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深蹲20下獲LINE POINTS獎勵! 臺師大AI「運動活力機」在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揪你練肌力
1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的「運動活力機」
深蹲20下獲LINE POINTS獎勵! 臺師大AI「運動活力機」在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揪你練肌力
2
什麼時間運動可讓訓練效果達到最好
3
肩胛骨練習 BENT-OVER ROW,REVERSE FLY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深蹲20下獲LINE POINTS獎勵! 臺師大AI「運動活力機」在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揪你練肌力

2024-07-08
話題 健身 徒手訓練 新聞

隨著年齡增長,肌力會不斷流失,而規律運動已被證明能增強身體活動能力。為鼓勵全民運動,即日起在臺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的 5 號出口街頭藝人展演區旁,設有具 AI 辨識功能的「運動活力機」。每天早上 8 時至晚上 8 時,民眾可透過手機掃描螢幕上的 QR Code,跟著螢幕上的虛擬教練專業教學做深蹲,75 秒內完成徒手深蹲 20 下,可獲得 20 元獎勵的 LINE POINTS 點數回饋。此計畫試辦為期 3 個月。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的「運動活力機」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的「運動活力機」,試辦記者會中與會貴賓示範運動活力機使用方式,由左至右為工研院技術副組長連俊宏、台灣運動彩券公司總經理林博泰、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運動與科學系特聘教授張少熙、臺北捷運公司站務處處長胡正倫、全鋒事業公司總經理于蓓蒂

此為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的延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師大) 經過前期的研發及機台驗證,將目標族群選定為通勤族,於 7 月 8 日起於臺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5 號出口處,推出試辦「運動活力機—以運動翻轉捷運公共場域文化」運輸創新合作計畫。

該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張少熙教授,結合全鋒事業公司、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結合產業、學術、研究三方跨單位合作,以創新服務打造運動健康城市。計畫試辦 3 個月期間,由台灣運動彩券公司提供運動後的 LINE POINTS 獎勵回饋,也有專人協助解決使用者對機台的疑慮。

張少熙教授表示,互動機台名稱為「運動活力機」,主要構想為透過有效、簡易的身體活動,初期以徒手深蹲動作,帶給臺北捷運使用者健康活力,以及營造大眾運輸場域互動氛圍,此外,以臺語取其諧音「運動吼哩錢 (給你錢) 」,用逗趣名稱吸引民眾好奇來使用。

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運動與科學系特聘教授張少熙示範運動活力機使用方式
計畫主持人臺師大運動與科學系特聘教授張少熙示範運動活力機使用方式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技術副組長連俊宏表示,團隊初期開發的原型機,已在臺師大校園完成測試,這次改良設計版本結合了最新 AI 運動科技,無人接近時的待機狀態,畫面上會投放推廣內容,若民眾接近將喚醒系統,提醒民眾拿出手機拍 QR Code 綁定個人身份,在鏡頭前揮手擺出啟動動作,即可透過設備上的人體肢段偵測模組,即時分析民眾在運動過程的正確性和完整度。系統更透過微獎勵機制,輕推鼓勵民眾走出戶外,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達到健康兼減碳的雙重效益。

臺北捷運公司站務處處長胡正倫表示,活動主題為「運動減碳愛臺灣」,期以智慧科技融入全民運動的形式,在捷運場域建構一套以數據分析為基礎,整合體感偵測技術的身體活動互動系統 (運動活力機),提高公共空間運動環境的便利性與可及性,進而增加民眾身體活動機會,同時營造智慧城市運動文化,民眾也能透過運動後取得的獎勵 LINE POINTS 回饋,提高乘坐捷運意願,以實踐個人低碳生活。

贊助前期研發費用的全鋒事業總經理于蓓蒂指出,為落實 ESG 企業永續策略,推動運動科技產業,希望透過此活動提供創新方法,協助臺北捷運使用者,利用運動活力機,進行兼具安全、快速及有效的身體活動,同時活躍捷運場域,並協助智慧運輸轉型,以運動翻轉捷運公共場域文化。

專人指導、每人每日限1次,未達標可重來

位於臺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的 5 號出口街頭藝人展演區旁的機台,每人每日限用 1 次,如果未達標可重複 1 次。考量到深蹲前提是做得標準、安全,才能達到訓練全身肌肉、強化核心肌群目的,因此系統自早上 8 時至晚上 8 時開機期間,都會有專人從旁指導民眾,提供諮詢服務。

此計畫初期營運模式以公益推廣及身體活動促進為目的,若營運成果良好,達到累積 1 萬人次使用目標,團隊將評估第二期計畫延續事宜。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時間運動可讓訓練效果達到最好

