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老人這原因致死率比生病更可怕! 用6招改善肌耐力、預防跌倒
1
老人這原因致死率比生病更可怕! 用6招改善肌耐力、預防跌倒
老人這原因致死率比生病更可怕! 用6招改善肌耐力、預防跌倒
2
如何查詢自己吃的營養品是否含有運動禁藥?
3
軟硬大不同!高齡長者健身器材有一套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老人這原因致死率比生病更可怕! 用6招改善肌耐力、預防跌倒

2022-09-29
知識庫 保健 高齡 體適能 下半身肌群

跌倒是老年人事故死因第二名!根據統計,65 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跌倒是僅次於交通事故的第二位。年長者跌倒最主要原因不外乎兩件事,身體機能退化或是外在環境因素。醫師呼籲,家裡有長者應該鼓勵多運動來避免延緩生理機能退化、避免跌倒。

老人這原因致死率比生病更可怕! 用6招改善肌耐力、預防跌倒
老人這原因致死率比生病更可怕! 用6招改善肌耐力、預防跌倒

骨折致長期臥床嚴重恐致死

老人跌倒除了外在環境如照明不足、移動空間障礙、地面溼滑等帶來的意外,最常見的內在因素就是自身肌力不足與平衡能力退化,或者是服藥昏昏沈沈導致。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年長者若是跌倒,嚴重可能造成導致骨折、顱內出血,需要長期臥床,最後甚至會導致死亡。

延伸閱讀:
顫抖、常跌倒?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中3項就需注意

潛在疾病也是兇手

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暨胃腸肝膽科主任譚健民提到,30-80 歲期間,上、下肢及背部肌力的減退程度可達 60%,長輩跌倒除了因為生理機能退化,與潛在病變如失智症、巴金森症、腦中風、糖尿病、憂鬱症都有關連。多數年長者都有骨質疏鬆問題,一旦跌倒非常容易造成骨折。根據統計,老年人跌倒病死率較無跌倒的老年人高出 5 倍之多。

高齡者更需要透過運動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
高齡者更需要透過運動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

「平衡運動套餐」簡單改善肌耐力、平衡能力

許多人以為長輩年紀大不宜運動,或者是保護過度而忽略了訓練肌力的機會。衛福部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吳琦淵表示,年長者可用一套簡單的「平衡運動套餐」,從暖身開始來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

■ 暖身:先以平常步行速度,來回走動5分鐘,也可搭配助行器或拐杖輔助。
■ 肌力訓練(每回合 20 下):坐姿時輪流將膝蓋踢直,踢直時維持姿勢 10 秒鐘再緩慢放下。如果能力許可,可在腳踝處綁沙包增加難度。
■ 從椅子坐站轉換(每次坐站 20 次):找一張高度約到膝蓋高度的椅子,行動力較弱者可選有扶手的椅子或是使用助行器協助站立。反覆練習由坐到站,或是站到坐的過程,動作越慢越好,感受大腿與臀部用力的感覺與重心位移的變化。
■ 扶桌蹲站訓練(每次做 20 下):雙手扶桌子,膝蓋微蹲 30 度到 90 度維持 10-15 秒,然後慢慢站直。背部打直,專注在大腿與臀部的施力。
■ 平衡訓練(來回 5 趟):腳跟對腳尖走一直線,可以扶牆或是握扶手練習。往前走 10 步,再往後走 10 步。
■ 平衡運動(每次 5 趟):繞 8 字型走路,在兩個相距 1 公尺的障礙物間,以平穩的步伐繞 8 字型走路,如有頭暈或任何不適要先休息。

如果體力許可,以上運動每天可以進行 1-2 回合。

吳琦淵提醒,如果長輩運動時有心悸、頭暈或是過度呼吸情形就要先暫停,並與醫療人員是否適合進行。若沒有任何身體不適,都可漸進式增加運動的頻率與強度。持之以恆運動不僅協助年長者減少跌倒風險,對於改善疾病也有正面效益。

延伸閱讀:
老人跌倒一年內病死率增2成 4撇步防跌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老人「這因素」致死率比疾病更可怕!學會「這6招」改善肌耐力老人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曾怡鈞
曾怡鈞

如何查詢自己吃的營養品是否含有運動禁藥?

