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翹臀沒有力量訓練不可能自然呈現? 整外醫師教你臀部美學標準數據化
1
翹臀沒有力量訓練不可能自然呈現?  整外醫師教你臀部美學標準數據化
翹臀沒有力量訓練不可能自然呈現? 整外醫師教你臀部美學標準數據化
2
Street Workout - Vic 彭羿旻: 街頭健身教我堅持信念 不輕言放棄
3
BOSU 半圓平衡球:追求身心靈與訓練的平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翹臀沒有力量訓練不可能自然呈現? 整外醫師教你臀部美學標準數據化

2022-10-21
話題 健身 瘦身 下半身肌群 臀部肌群

約二十年前,大家還都認為適宜的皮下脂肪層才能體現女性的柔美。在幾十年前的中西畫作裡出現的,要麼是纖細柔弱的女子,要麼是高大健碩的美人,我們幾乎找不到今天流行的女性健美形象:保持極低體脂率的同時還有明顯的胸臀等女性性徵。在今天,運動健身產業開始不遺餘力地宣傳健身所帶來的好處,還給女性身體各個部位取了很多名詞:馬甲線、比基尼橋、腰窩、大腿縫等等。

翹臀沒有力量訓練不可能自然呈現?  整外醫師教你臀部美學標準數據化
翹臀沒有力量訓練不可能自然呈現? 整外醫師教你臀部美學標準數據化

在我小的時候,明顯的性徵特點是讓人感到難為情的。中學時期的「小流氓」曾信誓旦旦地告訴我說,看女孩走路時能不能併攏大腿,就能判斷這姑娘還是不是處女。王朔在小說《動物兇猛》裡記錄了幾十年前的北京大院子弟這樣罵人:「一看就是圈子,屁股都給X圓了。」

翹臀並不是女性生殖力強的表現,脂肪的堆積和寬大的骨盆才顯現出豐富的營養和易於分娩的骨產道。我們觀察一下處於發情週期的哺乳動物高高翹起易於交媾的臀部,就會明白翹臀意味著更強烈的性吸引力。古代先民會把豐收莊稼和生殖繁衍聯想在一起,那個時期的雕塑作品,常有巨大誇張的男女性器,這是明顯的生殖崇拜。而性愉悅與生殖功能的分離,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特點。

上圖:油畫《沙發上的奧達麗斯克》,下圖:素描《宮女》 作者:弗朗索瓦.布歇。布歇是18世紀法國洛可可繪畫藝術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情色意味濃厚。對比兩幅畫中女子腰部臀部之間脂肪堆積的不同,上圖女子腰骶部和
上圖:油畫《沙發上的奧達麗斯克》,下圖:素描《宮女》 作者:弗朗索瓦.布歇。布歇是18世紀法國洛可可繪畫藝術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情色意味濃厚。對比兩幅畫中女子腰部臀部之間脂肪堆積的不同,上圖女子腰骶部和臀溝上方形成V區。據說法王路易十五看見《沙發上的奧達麗斯克》後不久,模特兒奧達麗斯克就成了他的情婦。
油畫《消失的普勒阿得斯》,作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畫中女子具有比例適中的臀部和圓潤的曲線,符合大眾傳統的審美。想實現臀皺襞由內向下外側傾斜(圖中紅線所示),使臀部內側和兩大腿之間形成菱形空隙,就需
油畫《消失的普勒阿得斯》,作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畫中女子具有比例適中的臀部和圓潤的曲線,符合大眾傳統的審美。想實現臀皺襞由內向下外側傾斜(圖中紅線所示),使臀部內側和兩大腿之間形成菱形空隙,就需要深蹲這類的力量訓練來增強臀大肌,否則隨著年齡增長,水平或者向外上傾斜的臀皺襞會因為鬆弛下垂而會失去美感。

