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1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2
2018 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   破億捐款支持脊髓損
3
華裔帕金森患者成功挑戰紐約馬 運動助其延緩病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2017-12-29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觀念

讓我們面對現實:長跑訓練很難。長距離跑,不只是跑而已,裡面還包含了你投資的時間、身體上的損失……等。在忙碌的日子裡,無論怎麼努力跑,就是跑不到那42.195公里,抑或是要花上好久的時間才能完成。

美國知名運動部落客Jenn Wilson不久前她在芝加哥馬拉松中完成了她人生的初馬,以下是她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碰壁、經歷,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馬拉松訓練方式。不管你是跑步初學者或是一個有經驗的馬拉松選手,這些實用的技巧將幫助你度過艱難訓練的日子。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倒數1-100

在芝加哥馬拉松訓練期間,Jenn Wilson從她的物理治療師Laura Mizumoto博士那裡得到了一個最好的建議。博士表示:「當里程數越來越長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數數。」你可能會問:「數數會有什麼幫助呢?」當一件事情變得困難時,你會不自覺的開始進入內心深處那個黑暗的地方,這時,你便需要一種逃避的方法。最好的辦法是開始數到100,也是讓焦點轉移的一種方式,它會幫助你平靜下來,而不是在腦中一中迴旋剩下的時間和你正在經歷的痛苦。一旦達到100,接著開始倒數。當數回零的時候,可以快速的重新評估目前狀況。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感覺好多了,並準備好繼續長跑了。

分割里程數

有很多馬拉松可能會設計一個折返的路線,尤其是跑到半馬以上的距離後。Jenn Wilson很快發現沿著小徑每三公里就有一個飲水機和浴室。因此,她將剩下的距離以每三公里的方式為單位。 慢慢累積到9公里時,只剩下12公里了,這時候,僅剩下1/3的路程,便可以更輕鬆地通過,同時,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數學來分析自己的身體,找出什麼對你最有效,並開始注意跑步中明顯的里程標記。

欣賞旅程

Laura Mizumoto博士也告訴Jenn Wilson要花點時間反思自己的旅程,並在每一英里微笑。就她個人而言,她堅持跑步大約一年半的時間。於是她花時間反思自己已經走了多遠,途中所克服的障礙和跑步帶給她的快樂。配合著上述的方式,真的幫助她度過了剩下的21公里。因此,可以嘗試反思自己的旅程,看看它是如何幫助你繼續前進的。

製訂跑步後的計畫

在跑步之後製訂計劃,不僅會激勵你去在寒冷與黑暗的夜晚出門,還會讓你對跑步完後的成就產生興趣。對Jenn Wilson來說,我她會在長跑之後預定早午餐和與朋友聚會的活動。這些計劃會強迫她按時起床,走出大門,及時做好準備。也代表著,一旦完成了,就會有一餐美味的食物迎接她。而這些都是一種鼓勵,不是嗎?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你還可以繼續尋找一些可行的方法來幫助你度過漫長的旅程。在那些日子裡,雖然不知道如何才能達到目標。但是你並不孤單。當下,我們只能想著每一英里的痛苦程度,或者當我們開始質疑我們為什麼要跑在第一位的時候。艱難的日子、奔跑和瞬間都會過去,希望這些簡單的東方法能幫助各位度過難關,回到一個更快樂的跑步狀態。永遠記住,你是一位要通過訓練和比賽的起跑線的菁英選手!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   破億捐款支持脊髓損

2018-05-07
新聞活動路跑跑步話題

台北時間5月6日,19:00時在桃園航空城願景館展開的2018「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全球超過10萬名跑者零時差開跑,總計跑了934,484公里, 全數捐出投入找尋脊髓損傷治癒方法研究的活動報名費,所有募款達3,000,000歐元(約107,970,000新台幣)。今年台灣賽道由葡萄牙的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以58.7公里奪冠,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是上屆西班牙賽道女子冠軍Elisabete da Silva Pereira的男友,因此陪同來台一起參賽,雖然共同起跑但為了給予彼此空間,後續則分開跑,出乎意料地跑出比預期還好的成績,不僅追過女友,更拿下男子冠軍。