2018-07-30
曾怡鈞營養師飲食方式觀念保健專欄飲食運動部落

很多人以為運動禁藥都是刻意去食用,但其實在營養補充品裡也暗藏許多誤食的風險,要如何確保自己吃的產品是可以安心使用的呢? 運動營養師要如何幫助運動員管理運動禁藥的問題?以下整理了幾個參考的網站,對於會接觸到選手的運動營養師是很實用的工具唷!

如何查詢自己吃的營養品是否含有運動禁藥?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運動禁藥管制」對一般人而言也許是個冷門話題,既高度專業又與自身經驗關聯性低;然而對於專業運動員而言,這是稍有不慎就可能決定成敗的「最重要的小事」。平常熱愛關注各種運動賽事的你,不妨試著初步了解運動禁藥的知識,當下一次看到大型比賽的禁藥爭議時,就能馬上理解新聞事件背後的背景知識。

什麼是運動禁用物質?

為了確保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夠公平競爭,運動員參加競技運動競賽時必須遵守運動禁藥的相關規定。這些運動禁用物質清單(Prohibited Substance Lists , PSLs)是特定體育組織禁止運動員使用的物質清單。

這些物質通常是類固醇、激素、興奮劑、利尿劑、遮蔽劑和其他化學物質,可以使運動員比其競爭對手具有不公平的優勢。例如,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WADA)管理所有奧運體育運動員和相關活動,其PSL適用於所有可能參賽的運動員,包含在比賽期間以及平時。除了WADA的PSL,其他的體育組織如NFL、MLB和NASCAR都有自己的PSL,適用於會參加該項目競賽的運動員。

以下國內開發的《運動禁藥查詢系統》App,用以查詢衛生福利部核可的藥物是否含有運動員禁止使用之物質。
【iOS】下載     【Android】下載

如何查詢補充品是否含有禁用物質?

美國運動禁藥管制組織(USADA)列出可能含有禁用物質的高風險膳食補充劑,如果含有或廣告含有WADA禁用清單中的物質,或運動仲裁小組、其他運動委員會確定該產品會導致運動禁藥檢測時出現陽性反應,則將其添加到高風險補充品清單中。這個網頁需要先註冊帳號登入(為了能夠即時通知最新的更新),或是到Operation Supplement Safety(OPSS)這個教育為主的網頁上,也時常更新含有單項禁用物質的膳食補充劑清單(例如:含有DMAA的膳食補充劑、含有SARM的商業產品)。

USADA及OPSS的高風險膳食補充劑清單登入畫面
USADA高風險補充品清單網頁顯示畫面

英國的Aegis Shield將產品標籤上列出的成分與已知的禁用物質進行比較,他們擁有14萬筆的資料、7個PSL,常看到健身者購買國外進口的乳清蛋白或肌酸,大部分的商品在這個網頁上都可以找得到。未付費的服務可以查詢到廠商自行標示的營養成分與宣稱效果,查詢者可以選擇最合適的PSL清單列表來查詢。付費的服務是10美元/年,繳錢之後能夠看到下列內容:

AegisShield以色彩直觀地幫助使用者判斷產品是否含有禁用物質

.綠色勾勾表示不含禁用物質
.黃色表示含有該運動項目可能禁用的一種至多種物質
.紅色表示含有該運動項目禁用的一種至多種物質

缺點是資料庫中的產品未實際經過運動禁藥檢驗,即便是綠色勾勾的產品,也僅能表示其標籤上所列的成分中不含禁用物質,但無法確認產品是否含有未列在標籤上的成分,亦無法排除這些未列出成分可能含有的運動禁用物質風險。

