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大型夜跑賽事「PUMA 螢光夜跑」睽違 3 年即將重磅回歸,實體賽事重返賽道,訂於 2023 年 4 月 15 日(六)於台北大佳河濱公園正式開跑,與過往不同的是,2023 PUMA 螢光夜跑這屆以個人報名先搶先贏制模式重啟,今(23日)中午 12:00 開放網路報名,包括 21K 及 10K 專業賽程,6 千位名額額滿截止。
為慶祝 PUMA 螢光夜跑睽違 3 年回歸,當天除了將結合酷炫與樂趣螢光元素外,賽事體驗與跑者服務也將全面升級,提供跑者們更完善的專業賽事體驗,同時,也特別開放讓跑者自選喜愛的 Night Run 環保賽衣樣式,強調運動健康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過去 3 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廣大跑者喜愛的 PUMA 螢光夜跑為防範疫情擴大而取消實體賽事,2023 年,PUMA 螢光夜跑將揮別陰霾重返賽道,提供跑者更專業的參賽新體驗。特別與 BraveLog 運動趣平台合作,新增更加完善的動態即時成績服務,選手位置、成績預測全部掌握。
另外,成績呈現方式也將與過往不同,2023 PUMA 螢光夜跑將新增年齡分層統計,並實施賽道詳細分段記錄模式,提供跑者賽道上不同距離點的詳細資料,達到更完整的成績整合。針對選手們的強大後盾親友加油團,也提供選手即時動態跑馬軌跡以及精準成績預測服務,不管要替選手加油或者捕捉比賽即時畫面的加油團們,只要打開網頁就能確切掌握選手位置,即使在場外加油也儀式感十足。
2023 PUMA 螢光夜跑採網路限額報名參加,依報名先後順序給予錄取參賽資格,於 2022 年 12 月 23 日(五)至 2023 年 02 月 17 日(二)開放報名,台北站包含 21K 與 10K 賽程共計 6,000 名額,報名額滿截止。
PUMA 也持續推動 Forever Better 永續生態企業承諾,採用回收寶特瓶所製成的環保紗線打造 PUMA x First Mile 環保紗永續賽衣,今年也將特別開放跑者自行選擇賽衣款式,同步搭配參賽贈禮:運動環保水壺腰帶組,邀請所有的參賽跑者共同為生態環境貢獻心力。
PUMA 螢光夜跑不可或缺的就是螢光關鍵重頭戲,2023 年將持續結合螢光概念提供熱情奔放且舒適的跑步環境給跑友們!不僅賽事起終點將延續深獲跑友好評的螢光拱門設計,更搭配鳴槍舞台燈光與音樂來營造熱鬧氛圍,讓每一位跑友能有更強烈的視覺效果與最佳夜跑體驗。舞台部分則是配合新的主題視覺,以絢麗的設計與大型背板結合會場螢光設施,突顯活動效果,讓參與活動的民眾重回當初的感動。另外,眾所矚目的拍照區也將延續螢光雙光源設計,以可切換光源之多功能設定,讓參賽民眾皆能在此拍照打卡,為這場螢光饗宴留下滿滿回憶印記。
2023 年 PUMA 螢光夜跑將於臺北大佳河濱公園舉辦,正式賽道路線長度為 21.6 公里與 10 公里,提供跑友們媲美國際賽會的詳盡數據紀錄,在穿梭臺北夜晚人文美景及指標景點的同時,感受螢光夜跑不斷進步創新的無限動力。活動相關詳情 2023 PUMA 螢光夜跑活動報名網站 或 PUMA 螢光夜跑 LINE 官方帳號 (搜尋ID:@puma-nightrun 或 帳號名稱:PUMA螢光夜跑)
活動服務專線:享動行銷工作室 02-2503-9333 #23
資料來源/享動行銷工作室
責任編輯/Dama
在鎂光燈下,她是璀璨閃耀的“黑珍珠”,伸展台上展現風采。工作之外,依然魅力十足,她是酷愛運動的“女漢子”,從2013年開始,參加過11場馬拉松,8場不同類型鐵人賽事的王麗雅。從臺灣名模到運動達人,她笑稱自己都快轉行當運動員了。
從半馬到全馬,再到鐵人三項,麗雅並非盲目前進。她會請專業跑步老師上課,學習跑步知識。雖然跑步看似一項簡單容易進行的運動,但它不是隨便的鍛鍊,而是有計劃、科學的、有目的性和循序漸進的,如此才能達到心中理想的目標。麗雅坦承,跑步初期不能“想一口氣跑到天涯海角”,重點在堅持和養成習慣。從一周跑一次,慢慢到一個禮拜兩次、三次,從三公里再到五公里,每兩三個月會增加訓練。每天堅持跑下來,慢慢就能驚喜地發現自己的進步,不會氣喘吁吁了,呼吸也有節奏了。
而從跑步衍生出來的核心練習、體態雕塑,麗雅表示都能透過Nike+ Training Club應用程式裡面的訓練滿足她的需求,堅持不懈地跑步並搭配NTC應用程式來進行。如果參加半馬,她會一個禮拜進行一次NTC訓練,一周跑步三次,直到現在她一周只休息一天。
在力量訓練上,按自己身體的需求,在運動的過程中跟自己對話,在不受傷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動作讓每個部位得到鍛鍊。如果今天需要哪個部位加強,都可以有目的性地訓練,分別雕塑。把訓練計畫列出來,每天打勾一樣就可以一件件完成。
