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深蹲20下獲LINE POINTS獎勵! 臺師大AI「運動活力機」在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揪你練肌力
1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的「運動活力機」
深蹲20下獲LINE POINTS獎勵! 臺師大AI「運動活力機」在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揪你練肌力
2
高效燃脂必做動作──Burpees 波比跳
3
啞鈴 Dumbbell:重量訓練的必備器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深蹲20下獲LINE POINTS獎勵! 臺師大AI「運動活力機」在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揪你練肌力

2024-07-08
話題 健身 徒手訓練 新聞

隨著年齡增長,肌力會不斷流失,而規律運動已被證明能增強身體活動能力。為鼓勵全民運動,即日起在臺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的 5 號出口街頭藝人展演區旁,設有具 AI 辨識功能的「運動活力機」。每天早上 8 時至晚上 8 時,民眾可透過手機掃描螢幕上的 QR Code,跟著螢幕上的虛擬教練專業教學做深蹲,75 秒內完成徒手深蹲 20 下,可獲得 20 元獎勵的 LINE POINTS 點數回饋。此計畫試辦為期 3 個月。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的「運動活力機」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的「運動活力機」,試辦記者會中與會貴賓示範運動活力機使用方式,由左至右為工研院技術副組長連俊宏、台灣運動彩券公司總經理林博泰、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運動與科學系特聘教授張少熙、臺北捷運公司站務處處長胡正倫、全鋒事業公司總經理于蓓蒂

此為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的延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師大) 經過前期的研發及機台驗證,將目標族群選定為通勤族,於 7 月 8 日起於臺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5 號出口處,推出試辦「運動活力機—以運動翻轉捷運公共場域文化」運輸創新合作計畫。

該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張少熙教授,結合全鋒事業公司、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結合產業、學術、研究三方跨單位合作,以創新服務打造運動健康城市。計畫試辦 3 個月期間,由台灣運動彩券公司提供運動後的 LINE POINTS 獎勵回饋,也有專人協助解決使用者對機台的疑慮。

張少熙教授表示,互動機台名稱為「運動活力機」,主要構想為透過有效、簡易的身體活動,初期以徒手深蹲動作,帶給臺北捷運使用者健康活力,以及營造大眾運輸場域互動氛圍,此外,以臺語取其諧音「運動吼哩錢 (給你錢) 」,用逗趣名稱吸引民眾好奇來使用。

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運動與科學系特聘教授張少熙示範運動活力機使用方式
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運動與科學系特聘教授張少熙示範運動活力機使用方式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技術副組長連俊宏表示,團隊初期開發的原型機,已在臺師大校園完成測試,這次改良設計版本結合了最新 AI 運動科技,無人接近時的待機狀態,畫面上會投放推廣內容,若民眾接近將喚醒系統,提醒民眾拿出手機拍 QR Code 綁定個人身份,在鏡頭前揮手擺出啟動動作,即可透過設備上的人體肢段偵測模組,即時分析民眾在運動過程的正確性和完整度。系統更透過微獎勵機制,輕推鼓勵民眾走出戶外,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達到健康兼減碳的雙重效益。

臺北捷運公司站務處處長胡正倫表示,活動主題為「運動減碳愛臺灣」,期以智慧科技融入全民運動的形式,在捷運場域建構一套以數據分析為基礎,整合體感偵測技術的身體活動互動系統 (運動活力機),提高公共空間運動環境的便利性與可及性,進而增加民眾身體活動機會,同時營造智慧城市運動文化,民眾也能透過運動後取得的獎勵 LINE POINTS 回饋,提高乘坐捷運意願,以實踐個人低碳生活。

贊助前期研發費用的全鋒事業總經理于蓓蒂指出,為落實 ESG 企業永續策略,推動運動科技產業,希望透過此活動提供創新方法,協助臺北捷運使用者,利用運動活力機,進行兼具安全、快速及有效的身體活動,同時活躍捷運場域,並協助智慧運輸轉型,以運動翻轉捷運公共場域文化。

專人指導、每人每日限1次,未達標可重來

位於臺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的 5 號出口街頭藝人展演區旁的機台,每人每日限用 1 次,如果未達標可重複 1 次。考量到深蹲前提是做得標準、安全,才能達到訓練全身肌肉、強化核心肌群目的,因此系統自早上 8 時至晚上 8 時開機期間,都會有專人從旁指導民眾,提供諮詢服務。

此計畫初期營運模式以公益推廣及身體活動促進為目的,若營運成果良好,達到累積 1 萬人次使用目標,團隊將評估第二期計畫延續事宜。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高效燃脂必做動作──Burpees 波比跳