以AegisShield手機App查詢產品的顯示畫面

查詢好麻煩!  更簡單的做法:找認證標章

許多國家都有做運動禁藥的檢驗並推出認證標章,例如英國LGC公司在英國體育部的支持下推出下列標章 (Informed-Sport & Choice)。兩種標章的差異在於檢驗的頻繁次數(註),可點選下列認證標章英文,超連結到網頁上查詢通過檢驗的產品。

Informed-Sport:證明具有此標誌的產品和/或原料已經過「逐批抽樣檢驗測試」。
Informed- Choice:證明具有此標誌的產品和/或原料已經過「跳批抽樣檢驗測試」(每月至少測試1次)。
註:大多數運動膳食補充劑的業者自己並不生產產品,與許多我們購買的東西一樣,製造商並非供應商。如果您購買的運動膳食補充劑,其生產的設施或工廠在生產其他商品時,處理過程中可能有運動禁用物質,就存在很高的污染風險。由於原料的污染或製造過程中的交叉污染,產品中是否含有運動禁用物質可能因批次而異。

Informed-Sport & Choice認證標章

美國BSCG檢驗過的產品 (Certified Drug Free®)

BSCG是由美國運動禁藥物測試之父Don Catlin博士所成立的公司,也是第一個膳食補充劑認證的提供者,BSCG Certified Drug Free® :涵蓋483種藥物,包括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WADA)禁用清單中的272種藥物,以及非運動禁藥的另外211種非法、處方和非處方藥。
適用的PSL清單包含WADA、NFL、MLB、NHL、NBA、WNBA、PGA、LPGA、MLS、ATP、WTA、FIFA、FINA、AFL、NRL、NASCAR、 UFC、CrossFit、NCAA等的運動員和專業人士。

BSCG Certified Drug Free®認證標章

美國NSF Certified for Sport®

NSF International是一家公共衛生和安全公司,它們的NSF Certified for Sport® Program著重於驗證防止產品摻假、標籤內容確認,配方和標籤審查,生產設備和供應商檢查及確定成品或成分中的265種以上運動禁用物質的產品測試 ,使運動員、教練和消費者能夠輕鬆識別不含禁用物質的營養補充劑。該公司並提供免費的NSF App軟體下載 ,可在Apple 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place上獲得。
NSF認證產品列表:NSF Certified for Sport® Program得到NFL、NFLPA、MLB、MLBPA、PGA、LPGA、NHL、CPSDA、Taylor Hooton Foundation和CCES的認可。

NSF Certified for Sport®認證標章

澳洲HASTA檢驗認證(HASTA certification)

HASTA認證針對澳大利亞市場上的膳食補充劑,檢驗涵蓋WADA禁用清單上超過200種物質。

HASTA certification 認證標章

德國科隆Liste®

科隆Liste®檢驗過的產品有產品數據資料庫(Cologne List)可供查詢。採用單項產品的個別批次分析,因此測試結果僅涉及特定批次(會公布測試批號和/或到期日)。

德國科隆Liste®認證標章

沒有絕對安全的產品

沒有任何膳食補充劑的製造廠商能夠聲明其產品是完全「不含禁用物質」 ,因為不可能分析所有被禁止的物質,但選擇經過檢驗的產品,能夠讓您誤食運動禁藥的風險降到最低。

運動員應該在使用膳食補充劑之前諮詢運動營養師,不同產品的有效性,必須基於個體的情況考量該產品是否適用,選購前請先和您的運動營養師討論與檢查產品的安全性。

關於曾怡鈞

現職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營養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專技高考營養師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學士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
.台灣運動發展促進會運動營養諮詢顧問
.教育部體育署各項計畫及增能研習運動營養講師
.運動傷害防護學會、運動物理治療學會及各單項運動協會教練講習講師

部落格  曾怡鈞運動營養師
FB  運動營養知多少

/ 關於曾怡鈞 /
曾怡鈞

現職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營養師

學經歷
.中華民國專技高考營養師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學士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
.台灣運動發展促進會運動營養諮詢顧問
.教育部體育署各項計畫及增能研習運動營養講師
 .運動傷害防護學會、運動物理治療學會及各單項運動協會教練講習講師

