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初夏,adidas邀請台灣最速男楊俊瀚、路跑女神雷艾美,一同穿上採用獨家HEAT .RDY透氣涼感科技的HIIT服飾系列,展開夏日清爽開練計畫!此次更特別升級其科技面料,男款服飾特別加入「MINIMAL CLING 3D波浪緹花」流汗不貼膚,清爽又舒適;女款則搭載「SWEAT CONCEAL隱藏汗漬科技」,流汗不留下痕跡!此外,雷艾美也穿上adidas Bra & Tight運動內衣與運動緊身褲系列演繹女力運動時尚,鼓勵女性於初夏一起動起來!
即將挑戰2023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的楊俊瀚,總是全力以赴征戰賽道。他分享,日常的HIIT訓練是預備賽事不可或缺的環節,能提升訓練耐受度與自身恢復能力,而在選擇訓練服飾時,會以清爽舒適又能有效排汗為首要考量。
楊俊瀚此次穿著的adidas HIIT運動上衣,以adidas獨家的HEAT.RDY科技面料打造,並搭載波浪紋提花紋理的MINIMAL CLING不貼膚面料,能夠減少運動後流汗的黏膩感,加上背部透氣式拼接設計,清爽舒適感更有明顯提升!此外,此款更針對運動時身體的動態變化特別調整側邊縫線與開叉設計,更便於進行旋轉扭動等大動作。下身搭配同樣運用HEAT.RDY科技的HIIT 短褲,褲腳處LOGO設計低調而具質感,隱形拉鍊口袋也讓運動兼具便利性。
甫完成日本名古屋城市馬拉松半馬挑戰的路跑女神雷艾美,認為HIIT訓練可以高效能的維持運動員的體能狀態,愛漂亮的她,運動時也十分在意美觀,此次穿上adidas HIIT服飾,搭載專為女性設計的全新SWEAT CONCEAL隱藏汗漬科技,不僅能解決夏季流汗造成濕黏的不適感,更讓女性能盡情享受揮灑汗水的快感而不再怕尷尬!
而二合一運動短褲搭載AEROREADY 科技面料,加上網布拼接設計讓透氣度大幅升級,激烈運動仍能保持乾爽。雷艾美也開心地表示,迫不及待穿上HIIT服飾進行各樣運動,從跑步、騎單車到在家裡做高強度間歇訓練,都可以自在開練!
而雷艾美也示範了全新adidas BRA & TIGHTS系列,不論是帥氣健身或是優雅瑜珈,都展現充滿女力的運動時尚魅力。其中adidas BRA系列針對亞洲女性身形設計,滿足各式運動需求。薰衣草紫色這套為中高度支撐內衣,專為健身訓練設計,背後網紗材質透氣性高,另一款面料柔軟且貼合身形的經典黑為輕中度支撐內衣,適合瑜珈等輕度運動,也可當作日常百搭的款式。同時搭配訓練緊身褲,面料彈性輕膚,搭載AEROREADY科技,帶來舒適感受。
為陪伴運動愛好者開展炎夏訓練,adidas同步推出PUREBOOST 22 H.RDY運動鞋款,搭載夏季專屬的HEAT.RDY透氣科技,在針織鞋面中加入透氣結構,打擊夏季悶熱。中底搭載全腳掌BOOST,給予充足的能量回饋;STRETCHWEB橡膠大底結合鞋底X形加固,多方向抓地讓穿戴者靈活自如,且具高度支撐力。楊俊瀚也特別分享到,PUREBOOST 22 H.RDY除了腳感舒適外,底部回饋十分有感,無論是室內訓練,或是戶外跑步,都是夏季訓練的絕佳夥伴。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林彥甫
以一般市民跑者來說,5K 跑步能突破 20 分鐘大關已算是優秀的嚴肅跑者;如果能跑進 18 分鐘,也就是用 3 分 35 秒的配速持續跑 5 公里,相當於每圈 400 公尺操場跑 86 秒(實際總時間為 17 分 55 秒),那絕對是高手等級了!如果你想挑戰 5K 破 18 分鐘,歡迎參考這篇文章。
在開啟這個訓練計畫之前,建議你的 5K PB 已低於 20 分鐘,並且已經可用 3:35 配速跑至少 1 公里。如果離上述建議條件還有一點距離,可先遵循 5K破20分鐘的四週訓練計畫。
輕鬆跑:根據你的感覺決定速度,只要確保配速不超過 4:39 即可,期間專注於恢復和跑姿。
