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下身訓練4大招式,強化你的臀及腿部肌群
1
臀腿訓練動作
下身訓練4大招式,強化你的臀及腿部肌群
2
身體的基礎傳動系統:髖關節鉸鏈動作(Hip Hinge),你做對了嗎?
3
啞鈴 Dumbbell:重量訓練的必備器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下身訓練4大招式,強化你的臀及腿部肌群

2022-09-05
健身 動學堂 徒手訓練 下半身肌群 腿部肌群 臀部肌群

簡單又扎實的下半身訓練,除了能增加臀部及腿部的肌肉量之外,更能保障各項運動及訓練的安全性,讓你的身體擁有最堅固的基底。現在就讓我們用這4招下半身訓練來強化吧!

臀腿訓練動作
下身訓練4大招式,強化你的臀及腿部肌群。

1.弓步深蹲

主要訓練:

鍛鍊臀大肌、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小腿,長時間下來,不僅負重能力變好,平衡感和穩定性也更出色。

動作步驟:

Step1. 雙腿微開、與髖部同寬。

Step2. 跨出其中一隻腳,保持核心穩定。

Step3. 雙手置於髖部處。

Step4. 雙腳屈膝,直到雙腳皆呈90度。

Step5. 確認前腳膝蓋不超過腳尖。

弓步深蹲
弓步深蹲

2.徒手深蹲

主要訓練:

訓練到前側大腿股四頭肌和後側臀肌,也能訓練到腿部的兩側與臀部肌群,同時增加關節的活動性與靈活性。

動作步驟:

Step1.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腳尖向前,腳底平放在地上,將重心放在雙腳上。

Step2.吸氣時將重心慢慢往後,把臀部緩緩地下後移,想像後方有一張椅子,重心放在腳跟。

Step2.向下蹲,直到大腿低於平行地面,或儘可能蹲到可以蹲低的位置為止。

Step4.站起來時伸直大腿並擠壓臀大肌,膝蓋朝外側微擴。

徒手深蹲
徒手深蹲

3.單腿深蹲

主要訓練:

增加髖關節與膝關節穩定性,降低受傷風險,平衡左右肌肉的力量,鍛鍊大腿肌,達到瘦腿的效果。

動作步驟:

Step1.單腿站立,利用臀大肌的力量往下蹲低到坐在小腿肚上。

Step2.將另一條腿往前伸,利用核心嘗試在深蹲時伸直。

單腿深蹲
單腿深蹲

4.橋式

主要訓練:

鍛鍊腿部、下背和核心肌群,增強腿部肌肉可以提升活動能力,增強核心肌群可以保護脊椎,擁有支持脊椎的力量,同時還能減緩肩膀壓力。

動作步驟:

Step1. 躺平後腹部核心肌肉收緊。

Step2. 骨盆慢慢向前蹶起,想像骨盆像湯匙般由下往上抬起。

Step3. 臀肌出力收緊、雙腳與肩同寬踩地出力向上抬起。

橋式
橋式

撰文、製圖/郭彥呈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身體的基礎傳動系統:髖關節鉸鏈動作(Hip Hinge),你做對了嗎?

2017-05-03
臀部肌群核心肌群觀念健身運動生理知識庫

髖關節鉸鏈(Hip Hinge)是一種人體極為重要的基礎動作,當你從地上搬起重物、跳躍或是執行硬舉、壺鈴擺盪等動作,都少不了髖關節鉸鏈動作的參與。

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基本運動模式 - 我們習慣性地執行將物體從地板上撿起、深蹲、坐姿起身,與其他各種動作模式。這些模式以從日常活動到特殊訓練項目的許多不同方式表現出來,例如為了強化肌力而做加重硬舉。每個人的身體都有相同的基本生物力學機制,然而,雖然有正確的方法來執行這些動作,許多人卻都沒有這樣做。越來越多人因為不正確的運動形式、肌肉不平衡或是運動不足等等,造成背部受傷而讓一些物理治療診所門庭若市、忙得不可開交,其中包含老年人以至於高中運動員等等。據美國整脊協會的研究顯示,70%至8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曾為腰痛所苦,甚至更可怕的是,背痛是45歲以下民眾身體活動有所限制的最常見因素。

髖關節鉸鏈(Hip Hinge)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基礎動作。

什麼是髖關節鉸鏈動作,為何它如此重要?

