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22 SUNTORY公益路跑開報 時尚界印花奇才Daniel Wong設計最潮跑衣
1
2022 SUNTORY公益路跑開報  時尚界印花奇才Daniel Wong設計最潮跑衣
2022 SUNTORY公益路跑開報 時尚界印花奇才Daniel Wong設計最潮跑衣
2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3
跑者該做多少的肌力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2 SUNTORY公益路跑開報 時尚界印花奇才Daniel Wong設計最潮跑衣

2022-07-05
話題 跑步 半馬 賽事 路跑

「2022 SUNTORY 公益路跑 三得利健益 元氣RUN起來」將於 10 月 30 日(日) 早上 6:00 在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開跑,為鼓勵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組團初跑,特別邀請「印花奇才」華裔知名設計師 Daniel Wong 為賽事設計跑衣,期待參賽民眾能讓身心靈更美麗。熱愛三鐵運動的 Daniel Wong 今(5 日)出席記者會,與超馬一姐盧明珠共同呼籲擺脫惰性、擊破各種限制自己不跑的理由,邀請大家跑起來!人生 Bang 閃。即日起至 8 月 30 日開放賽事報名(報名官網請點此),SUNTORY 公益路跑邀請民眾一起 Shine Your Life 活出健康美麗的人生!

2022 SUNTORY公益路跑開報  時尚界印花奇才Daniel Wong設計最潮跑衣
2022 SUNTORY公益路跑開報 時尚界印花奇才Daniel Wong設計最潮跑衣

擊破不跑的理由 讓自己人生Bang閃

SUNTORY 三得利健益為貫徹品牌精神「幫助大眾達到身心健康、光彩照人的狀態」,邀請平常熱愛跑步、有運動習慣的跑友參與公益路跑活動,更鼓勵較少從事運動的大眾,擊破自己不跑的理由,跨出轉變的第一步,在 10 月 30 日賽事當天一起邁開步伐,為健康而跑。

總經理河原林哲在記者會上表示:「三得利健益一直以來都希望在各位的人生道路上,成為共同前行的夥伴,這次以『Wellness Life』的品牌精神辦理路跑活動,鼓勵大家養成運動習慣,創造身心健康的平衡與循環,期待大家都能自信勇敢地活出自己,一起跑起來、人生 Bang 閃,一起 Shine Your Life。」

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為賽事設計跑衣,他以 最擅長的印花堆疊設計呈現,流動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帶給人動感、閃耀的感覺
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為賽事設計跑衣,他以 最擅長的印花堆疊設計呈現,流動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帶給人動感、閃耀的感覺

時裝界印花奇才打造最潮跑衣

三得利健益為鼓勵參賽者在跑步過程中也有美麗好心情,特別邀請本身就是運動狂熱份子的華裔設計師 Daniel Wong 為賽事設計跑衣,他以最擅長的印花堆疊設計呈現,流動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帶給人動感、閃耀的感覺。提到設計理念時,他特別強調以 Bang 作為發想:「印花設計是想像參與者們跑起來的那一刻,那股奔馳與衝勁的感動,線條勾勒帶著內心的興奮感,宛如氣流在跑者身邊的想像。希望讓擁有這件跑衣的跑友,日後都能記住今年參加三得利健益公益路跑的感動,並想起當初那個 Bang 閃的自己。」

靠愛面子擺脫惰性 地方媽媽盧明珠Bang身超馬天后

曾在 2014 年卡達世界盃 100 公里錦標賽刷新台灣紀錄的超馬一姐盧明珠,並非從小就是運動健將,在 32 歲那年才完成人生第一場馬拉松賽事,說到開始跑的契機,盧明珠表示:「當初是為了排解生活上的壓力而開始接觸跑步,但剛開始也會有很多不跑的藉口,下雨不能跑,天氣太好也不能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好笑,當你不想做的時候,什麼事都能成為理由,但當你想做的時候,你就會為自己找到方法,像我就會特別約其他跑友一起訓練,愛面子的我因為和別人有約就一定會出現,藉由朋友的力量讓自己擺脫惰性,當習慣養成之後,不跑反而覺得奇怪。」

盧明珠也和大家分享,她的先生今年也加入了路跑的行列,她笑著說:「17 年了我先生沒被我影響,今年卻突然自己說要開始跑,我也是十分驚訝。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起心動念的時刻,多給自己一點嘗試的機會,人生的改變說不定就從這邊開始,希望有更多想運動還沒跨出來的朋友,透過三得利健益路跑的機會,發現人生 Bang 閃的可能!」