長跑:緩慢而穩定地跑,時間在 1 小時以內。
法特雷克跑:無故定規則,詳細介紹請見:法特雷克跑 Fartlek Run。
400m 反覆跑:每圈 84 秒,相當於配速 3:28 ∕ 組間休息 60 秒,站立恢復。
800m 反覆跑:每 800m 2:49,相當於配速 3:31 ∕ 組間慢跑恢復 200m。
1km 間歇:配速 3:35 ∕ 組間慢跑恢復 90 秒。
山坡跑:在 Kenyans Hills(緩坡上不斷進行間歇跑)與 Hill Sprints 斜坡衝刺之間交替進行,以達到力量與耐力訓練的平衡。
■ 5K 跑進 18 分鐘訓練計畫過程中,扣除花在交叉訓練的時間,你應該每週投入約 3-4 小時進行訓練。
■ 主訓練期為 3 週,搭配 1 週恢復週,在 4 週訓練結束時,你可根據個人需求重複或調整計畫。
■ 建議在執行此計畫 3 個月後,可減量訓練 1-2 週,讓身體有時間從跑步的影響中恢復,此期間可花更多時間做交叉訓練、每隔幾天進行輕鬆跑,以保持雙腿的跑感。
資料來源/runningfastr
責任編輯/Dama
日本跑者弓削田真理子的第一個Sub 3,是一場35年的等待。
在Google搜尋她的名字,得出這些結果:58歲跑Sub 3、60歲以上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61歲女超人。 去年11月,當時61歲的她先在下關海響馬拉松跑出2小時59分15秒,成為首個跑進3小時大關的60歲以上女跑者;一個月後,她於埼玉馬拉松將自己保持的W60世界紀錄推前超過2分鐘,以2小時56分54秒排女子組第18。在日本新冠肺炎疫情下,弓削田仍跑出700公里驚人的月跑量,更目標直指65歲以上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世界紀錄背後,更有一個勵志故事。話說弓削田第一次跑馬拉松是1982年的東京國際女子馬拉松,那時24歲的她才進社會工作第二年,就跑出3小時09分佳績。跟許多跑者一樣,她深信:Sub 3不是夢。
但26歲榮升人母後,弓削田的時間與心思都花在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身上;到了人生40,她再次工作,成為在職媽媽,時間根本不夠用。
「40歲之後,我十分忙碌,如何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令我很頭痛。不過,我沒有因為忙就放棄跑步,盡量爭取時間,例如在體育課與學生一起跑。」
故事發展至此,她在1982年發的那個Sub 3夢,還沒實現,人生卻已不知不覺來到下半場。「五十代」後半,弓削田加入一個以長者為主的跑團「アトミクラブ」(暫譯:艾多美俱樂部),竟然成為長跑路上的契機,「同伴們的眼神告訴我,50歲的女人,一樣可以朝着目標衝」。
2017年大阪國際馬拉松,每月訓練里數達600公里的弓削田,以2小時58分05秒衝線,當時她已58歲,那是她第80場馬拉松,原來Sub 3真的不是夢!但她沒想到的是,60歲後的人生,原來更精彩。
「我的丈夫笑說我是條鮪魚,在汪洋裏高速游到世界不同角落。我不喜歡沉悶孤獨,只要有隊友在旁,無論訓練多辛苦,我都可以承受。」
這條鮪魚大抵沒想過,自己對於馬拉松的熱愛與忠誠,足以戰勝孤獨。弓削田今年從原本任教的一所埼玉縣高校,轉到母校川越女子高中任職,更是田徑校隊教練一員,但受疫情影響,教務、校隊以至自己的比賽大都停擺,也無法與跑會隊友一起練習。但她沒因此偷懶,上班日會到奧武藏的樹林獨自訓練,平時要比賽的周日,則跑10至14趟1000公尺的間歇跑。
「眼見比賽逐一取消,但我的訓練里程數沒減少,每月大約700公里。如果我不控制自己的訓練,就不能再跑Sub 3了。」
能夠跑多久、跑多遠,天曉得,但對於我們還能控制的,至少也要做好。弓削田正朝下個目標邁進,就是65歲以上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