部落格 曾怡鈞運動營養師

FB 運動營養知多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軟硬大不同!高齡長者健身器材有一套

2018-02-06
高齡運動器材保健話題

近來人口老化速度加快,高齡者健康議題越來越多,其中,能夠維持身體健康的高齡運動也逐漸被各國重視,在芬蘭、日本等推行高齡者運動成功的國家,都能見到許多專為高齡者打造的運動空間,可見高齡者在運動方面確實需要特別的照顧。而為要讓高齡者能夠安全、舒適的運動、建立一個友善的環境,除了專屬空間,為長者們的需求量身打造的健身器材更是必要。

過去大多數的健身器材是為青壯年族群使用所設計的,坊間健身房所使用的器材,若無專業教練的指導,高齡者使用時較為危險、容易發生意外,如此不但沒有達到預防老化的功效,還可能造成身體的傷害。運動星球編輯日前走訪台灣專業從事各項健身器材研發製造的老牌廠商愛力公司,為您了解針對高齡者所設計的健身器材有何特出之處,以及高齡者從事運動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針對高齡者所設計的健身器材應符合安全好操作等條件。

軟式健身器材 安全又好抓握

高齡者訓練器材的使用上,安全是關鍵。過去愛力公司是從研發生產槓片、啞鈴等等健身器材開始,但隨著社會的趨勢逐漸發現了高齡者的需求,在安全的考量下,將原先硬梆梆的啞鈴、槓鈴轉變成像沙包的軟性材質,成為給高齡者使用的SOFTEX系列訓練器材,其中有像是壺鈴形狀的軟式沙包可拆卸或加裝重量,以及軟性材質的加重帶,讓長者能夠配戴在手腕或腳踝做訓練,也各種重量的軟材質啞鈴與槓片,供長者做不同的訓練使用。

以軟式沙包取代槓片,降低受傷風險。

油壓式訓練器材 以更安全的阻力鍛鍊肌力

該公司也開發多種為高齡者設計的健身器材種類,例如:環狀油壓式訓練器材,讓長者在音樂的的變換下輪流使用每台器材,在更安全的阻力下鍛鍊全身肌群,油壓式器材擁有雙向的阻力,可以同時訓練目標肌群與拮抗肌群,且長者可以藉調整施力速度來控制阻力大小,動作停止則阻力也停止,使用上更安全。

對於運動能力較佳的長者或青年人也有設置可以調整段數的機構,能夠增加或減輕阻力,讓使用上更能滿足多方的需求。

油壓式的設計提供全面性的安全緩衝。

特殊設計跑步機 主供復健使用

而愛力公司也有設計給復健者或高齡者的跑步機,藉由輔助的懸吊器材,長者能減輕關節的負擔,另外也能避免跌倒,在跑步機的速度配置上,特別設計從0.1公里/小時的速度為起始速度,更符合長者的安全需求,在各個可能碰撞的接角處也以泡棉包覆,避免碰撞時造成傷害。

懸吊式的跑步機給予使用者更多支撐與保護。

平衡訓練遊戲 在遊戲中訓練身體操控

針對高齡長者的平衡訓練,愛力公司研發出了特殊的電子設備,讓長者配戴感應器在腰部,藉由觀看螢幕來進行泛舟、迷宮等遊戲,練習小腦平衡。也有診斷模式可以測量身體重心與身體延展能力,讓長者在有趣的情境中,訓練身體重心的操控,減少生活中跌倒的機率。而這套設備也適用於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協助其練習在動作不穩定的狀態下盡可能地達成每一次的目標。