主持人田鴻魁與超馬一姐盧明珠展示賽衣和背心
主持人田鴻魁與超馬一姐盧明珠展示賽衣和背心

三得利健益力挺公益 弘道不老跑團正式成軍

三得利健益的品牌精神「身心靈都健康美麗,活出擁有自我的閃耀狀態」,鼓勵大家多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更追求心靈及精神上的滿足。這次公益路跑賽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合作,提供 100 個名額邀請對健康十分重視的長輩們,組成「不老跑團」一起追求自我實現。此外,賽事當天只要超過 3000 人完賽,三得利健益就會捐款新台幣 30 萬元支持「不老夢想」專案,幫助銀髮族圓夢,達到心靈富足的目標。

河原林哲總經理將「不老跑團」的大旗交給弘道代表賴舒倩,號召 100名長輩一起來追求健康與自我實現
河原林哲總經理將「不老跑團」的大旗交給弘道代表賴舒倩,號召 100名長輩一起來追求健康與自我實現

 「2022 SUNTORY 公益路跑 三得利健益 元氣 RUN 起來」賽事共有 21.5 公里、10 公里(個人&團體)和 3 公里組別,其中 10 公里組別享 4 人團報優惠,須至少包含一名女性。報名即贈 Daniel Wong 聯名限量款跑衣及日本三得利健益多項好禮,詳細資訊請見官網。

資料來源/三得利健益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科學網
運動科學網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2022-04-25
下半身肌群運動科學網跑步越野跑運動部落新知

近年,越野跑(Trail running)活動越來越熱門,顧名思義為在山徑中進行跑步活動。山徑中路面類型十分多樣,一些公路跑者會擔心越野跑比較「傷腳」,但實際影響是如何?當我們在不同路面運動,對於人體的下肢有何影響呢?

2021 年美國的學者做了一項有趣的研究,招募了 15 位業餘跑者,其中有 12 位為女性,3 位男性,並讓受試者在戶外的泥土路、碎石路面及一般路面上進行跑步。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首先受試者先進行動態暖身,於 0m、10m、40m、50m 處放置三角錐,前後段各有 10 公尺讓受試者加速至自選速度,中間 30 公尺則會要求受試者盡量維持於相同速度,後段也會有 10 公尺進行減速緩衝,受試者會依序在三種不同路面進行跑步測試,各路面的坡度皆在小於 10 度的範圍,且會於右腳的脛骨遠端內側黏貼一個三軸加速規蒐集相關的資訊。

實驗操作示意圖
實驗操作示意圖。 資料來源: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

此為加速規所測得的訊號,紅色方塊處為腳跟觸地的瞬間(initial contact);藍色圓圈處則為脛骨合加速度峰值,灰色長框處為峰值前的 75 毫秒,用此來界定腳跟觸地的時機點。

腳跟觸地的時機點
腳跟觸地的時機點。 資料來源: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

在本次研究的分析參數中,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參數為脛骨合加速度峰值 (peak tibial resultant acceleration),此參數的大小可以反應著地力量及負荷 (loading force/rate),當跑步時,人體承受過大的力量時,也就是說此項參數過大,會使得運動傷害的發生率提高。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在實驗結果發現跑者在不同路面跑步下的步頻、脛骨加速度、減震能力等生物力學參數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換句話說,以同樣的坡度但不同路面下進行跑步,其實不會增減傷害發生的機會。

菱形連線為每一位受試者在三種不同路面下的脛骨合加速度峰值;圓形連線為所有受試者的平均值
菱形連線為每一位受試者在三種不同路面下的脛骨合加速度峰值;圓形連線為所有受試者的平均值。 資料來源: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

根據以往研究文獻,學者們也發現水泥路面及人工跑道、草地、木棧道對於脛骨加速度的大小無顯著差異。然而,不同跑速、持續時間以及跑者的疲勞程度等因素是否會造成結果上的差異,仍然有待後續的研究多作探討。總而言之,儘管在山徑跑步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多的路面變化及坡度落差,不過依此研究,可以建議跑者們,若是日常在路面訓練感到乏味時,不妨可以到山林當中,除了擁有清新的空氣之外,也能享受多樣地面變化所帶來的新鮮感!

參考文獻: Garcia, M. C., Gust, G., & Bazett-Jones, D. M. (2021). Tibial acceleration and shock attenuation while running over different surfaces in a trai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11), 1161–1165.

撰文/楊珮瑜、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越野跑步,會增加下肢的負荷嗎?