實際上,現在健身愛好者極力標榜的翹臀,沒有專門的力量訓練是不可能自然呈現的。不同的族裔本來有不同的身材特點,對臀部也有不同的審美認知。拉美人會希望臀部的內外側都很豐滿;非洲人則會期望擁有更加巨大的臀部,這種豐滿的臀部曲線應該延續到大腿外側;而華人通常認可比例適中的圓潤臀部。

因此,今天不同人群對臀部美學特點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整形外科醫師為了清楚地區分這種差異,對臀部做了美學單元分區。

臀部美學標準
臀部美學標準

臀部最高點至股骨大轉子的距離除以股骨大轉子至恥骨聯合最高點的距離,得到的就是臀部突度。許多女性因為長期穿高跟鞋使腰椎反曲,使骨盆前傾,卻給人以臀部上翹的錯覺。

 

油畫《哀歌》,作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羅。臀部最高點至股骨大轉子的距離除以股骨大轉子至恥骨聯合最高點的距離,得到的就是臀部突度(圖中綠線所示),飽滿的臀部突度應達到2:1。腰臀比是判定中央型或內臟型肥
油畫《哀歌》,作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羅。臀部最高點至股骨大轉子的距離除以股骨大轉子至恥骨聯合最高點的距離,得到的就是臀部突度(圖中綠線所示),飽滿的臀部突度應達到2:1。腰臀比是判定中央型或內臟型肥胖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接近0.7是最佳比例。

隆臀可以通過植入假體完成,但是這種手術的併發症較多,效果也不好。 目前 90% 以上的臀部整形手術還是採用自體脂肪移植的方式,即通過改變腰臀部的脂肪分布來實現。

為了提高脂肪細胞的存活率,在抽取腰腹部的脂肪時應該注意避免過大的 負壓,然後離心分離出脂肪細胞。儘管如此,仍會有差不多 1/3 的脂肪細胞會 遭到損壞。如果單側臀部需要 600-1000 毫升的脂肪細胞,則應該抽吸製備 1800- 3000 毫升的脂肪顆粒。有文獻指出,單側臀部自體脂肪注射量最大可以達到 1800 毫升以上。

從骨膜到皮下,分層次注射可以保證脂肪均勻分布。皮下血腫會毀掉隆臀手術,因此術後必須用紗布壓迫包紮並讓患者穿戴彈力服。

資訊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劉韜滔 著《整形密碼:整形手術背後的科學與美學》一書。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人人都能看得懂的醫美科普全解析。

美容醫學(醫美)近年極速發展,愛美人的需求劇增。然而相較於其他醫學專科,整形外科高度市場化,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良莠不齊以及資訊不對稱,讓人們對醫美整形既好奇又感到神秘。因此,作者劉韜滔博士撰寫出這本為一般大眾而生、人人看得懂的醫美科普書。

《整形密碼》以100餘幅世界名畫和解剖示意圖,講解眼、鼻、顎面、乳房、臀部、皮膚等全身10大部位常見整形手術方案,同時穿插歷史故事、社會心理、審美風潮等知性內容,有趣易懂不枯燥。讀者既能在欣賞藝術名畫同時瞭解人體結構和醫學知識,又能學會以審美的視角看待人體,釐清以往對整形的盲區和誤區。

【本書特色】

這本書不只教你如何變美,更教你如何審美。

★涵蓋全身 10 大部位,從眼、鼻、臉部到胸、臀,從私處到皮膚、毛髮,講解 30 多種經典整形手術方案、適應症和併發症,看懂什麼樣的需要需要採取何種手術。
★作者 + 審訂者雙重整形外科專業,知識權威可靠。本書是依據正規科學文獻、手術圖譜撰寫而成的醫美科普全解析。讓讀者往後遇到醫美術語不再被來路不明的資訊迷得眼花撩亂。
★以 100 餘幅中外名畫畫中人作模特,配合醫學解剖圖,生動詮釋人體的美麗與修整。將醫美整形與藝術畫作跨界結合,形式獨特。
★科學與人文相結合,將專業知識大眾化。穿插歷史故事、社會心理、審美風潮,讀來有趣易懂不枯燥。