2018-03-14
知識庫有氧運動徒手訓練減脂健身

想要燃脂的你還在做慢跑、划船、飛輪等有氧運動嗎?其實可以試試這個結合「深蹲」、「伏地挺身」、「跳躍」這三大動作而成的Burpees,它甚至還被美國軍方列入體能測驗課程中。也因為這個運動可在短時間內將心率提升到接近人體最大值,所以它是屬於高強度無氧運動的一種,這個動作除了可以燃脂之外,還可以訓練到身體百分之70左右的肌肉群,包含背部、腹部核心、腿部、臂部等重要肌群,再加上不需要太大的活動空間,可隨時隨地進行操作訓練,因此也被列為想燃脂、瘦身的人必做的動作之一。

連美軍都將這個動作,列為體能訓練課程 ©barbend.com

Burpees起源:
Burpees(波比跳)這個運動,是由一位美國生理學家Royal H. Burpee於1930年所發明,主要是用來作為健身體能快速測試的一套標準,並作為他在1940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生理學博士論文裡的一部分,在這篇論文發表後沒多久,美國就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當時就被美軍拿去作為軍隊,快速衡量士兵體能狀態的測試動作,這個動作測試的目的,主要是用來快速衡量敏捷性、協調性與肌肉力量,在當時以1分鐘可以做41下為優秀27下為較差,來做為衡量的一個標準,我們可說當時軍隊對於士兵的體能狀態較為要求,但並不表示現在一般人也必須做到這樣的水準,請在操作這個動作時量力而為!

Burpees(波比跳)這個運動的沿革 ©draxe.com

什麼人要做Burpees?

1. 想要瘦身
想要完成這個動作必須要動用全身接近70%左右的肌肉,在運動學來說動用的肌群越多相對身體能量的消耗就越大。

2. 想快速燃脂
因為它屬於高強度運動,所以能快速提升心率至有效燃脂區間,加速燃脂的效果,另外,加上後燃效應,可幫助身體在運動後持續消耗能量來燃脂。

3. 想提升運動能力
這個訓練動作可提高心肺功能、協調性、靈活性與爆發力,再加上它是全身性的鍛鍊,對於肌肉的刺激度非常的好,許多的運動員也都會做這個訓練,來提升自我的運動能力。

如何做Burpees的6個基本步驟:

 1. 站姿:保持自然站姿,身體站直,膝蓋微彎。
 2. 下蹲:蹲下後將雙手撐於地面,並與肩同寬。
 3. 後蹬地:用力將雙腿同時後蹬,身體呈現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
 4. 伏地挺身:完成一個伏地挺身的動作。
 5. 屈腿收腹:將腿收回並屈腹,回復到下蹲的姿勢。
 6. 上跳:將雙手往上伸直,收小腹用大腿肌肉將身體往上跳躍。

Burpees連續動作所動用到的肌群 ©zhihu.com

基本Burpees的整套動作,可以訓練到手臂、腹部、腿部、臀部、胸部等各大肌群,這個完美結合無氧與有氧訓練的複合式鍛練法,除了可以提升全身肌肉肌能外,還可以幫助你快速燃脂與雕塑身型,也因為全身肌群的參與比例很大,因此它能在短時間內榨乾你的體能,所以許多健身愛好者與運動員對它又愛又恨。

資料來源/MEN’S FITNESS、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啞鈴 Dumbbell:重量訓練的必備器材

2016-09-02
配備館運動器材重量訓練減脂上半身肌群下半身肌群啞鈴健身

啞鈴與壺鈴類似,皆屬於重量訓練的一種健身器材。其差別在於形狀、重量與訓練模式。那麼啞鈴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它是家中或是健身房的必備器材呢?

啞鈴Dumbell

啞鈴緣起於古希臘

啞鈴源自於古希臘的舉重比賽,同時在印度發展的歷史也已有千年,其許多歷史已不可考。不過當英國殖民者來到印度看見這項器材的時候,卻深深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同時他們也發現,他們的摔跤手、健美選手與運動員都很喜歡這項器材,因為這項器材有助於增加他們肌肉的大小和強度。
 
啞鈴是一種用於增強肌肉力量訓練的簡單器材。它的主要材料是鑄鐵,有的外包一層橡膠,主要用訓練肌力。因運動麻痺、疼痛、長期不活動等導致肌力較弱的患者,可利用啞鈴的重量進行抗阻力訓練運動。

古希臘的啞鈴 ©en.wikipedia.org

啞鈴的種類

啞鈴可訓練單一肌肉;如增加重量,則需多個肌肉的協調,也可作為一種肌肉複合動作訓練。分為固定重量的和可調節重量以及動能啞鈴三種:

1. 固定重量啞鈴:用生鐵鑄成,中間是鐵棒,兩端為實心的圓球,輕啞鈴的重量有6、8、12、16公斤等。重啞鈴的重量有10、15、20、25、30公斤等。

固定式啞鈴 ©614columbus.com

2. 可調式啞鈴:類似縮小的槓鈴,在短鐵棒兩端套上重量不同的圓形鐵片,長約40~45公分,舉重或健身練習時可以自行增減重量。經常做啞鈴練習,可以增強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