/ 關於 運動科學網 /
 運動科學網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該做多少的肌力訓練?

2017-08-10
跑者肌力核心肌群核心訓練重量訓練健身跑步知識庫

跑者也需要做肌力訓練已是耳熟能詳的觀念。但到底要做多久、多少量、強度為何?各界的說法更是議論紛紜,莫衷一是。最近,知名跑步雜誌Womens Running請到了美國知名的健身教練,同時也是Adidas運動員的Darien Hawkins來與大家談談關於跑者從事肌力訓練的強度及長度。

跑者該做多少的肌力訓練?

什麼時候是加強訓練的最佳時機?

跑者們平均每週該花長的時間做重量訓練呢?這一切都取決於運動員的目標。如果目標是提高成績,那麼三到五天是最佳的訓練時間。如果你的目標是維持當前的身體、生理和性能水平,那麼一周約訓練兩天就可以了。

然而,重量訓練是指調節神經肌肉系統,以動態和重複創造一種克服外部力量的內部張力,因此,才需要多種類型的肌力訓練來提高運動成績。一些對於性能提高的肌力訓練中,最重要的類型是靈活性訓練、SAQ訓練、增強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綜合性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利用以上這些綜合,來組成一個完整的訓練計劃以提高你的表現。話雖如此,但加強訓練的最好時間,應是你在進行專項耐力訓練訓練 (跑步計劃)之前。

肌力不單是某個部位,而是全身訓練

給我們你的最佳實力(整個身體),每個跑者都應該納入他們的訓練之中。

跑步時,身體會用上幾個主要肌肉群: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臀肌和腰肌。
橋式是穩定神經肌肉間效能化的好動作。單腿深蹲則是練習是平衡和增強的好方法、敏捷階梯訓練對於SAQ(速度,敏捷度,反應)的訓練非常有效。蹲跳是非常穩固的爆發式訓練。而對於全身力量,建議可以使用像波比跳與伏地挺身的動作結合訓練。保持以上動作適當的平衡,是預防受傷和提高運動能力的關鍵。

穩定、強化、營養打造堅實的核心

擁有強大的核心是如此重要。對於堅實的核心,以下是最好的建議。

堅實的核心需要一種漸進和系統性的方法來強化。核心訓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核心穩定性:這個階段的目的是發展最大的神經肌肉效率和骨盆穩定性。這些練習的目的是在脊柱和骨盆區域間提供少量的運動,主要還是先學會穩定的感覺。

第二階段是強化核心:這個練習同時結合第一階段的訓練,透過更多的全方位的運動;像仰臥起坐、穩定球仰臥起坐、背部伸展等來強化核心。

第三階段是核心力量:核心力量練習意旨提高核心肌肉而產生的力量,這些能使跑者們穩定比賽時速度以及產生力量。這一階段的訓練包括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地進行藥球拋接訓練。

堅實核心的最後一個組成部分是適當的營養。市面上的加工食品大多對身體沒有益處,所以最根本的方式是每日均衡的飲食,以促進最佳的核心發展。

重量取決於個人目標

許多女性需要學習一個觀念,就是舉重不會使你變成大肌肉,還可以給你很多的力量,讓你變瘦,線條變美。 

重量決定於個人目標。如前所述,如果目標是提高成績,那麼一周訓練需要三到五天,若目標是維持目前的狀況,那麼一兩天就足夠了。至於長跑運動員應該舉起多重的重量,這取決於目標是什麼。如果目標是發展肌肉的穩定性和耐力,那麼次數應該做12到20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50到70%。如果目標是增加肌肉的大小,那麼次數應該在6到12下之間,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75%到85%之間。如果制定的目標是盡可能的強大,次數應該在1到5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85%到100%。如果目標是發展更多的爆發力,次數應該在1到10下,重量應該是肌肉最大負荷程度的約30%到45%。

避免體重增加的唯一方法

在訓練過程中避免體重增加的一種方法就是一天之中都吃更有目的的食物,意思就是少量多餐。你可以每隔三到四小時吃一餐,平均一天吃五到六頓。另外,在完成訓練後的30分鐘內,可以安排一鍛鍊後的營養補給餐,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你的身體會有一個小窗口,可以接受恢復所需的營養和肌肉燃料。
 
肌力訓練不會讓你感到飢餓,反而讓你更有力量。此外,肌力訓練需要更多的卡路里;訓練強度越大,消耗的卡路里越多。這就是為什麼均衡飲食與適當的營養如此重要。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跑步肌耐力訓練解剖全書》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