• 更多《整形密碼》資訊 請點此 

《整形密碼:整形手術背後的科學與美學》
《整形密碼:整形手術背後的科學與美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treet Workout - Vic 彭羿旻: 街頭健身教我堅持信念 不輕言放棄

2017-06-21
健身人物誌故事專訪街頭健身

但Vic並不以此為足,他有計畫地推出一系列的徒手訓練教學影片,並巡迴北、中、南各地多所大學,辦理免費的街頭健身教學、交流。如今,他的粉絲專頁「Street Workout - Vic」,成立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已有7萬多名粉絲按「讚」,以懸殊差距稱霸臺灣街頭健身界。街頭健身玩家Vic彭羿旻,可說是許多臺灣人認識街頭健身運動的第一扇窗。

街頭健身達人VIC

自由創意變化 讓Vic愛上街頭健身

今年23歲的Vic,從國中時期開始,就常常自己在家進行徒手訓練。當初,他會接觸到街頭健身運動,也是起因於一段網路影片。2013年,Vic在網路上看到了一段影片,內容是一個美國人靠著公園的單槓、雙槓,只利用自身重量做訓練,竟然也能練出渾身肌肉。Vic自此立定決心,要以他為目標邁進,才一頭栽進了街頭健身運動。

「街頭健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不同於上健身房:你想要怎麼訓練、就怎麼訓練!」Vic表示,街頭健身運動擁有許多變化,比起單純的舉啞鈴,不僅更有創意,也更有挑戰性,讓訓練的時光不無聊。再者,沒有時間、地點限制的街頭健身運動,就算在自家客廳,也能利用各種基本動作,練出健美的身材,適合時間零碎的現代人,閒來無事、順手就練。

前水平也是Vic拿手動作之一。

得意技「俄式挺身」 Vic傳授小撇步

在這些徒手訓練之中,Vic最拿手的招式,就是「俄式挺身」。

「俄挺注重的是協調性,」Vic大方分享他過去進行街頭健身教學的經驗,他表示,許多人在健身房練出強而有力的肩膀,卻始終做不到這個動作,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誤解訓練動作的施力邏輯。

「俄挺同時會運動到幾個小肌群,包括斜方肌、前三角肌、前踞肌,當然還有你核心下背跟腹肌的部分,」Vic說,這個動作需要許多肌肉同時出力,但並不是死命的硬撐,而是要達成彼此之間的平衡,才能讓身體與地面呈現平行的狀態。

「基本上我會建議先從伏地挺身開始,因為伏地挺身出力的方式跟俄挺比較接近,而不是依靠一個強壯的肩膀就能完成這個動作。」Vic也提醒出入門的新手,若健身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更困難的動作,必須按部就班地建立起身體肌力,循序漸進地確保能在不受傷的狀況下完成動作。

「如果你的目標是改善身型與體態的話,那就更不能急!」很多人會透過粉絲專頁,向他討教如何跟他一樣練出好身型,Vic對此表示,少說也要持續進行訓練三個月到半年,才會在外觀上有明顯的變化。

俄式挺身是街頭健身的招牌動作。

大力推廣街頭健身 Vic盼獲家人支持

「Everything starts with one push up!」回首那支爆紅的「伏地挺身大挑戰」影片,Vic從過去戴著眼鏡的理工宅男形象,一路蛻變至今日街頭健身界的人氣男神,不僅能輕鬆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甚至一邊做著高難度的訓練動作、一邊對著網路直播現場的粉絲放電,玩出心得、看似得意的Vic,卻仍然無法獲得家人的支持。