2018-04-10
健身話題有氧運動減脂觀念

你有常常思考在哪個時間做運動訓練效果會最好嗎?其實,這個問題問100個人就會有100種不一樣的答案,有的人喜歡清晨就起床訓練做為一天的開始,在國外最近也很流行中午休息時間去健身房運動一下,然而,大多數的人因為上班忙碌只能晚上去運動,這時候就要看你運動的目的是要減脂、增肌或肌耐力訓練,這裡將為大家用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在哪個時間點身體的狀況會比較適合做什麼樣的運動,讓你可以事半功倍。

你有常常思考在哪個時間做運動訓練效果會最好嗎? ©Weight Watchers

 時段  1 清晨

如果你是選擇在忙碌的一天開始前運動的話,首先要先做好充分的暖身運動,並且先吃一些簡單的食物,也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休息過後,身體正是體溫較低及肌肉較僵硬的狀態,可以先選擇強度比較低的有氧運動或伸展性運動開始,慢慢的讓身體機能甦醒過來,另外,清晨運動正好也是身體受腎上腺素及皮質醇影響,體脂肪分解較為活躍的時刻,這時候我們來做有氧運動就能幫助加速脂肪的燃燒,同時,提高新陳代謝讓一整天都充滿活力。

清晨起來慢跑做些有氧運動,可讓燃脂更事半功倍喔!

 時段  2 中午

在吃飯前後一小時左右都不是很適合運動,再加上12~14點是人體一天內的低潮期,所以,如果你選擇要在中午的時候運動,那就可以選擇不引響消化的舒緩型運動方式,如瑜珈冥想、簡單拉伸動作或有氧操這類低強度的項目,也因為中午運動可以提升身體敏銳度讓下午上班的精神較好,所以做到微喘的程度就可以,千萬別做到疲憊。

中午可以選擇較不引響消化的舒緩型運動,如瑜珈這類的運動!

 時段  3 下午

每天14~16點這段時間,是人體腎上腺素及體溫處正於即將上升的狀態,因此,這時候就非常適合進行突破訓練瓶頸的大重量訓練,再加上,這個時間也是一日內人體疼痛與耐受力最高的時候,你可以選擇進行一些1RM的訓練來做突破自己,例如深蹲、硬舉及握推這健力三項的運動訓練項目。

下午這時候就非常適合,進行大重量的肌力訓練!

 時段  4 晚上

人體因為受到生理時中的影響,在每日16~18點達到體能最高峰,這時候身體各部的肌肉協調性、肌耐力、神經敏感度及適應能力都是一日最高的時候,最適合採用抗阻力訓練、高強度爆發性訓練讓增肌效果獲得最大的效應,並且力量訓練後,夜間分泌的成長激素可以有效的減輕運動後的肌肉酸脹感,幫助肌肉快速恢復。

這時間最適合採用抗阻力訓練、高強度爆發性訓練,讓增肌效果獲得最大的效應,可千萬別放閃!

選擇時段的關鍵點

從上面4個運動時段來看,每個時段都適合不同種類、不同強度、不同目地的運動項目,所以沒有哪個時間來運動可以達到最好的目的,只是在不同的時段運動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所以我們在選擇運動時間的時候,除了要取決於個人的偏好之外,也需要參考人體的生理機能規律,如果你想要增肌!就人體賀爾蒙的角度來看,在晚上6點之後睪酮(Androgen)的比例會高於皮質醇(Cortisol),更有助於肌肉的增長及修復,因此,你運動的目的為何?才是選擇時間最重要的關鍵點!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MuscularStreng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肩胛骨練習 BENT-OVER ROW,REVERSE FLY

2016-06-01
健身動學堂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初階訓練

肩胛骨練習 (Bent-Over Row,Reverse Fly)是一個上半身的訓練。主要針對背部的豎脊肌及手臂的肱三頭肌做加強訓練。利用啞鈴的力量及雙臂延展的力道來穩定脊柱,並且讓後背及手臂的線條更加均勻。

肩胛骨練習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腳與肩同寬,雙膝微蹲,身體微前斜呈一直線,雙手打直併攏預備。

STEP 2 雙手向後拉

雙手向後拉,手肘彎曲。

STEP 3 回到第一步驟

回到雙腳與肩同寬,雙膝微蹲,身體微前傾呈一直線,雙手打直併攏。

STEP 4 回到雙手舉起
雙手打開像擴胸一般動作,重複來回,做1分鐘。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