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COVID-19確診後恢復期 如何安全地回歸日常訓練
1
COVID-19確診後恢復期   如何安全地回歸日常訓練
COVID-19確診後恢復期 如何安全地回歸日常訓練
2
年長者吃胖長肉才健康!專家:每餐都含蛋白質
3
保養如同喝水,隨時隨地需補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OVID-19確診後恢復期 如何安全地回歸日常訓練

2022-06-17
話題 保健 觀念 知識 COVID-19

COVID-19 確診後要恢復運動,尤其對某些認真訓練的人來說,要回到每天吃課表這種有一定強度的訓練需要多久﹖該怎麼恢復呢﹖健身專家警告﹕過早、過快地逼迫自己的身體不利於康復,即便是症狀輕微者,健康水平高到足以克服感染後的疲憊,仍需要一段時間休息恢復,建議確診7天後可嘗試溫和的伸展或瑜珈動作,千萬別一開始就急著回到原本強度的訓練。

COVID-19確診後恢復期   如何安全地回歸日常訓練
COVID-19確診後恢復期 如何安全地回歸日常訓練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澳洲雪梨私人教練、Un1t 健身房負責人 Matt Hunt 曾確診,休息了 5 天後開始進行緩和的運動,他表示,除非是 COVID-19 重症或是有出現胸痛症狀,否則謹慎地恢復訓練是合適的。以下是包括 Matt Hunt 以及其他運動醫學專家的解說。

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運動?

運動醫學專家普遍共識是,在首次出現症狀後至少等 7 天,才能恢復任何形式的運動,但恢復起初千萬別馬上做以往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應從低強度的活動開始。墨爾本大學物理治療系資深講師 Selina Parry 舉例,前幾週的日常活動例如做家務、輕鬆地整理花園、散步,在做這些活動同時要能夠一邊進行完整的對話。接著,逐漸增加運動時間,每天多 10-15 分鐘即可,直到你可以連續完成低強度走路 30 分鐘。

Hunt 教練指出自己的經歷,他恢復的第一步運動是做簡單的瑜珈,不包含任何較大的動作,目的只是讓幾天躺著沒動的肌肉活躍起來,並可專注於臀部、肩膀、下背部。

專攻於重症醫學研究的英國學者 David Salman 進行的研究發現,兩週最小運動量是重啟日常訓練的最佳方式。

COVID-19 確診後恢復的第一步運動可做簡單的瑜珈
COVID-19 確診後恢復的第一步運動可做簡單的瑜珈,圖為瑜珈嬰兒式

如果我完全無症狀怎麼辦?

如果你確診後沒出現任何症狀,沒有證據明確顯示你應該或不應在感染的第七天之前運動。Parry 醫師表示,即使你在篩檢陽性之後感覺非常好並且開始運動,請密切監控自己的體感,不能放過任何微小的不適跡象。

確診一週後我該如何進步﹖

如前所述,最重要的是逐步、緩慢地恢復身體活動。經過一週或是更長時間的緩和運動後,你可以嘗試進行一週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或是游泳,運動可以進行 10 分鐘以上並同時順暢對話,但無法唱歌,呼吸會喘一點、會流一些汗。

此後,Salman 醫師建議再提升到一些更複雜的運動,例如需要使用協調性、力量與平衡,例如改變方向的跑步,或是自重循環訓練。當你能夠完成這些活動時,你應該準備好恢復到確診之前甚至更高的活動水平了。

Hunt 教練表示,他的一些學員 COVID-19 確診後,在訓練時的疲勞程度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最初恢復階段做一些輕微的力量訓練,可能對恢復非常有益,這些輕微力量訓練目的只是讓肌肉纖維再次運動,訓練呼吸,並打開胸腔。但如果你覺得訓練起來很辛苦,把時間或頻率縮減 10% 或 20%,直到第二天、下週甚至下個月再進步都可以,例如,如果以往每週訓練 5 次,此時試著每週最多訓練兩次。每個人情況不一樣,一定要是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無論如何不用急,運動場永遠等著你。

運動時異常程度的疲勞、呼吸困難、心跳加速、頭暈、咳嗽等任何症狀或新症狀發生,都要特別注意
運動時異常程度的疲勞、呼吸困難、心跳加速、頭暈、咳嗽等任何症狀或新症狀發生,都要特別注意

什麼時候我該暫停運動?

