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10K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下班後提不起精神運動!家醫科醫師建議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1
下班後提不起精神運動!家醫科醫師建議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2
巨石強森的女兒
史上最強大基因!巨石強森的女兒宣佈成為WWE職業摔角選手
3
滑輪溜冰成地主金庫 楊合貞獨攬3金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下班後提不起精神運動!家醫科醫師建議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2024-10-02
話題 綜合 觀念

你平常有規律運動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成年人的運動建議,每週最好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像是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肌肉柔韌度、促進新陳代謝、減緩精神壓力⋯等,而且規律運動還能減少疾病發生,因此,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也變成需要著手的課題。

你平常有規律運動嗎?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變成上班族必須的課題。

國人不運動主因是「工作太累」

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指出,根據教育部體育署「中華民國112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顯示,國人不運動最主要是因為「工作太累」,其次為「懶得運動」、「因工作沒有時間」。如何建立對於運動正確的認知與行動,以維持長久的運動習慣有其必要之處。

已有大量的醫學研究證明,規律運動的好處如下:

減少疾病發生:規律運動可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減少腸胃相關癌症和女性乳癌的發生率,並減少關節炎、髖關節骨折及長者跌倒的機率。此外,也能預防憂鬱症和失智症。

改善慢性病症狀:運動可以減緩關節炎患者的疼痛與僵硬;還能控制氣喘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糖尿病或心臟病患者則可以透過運動協助控制血糖、體重及心臟功能,並降低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運動還能改善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的症狀。

益於正向情緒:運動刺激腦內激素讓大腦擁有更多正向感受,感到較為放鬆、較少焦慮,甚至能深化自信與自尊。此外,運動也有助於腦部認知能力,提高專注力及創意發想。 強化體能、肺部、心血管功能:規律運動可以強化身體的肌力與體能,並優化心血管循環系統與肺部的功能,讓身體更有能量與身體的能力來面對日常的各種任務。

3方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陳采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給成年人的運動建議為「每週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中度身體活動」是指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運動後,略感疲累,呼吸及心跳較平常快,並有稍微流汗情形,如健走、慢跑、登山、持續的游泳、上下樓梯、有氧舞蹈、騎腳踏車、跳繩、水中走路等都是中度身體活動。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想要養成規律運動可以透過以下3種方法:

設立實際的計畫與期待:當安排的運動計畫較有可行性時,除了成功行動的機會能夠大幅上升,也能夠從計畫到實際實行的過程之中,感受安排生活的主控權與自由感擺。可以透過以下3個面向來強化運動計畫的可行性:

彈性安排時間:可以改為透過每天30分鐘的運動時間完成每周150分鐘運動所需,或拆成每天各兩次15分鐘運動也可行。實際累積下來的運動時間是最重要的。

可近性地點:若前往特定運動場所會使行動受阻,不妨將運動安排在居家環境,或改善運動地點的可近性。

可觀察或量化目標:使用各種運動數據軟體或社交平台,記錄每一次運動的距離、速度、次數、重量等資料。

照顧自己的感受:詢問自己內心真正想法:「我喜歡戶外還是室內的活動?我享受團體,還是個人運動?」藉此確認貼合此時自己的行動意願與方向。當能擁有自己的內在動機,會比起顯而易見的外在動機,更能夠支持我們維持生活習慣的改變。

建立內在動機:「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能夠帶來各種神奇又強大的健康益處,那我自己究竟想透過規律的運動而得到什麼好處呢?」透過自我探問,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動機。

認知轉換可找回自我價值

陳采汎指出,認知的轉換與釐清,可以重新認識運動所帶來的想像與期待,並強化「身而為我」的意義與價值感。另外,當面對各種改變生活習慣的阻力時,擁有屬於自己的內在動力,就有機會在面對阻力時激發出創意,而因此有了跨越困難的機會。

規律運動的人生,除了能夠降低疾病風險與不適,經驗著規律運動的自己,會有哪些不同以往的感受與體會,對於「身而為我」來說常常會帶來預期之外且具有重量的收穫,同時也能支持人們持續運動,活出健康美好的人生。

延伸閱讀:

運動後少吃胺基酸,竟會流失肌肉!帶你看BCAA「5大好處」能減肥

做2分鐘就能燃脂!風靡歐美「運動零食」5好處:別再喊沒時間運動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上班已經夠累了,還要花時間運動?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上最強大基因!巨石強森的女兒宣佈成為WWE職業摔角選手

2020-05-22
趣味新聞綜合話題

無論你是否看過玩命關頭系列電影的人,一定都知道美國好萊塢巨星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這位超重量極的人物,全名為德威恩·道格拉斯·強森(Dwayne Douglas Johnson)196公分的他擁有渾身結實壯大的肌肉,在當演員之前還曾經是邁阿密大學美式足球隊一員,並帶領阿密颶風隊贏得1991年國家錦標賽,隨後進軍加拿大美式足球聯盟卡爾加里狂奔者隊,踏入1995年賽季兩個月退出,接著走上「職業摔角手」的家族生涯,然而,在今年他年僅18歲的大女兒西蒙娜·約翰遜(Simone Johnson)也即將要繼承衣缽進入WWE成為一位職業摔角選手。

巨石強森的女兒
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的女兒西蒙娜·約翰遜(Simone Johnson)將加入WWE成為職業摔角手。 ©see.news

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海沃德的強森,是艾塔·強森(Ata Johnson)與職業摔角選手洛基·強森的兒子,他的外祖父彼得·馬維亞也是一個摔角選手,外祖母莉亞·馬維亞則是名女子摔角的發起人,後受祖父彼得·馬維亞和父親洛克·強森的影響,以「洛克·馬維亞」為名走上職業摔角生涯,後來因在1996年到2004年間擔任世界摔角聯盟麾下選手「巨石」聲名大噪,他是WWE史上首位三代摔角選手。強森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摔角選手之一,他在WWE建立17次冠軍包括8次WWE(F)冠軍和兩次WCW/世界冠軍。他還贏得兩次WWE洲際冠軍和五次WWE雙打冠軍,是WWE第六位三冠王,以及2000年皇家大戰優勝者。