只要配戴感應器,就可以直接用軀幹操控遊戲中的動作。

敏捷反應訓練器材 考驗長者反應能力

敏捷度方面,高齡者的反應訓練器材能協助長者鍛鍊反應速度,在不同的半球體中,長者需在燈亮時按壓該顆半球體,並盡可能越快越好,訓練長者的神經傳導速度與肌肉控制能力,而此器材也有多種不同的模式,如按照每顆半球體上的數字,從9到0依序按壓,練習長者的判斷力。或是貼上不同顏色或數字的貼紙讓長者按照燈亮的順序依序按壓,訓練記憶力,而訓練時也可以踩上平衡訓練的器材增加困難度,讓長者在安全的前提之下以有趣的方式進行訓練。

敏捷反應訓練器材,助高齡長者鍛鍊手眼協調性。

因為看到老年窘狀 啟動研發健身器材契機

愛力公司負責人鄭天爵董事長,是主導這些高齡健身器材的推手,不過背後卻有個特殊的機緣。從事健身器材產業超過四十年的鄭董事長,向我們透漏其實他是四年前探訪雙連安養中心的機緣下,才真正驚覺運動是多麼的重要,也才開始研發適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

他當時看見許多長者行動不便,有些靠著助行器一拐一拐地走,有些甚至躺臥在床,無法自理一切,生活沒有品質,也失去了尊嚴。於是,鄭董事長心想,自己晚年絕對不要成為那個樣子、生活仰賴他人伺候,這讓他自己也才真正開始運動。而如今持續規律運動四年的他,親身體會到運動後體能、精神都有維持,且表示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讓頭腦比較清楚、提前預防失智,可見運動的重要性。針對如何幫助家中長者養成運動習慣,鄭董事長以親身的經歷建議可以試著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讓家中長者瞭解其他在安養中心裡長者的生活,使他們有所警覺,意識到不運動將逐漸失去肌力、最終生活需仰賴輔具或他人照護。另外,鄭董事長也提到高齡者運動需要社群化與遊戲化,透過音樂與體能活動來群聚長者,讓他們走出戶外,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持續的活動,逐漸養成運動習慣,並協助其做健康紀錄,使長者瞭解運動確實對其有所幫助,強化他們運動的動機。

「首先以正向思考的態度去做(運動),做了才會看到希望;有希望,生活才會快樂;快樂的心才會擁有健康的身體,並且持續的做,才有美好的晚年生活,活百歲。」今年滿75歲的鄭董事長向我們分享他名片上四個英文字:Hope、Happiness、Health、Hundred的含意,並說道要過有品質的晚年生活就要注意這4個H。如此一來,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老化,晚年才能活的美滿健康、有自主能力,不必成為家人的負擔。

而談論到台灣的現況,鄭董事長點出了當今國內的高齡者政策還停留在衰老後,疾病救治的階段。根據研究統計,過去台灣的長者臨終前的臥床時間平均長達七年,導致許多長者的晚年是活在病痛之中,也造成家人時間與精神的負擔。然而,許多先進國家則注意到了高齡者運動的效果,運用健康促進的方式協助高齡者預防老化,以運動改善長者的晚年生活,盡可能達到善終的理想,這部分台灣還須再多加努力,重視高齡者運動的議題。

「雖說運動是好事,但如果不知道怎麼正確運動,那麼傷害將隨之而來。」鄭董事長也提到長者們的運動一定要安全至上,不論是訓練中的次數、組數、阻力大小、慢到快都要循序漸進,並且運動前先聽從醫生專業意見評估,運動時要保持專注、注意呼吸確保安全,都是最基本的。

愛力公司鄭天爵董事長

藉由多樣的高齡者訓練器材輔助,長者能夠更全面的訓練平衡感、上下肢肌力、反應速度、心肺功能、按摩放鬆等,而愛力公司也提到這些各樣的高齡者訓練器材未來也會更加貼近長者們的需求,透過使用的回饋不斷改善問題,以及與醫學中心的合作,考慮任何的情況如輪椅的搭配使用等,在安全的基礎之下加入更貼心的設計、讓高齡者健身器材能持續進步。

採訪撰稿/林恩麒
攝影/楊仁渤
審稿/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