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身體柔軟真的好嗎?深入了解關節過度柔軟譜系障礙帶來的影響
1
身體柔軟真的好嗎?深入了解關節過度柔軟譜系障礙帶來的影響
2
107年國光體育獎章頒獎典禮體壇菁英聚一堂星光閃耀
3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看體適能訓練上的階段性發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身體柔軟真的好嗎?深入了解關節過度柔軟譜系障礙帶來的影響

2024-12-20
知識庫 綜合 瑜伽動作 觀念 書摘

我們身邊有些人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而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表面上,這些人看起來像是不起眼的「行走殘骸」。當周圍的人精力充沛、活力無限時,他們卻被疲勞所困住,如同被困在孤島上一般。儘管多年來他們對健康飲食極度注重,卻仍然飽受腸胃問題困擾,比起那些每天都能「順利排便」的朋友們,他們顯得更加無奈。

他們是隱藏的英雄,儘管擁有一整套豐富冥想和呼吸技巧來幫助自己達到內心的平靜,卻仍然要忍受令人產生胃痛的焦慮感並奮力對抗。

身邊是否也有這樣超柔軟的朋友?或者你自己就是呢?!

他們常常被醫生、同儕,甚至整個社會側目而視,讓他們感到自己像是疑病症患者或怪胎。但事實上,他們卻無意識地擁有尚未被發掘的超能力。這些人是患有關節過度靈活譜系障礙(簡稱JHSD 或過度靈活症)的群體,隨著你深入閱讀本書後,你會逐漸明白他們(或許包括你)為何被稱為超人。

什麼是過度靈活症?

過度靈活症是一種譜系障礙,影響約 15% 到 20% 的人口,這比左撇子、身高超過六英尺或擁有第三顆乳頭的人還要常見(由於過度靈活症經常未被診斷或甚至被忽視,所以確切的受影響人數難以掌握)。因此,當你在任何聚會上提起這個話題,甚至是一場滿是醫生的晚宴上,可能會聽到大多數人說:「哇,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社會上對此障礙疾病的認知缺乏,讓我們感到不寒而慄。)

造成這種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該疾病的譜系特性難以被人察覺。它不像第三顆乳頭那樣,明顯到每次照鏡子都能清楚看到。此外,譜系障礙對某些人的影響微乎其微,讓他們依然能過著正常健康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成為慢性疾病的計時炸彈,面對各種折磨的症狀,說實話,真的非常糟糕。

向EDS 超級英雄們致敬

那些處於過度靈活症譜系最末端的超人,被診斷為埃勒斯- 當洛斯症候群(EDS),他們在生活上面對的情況可能非常嚴重。EDS 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疾病,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深入探討這類病理的醫學範疇。然而,我們希望藉著這本書向所有患有EDS 的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面臨巨大的挑戰,並展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

EDS 是一種基因突變,會使得身體擁有過度柔韌性,甚至達到極端的程度。這些英雄們經常面臨關節脫臼和骨折、頻繁的瘀傷、內臟和血管問題,甚至有脆弱的眼睛及呼吸困難等多種挑戰,以上所列舉僅是EDS 的其中幾項症狀。

在往下說明之前,我們想對所有患有EDS 的讀者說聲抱歉,因為我們未能給予EDS 應有的關注。或許,如果本書廣受歡迎,我們將獲得資助,為這個被忽視的族群撰寫一本專門的書籍。

辨識關節過度活動譜系障礙

經過深入研究後,多數患有關節過度活動譜系障礙(JHSD)的人,會發現自己在這個譜系範圍內的某個位置。有些人對自己不尋常的症狀感到困惑,而有些人則因為龐大的醫療費用而苦不堪言。

那麼,這些處於過度活動症譜系上不同位置的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呢?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你怎麼知道呢?如果你是一名瑜伽老師、舞蹈教練或運動教練,想要保護你的學員免受傷害,你該如何辨識這些人呢?

處於過度活動症譜系上不同位置的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首先,我們認為「關節過度活動」這個名稱並不準確。個人認為這種症狀應該被稱為「關節過度柔軟譜系障礙」。這個族群最明顯的特徵是……沒錯!你猜對了~超級柔軟。

通常(但並非都是這樣),他們的膝蓋和手肘會過度伸展(超過180 度)。他們可能能夠把肩膀脫臼這件事當作派對上的一個小把戲。甚至在地板上玩桌遊時,能像摺紙一樣把自己對摺起來;或是在上瑜伽課時,他們能把頭放到一些不應該去的地方,還有當他們無辜地挖鼻孔時,手指也可能會向後彎曲。