“把每個部位都練到位了,那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態?”麗雅分享,首先是意念要到位,就是把意念集中在鍛鍊動作的部位上,練哪裡,想著哪裡,就在哪裡用力;然後就是感知自己的身體,力量訓練很多都是負重的重複訓練,當你越來越覺得身體或者出力點疲憊的時候(就是使不出力的狀態),哪怕是發抖都是很正常的,往往這個時候如果你能再堅持多做2-3下,效果會更好。投入了一小時訓練,就要充分利用,訓練完,隔天的身體酸痛,是“一種太棒的感覺”,因為這一個小時沒有白白地浪費。
王麗雅:「我全身每一塊肌肉都是很珍貴的,都是我花了很多時間精雕細琢而來的,流了很多汗,對於我來說都是寶貝,我覺得運動既是身體上的,也是心靈的修練。必須把運動這件事情完全融入生活當中,幫自己設定目標並按計劃進行,完成自我成就感的實現,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
所以運動後,她亦懂得照顧自己,吃健康的食物,修練自己的心靈和意志。
麗雅把訓練中的自己比喻成上場打仗的戰士,運動裝備對於她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深入接觸了不同運動類型後,麗雅知道了運動裝備分不同專業、不同系列,穿上正確合適的裝備才能讓運動時更專業更安全。比如,跑步的衣服上都有反光條的設計,因為在室外,特別是夜晚能增加安全性。而訓練的衣服有著良好的延展性與貼合度,麗雅發現這樣貼身的衣服能讓她在訓練中照著鏡子看到肌肉的運動情況,及時喚醒“沉睡”的身體。
有不少女生會穿跑步鞋去訓練或健身,其實應該選擇訓練鞋。跑步時,人是往前運動的,跑鞋會提供一個縱向的支撐力;而訓練時,人是360度運動的,有很多橫向以及扭轉的動作,一雙專業訓練鞋會給全方位的支撐力,幫助你把動作做到位,也減少受傷的可能。
王麗雅:「一般我在家或在旅館就會開著手機跟著NTC應用程式來做訓練,但很多女生就會說在家沒有必要穿鞋子,事實上很多訓練的動作會跳躍、向左右運動,如果沒有穿鞋子會傷害到腳踝,所以一定要穿訓練鞋。」
在亞洲人看來,最在意身體的前面看起來是否夠好,會忽略了背影,把臀部練起來,無論是穿衣服還是走路姿勢都是更加分更有自信。麗雅覺得練起來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臀大肌,因為臀部肌肉面積最大,效果最顯著。
那什麼動作可以有效啟動臀大肌呢?麗雅來示範她的修練秘笈。
a 雙腳打開,重心放在彎曲的大腿上。膝蓋與腳尖朝前,手的位置放在胸前。
b 臀部向後推時,要感覺到臀部後面好像有一盞燈往後照。
c 蹲下吸氣,吐氣上推,做完10組再換方向。
a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右腳後跨一步,向下蹲成弓箭步。
b 雙腳膝蓋都呈現約90度,後面腳的膝蓋與地板距離約一個拳頭的位置。
c 深蹲時上半身保持挺直,肩膀脊椎一定要打直,單手提壺鈴。
d 前腳掌推地起來,向前舉起右腳,用單腳保持平衡。回到站姿,換腳,再重頭開始。
a 直立站姿,雙腳比肩寬,雙手持壺鈴,使壺鈴處於雙腿之間,脊椎保持中立位置,核心肌群收緊。
b 屈髖臀部往後,向後擺動壺鈴,然後用力收縮臀部和大腿後側向前擺動壺鈴,直至與胸部同高。手臂保持伸直,使用爆發力伸展髖、膝、踝。
對於很多女生會擔心跑步、或者訓練後腿會變粗變得不好看,麗雅沒有這種擔憂。想讓腿部線條變修長好看,她還有自己的小秘笈。運動完她會做延展,讓肌肉得到伸展和放鬆。每運動一段時間後,她會找專業的運動按摩,讓肌肉放鬆,讓筋膜打開,幫助重複訓練。因為每個人的運動計畫和身體負荷能力都不一樣,只要在運動後找到合適的方法“好好照顧”身體,美麗變化總會看得見。
雖然運動時有很多的理由讓人產生惰性或放棄,比如天氣、心情、勞累,或沒有同伴等,但麗雅說“在運動前我不會想運動好累好痛苦,而是想太棒了,我有時間可以去運動了,運動完後我可以好好地享受美食,不用再像以前吃一點東西就覺得好內疚,整個人生想法都改變了”。把運動這件事情完全地融入生活當中,不要老想著體重多少,而是嘗試讓自己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循序漸進地設定目標按計劃進行,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資訊、圖片提供: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