「像媽媽就覺得我不務正業,就算練得再厲害、再有名氣,那又能怎樣?」說到這邊,鏡頭前總是瀟灑帥氣的Vic,頭垂垂地嘆了一口氣。特別是在去年三月,他因為神經受損而導致右側前鋸肌癱瘓,連拿手的俄式挺身都無法做,讓Vic低潮了好一陣子,令他不禁思考,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下去。

「雖然說訓練中真的是蠻容易受傷的,但因為我真的喜歡,更認識了一群同樣對街頭健身很有熱情的伙伴,」Vic說表示,雖然在臺灣投身街頭健身的人還不算太多,但大家感情很好、向心力很強,不管是交流、表演、比賽,分散各地的社群都能一呼百諾,一起分享新動作與花招,讓他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街頭健身教會我,在遇到困難跟挫折時,不輕言放棄。」

「我現在扮演的角色,比較算是一盞指路的明燈,」透過影片教學、免費交流,還有參加賽事,Vic用身體力行,吸引更多人接觸這項新興的運動項目。Vic表示,雖然街頭健身非常有趣,但很多人還是會因為難度而卻步,未來他會持續進行基礎動作的教學,讓後進能夠慢慢跟上腳步,近而讓街頭在身運動在臺灣發展得更臻成熟。

「街頭健身教會我,在遇到困難跟挫折時,不輕言放棄。」雖然家人不看好他,Vic仍然相信,只要讓更多人認識街頭健身運動,自己的努力與熱情就會受到家人的肯定。「畢竟街頭健身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Vic說,就像是吃飯、睡覺一樣,只要他的身體還能動,就會用最大的熱情,去推廣街頭健身運動。

槓上倒立需要超強的手臂肌力與全身的穩定度。

撰文/嘎西
攝影/鄧穎謙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OSU 半圓平衡球:追求身心靈與訓練的平衡

2016-12-01
健身配備館核心肌群運動器材核心訓練

BOSU半圓平衡球是由David Weck所研發,命名“BOSU”為“Both Side Up”的縮寫,意味著可使用BOSU平衡球球面圓頂或底部平台雙面進行訓練操作。本產品於2000年於美國首次亮相,後行銷至全球各地並迅速成為最具創新性及成功之健身訓練產品之一。

BOSU半圓平衡球與研發者David Weck ©lornemarrfitafter45.ca

豐富多元訓練變化

BOSU半圓平衡球為風行國外已久之健身器材,至今已演變成為多功能訓練,超越原有僅雙面使用訓練功能。球的兩面可進行不同的訓練,當球面朝下可進行坐姿、站姿、跪姿或跳躍的平衡訓練;當球面向上的時可以進行伏地挺身和或站姿等多種難度訓練。

BOSU半圓平衡球藉由球面的不穩定性,增大了動作的難度,能更有效地鍛鍊平衡感和核心力量,許多平時訓練不到的肌群都能得到鍛鍊。豐富訓練變化包含核心肌群、心肺有氧、肌力訓練、靈敏協調性、平衡穩定性、卡路里燃燒或特殊復健….等,另可結合配件發展出多元且富趣味的訓練變化。BOSU半圓平衡球廣泛提供不同訓練程度、不同年齡層的訓練者藉由難易度的調整,都能進行初階或進階的訓練,可說是一種適合全年齡層訓練族群的理想健身器材。

BOSU半圓平衡球適合各種年齡民眾使用。

為使BOSU半圓平衡訓練能更廣泛且靈活運用,研發者也開發了一系列訓練方式,包含全身性訓練、核心訓練、心肺訓練、皮拉提斯/瑜珈、赤足訓練、雙人訓練等等:

國際認證課程

BOSU至今已發展成為一個品牌,其不僅提供產品,更結合相關認證課程,期能讓BOSU半圓平衡球成為場館中一個更有價值的訓練工具。課程中除了應用理論外,更著重實際操作及運用編排,透過動作指導創建一個正確安全的訓練系統,其中包含核心訓練、上半身訓練、下半身訓練及循環訓練等完整全身性訓練,指導初階/進階訓練變化,使教練們擁有獨特訓練系統以靈活運用,可為客戶量身設計最合適的需求及訓練內容,以發揮最大效益並使客戶獲得最佳效果。