髖關節鉸鏈(Hip Hinge)是一種透過髖關節的屈曲和伸展的動作,執行時保持脊柱挺直,膝蓋稍微彎曲。相對地,深蹲具有相對平均的膝蓋和髖部運動比例,而髖關節鉸鏈則主要以髖關節做驅動。後者這種定位和運動模式讓我們能在各種情況下安全地運動,並提供有效執行更大負重訓練的能力。如果我們能正確地利用髖關節鉸鏈並有效地執行這個動作,我們的臀部就能發揮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
 
一個在健身房普遍看到的趨勢是四分之一由臀部主導、下意識抑制臀部動作、身體不平衡的運動者,這些人往往用較拙劣的技巧在跑步或舉重。骨盆帶主要以臀部屈肌、腹肌、豎脊肌(腰背肌)和臀肌之間來保持身體的平衡。現代人久坐的時間越來越多,導致髖關節屈肌緊繃,引發相互的抑制,最終導致臀肌失憶,讓我們天生的肌力越來越流失。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塊肌肉是活躍(緊縮)的,相對的肌肉就會放鬆,如此可以保持身體運動的順暢。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當你伸展手臂時,將你的三頭肌儘可能地緊縮,此時盡量不要讓你的三頭肌放鬆,同時做二頭肌的捲曲。這個動作在物理學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相同的現象會發生在當髖屈肌群  (Hip Flexors) 保持緊繃時,會產生不適當的壓力,造成臀部肌肉無法伸展或無法啟動臀部。

在甩動戰繩或執行壺鈴擺盪時,身體應採髖關節鉸鏈而非蹲姿。

如何檢查與修正你的髖關節鉸鏈動作

要從事下面這些檢查修正動作,您將需要一根PVC塑膠管、掃帚或任何類似的輕型桿,以便安全地替代。
 
 1  將PVC管以雙手交錯握住置於身後,執行髖關節鉸鏈動作,將臀部完全向後屈伸,然後將臀部推回原來站立姿勢,注意臀部後推時,膝蓋僅微微彎曲,小腿與地面保持垂直,不可過度往前否則會變成深蹲。PVC管下部必須觸及您的尾椎,此處將一隻手伸向下背握住此管,PVC管上部必須接觸到上背部,以另一隻手在後頸部握住該管上方,PVC管在整個運動中須與頭部緊密碰觸不可離開。後腦勺、上背與尾椎保持與PVC管接觸,任何一處稍有移開就會造成動作失敗。另外,若擔心小腿無法打直,可以在腳尖前方放一個箱子或椅子,阻止膝蓋往前推,讓身體感覺到距離去保持膝蓋位置。

以一根棍棒或PVC管執行髖關節鉸鏈動作校正。 ©suzannekasparson.com

 2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上半身向前彎曲,以雙手觸摸腳趾,同時保持雙腳打直、膝蓋鎖定不要彎曲。如果您無法保持鎖定的膝蓋位置,請先做髖關節鉸鏈推牆來重新設定身體的運動模式,也就是背對牆站在腳跟離牆約20公分的位置,接著做第1項的手持PVC管髖關節鉸鏈動作,將臀部儘量往後推到貼緊牆面為止。(動作可參考下方的「重新設定動作模式」)

簡單測試一下自己的柔軟度。 ©thezentanglequeen.blogspot

 3  執行手持PVC管做單腿髖關節鉸鏈動作。與第一項動作相同,將PVC管置於背部,保持與前面相同的接觸點:後腦勺、上背與尾椎緊密貼合。接著,將一隻腳往後抬起延伸,與身體呈一直線,同時確保臀部不要歪斜。執行動作時可以使用一面大鏡子來檢查是否有正確地對齊。從正面看,確保你的肩膀、臀部沒有發生扭曲,向後抬起的腿直接位於你臀部下方,同時儘量讓你站立的腳保持垂直。從側面可以檢視抬起的腳是否打直,頭部、臀部、膝蓋與腳踝是否確實連成一直線。您可以使用鏡子做自我檢查,或更理想地,找一位朋友合作,相互協助檢查。

單腿髖關節鉸鏈動作。 ©breakingmuscle.com

如果單腿髖關節鉸鏈動作失敗,則首先可以回到第1項動作,直到您重新找到正確位置。成功後,您可以重新啟動校正模式,將練習轉移到單腿的版本。兩條腿交替進行第3項動作,以對稱的動作能力、協調性和強度為練習目標。

