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比一早喝黑咖啡更有效喚醒你! 晨間瑜珈的4大好處+10個動作
1
比一早喝黑咖啡更有效喚醒你!  晨間瑜珈的4大好處+10個動作
比一早喝黑咖啡更有效喚醒你! 晨間瑜珈的4大好處+10個動作
2
  踩飛輪10分鐘竟站不起身、可樂尿! 運動前沒做這件事小心運動傷害嚴重洗腎
踩飛輪10分鐘竟站不起身、可樂尿! 運動前沒做這件事小心運動傷害嚴重洗腎
3
喝咖啡除了燃脂又多一項好處!美研究: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比一早喝黑咖啡更有效喚醒你! 晨間瑜珈的4大好處+10個動作

2022-06-30
知識庫 保健 瑜珈 觀念 瑜伽動作

有沒有想過,即便在早上 7 點上瑜珈課,遇到的每一位瑜珈老師為什麼都能精神飽滿有活力﹖多數人可能認為喝杯黑咖啡就能解決,但事實上,他們做了比喝黑咖啡更能喚醒精神的事-晨間瑜珈。美國華盛頓州的認證瑜珈老師 Brett Larkin 就曾在她的 YouTuber 頻道分享,她每天早上例行做 15 分鐘瑜珈,可集中注意力、平衡身體,而且比任何咖啡因飲料都能提供更持久的能量保持你清醒。

比一早喝黑咖啡更有效喚醒你!  晨間瑜珈的4大好處+10個動作
比一早喝黑咖啡更有效喚醒你! 晨間瑜珈的4大好處+10個動作

下文整理晨間瑜珈對身心健康的 4 大好處,並提供適合開啟你美好一天的 10 個瑜珈體式,早起練 15 分鐘,幫助你每天醒來後都精神奕奕、容光煥發。

1. 緩解壓力

瑜珈不只能幫你喚醒,也對心態和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對初學者來說,研究顯示瑜珈可對抗壓力。2017年一項統合分析研究顯示,瑜珈可以減少與焦慮相關的身體症狀,如心率加快、皮質醇過高與血壓上升。其他研究亦證實,當你感到壓力時,瑜珈可以關閉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系統,也就是關閉讓我們心跳加速、呼吸變快、血壓上升、體溫升高的戰鬥與逃跑反應;並發揮副交感神經的休息與消化反應。因此,如果你這天早上在壓力緊繃中醒來,那麼更有理由一早鋪開瑜珈墊、舒緩你的肩膀。

2. 對抗憂鬱症狀

如果你醒來時情緒低落,也許練一招下犬式就有所幫助。2013 年一項研究針對 619 名患有憂鬱症的參與者,發現瑜珈能有效提升短期的士氣。

3. 減少炎症

早起練一套拜日式動作促進身體健康,這不是隨便說說的!2015 年一項研究發現,在研究的5年期間,與非瑜珈組參與者相比,瑜珈組參與者被檢查出的炎症標記顯著更少。

4. 增進體適能

瑜珈是個隨時隨意都能快速進入身體訓練的好方法,尤其當你整天都必須久坐時。2015 年一項研究發現,練習瑜珈 12 週,可以提升肌肉力量、柔軟度與耐力。

早晨瑜珈 10 體式

以下瑜珈體式可依照順序完成,體式之間可以下犬式做銜接轉換或休息。

1. 嬰兒式

步驟 1:跪在瑜伽墊上,雙手打直高舉在頭頂。
步驟 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同時保持脊椎延長的動作。
步驟 3:將上半身完全趴在地面上,頭也輕靠在地面,如果碰不到可以使用瑜伽專放置在前。
步驟 4:停留 3-5 個呼吸後再慢慢起來。

嬰兒式
嬰兒式 ©yogauonline.com

2. 下犬式
步驟 1:呈跪姿做準備動作。
步驟 2: 雙手與腳用力將身體撐起,頸部放鬆,讓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 3:手腕根部與瑜伽墊保持平行,手掌須完全接觸瑜伽墊上,避免手腕承受太多壓力,維持 3-5 個呼吸時間。

下犬式
下犬式

3. 貓牛式
步驟 1:身體呈跪姿做準備,雙手手掌在肩膀正下方呈一直線,大腿與小腿呈 90 度。
步驟 2:雙手與膝蓋用力撐地,同時吐氣將腹部內縮,就像貓一樣把背部拱起,維持這個動作 3 次呼吸的時間。
步驟 4:深吸一口氣,轉動放鬆肩膀關節,如牛一般縮背頭向上看。維持動作 3 個呼吸的時間。
步驟 3:重複做 5-8 次後休息。