我們稍後會探討那些看似令人印象深刻的彎曲動作,所伴隨而來的其它症狀。現在,有一點是確定的是:我們的「柔軟家族」要麼就逐漸向譜系惡化的邊緣邁進,要麼是採取必要的措施,讓身體有顯著的改善。在這個譜系上的人,沒有停滯不前的選擇;你要麼在進步,要麼在退化。

我們撰寫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想要駕馭自身柔軟力量的過度柔軟者,目標不僅僅是管理他們的症狀。我們稱那些患有JHSD 的人為「柔軟族」或「柔軟家族」,他們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和英雄。因為,他們是正在訓練中的超人。

 

資訊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關節過度開展的肌力覺醒 給過度軟Q者的修復訓練與瑜伽指南》一書。

本書內容主要針對關節過度活動性(hypermobility)症狀的患者所提供的訓練指南。

書中分為14個章節,分別闡述了過度活動性症狀的成因,從神經系統、身體肌肉、運動模式等層面探討其影響性。

作者透過生動的文字和有趣得插圖說明,並解釋關節過度活動如何影響平衡、呼吸、腸胃、情緒等層面,並提供相關的練習和改善方法。書中強調運用不同的運動模式,例如力量訓練、呼吸練習、視覺訓練,以及改變生活習慣,以增強肌力、改善身體控制力,並降低痛痛和疲勞等症狀。

這本書將能幫助一般大眾or瑜伽老師or健身教練及醫師,更加認識關節過度活動譜系障礙(JHSD)的族群,並透過書中提供的實用指南,改善其生活品質及創造更舒適安全的運動方式。

• 更多《關節過度開展的肌力覺醒 給過度軟Q者的修復訓練與瑜伽指南》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7年國光體育獎章頒獎典禮體壇菁英聚一堂星光閃耀

2018-11-30
新聞綜合話題

教育部體育署今(30)日舉辦「107年度國光體育獎章暨運動科學研究及發展獎勵頒獎典禮」,公開表揚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會、2018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2018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及各單項國際錦標賽獲獎之選手,以及今年績優運動科學研究得獎者,共有35個綜合暨單項運動錦標賽事的選手及教練為國爭光,總計有698人次,包括選手377位與教練80位榮獲國光體育獎章的榮耀;體育署預計發出新臺幣4億5,895萬元的獎助學金。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左)頒發國光體育獎章予亞運女子舉重金牌選手郭婞淳。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親自到場勉勵獲獎選手,並激勵我國好手在國際競賽能夠發光發熱,持續為國爭取光榮;而政府各部門教育部、體育署及國訓中心皆應提供強力的後勤支援及行政協助,也期許教練及選手透過一次次的國際賽會,不斷的精進與強化。葉部長表示,本屆亞運亮眼的成績受到國人高度肯定與讚揚,不僅獲得國際友誼,且每位選手皆是最佳的臺灣代言人,也感謝教練團的努力耕耘與支持,期勉選手們展現企圖心,在2020東京奧運進一步爭取佳績。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左)頒發國光體育獎章予亞運鞍馬金牌選手李智凱。

我國運動選手在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會共計獲得17金19銀31銅,在45個參賽國中排名第7名,成績僅次於我國在1998年曼谷亞運會,不僅超越賽前所定的參賽目標,更重要的是帶給國人無可取代的感動;本屆亞運選手即獲頒了310面國光體育獎章,獲獎人次最多是傳統划船龍舟項目,共計獲得122面獎章,其中殷琬婷、何佳霖、吳俊傑、吳陳柏、周智偉、林聖儒、陳周岳弘、簡證嚴等8位選手各囊括了7面國光體育獎章,今天皆親自出席頒獎典禮。

在本屆亞運女子舉重奪金的郭婞淳、改寫我國體操史以「湯瑪士迴旋」勇奪鞍馬金牌的李智凱、男子單槓及地板項目分別摘金奪銀的唐嘉鴻均親自出席領獎。本次獲獎者的未來表現值得期待,期盼這些優秀選手在邁向「更快、更高、更強」的階段中實現自我,象徵著我國競技運動榮耀的延續與未來希望。

教育部葉俊榮部長(第二排左3)、體育署高俊雄署長(第二排中)及體總王金平首席總顧問(第二排左2)與國光獎章獲獎選手合影。

本次頒獎典禮除表揚國光獲獎選手的優異表現外,體育署同時也利用這次難得的場合,公開鼓勵肯定投身運動科學研究與發展,且有優異成就的運科研究人員,藉由渠等逐步建構更完善的運動科學支援機制,強化及提升我國選手訓練質量,進而在國際運動賽會中有良好的表現,以締造卓越的成績。體育署期望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運科研究的領域,帶動我國運動訓練的新思維,進一步提升國際運動競賽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Ivan Hsu
Ivan Hsu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看體適能訓練上的階段性發展