可調式啞鈴 ©groupon.hk

3. 動能啞鈴:除鐵製啞鈴外,還有木製或用塑膠製成的啞鈴。練習時,利用木啞鈴或塑膠啞鈴的敲擊聲,培養練習者的協調性和節奏感。也可以把木啞鈴編成成用於有氧運動中展現。

若正確的使用啞鈴,確實可以獲得很好的訓練效果。當年施瓦辛格一身健美的肌肉,主要就是透過啞鈴的訓練而得到的成果。但是卻有不少人用啞鈴訓練後,既沒有增加力量,也沒有變得健美,事實上,啞鈴健身有許多的技巧和學問,如果不加以貫徹,訓練效果往往會差強人意。

動能啞鈴

練習啞鈴的好處

  1. 長期練習啞鈴,可以修飾肌肉線條,增加肌肉耐力,如果習慣練習較重的啞鈴,可以緊實肌肉,強壯肌纖維,增加肌力。   
  2. 可以訓練上肢肌肉及腰、腹部肌肉。如做仰卧起坐的時候在頸後部雙手緊握啞鈴,可以增加腹肌練習;手握啞鈴做側棒式或轉體運動,可以訓練腹內、外斜肌;手握啞鈴的直臂前舉、側平舉等可以訓練肩部和胸部肌肉。  
  3. 可訓練下肢肌肉。如手持啞鈴單腳蹲起、雙腳蹲跳等。

長期練習啞鈴可以緊實肌肉,雕塑線條

在訓練前,我們首先要先清楚自己的需要,是要好看的肌肉線條還是健美的身材?若要好看的肌肉線條,主要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增加肌纖維的數量;二是增加肌纖維的體積。第一點可以提高訓練者的力量,但健美的身材效果相對不明顯,適於專業舉重運動員;第二點則可使肌肉體積顯著增大,但是力量增加相對較少,適合於健美運動員或者一般健身者。通常健身愛好者都把均勻作為主要目的,所以用啞鈴訓練之前,先要搞清楚幾個觀念:
 

啞鈴不只練上肢

有人認為啞鈴只能練出健美的上肢,要想全方位的訓練,可能需要某些更複雜的器材。
 
時下一些較為昂貴的健身器材不僅在健身房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在家庭中也經常見到。儘管這些流行的健身器材具有其他簡單器材無可比擬的優點,但是也可能有價錢昂貴、佔地面積大、挪動不方便等缺點,這些缺點正好是啞鈴的優點,而且只要將訓練方式規畫好,啞鈴訓練完全可以有與其他健身器材類似的功效,何樂而不為呢?

啞鈴適合老年人嗎?

較年長的長輩中,仍有不少健身愛好者,他們常會選擇慢跑、太極拳等項目,很少會選擇重量訓練。一般人認為,年紀大了,體力下降了,所以不適合進行重量訓練。但事實並非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因為力量下降了,所以更需要重量訓練。
 
肌肉同時也能幫助身體維持靜止的狀態。隨著年齡的增長,肌纖維自然萎縮,體力下降,不僅動作遲緩,而且穩定性降低,肌腱與骨膜更易發生過度磨損,所以各關節發生疼痛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適當的重量訓練,不僅可以延緩老年人肌肉萎縮的過程,保持肌肉彈性,還可以增加肌肉對各關節穩定性的保護作用,以減少或緩解各類疼痛。啞鈴小巧玲瓏、物美價廉,很適合老年人進行重量訓練。不過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也建議在訓練前,還是先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再進行訓練。

年長者也可以使用啞鈴健身 ©juimg.com

舉啞鈴前的注意事項

1. 舉啞鈴前要選好合適的重量,初學者建議從最輕的重量開始,以避免運動傷害。   
 
2. 增肌:如果練習目的是為了增肌,最好選擇65%-85%負荷的啞鈴。舉個例子,如果每次能舉起的負荷是10公斤,就應選擇重量為6.5-8.5公斤的啞鈴進行訓練。每天練習5-8組,每組動作6-12次,動作速度不宜過快,每組間隔2-3分鐘。負荷太大或太小,間歇時間太長或太短,效果都會不好。   

3. 減脂:若練習目的是為了減脂,建議練習時應做到每組15-25次甚至更多,每組間隔控制在1-2分鐘。如果覺得這種練習很枯燥,可以配合自己喜歡的音樂練習,或跟隨音樂做啞鈴有氧舞蹈。

健身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即使每天你只訓練5分鐘,也要一直持續。因為堅持到底是自己的責任,不要急著看到自己想像的效果,有練就有分,這是恆久不變的道理。

持之以恆最重要 ©self.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