貓式
貓式 ©yogabyd.com
牛式
牛式 ©workouttrends.com

4. 站姿前彎式
步驟 1:雙腳併攏站直,吸氣時,將上半身往前傾並彎曲。
步驟 2:雙手放置在地面上,持續 3-5 呼吸的時間(彎不下去者可將膝蓋彎曲)。

站姿前彎式
站姿前彎式 ©yogabasics.com

5. 半月式
步驟 1:雙腳打直站在瑜伽墊上,十指相扣將食指伸出,將雙手打直向上延伸。
步驟 2:吸氣時,將上半身往左邊彎並且停留 3-5 個呼吸,雙手保持保持穩定,吐氣時回到中間位置。
步驟 3:再次吸氣時往右邊彎,雙手保持保持穩定停留 3-5 個呼吸,吐氣時回到中間位置。

半月式
半月式 ©yogabasics.com

6. 低弓箭步
步驟 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雙腳伸直微微張開,雙手撐地,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 2:將右腳往前踩在雙手之間,身體呈低弓步姿勢,停留 3-5 個呼吸。
步驟 3:再將右腳踏回後面成下犬式。
步驟 4:左腳跨出踩在雙手之間,身體呈低弓步姿勢,停留 3-5 個呼吸。

低弓箭步
低弓箭步 ©stocksy.com

7. 新月式
步驟 1:從低弓箭步開始,雙手合十擺放在胸口。
步驟 2:吸氣將雙手往上延伸,在漸漸將上半身往後仰,停留 3-5 個呼吸後換邊進行。

新月式
新月式 ©百度百科

8. 站姿分腿前彎
步驟 1:雙腳打開一大步的距離,是自己可以感受到肌肉啟動的距離,腳尖朝前偏內,感受到內側足弓啟動。
步驟 2:一邊吐氣,一邊前彎,將雙手掌置於雙腳掌之間貼地。
步驟 3:邊吸氣邊伸展背肌,手肘往後彎曲使上半身更往下傾,頭頂靠近地板,停留 5-8 個呼吸後休息。(較進階為雙手抓住雙腿後方,頭頂觸地)

站姿分腿前彎
站姿分腿前彎 ©yogabasics.com

9. 戰士二式
步驟 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雙腳微微張開,雙手撐地,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 2:左腳向前跨一步,讓左腳踩在雙手之間並與雙手平行。右腳向外轉 90 度。
步驟 3:雙臂打開成水平,左手向前延伸,右手向後延伸,膝蓋彎曲 90 度,並與腳踝垂直。視線注視左手中指上方,維持 3-5 個呼吸的時間後換邊。

戰士二式
戰士二式 ©realsimple.com

10. 高平板式
步驟 1:四足跪姿在瑜珈墊上,視線朝下。
步驟 2:吸氣,將下半身與雙手撐起,保持身體水平。
步驟 3:停留 3-5 的呼吸後休息。

高平板式
高平板式 ©popsugar.com

資料來源/GREATI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踩飛輪10分鐘竟站不起身、可樂尿! 運動前沒做這件事小心運動傷害嚴重洗腎

2022-12-05
觀念保健運動傷害飛輪話題

一名 15 歲高中女生小澄踩飛輪 10 分鐘,竟出現可樂尿、站不起來等症狀。立刻就診後診斷為過度激烈運動所造成的「橫紋肌溶解症」。醫師提醒,不論是重量訓練或是運動強度,都應計畫性逐步提升,先適當的暖身做好防護,才能避免運動傷害。

  踩飛輪10分鐘竟站不起身、可樂尿! 運動前沒做這件事小心運動傷害嚴重洗腎
踩飛輪10分鐘竟站不起身、可樂尿! 運動前沒做這件事小心運動傷害嚴重洗腎

小澄選修學校每週 1 次的運動休閒課,由教練帶領跟著田徑隊選手訓練,當天課程是飛輪腳踏車,她依規定重量與速度進行間歇運動,做心肺功能訓練,各組做 1 分鐘,30 秒踩 60 下後休息 30 秒,重覆 10 組。小澄看診時,自述當時雖然運動負荷比平時大,當下感到腿軟但不以為意。直到媽媽聽小澄一直抱怨「腳會痛」,起初還以為是運動後「鐵腿」,應該休息一兩天就能好轉,想不到隔了 2 天愈來愈嚴重,不但小便尿液呈可樂般的深褐色,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嚇得趕緊帶孩子就醫。