巨石強森偉大的摔角手
巨石強森他在WWE建立17次冠軍,曾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摔角選手之一。 ©conversationsabouther

強森的摔角絕招

巨石爆彈(Rock Bottom):

Rock著名的終結技,把對手(受招者)的手背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對手已經有點意識模糊),然後往上跳向前撲倒,將對手的背部甚至是後腦勺打在擂台上。

人民肘擊(People's Elbow):

使用前會對著觀眾交叉揮手(比賽時會扔出護肘),左右兩邊互跑然後對著躺在擂台中央的對手肘擊落下。落點不固定,有時在肩膀與手臂連接處,有時在咽喉,甚至在胸腹部落下。遭擊中的對手會彈起來成ㄑ字型,然後再度躺平。

神射手固定(Sharpshooter):

Rock代表性關節技,先將對方壓制在地,抓起對方的兩腳,將自己的左腳穿過兩腳放在對方的右腳旁,用左手腋下夾緊右腳,再轉身過去.

口水拳:

以連續的拳擊攻擊對方後,最後一下Rock會向自己的手掌吐口水,再重擊對方.此招式娛樂性質較高。

其它常用招式還有

金臂勾或跳躍式金臂勾

2種DDT(Float-over DDT, Snap DDT)

岩石落下 Spine Buster(脊髓破壞技)通常用完會接人民肘擊或蠍式固定。

Samoan drop 薩摩亞落下技

龍捲風腳

Overhead Belly To Belly Suplex 後拉抱摔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Goosebumps. My big ass smile is real, cos I feed off energy and this @ufc crowd BLEW THE ROOF off Madison Square Garden and embraced me as one of their own. And when I raised this BMF Title up high - the fans took the electricity to ANOTHER LEVEL. Insane. Thank you @danawhite, @ufc, all the fighters, coaches and especially the MMA fans for allowing me the honor to be part of your world. All love. All respect. See you down the road. Rock - People’s Champ #UFC244 #BMFTitle #MasvidalDiaz

therock(@therock)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9 年 11月 月 3 日 上午 11:48 張貼

第四代接班人

不過最令人意外的是,強森與第一任老婆Dany Garcia所生,年僅18歲的大女兒西蒙娜·約翰遜(Simone Johnson)在今年2月就正式與WWE簽約進入職業摔角手的生涯,這可以說是接下摔角家族第四代的棒子。強森在接受知名主持人Jimmy Fallon最新的訪問時就親自證實Simone進入職業選手的路。而Simone也在簽約時發表一篇聲明說到,我很高興我有機會可以與我的家族和我的父親一樣偉大,我很感激WWE給我這個機會進入摔角手的訓練領域,我不僅要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摔角手還要繼承家族的摔角生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o the little girl who fell in love with wrestling & said “this will be my life one day”, this is for you. I’m humbled, grateful & ready to work. Let’s do this. @wwe @wwenxt

(@simonegjohnson)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20 年 2月 月 10 日 上午 10:41 張貼

資料參考/WW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滑輪溜冰成地主金庫 楊合貞獨攬3金

2017-08-23
賽事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話題

臺北世大運首度將滑輪溜冰列入競賽種類, 中華臺北滑輪溜冰國手楊合貞(Yang Ho-Chen)和李孟竹(Li Meng-Chu),在前兩日的賽程表現亮眼,兩人互相激勵提醒,連兩日三度攜手包辦金、銀牌,合計拿下三金三銀。

滑輪溜冰成地主金庫 楊合貞獨攬3金

其中楊合貞獨攬3金,幫助中華代表團追平史上單屆最多七金紀錄。楊合貞表示,很開心,希望接下來比賽,能幫助代表團打破紀錄。儘管前兩日密集出賽,消耗不少體力,但楊合貞說:「相信自己可以再創佳績,證明自己是長、短項目都能跑的選手。」

楊合貞也將奪金的功勞歸於團隊,她說:「這樣的成就不只屬於我一個人,而是屬於整個團隊,謝謝大家在背後默默幫助,我才能拿下金牌。」

前天楊合貞搶下第一金後,回去休息時身體不太舒服,睡覺睡到一半還感覺喉嚨痛。她說:「一早起來有一種完蛋的感覺,但我想為臺灣奪下金牌,於是開始興奮起來,一直鼓勵自己做得到。」

滑輪溜冰女子15000公尺淘汰賽楊合貞(前排右)、李孟竹(前排左)再度替中華隊穿金戴銀

隊友李孟竹雖然無緣奪金,但為中華隊保住三金,無私的奉獻精神令人尊敬。她表示,拿下三面銀牌也非壞事,而且金牌都是中華隊的,真的很開心。

此外,中華隊黃玉霖(HUANG Yu-Lin)起初投入滑輪溜冰只是為了治療骨盆移位,現在不僅身體狀況好轉,還闖出佳績;在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決賽,以1分24秒020奪金。

黃玉霖說:「以前溜沒幾圈就會痛,之後去看醫生,加上教練幫忙,慢慢已不再困擾。」黃玉霖同樣將功勞歸於團隊,他表示,感謝隊友柯福軒(KO Fu-Shiuan)的破風,帶給他很大幫助,加上教練在決賽時把戰術更強化,能奪金很謝謝柯福軒和教練。
 

滑輪溜冰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中華隊黃玉霖(右)、柯福軒分別拿下金、銀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10K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