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棒式應該撐多久? 專家指60秒是上限
1
棒式應該撐多久?  專家指60秒是上限
棒式應該撐多久? 專家指60秒是上限
2
肌肉的發育是否需要痠痛?用五大建議增長你的肌肉量
3
選對音樂更有fu!聖誕健身音樂大全讓你快樂做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棒式應該撐多久? 專家指60秒是上限

2022-05-30
知識庫 健身 徒手訓練 觀念

棒式(平板式)是徒手肌力訓練相當基礎且有效的動作,網路上有許多棒式挑戰的影片,似乎撐越久代表核心越強健,而世界上棒式撐最久的是澳洲一名男子 Daniel Scali,長達 9 小時 30 分 01 秒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不過,棒式撐越久真的對你鍛鍊核心肌群越有效嗎?美國專業認證教練提醒,其實重點是「姿勢正確」不在時間多寡,1 分鐘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已是上限,理想時間更在 20-30 秒之間。

棒式應該撐多久?  專家指60秒是上限
棒式應該撐多久? 專家指60秒是上限 © The Times of India

為什麼棒式不要練太長?

棒式應該撐多久?許多事實證明,要達到有效的核心訓練,棒式根本不用練那麼長!主因棒式是個高壓動作,操作時,你的腹部收緊、臀部被擠壓、骨盆向上旋轉,這些都會增加整體肌肉的緊繃。美國紐約 SoHo Strength Lab 聯合創始人 Albert Matheny 博士表示,棒式是個天天都能做的訓練,但時間應保持在 10 秒到 1 分鐘之內,原因是:身體姿勢才是最重要的,保持完美姿勢是做棒式的最高目標,一定要在保持姿勢下才能持續練。

短時間操作方法:10秒

紐約 PhilanthroFIT 創始人、認證私人教練 Doug Sklar 建議,一般訓練建議每組至多做 60 秒,最多共練 3 組,可從時間較短的組開始做起。Sklar 建議操作方法:維持棒式支撐 10 秒後放鬆 5-10 秒,再重新投入下一個 10 秒棒式,重複 3-6 組。這樣的操作使鍛練肌肉的總時間與不停維持棒式姿勢 30-60 秒相比,同樣能獲得相似的肌力訓練效果,最重要的是,姿勢不容易跑掉。

棒式訓練動作
棒式訓練動作

理想時間操作方法:20-30 秒

CSCS(美國體能協會註冊體能訓練專家)認證教練 Austin Lopez 指出,20-30 秒是一組棒式的最理想時間,總共可操作 3-4 組。他強調,棒式著重於重量而非時間,你可以在操作時背上放一個輕沙袋,以增加強度;也可以雙手支撐在健身球上做棒式,挑戰核心的穩定性,無論任何選項,時間和組數都是以上建議。

「維持長時間的棒式姿勢,唯一好處就是增加肩部耐力,但棒式真正目的是為了加強核心。」Austin 提醒,當身體開始疲倦將使其他部位過度代償,姿勢跑掉,你將身處於運動傷害的風險中。

較長時間操作方法 :1分鐘

如果你可以輕鬆地維持棒式姿勢 1 分鐘,能透過更多的腹肌收縮來增加難度,並創造更多臀肌和股四頭肌的壓縮。但如果還沒準備好,千萬別免強自己堅持更長的時間,否則出現疲勞會使下背部拱起,將帶給下背部很大的壓力,也將自己置身在受傷風險。

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 POPSUGA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肉的發育是否需要痠痛?用五大建議增長你的肌肉量

2018-06-19
健身知識庫增肌肌肉痠痛觀念

身為健身運動的愛好者,你是否正在享受著扎實訓練完接下來的肌肉痠痛感?相信大多數的人都點頭如搗蒜,而這種酸痛感又被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是一種在經過激烈運動或是採取一些你不常做的訓練項目,所產生的肌肉痠痛或不舒服的感覺,一般來說都會在24-48內出現,接著持續2-3天,但是,如果訓練過後肌肉沒有出現這樣的感覺是否沒有鍛鍊到?這也就引發出肌肉生長是否需要DOMS這個問題。

延遲性肌肉痠痛是否等於肌肉成長的指標?