2018 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 破億捐款支持脊髓損傷研究公益

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分享:「這次最困難的是面對時差和濕熱的氣候,讓我非常不適應,而且跑道是環狀且有坡度的,其實不是很好跑,因此開跑的策略就是先保存體力,然而環狀賽道的優點是,有非常多人在賽道兩旁對我加油,更激勵我向前跑。」台灣賽道女子冠軍則是瑞典籍的Frida Södermark,以41公里奪冠。

女子冠軍Frida Södermark透露:「其實我過往經常參加超馬比賽,這次的公里數對我來說只是平時跑的一半公里數;這次會選擇不同國家賽道,是因為我相信透過跑步是認識一個地方最好的方法,這次來到台灣桃園賽道,因為接近機場,邊跑的時候還看到飛機從附近上方飛過,非常特別。」從所有賽道勝出的世界男子冠軍,是參加美國加州賽道的瑞典籍輪椅選手Aron Anderson,已連續兩屆奪冠,本次成績達89.85公里;世界女子冠軍則是葡萄牙籍的選手Vera Nunes,她在德國慕尼黑賽道跑出53.78公里。

台灣賽道由瑞典籍選手Frida Södermark奪得女子冠軍

「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首創無固定終點線,於開跑三十分鐘後派出「終結者號(Catcher Car)」捕捉跑者,定期加速直到追上最後一名男女跑者產生冠軍才會結束賽事。已完成賽事的跑者在舞台前一邊隨節奏搖擺,一邊觀賞舞台大螢幕上的賽道live直播,為還沒被終結者號捉到的選手加油,掌聲與尖叫從無間斷。

今年擔任終結者號駕駛的活動大使「鐵人之花」汪旖文,在出發後超過4小時才完成追完所有跑者的任務,汪旖文分享:「追上跑者的時候,跑者都非常興奮跟我們道謝,我也回禮感謝,感謝這些跑者用行動支持,一起為不能跑的人而跑。」其他包括,擔任加油手的「黃金左手」陳菀婷、Red Bull 運動員滑輪溜冰甜心王佳葳、跳高好手向俊賢、極限單車選手鄭喬鴻、紅面棋王周俊勳、鐵人一哥謝昇諺、節目主持人林柏妤、鐵人主播侯以理、花式籃球球魁陳勇勝、插畫創作人Duncan & 囂搞、塗鴉藝術家Bounce等人都參與賽事,用行動支持公益。

本次特別來台灣參加的南非籍Wings For Life的大使Zuki Nzo其實是第一次來台,對於這麼多人共襄甚舉非常感動,被終結者號追上時,也落下感動的眼淚,表示:「這是一場非常有意義的路跑盛事,希望大家可以持續和我一起參加。」

「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是一場由「Wings For Life 脊髓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全球公益路跑盛事,每年全球皆有數十個賽道零時差同步開跑,並網路LIVE直播各地賽事。終結者號載有精密的掃描與衛星裝置,追過跑者後即時掃描植在跑者號碼衣中的晶片。被掃描的跑者即被視為淘汰,透過此功能不只每一位跑者的完賽距離能被精準紀錄,數據也同時傳送至全球資料庫,排出世界名次。「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提供獨特的冠軍獎項,各地賽道的男女冠軍,可從下屆主辦國中任選一賽道前往參賽。

【關於Wings For Life 脊髓研究基金會】

全球數百萬人在脊髓損傷後都要依靠輪椅生活,這通常是由於交通事故或摔倒造成的。 Wings For Life是非盈利的脊髓研究基金會,它的使命是找到脊髓損傷的治癒辦法。從2004年起,Wings For Life資助了改變人生的全世界研究項目和臨床試驗。雖然治癒辦法還未找到,但已取得了穩固進步。在第一次的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中募集到了3百萬歐元,而這項全球路跑活動未來的報名費和贊助費將幫助達成他們的終極目標。在Wings For Life World Run和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Selfie Run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向正確的方向邁進—— www.wingsforlife.com。

資料來源/Wings For Lif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華裔帕金森患者成功挑戰紐約馬 運動助其延緩病情

