師不會在意我拖累他成績的。」
身為混障隊的一員,對動無礙團隊的朋友印象深刻。「能認識他們真是非常開心,」黃瑽寧說道:「很多人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缺陷,而我看到的是不同生命的風貌。你會很好奇,很想跟他們多聊天。」
黃瑽寧提到全國身障運動會台北市游泳選手張維捷,兩人在同車旅途上聊了許多:「跟他聊天當中,我體會到另一種生命風貌。我完全不覺得在他身上看到缺陷。」也提到承接單車、路跑項目的國展:「國展更是,他走遍世界各地跑馬拉松,在他們身上看見的風貌是我過去從未經歷過的。與其說我是幫忙參加接力,不如說我很榮幸透過姜老師認識更多的好朋友。」
黃瑽寧相信透過混障隊的努力與表現,未來一定會有更多賽事開放給身障朋友參加,從而拓展人們對身心障礙運動員的認識與支持。他十分開心能有機會參與這次挑戰:「我不只是支持,還很佩服,比起他們,我真的是肉腳。」
話鋒一轉,黃瑽寧提到過去十年前擔綱住院醫師,接觸許多身心障礙的小朋友。
「身心障礙的小朋友他們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不管是身心狀態模樣,包含家庭的支持系統都是。」他接續說:「我看過很令人難過、家庭支持系統很差的小朋友。也看過家庭支持系統很好的小朋友,你可以跟他玩、跟他聊天說話,他不會因為身心障礙而難過。」
「對孩子而言,面對身心障礙某些缺陷,我們很難對孩子說『你自己要堅強起來』,都是一點一滴身邊的人的愛與包容、照顧,讓他們更懂得愛自己,也愛身邊的人。」黃瑽寧說。在兒科擔任主治醫師多年的他,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推動育兒親子教育不遺餘力。
在大鵬灣鐵人三項賽,承接游泳的黃瑽寧醫師,不只感受到鐵人運動的魅力,也深刻地感受到姜義村老師的動無礙團隊的努力與付出。除了祝福運動員們更為茁壯、打破自身的成績紀錄外,也允諾會投入時間訓練,希望未來有機會再與夥伴們一塊參賽。
(照片來源:黃瑽寧提供)
文章出處/don 1 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