雖然恢復期你很可能比以往運動更氣喘吁吁,但要警惕 COVID-19 症狀的復發或發展,監測運動後 1 小時和運動後 1 天的感覺,為了確保你沒有加劇你的症狀。Parry 醫師指出,異常程度的疲勞、呼吸困難、心跳加速、頭暈、咳嗽等等,任何症狀或新症狀發生都要特別注意,尤其胸痛症狀是個警示鈴,提醒你該去看醫生了!因為一些 COVID-19 患者可能會發展為心肌炎,雖然這是輕度至中度 COVID-19 患者中較罕見的案例,但仍必須仔細觀察這些徵兆。

請記住,運動後的 1 個小時就應該感覺恢復。

Parry 醫師提醒,最重要的就是要減少運動後症狀惡化,這可能會導致症狀延長,也就是長新冠。如果你確診數週後都因為疲勞而難以恢復某些身體活動,請尋求一般科醫師∕家庭醫師等專業人士協助。

資料來源/ABC NEWS、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年長者吃胖長肉才健康!專家:每餐都含蛋白質

2019-07-05
生活高齡觀念保健知識庫

這邊的吃胖點並不是要年長者們真的吃成大胖子,而是他們需要大量蛋白質來長肌肉。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流失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而漸漸的形成所謂的「肌少症」!當肌肉不足時,所引發的問題很多,像是跌倒、平衡感不足、生活上許多事情無法自理等,所以,建議年長者要多吃點蛋白質、高纖的食物,才能真正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

年長者吃胖長肉才健康!專家:每餐都好含蛋白質 ©blogs.plos.org

年長者吃肉長胖才好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的研究,發現對於50歲以上的人來說,身體質量指數(BMI)最好維持在22~25之間,這是在高齡族群中,死亡率最低的體重標準。在50歲之後,肌肉是快速下降的時候,在這之前都需要保持不要太胖、避免產生代謝性疾病,像是三高、糖尿病、脂肪肝等;但過了這個歲數,反而身體堆積很多老化細胞,消耗能量消耗的更快,當然肌肉掉得更多,最好吃到有點微胖再加上充分的運動訓練後,才能延長壽命。然而許多老人家很容易因為肺炎感染而住院,可能是來自太瘦的關係,導致免疫系統沒有足夠的能量去對抗病魔,讓小感冒動不動變肺炎;但當然過胖到腰圍超過男性90公分以及女性80公分,或是BMI超過27,還是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所以也建議不要無止盡的狂吃。 

年長者吃肉長胖才好 ©blog.umzu.com

年長者的餐盤

不過體重並不是唯一一個指標。有些年長者可能會覺得自己每天都吃得很多、體重也維持的不錯,但仔細發現,早上饅頭配稀飯,中午白飯、青菜、麵筋或醬瓜,以及晚上白飯或是麵配青菜、豆腐乳,頂多加一道菜、蛋或一小塊肉,這些都是加工食品跟碳水化合物,裡面的蛋白質往往都不夠!也有老人家覺得自己要養生,三餐都吃很多青菜,但是高纖維對於腸胃功能已經開始退化的老人家來說,其實會造成腸胃過度的蠕動、脹氣,同時也是另一種負擔。所以建議每天只需要吃到300公克、差不多等於1碗半的煮熟青菜就好,反而是蛋白質要吃到1.2~1.5公克/每公斤體重,以60公斤的老人家來說,至少要吃到72公克。以下為一份7公克的蛋白質食物換算:

半個手掌的煮熟肉/魚

一顆蛋

半片白豆包

一盒板豆腐或2片豆乾、兩塊油豆腐,嫩豆腐蛋白質含量較低,約為2盒

240cc的無糖豆漿

240cc的脫脂鮮奶

1/3碗煮熟的毛豆、黑豆、黃豆

年長者所需的蛋白質示意圖

如果要幫老人家安排餐盤,每餐至少要吃到3~4份的蛋白質,早餐可以喝一杯豆漿、吃一顆蛋,以及半盒豆腐配稀飯,午晚餐可以配一碗飯、一碗青菜與一個手掌的肉或是魚,以及2片豆包等;或是變換不同的作法。像是對於牙齒不好的人來說,可以吃蒸蛋、豆腐,或是選擇質地較軟的魚肉、雞肉來吃,也避免用煎、炸的作法,可以改為蒸、炒,讓食物比較好入口。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KH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Ivy
Ivy

保養如同喝水,隨時隨地需補充

2017-02-14
兒童保健知識庫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對於保養的觀念也越來越重視,像近年盛行的運動風氣,回到源頭都是為了要得到更健康的生活。除了運動之外,其實保養也是健康生活之中的一環,沒有好的肌膚保養,即便有再多其他的附加價值,生活品質的效果也會打折扣。

貝恩泡泡香浴露和嬰兒全效護膚膏

尤其現在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越來越多,其大部分的成因是因為保濕做的較不足夠;很多媽媽喜歡產品使用後,皮膚摸起來的感覺是唧唧唧,但實際上像那類型的產品很容易將身體的水份帶走,造成肌膚的乾癢,尤其是到了冬季,這些問題便會更明顯。

嬰兒用的產品,大人也能使用?