2016-11-22
故事馬拉松跑步人物誌

2015年紐約馬拉松賽,有八位特殊的參賽選手在場上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吉米·崔 (Jimmy Choi) 與其他七位帕金森氏症患者。從2003年被診斷患上帕金森氏症開始,吉米·崔一直堅持運動鍛鍊,從不放棄的他也因為持續的熱血運動而慢慢恢復身體的機能,因而有了「時光倒流的感覺」。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現年41歲的吉米·崔患有帕金森氏症,這種疾病的最主要病理改變是大腦底部基底核與黑質腦細胞的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腦內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缺乏足夠的多巴胺就產生各種活動障礙。故,當吉米的大腦告訴身體要移動,他的肌肉不見得能夠接收到這個訊息,有些時候,他的肌肉甚至會抽搐顫動不聽使喚。

華裔帕金森氏症患者Jimmy Choi熱愛跑馬,這是他於2014芝加哥馬完賽後。 ©THE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跑步時 足有千斤重

在跑步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右腳足足有5磅重。他的肩膀和脖子都抽筋了,嘴裡流出了口水,右臂也只能勉強擺動。有時候,他的腳趾會不自覺的蜷起來,他只能用走的方式來加以緩解。「看起來似乎是我必須要利用地面給自己的腳趾做按摩。」吉米說,但是即使他非常頑強,身體也總是會有不受控制的時候。

不過這並未阻止吉米跑步,到2015年底他已經累積了大約2,000英里的跑步里程。吉米居住在芝加哥的郊區,平日裡他就會在附近的道路和山徑上奔跑。自2012年開始至2016年底,吉米總共完成了70場半馬與11場全馬,其中包括2015年10月初的芝加哥馬拉松,當時他以4小時05分21秒的成績完賽。2015-16他連續兩年參加了紐約馬,而且2016年這場是他的第11場全馬,他在紐約馬最佳成績是3小時56分。透過持續的參加比賽,吉米已經為米高·J·福克斯基金會(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的福克斯團隊(Team Fox)募集了將近10萬美元的善款,這是一個關注帕金森氏症研究的基金會,Team Fox是特別專注於以運動提升大眾對於帕金森氏症的認知從而募款的隊伍。

吉米相信跑步有助於控制自己帕金森氏病症的徵候與延緩其發展。2015年受訪時,他說,「在過去的三年裡,我覺得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透過福克斯團隊,他聯繫到了一些其他患有帕金森症的患者,其中有七位也報名參加紐約馬,「我們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就像家人一樣,這也有助於我的治療。」

Jimmy Choi 完賽2015紐約馬。 ©tcsnycmarathon.org

加入米高福克斯基金會 跑步延緩帕金森氏症症狀

吉米是一名運動愛好者,在高中的時候,他就參與過摔角、籃球和足球運動,大學畢業之後,他在一家網路公司任職。起初,他的手指總是怪異地出現抽搐,他認為那是工作壓力造成而不以為意。2003那年,吉米27歲,醫生診斷出他患有早發性帕金森氏症。在8年的時間裡,他必須服用含carbidopa與levodopa這兩種成分的藥物,這兩種成分的結合能夠補充他大腦所缺乏的多巴胺。但是他不想面對病情,因此只拿藥而不去看醫生。隨着病情的不斷發展,他的自理能力也在不斷衰退,36歲的時候,身高180公分的他體重達到了113公斤,只能拄着枴杖走路了。

當有一天他抱着自己還是嬰兒的兒子Mason下樓,他人生的最低點在此刻來臨,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結果兩個人都從樓梯上滾了下去。他心想,「這實在太瘋狂了,我還年輕,我不想成為家庭的負擔。」他拒絕向疾病低頭,開始尋求他所謂的「神奇療法」,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幹細胞醫療臨床實驗,雖然還不確定自己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療還是心理作用,這個實驗倒是幫助了他,他能夠丟下拐杖走路,然後還能夠慢慢跑起來了。

在一次搭飛機的時候,他閲讀了一本機上提供的Runner’s World雜誌,在其中讀到了一個帕金森氏症患者參與運動比賽還拿到了亞軍的故事。那個故事激勵了吉米,他對自己想,「如果他可以做到,我為什麼不可以?」於是他開始跑長跑,距離也拉長到幾英里。他的第一場路跑賽是Parkinson’s 5K,接著在2012年4月參加了威斯康辛州柯蒂奇格羅夫市(Cottage Grove)的一場半馬賽,然後他就停不下來了。「跑得越多,我就感覺身體越來越好了,」他說。