延伸閱讀:運動量不是越多越好!醫揭最常見運動傷害:竟是「這部位」拉傷

肌肉無力、褐色尿 橫紋肌溶解症恐洗腎

醫師進行肌肉、血液檢查後發現,小澄的肌酸磷化酵素(Creatine kinase)超過 2 萬,是正常值 200 微升的 100 倍;肝功能指數(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超過 1 千,是正常值 50 微升以內的 20 倍,數據大幅上升,顯示肌肉出了問題,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主任指出,「橫紋肌溶解症」通常發生在突然超出負荷的訓練或壓力性改變,造成橫紋肌急速損傷,臨床表現包括:
.疼痛感
.肌肉收縮力下降
.肌肉無力

更值得擔心的是,後續恐因肌球蛋白跑到腎臟,導致腎小管阻塞,刺激發炎的反應就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一旦未做好處理,可能就要做緊急的透析治療,即需要洗腎。

此外,細胞損傷可能造成鉀離子上升,也就是高血鉀症,會造成心律不整,心搏緩慢,嚴重會有心跳停止與猝死發生,所以一旦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在治療上還要同時監控脈搏、心跳。

「橫紋肌溶解症」通常發生在突然超出負荷的訓練或壓力性改變
「橫紋肌溶解症」通常發生在突然超出負荷的訓練或壓力性改變

小澄被收治住院治療後,李敏駿讓她確實臥床休息、補充足夠水份,避免腎臟發生進一步傷害,同時持續監控腎臟、小便的量與顏色及血壓心跳等數據,經住院觀察 1 週並做腎臟超音波確認沒問題後,能恢復自行走路才出院,也終於免除了洗腎危機。

避免運動傷害 2 關鍵

李敏駿提醒,運動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就做太高強度的運動,反而可能導致肌肉運動傷害,建議運動時應落實以下方法:

.運動前至少做 20 分鐘的足量暖身,讓肌肉動起來,讓全身細胞有備戰狀態
.運動後的放鬆復原也很重要,有助於防止肌肉緊繃、損傷

他補充,如果是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族群更要按部就班,不論是重量訓練或是運動強度,都應計畫性地逐步提升,才能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延伸閱讀:我的大腿拉傷了嗎?復健醫師教你「1分鐘」快速判斷法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
踩飛輪10分鐘竟站不起、褐色尿!暖身不夠「1運動傷害」恐害洗腎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喝咖啡除了燃脂又多一項好處!美研究: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2020-04-09
觀念保健飲食知識庫

咖啡的好處眾人皆知。研究表明,飲用咖啡後新陳代謝的增加,也是由於脂肪燃燒增加所引起,然而,在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神經系統向脂肪細胞發送直接信號,告訴他們去開始分解脂肪。但近期研究更發現有另一項好處,就是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喝咖啡除了燃脂又多一項好處!美研究:可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炎率 ©newsweek.com

每天喝杯咖啡有益健康

咖啡不只是可以提神,只要喝對了時間及份量,就能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據長期研究咖啡的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表示,國外有份研究心臟衰竭危險度的報告,發現每天喝2~3杯,可降 7%的罹患風險,而每天喝4~5杯,則可降低 11%風險。但是超過5杯的話,預防效果就會下降。然而專研「阿茲海默症」的宜蘭大學動物科學系及生物技術名譽教授吳輔祐,也在著作《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症因與預防》表示,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綠原酸、咖啡醇對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有明顯的幫助。

©rocsatocoffeeroasters.com

咖啡能抗身體發炎,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發作

什麼是「自體免疫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指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太強,強到去攻擊自己的正常細胞、組織與器官的一種疾病。常見的疾病有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硬皮症、紅斑性狼瘡、乾癬等。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近10年來台灣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正逐年增加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目前在台灣約有10萬名的患者,若要控制此種疾病,首先解決就是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好讓免疫細胞不再繼續去攻擊正常細胞。根據義大利的《Humanitas Research Hospital》也表示,咖啡因可作用於免疫系統,有調節先天及後天的免疫功能作用,雖然其機轉尚未得知,但推測是因為抗發炎反應所致。愛爾蘭國立大學曾發表過的一篇研究,顯示咖啡因可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像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產生,同時也會抑制抗體的產生,對於慢性炎症患者具有正面的影響。

©telegraph.co.uk

每天1杯咖啡有助減少發炎因子

在2018年《臨床免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是關於咖啡因對人類血液中單核白血球調控發炎反應的影響,研究中發現咖啡因可以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炎反應,只要1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就能降低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炎症指數。這是因為抑制了發炎反應的訊號傳遞路徑,進而讓發炎相關細胞因子的產生減少,只要發炎細胞減少,相對的會使發炎反應也跟著下降。結果得知,每天喝 1 杯咖啡就有助於減少自體免疫疾病的發作、及減緩症狀的嚴重度。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