2018-01-26
綜合兒童Ivan Hsu專欄體適能運動部落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曾經針對人類生存的各種需求做出階段性的分類,來顯示各種需求的位階姓;個人認為,將這樣的需求理論套用在體適能訓練上,或許也有其價值。

體適能生理需求金字塔 製圖/運動星球

對於馬斯洛的理論,我們簡單的敘述如下:
 
第一階段 生存需求(Physiological)﹕在各種需求中,屬於最初階、最急迫,對維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等。
 
第二階段 安全需求(Security)﹕對於維持自身能夠生存、安全生存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或是收入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身體健康等與自身安全感有關的事情
 
第三階段 社會需求(Social)﹕ 基於人類需要社會性的群體互動關係,而希望與其他人維持一定程度聯繫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或是同事間關係的需求。
 
第四階段 尊嚴需求(Esteen)﹕前述的幾個需求滿足後,對於自身產生更高階的要求,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尊嚴需求除了自己對於自己達成的成就或自我價值肯定的個人感覺外,也包括來自於他人對自己成就的認可與尊重。
 
第五階段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在這個階段,人們希望能夠發揮最大的潛力,盡力達到自己對自己內心最高得期許;這個時候的內心對於自己的成長是一種動態的狀態,不停地讓自己往更高的目標前進。馬斯洛曾表示,一個人達成自我實現時,通常會有一種時間停止、內心充滿喜悅與滿足的狀態。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達到心流( flow )的狀態。
 
第六階段 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是馬斯洛在晚期時,所提出的一個理論。在自我超越的階段中,人們除了滿足於自己的成就之外,更希望能發揮利他、無私服務他人,為群體做出貢獻的目標與精神;這種利他、超脫於利己的服務對象除了人類之外,甚至擴及其他物種、環境、地球等( 例如關心環境、動物權問題。)

由於每個人從事體適能訓練的動機與需求各有不同,如果將這樣的模式應用到了體適能訓練,我們或許可以做出如下的解釋,推論出人們對於訓練需求的位階性,並且從中找出課程設計及規劃的目標與邏輯:
 
第一階段 生存需求 - 維持當下生存狀態,如呼吸、代謝、活動等生命狀態。此時人們單純的要求能夠維持基本的生命狀態。
 
第二階段 安全需求 - 讓身體處於長期穩定存活、健康以及自由活動的狀態。這個階段人們會希望透過體適能訓練,讓身體獲得能夠長久維持健康的狀態,如心肺系統健康運作的功能,或是得以維持自由活動的肌力與體能。
 
第三階段 社會需求 - 在運動或是訓練中,找到、培養和他人溝通、合作或是歸屬感。此階段的需求,希望透過體適能訓練 ~ 無論是透過團體的運動課程、聘請私人教練或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訓練的過程中,建立起人際間的交流或是團體的歸屬感。

第四階段 尊嚴需求 - 透過運動來尋找信心、自我或是他人的認同,比如說鍛鍊出健美的身材、健康的體態或是肌力與體能上的進步,從而建立起自信心,或是受人尊敬的自我尊嚴。

第五階段 自我實現需求 - 透過運動目標的達成、激發未發現的潛力,建立起真正屬於自己的價值。經過長期及自律的訓練後,當發現自己能夠做出自己過去無法想像的動作難度、肌力表現或是透過飲食控制改變身材後,對於個人價值及能力的內在自我肯定。
 
第六階段 自我超越需求 - 在自己優異的運動能力下能夠為他人、社會或是環境做出的貢獻而得到滿足;這個階段下,一個人已經無法再滿足於個人的成就,而是希望利用自身的成就 - 也許是過人的力量,也許是個人健美外型的魅力來對他人或是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成就他人。( 如沙灘淨灘、社區老人服務或是激勵更多人從事運動訓練....等)

每個人對於體適能訓練的動機與需求各有不同,作者希望透過馬斯洛需求理論原理上的基礎,結合心理學及運動科學,讓人們對體適能訓練各個階段的變化及不同的內容有一個學理上的解釋,同時對於自己訓練的目的及目標有一個規劃的方向及參考。

/ 關於Ivan Hsu /
Ivan Hsu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 運動教練研究 碩士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NSCA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CSCS

私人教練CPT 英國跑酷運動機構 Parkour Generations

中華民國合氣道推廣協進會 合氣道三段

美國TRX懸吊訓練系統 指導員

澳洲有氧體適能協會FISAF 健身指導員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