研究顯示,騎自行車、在跑步機上跑步和太極氣功與其他運動都有助於減緩帕金森氏症的徵候。科學家推測體能活動能夠提升腦中多巴胺的份量或者形成一種新的大腦與肌肉的溝通管道來取代這種疾病對於原來大腦與肌肉溝通機制的摧毀。吉米相信這種熱愛跑步的心態——專注於搖擺雙臂與抬起腳步跨足往前的動作——能幫助他重拾身體的機能。「這是一種肌肉的記憶或只是一種習慣,」他說,「現在當我走路,我能夠走得穩定多了。我在上下樓梯時也能夠更平衡穩定。」

在2012年9月,吉米參加了芝加哥半程馬拉松賽,接著他將自己的眼光放在10月的一場全馬。不過當時這場馬拉松的全馬已經報名額滿,他只有尋求公益募款的途徑來讓自己有機會上場跑。就在此時,他發現了TEAM FOX這個組織,也很快地投身其中,成為活躍的一員。基金會的負責TEAM FOX的員工史蒂芬妮·帕朵克(Stephanie Paddock)很清楚地回憶到在芝加哥馬拉松上第一次遇到吉米的情景:吉米在自己的頭上剃了一個基金會的狐狸LOGO,後來他每年參加這場比賽都會理同樣的髮型,不過之後還加上了芝加哥的市旗與天際線在狐狸後面。

吉米在臉書上也為同樣是帕金森氏症的TEAM FOX成員成立了一個社團。他們在其中交流跑步技巧、分享自己的挑戰,並組織了一個隊伍,要挑戰一場在春天舉辦的50英里接力賽。「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上面看到一些跑步跌到或是在路跑中遇到跑步或擺動雙臂有困難的訊息,」史蒂芬妮說道,「不過,我常常馬上就會看到一整串加油打氣的往來回應,那感覺真的很窩心。」

Jimmy Choi 與 Team Fox 隊員。 ©THE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未來目標是挑戰IRONMAN超級鐵人賽

現在吉米每週訓練跑大約50英里的總里程。他通常選擇晚上等孩子們都入睡之後才外出跑步。帕金森氏症的一個症狀就是失眠,因此對於他來說夜間跑步是最輕鬆舒服的。他平均每次運動時,每小時要吃一次上述的藥,但有時需要多吃一點來讓他的肌肉更有活力。因此,他跑的路線總是圍繞著藥局或是他兩位兄弟或是父母的家,他們都住在不遠的社區。

當被紐約馬主辦單位問到參加2016紐約馬的目標時,吉米說他自己設定在3小時20分內完賽,不過他也沒有把握拖著還是有點跛的右腿可以順利完成。然而,對於他的長程目標,他倒是有點興奮,因為他想挑戰IRONMAN超級鐵人賽。「游泳對於我來說是最有挑戰性的,」他說,因為他若參賽肯定會在水中待超過一小時,「不是因為我沒法游那麼遠,而是,我在水裡面怎麼吃藥?」

不過這些在未來可能都不是問題,因為已經有一些實驗性的研究出現了,例如有一種防水的灌藥器可以持續地供應藥液,或者有種療法可以讓他完全免除對於藥物的依賴。這些可能性也成為提供吉米持續募款的動力之一。他的妻子雀兒雖然不跑步,不過一直都是他的最佳啦啦隊隊員,他們夫妻倆也在今年春天籌辦了第一場路跑賽「Shake it Off 5K」,這名字來自於泰勒絲的同名歌曲,也來自於吉米想要擺脫帕金森氏症的那種筋攣顫抖,更來自於他想要從他生命中種種挑戰中重新站起來的那種動力,他想要鼓勵大家擺脫病魔的控制走出來,活出更快樂的人生。

在2015年9月的時候,他八歲的女兒卡琳娜也為TEAM FOX完成了自己人生裡的第一個鐵人三項比賽,並且為這個組織募到了2,500美元的善款。「當完賽時,她對我說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可以去哪裡報名下一場比賽呢?」吉米笑著說,「她像老爸一樣愛運動,這實在令我很開心。」女兒的成功也激勵着自己,吉米表示,儘管紐約馬拉松是一場非常艱難的賽事,但是自己還是會勇敢地往前跑去。

Jimmy Choi 到處參加路跑賽為米高福克斯基金會募款。 ©THE 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