髖關節鉸鏈矯正模式程序

◎柔軟度 - 伸展並將小腿、腿筋、髖部屈肌和臀部伸肌做適當暖身。建議每天使用按摩滾筒來幫助身體提升柔軟度。
◎靜態穩定性 - 鍛鍊身體的正確定位,並要求你保持身體狀態:
    ⦿在執行髖關節鉸鏈動作時,保持臀部外推姿勢30秒,最多做3組。
    ⦿以髖關節鉸鏈動作進行槓鈴划船。保持你的背部打直,並將槓鈴往下腹拉近,保持槓鈴在垂直的路徑上移動。槓鈴重量選擇從你體重的大約20-25%開始,然後可以慢慢往上加重。(例如100磅/45公斤者可以拿20磅,200磅/90公斤者可以拿40-45磅)。要點:不要因為重量更重而讓你動作偏移。
◎動態 -使用一些有固定運作路徑的機器例如複合重量訓練機、封閉式史密斯機器或重訓架、飛鳥機等等來做髖關節鉸鏈動作。也可以練習以髖關節驅動的俄式盪壺。

◎重新設定動作模式(Re-Patterning of Movement) - 專注於正確的形式和充分的運動。
    ⦿以髖關節鉸鏈推牆來重新設定身體的運動模式:背對牆站在腳跟離牆約20公分的位置,接著做第1項的手持PVC管髖關節鉸鏈動作,將臀部儘量往後推到貼緊牆面為止,做的時候專注在身體後方的重量轉移。此時脊柱打直,背部不要太用力。體重放在腳跟上,當你臀部紮實地接觸到牆壁時停止後推,接著將臀部回推返回到起始位置,在全程都要確保身體穩定不要亂晃。如果成功,將腳往前移,離開牆壁一小步,再重複上述動作。重複這些訓練並每次往前移一點點,直到達到你的最大距離。此時你應該可以達成一個完整而適當的髖關節鉸鏈動作形式,並保持100%的身體控制,而不需使用牆壁來支持身體。 
    ⦿交替式壺鈴硬舉 -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將壺鈴置於兩腳之間。執行壺鈴髖關節鉸鏈動作,當您手往下拿取壺鈴時,重新檢查您的身體形式,注意以核心出力,將肩胛骨夾在一起,並將壺鈴往上拉。手持壺鈴回到起始動作,接著不要使用壺鈴執行同樣動作。  
◎強度 - 硬舉以1下最大負載重量(1RM)的70-90%的力量來做。
◎力量 - 節奏式硬舉、爆發上膊、壺鈴擺盪、藥球投擲牆壁或高度投擲。
◎表現 - 這是為了運動/訓練/目標而設定。每個人都應該展現一定程度的身體活動性、髖關節鉸鏈動作的穩定性、力量與強度。

利用牆壁校正自己的髖關節鉸鏈動作。 ©breakingmuscle.com

參考資料
1. breakingmuscle.com
2.  山姆伯伯工作坊
3.  bodybuilding.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啞鈴 Dumbbell:重量訓練的必備器材

2016-09-02
運動器材重量訓練減脂上半身肌群下半身肌群啞鈴健身配備館

啞鈴與壺鈴類似,皆屬於重量訓練的一種健身器材。其差別在於形狀、重量與訓練模式。那麼啞鈴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它是家中或是健身房的必備器材呢?

啞鈴Dumbell

啞鈴緣起於古希臘

啞鈴源自於古希臘的舉重比賽,同時在印度發展的歷史也已有千年,其許多歷史已不可考。不過當英國殖民者來到印度看見這項器材的時候,卻深深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同時他們也發現,他們的摔跤手、健美選手與運動員都很喜歡這項器材,因為這項器材有助於增加他們肌肉的大小和強度。
 
啞鈴是一種用於增強肌肉力量訓練的簡單器材。它的主要材料是鑄鐵,有的外包一層橡膠,主要用訓練肌力。因運動麻痺、疼痛、長期不活動等導致肌力較弱的患者,可利用啞鈴的重量進行抗阻力訓練運動。

古希臘的啞鈴 ©en.wikipedia.org

啞鈴的種類

啞鈴可訓練單一肌肉;如增加重量,則需多個肌肉的協調,也可作為一種肌肉複合動作訓練。分為固定重量的和可調節重量以及動能啞鈴三種:

1. 固定重量啞鈴:用生鐵鑄成,中間是鐵棒,兩端為實心的圓球,輕啞鈴的重量有6、8、12、16公斤等。重啞鈴的重量有10、15、20、25、30公斤等。

固定式啞鈴 ©614columbus.com

2. 可調式啞鈴:類似縮小的槓鈴,在短鐵棒兩端套上重量不同的圓形鐵片,長約40~45公分,舉重或健身練習時可以自行增減重量。經常做啞鈴練習,可以增強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