貝恩的泡泡香浴露正好適合剛出生的新生兒到3歲的孩子,3歲以上的孩子要用更是沒問題,因為要給這麼小的孩子使用,再大一點的孩子一定也沒問題。其實無論大人或小孩,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難免會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這時候開始想尋求一些沒有那麼多負擔成分的保養品,於是便會思考是不是嬰兒用的最適合?
 
而很多媽媽也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疑問:我的孩子5歲了,還可以使用baby的產品嗎?我都會告訴媽媽說:他能使用更好,因為泡泡香浴露本身並沒有添加一些對孩子肌膚會造成負擔的成分在裡面,所以洗起來對他們的肌膚是越健康越好。

另外,產品本身較保濕,香浴露的產品亦可以拿來洗頭,由於產品成分較天然,所以若將此產品用於洗頭,頭髮乾澀屬正常現象,若不適應亦可搭配洗髮精作使用。
 
若第一次使用卻不知該如何,最簡單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 在澡盆之中按壓一下泡泡香浴露,幫忙baby從身體最乾淨地方洗到最髒地方,直接抱起來擦乾即可,不必再另外沖水。
2. 等寶寶站穩後洗澡時,可站在浴缸中,直接將產品抹於全身,再沖乾淨即可,用法非常多元,但對於皮膚有保護的作用。
 

乳液不是需要才擦,而是隨身攜帶的必備品

此外,洗完澡之後,我也建議搭配嬰兒爽膚乳液去做加強,補充肌膚保水度。一般人會認為乳液是冬天使用的保養品,但我認為它應該是一年四季都要使用。例如夏天時,大家習慣吹冷氣,吹久了皮膚會乾,這時候建議可以隨時使用乳液補充水分。

相較於其他質地較黏膩的產品,嬰兒爽膚乳液吸收方面也相當迅速,又不黏膩。寶寶出生會有一些生理性的脫水的問題,像手指縫、關節的部分容易有脫屑,這時就需要補充乳液。而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是大人也能夠隨時隨地補充, 就像喝水一樣,不分季節、時間,是生活當中的必需品。
 

將心比心,從回饋中得到堅持的動力

由於自己本身也是媽媽再加上又在婦嬰產業工作,所以有很多時候,我一定會以媽媽的角度為出發點,因為若連我自己都不想要的產品,又怎麼會想推薦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呢?所以,不管是哪一種產品,我一定堅持著將心比心的心態推薦,傳承上一代的理念,以良心事業為準,絕不做暴利或不良品,希望大家覺得買了貝恩就是品質保證。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表示她的孩子長期受皮膚敏感之苦,只能以醫生開的類固醇藥來暫時舒緩。後來,經由醫生的推薦,那位媽媽便開始使用貝恩的產品來幫助孩子舒緩不舒服的肌膚。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得到那位媽媽的回饋表示經過了一波三折,她孩子的皮膚終於得到明顯改善,有了醫生的推薦加上媽媽的回饋,對我們來說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同時也從之中能深刻感覺到我們又多幫助到了一個孩子,每次想起來都非常感動。
 

將選擇當作學習,了解自己的需要

沐浴用品要選就要選擇穩扎穩打的品牌,外加有專業講師群之處,除了學習正確觀念之外,家長有問題都可以隨時向他們諮詢。
 
我與先生一直有一個理念:一步一腳印去做好每一項產品,運用推廣的模式,由我們的講師去上課、推廣,當媽媽們聽完課之後真心覺得我們的東西很好,再來購買。

或許很多人對於貝恩的印象是停留在上一代的觀念,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一直不斷地努力研發,推陳出新,針對現在的環境變化以及不同的需求,讓大家的肌膚都能得到最好的照護。

IVY特別推薦

  嬰兒全效護膚膏   
每當帶孩子外出時,這是我包包中必備的物品。孩子的皮膚特別細緻,一個外力不小心碰撞到,或是野外的蚊蟲,甚至是小寶寶的屁屁,紅腫便顯而易見。若發生這樣的狀況,我會立即用這條護膚膏作一個即時性的修護隔離,讓局部的傷口或小紅腫得到收斂,同時也防止空氣中的灰塵及髒汙的侵害。

關於Ivy三個寶貝的媽咪,專長為寶寶瑜珈、寶寶按摩以及兒童按摩。

專業證照
英國生之光嬰兒瑜珈講師
Rainbow kids yoga 講師
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講師
MISP國際兒童按摩講師
中華民國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業講師
蒙特梭利教學法理論與教法(3-6歲)
保母人員技術士證

/ 關於Ivy /
Ivy

三個寶貝的媽咪,專長為寶寶瑜珈、寶寶按摩以及兒童按摩。

證照

英國生之光嬰兒瑜珈講師

Rainbow kids yoga 講師

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講師

MISP國際兒童按摩講師

中華民國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業講師

蒙特梭利教學法理論與教法(3-6歲) 保母人員技術士證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