其實,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背後所存在的醫學原因是「它是一種體能訓練之後常見的結果,因為這樣的訓練方式將肌肉組織壓向超出習慣的程度。」,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你第一次或第二次訓練時,能在接下來的幾天感受到DOMS所帶來的快感,但接下來你的訓練與挑戰會讓肌肉開始習慣,因此,你將慢慢感覺不到之前訓練過後肌肉痠痛這樣的快感。

這並不意味著你的肌肉沒有獲得良好的破壞及成長,只是代表你的身體肌肉不再向之前這樣獲得大量的刺激感,它們只是習慣你的訓練模式,然而,這也可能代表著你需要改變訓練項目,根據阿諾史瓦辛格的說法:要推動肌肉生長的元素是-肌肉壓力,要你的肌肉做一些不習慣的動作讓它們呈現一些混淆的狀態,這才會讓它們成長。那我們要如何混淆肌肉讓它成長?這裡有5點可以讓你參考!

 建議  1 增加訓練的運動範圍
肌肉的發育有兩個現象:肌肉肥大跟肌肉增殖,這兩者都會造成肌肉量與肌肉橫斷面積的增加。然而要讓肌肉呈現這兩個狀態,最主要的就是增加訓練的運動範圍也就是離心與向心之間的軌跡延長,這樣就能讓肌肉纖維的刺激度大幅增加,因而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增加訓練的運動範圍ROM。

 建議  2 讓肌肉有效控制重量
這麼樣叫讓肌肉有效的控制重量?就是當你在做離心運動時,將重量運用肌肉的控制讓它緩慢移動,藉此延長肌肉的刺激度讓肌肉的充血感更加飽滿。同樣,在向心運動肌肉收縮到頂點時,稍微的擠壓1-2秒,也能讓刺激度大幅上升。

 建議  3 不要使用同一種重量
這個方式我們可以稱做金字塔訓練法,當你在同一個肌群的訓練裡前面3組都用大重量訓練,第4組開始肌肉產生疲憊的感覺,這時後就可以將重量降低約30-40%左右,然後盡可能的增加訓練次數,讓肌肉更加疲憊(也可稱之為力竭)。

 建議  4 找好一個稱職的補手
一般來說我們的訓練都會做到自認為的力竭為止,但你只要找好一位稱職的補手來協助你的訓練,他可以在你認為力竭的時後幫助你再多做幾下訓練,這樣的補手訓練方式除了可更有效的刺激肌肉外,還能防止許多訓練意外的發生及傷害,當然首先你要確認補手是會練的人。

一個好的補手可以協助你的訓練更上層樓!

 建議  5 適時的增加平均重量
當你前面四個建議事項都完成時,就剩最後一個:增加平均重量!增加平均重量時要確保你仍然可用新的重量做8-12RM,另外,你也可以採用另一種刺激肌肉的訓練方式,就是交替式訓練法。這個方式主要就是要確保你的肌肉不會持續習慣一個訓練項目,可利用交替式訓練法做出如同週期般的訓練課表,加強混淆肌肉的刺激幅度。

結論

雖然肌肉的成長確實不一定需要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來建立,因次,如果在訓練過後肌肉沒有痠痛,也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但你應該使用這樣的感覺做為基準,由肌肉告知你是否該調整訓練項目,讓身體肌肉不會常時間習慣沒有壓力的訓練,否則,你將會很快的感覺到肌肉進步的速度變慢,相信這也是一個健身愛好者不願意看到的平原現象,現在就來改變訓練模式吧!

資料參考/barbend、breakingmuscl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選對音樂更有fu!聖誕健身音樂大全讓你快樂做運動

2016-12-23
健身話題趣味

聖誕節和跨年假期到了,在大吃大喝的行程之外,是否也想要持續運動鍛鍊身體?這時候,選一些當令的音樂來搭配更有fu,讓你一邊享受歡樂氛圍,一邊暢快運動,一定更有效率!以下就是我們為您精選的一些聖誕健身音樂,不管重訓還是有氧運動都適用唷!

聖誕健身音樂大全 向量圖來源:Freepik.com

30分鐘經典聖誕健身歌曲

這套30分鐘音樂,選用超級經典的聖誕歌曲組成,絕對讓你的運動有滿滿的聖誕氣氛:

歌單:
1. Cascada – Jingle Bell Rock (Dance Mix)
2. Mariah Carey –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Low Sunday Remix)
3. Jose Feliciano – Feliz Navidad (Big Spender Remix)
4. Wham – Last Christmas (Gianni Marino Bootleg)
5. Dean Martin – Let It Snow (Speed Sound Remix)
6. Bing Crosby – Little Drummer Boy (DJ Deville Remix)
7. Mariah Carey – Oh Santa (Low Sunday Remix)
8. Nat King Cole – The Christmas Song (DJ Cruze Remix)
9. Bing Crosby – White Christmas (Ed Wilder Remix)

這套音樂除了線上聆聽,還可以下載唷!

覺得熱血沸騰了嗎?現在就準備好你的裝備,開始運動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