可調式啞鈴 ©groupon.hk

3. 動能啞鈴:除鐵製啞鈴外,還有木製或用塑膠製成的啞鈴。練習時,利用木啞鈴或塑膠啞鈴的敲擊聲,培養練習者的協調性和節奏感。也可以把木啞鈴編成成用於有氧運動中展現。

若正確的使用啞鈴,確實可以獲得很好的訓練效果。當年施瓦辛格一身健美的肌肉,主要就是透過啞鈴的訓練而得到的成果。但是卻有不少人用啞鈴訓練後,既沒有增加力量,也沒有變得健美,事實上,啞鈴健身有許多的技巧和學問,如果不加以貫徹,訓練效果往往會差強人意。

動能啞鈴

練習啞鈴的好處

  1. 長期練習啞鈴,可以修飾肌肉線條,增加肌肉耐力,如果習慣練習較重的啞鈴,可以緊實肌肉,強壯肌纖維,增加肌力。   
  2. 可以訓練上肢肌肉及腰、腹部肌肉。如做仰卧起坐的時候在頸後部雙手緊握啞鈴,可以增加腹肌練習;手握啞鈴做側棒式或轉體運動,可以訓練腹內、外斜肌;手握啞鈴的直臂前舉、側平舉等可以訓練肩部和胸部肌肉。  
  3. 可訓練下肢肌肉。如手持啞鈴單腳蹲起、雙腳蹲跳等。

長期練習啞鈴可以緊實肌肉,雕塑線條

在訓練前,我們首先要先清楚自己的需要,是要好看的肌肉線條還是健美的身材?若要好看的肌肉線條,主要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增加肌纖維的數量;二是增加肌纖維的體積。第一點可以提高訓練者的力量,但健美的身材效果相對不明顯,適於專業舉重運動員;第二點則可使肌肉體積顯著增大,但是力量增加相對較少,適合於健美運動員或者一般健身者。通常健身愛好者都把均勻作為主要目的,所以用啞鈴訓練之前,先要搞清楚幾個觀念:
 

啞鈴不只練上肢

有人認為啞鈴只能練出健美的上肢,要想全方位的訓練,可能需要某些更複雜的器材。
 
時下一些較為昂貴的健身器材不僅在健身房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在家庭中也經常見到。儘管這些流行的健身器材具有其他簡單器材無可比擬的優點,但是也可能有價錢昂貴、佔地面積大、挪動不方便等缺點,這些缺點正好是啞鈴的優點,而且只要將訓練方式規畫好,啞鈴訓練完全可以有與其他健身器材類似的功效,何樂而不為呢?

啞鈴適合老年人嗎?

較年長的長輩中,仍有不少健身愛好者,他們常會選擇慢跑、太極拳等項目,很少會選擇重量訓練。一般人認為,年紀大了,體力下降了,所以不適合進行重量訓練。但事實並非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因為力量下降了,所以更需要重量訓練。
 
肌肉同時也能幫助身體維持靜止的狀態。隨著年齡的增長,肌纖維自然萎縮,體力下降,不僅動作遲緩,而且穩定性降低,肌腱與骨膜更易發生過度磨損,所以各關節發生疼痛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適當的重量訓練,不僅可以延緩老年人肌肉萎縮的過程,保持肌肉彈性,還可以增加肌肉對各關節穩定性的保護作用,以減少或緩解各類疼痛。啞鈴小巧玲瓏、物美價廉,很適合老年人進行重量訓練。不過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也建議在訓練前,還是先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再進行訓練。

年長者也可以使用啞鈴健身 ©juimg.com

舉啞鈴前的注意事項

1. 舉啞鈴前要選好合適的重量,初學者建議從最輕的重量開始,以避免運動傷害。   
 
2. 增肌:如果練習目的是為了增肌,最好選擇65%-85%負荷的啞鈴。舉個例子,如果每次能舉起的負荷是10公斤,就應選擇重量為6.5-8.5公斤的啞鈴進行訓練。每天練習5-8組,每組動作6-12次,動作速度不宜過快,每組間隔2-3分鐘。負荷太大或太小,間歇時間太長或太短,效果都會不好。   

3. 減脂:若練習目的是為了減脂,建議練習時應做到每組15-25次甚至更多,每組間隔控制在1-2分鐘。如果覺得這種練習很枯燥,可以配合自己喜歡的音樂練習,或跟隨音樂做啞鈴有氧舞蹈。

健身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即使每天你只訓練5分鐘,也要一直持續。因為堅持到底是自己的責任,不要急著看到自己想像的效果,有練就有分,這是恆久不變的道理。

持之以恆最重要 ©self.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