BOSU半圓平衡球易於訓練、提供有趣及絕佳效果的訓練,在國外已風行多年,常運用於核心肌群、心肺有氧、肌力訓練、靈敏協調性、平衡穩定性、卡路里燃燒或特殊復健⋯⋯等,亦曾被許多知名健身老師拿來做訓練示範,國外許多健身雜誌與期刊皆可看到BOSU相關訓練報導,其中更成為專業運動隊伍賽季前指定使用利器,成為健身場館不可或缺專業訓練的首選。

美國原廠製造

不同於目前市面上之類似產品,BOSU半圓平衡球首次信捷國際所代理引進,BOSU半圓平衡球由美國製造球面貼有”Made in USA”美國製造標籤,產品皆經過由精密結構設計以確保每一位使用者訓練安全,堅固之底座設置有6顆防滑腳以避免訓練時之滑動提供絕佳穩定性,根據不同版本彈性球面能承載136kg以上不等之重量,於訓練時提供支撐並降低衝擊性。

BOSU原廠重視並遵循綠色環保意識,製造過程堅持不使用造成或危害環境之有毒物料,並致力於使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所製造之產品旨在促進健康並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BOSU創始者David Weck說:「站在BOSU圓頂之上,你能瞬間意識到自己身體正在細微地調整姿勢和對於不平衡所做出的反應。這個器材獨特的“一邊穩定-一邊不穩定”的表面,可以符合你的個人挑戰目標和訓練計畫,而不會產生過大的危險。」

那麼,BOSU還有哪些好處?

 1  改善身體平衡

這點不辯自明,因為BOSU半圓平衡球就是針對平衡訓練而設計的。BOSU專家羅布·格里克 (Rob Glick) 說:「一開始你可以藉由其他輔助物來幫助自己平衡,一旦你抓到其中訣竅,你便可以放手。接下來你可以開始試著待在上面保持平衡穩定,並在你覺得自己平衡改善之後加長停留在上面的時間。」

 2  強化身體意識

格里克說:「一旦你在BOSU上面抓到平衡,並且可以在上面待上更長時間時,你會對於自己身體如何運作有更清楚的認知。」BOSU平衡訓練講師妮奇·理查森 (Niki Richardson) 則說:「BOSU能夠幫助你改善你對於自己身體彈性和對稱性的認知,它讓你對於每一個身體部位都隨時保持敏銳的感知。」

 3  更強的核心肌群連結

BOSU訓練對於核心肌群特別有幫助。格里克說:「在BOSU上做核心運動,你一樣可以感受到在一般瑜珈球上重心對於肌肉所施加的阻抗力,不過因為BOSU下半部是一個穩定的底盤,所以你不會像在瑜珈球上面要那麼辛苦地保持平衡。」

與一般瑜珈球相較,在做核心訓練時,你可以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在維持平衡,而可以專注在核心肌群本身的控制上。

 4  改善身體協調性

在BOSU半圓平衡球上面訓練得越久,當你穩定度和平衡性都可以保持得很好,那麼你身體的協調性也就自然而然隨之變好。身體的平衡與協調性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更不用提需要提升運動表現的運動員了。

 5  加強身體穩定度

無論任何動作,身體都需要穩定度來維持正常運作,避免跌倒等等意外。BOSU可以提供眾多訓練方式,從肩膀到腳踝都可以訓練到,從而改善維持穩定的肌群。

格里克也說,「在BOSU上你必須全神貫注、打開每一個感知神經,並同時運用你的左右腦。」

也就是說,BOSU半圓平衡球不僅僅是一種全身性的訓練器材,同時也是一種訓練大腦和專注度的利器。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