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週末補眠真的有效嗎?專家告訴你不如平時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1
週末補眠真的有效嗎?專家告訴你不如平時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2
中華台北特奧代表團累積13金14銀4銅
3
選手村食物多難吃?奧運選手們天天報到麥當勞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週末補眠真的有效嗎?專家告訴你不如平時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2025-01-22
話題 綜合 觀念

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飽,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身心科醫師指出,失眠睡不好想正確補眠,可留意3大重點,且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同,不用追求一定要睡滿8小時。

週末補眠真的有效嗎?身心科醫師告訴你不如平時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身心科醫師鄭佳益表示,失眠問題困擾許多人,但關於睡眠的認知常被各種迷思所影響,例如「一定要睡滿8小時才健康」或「週末補眠就可以彌補疲勞」,這些迷思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失眠更難改善。

破解3大失眠迷思

鄭佳益說明,錯誤的「補眠習慣」其實是許多失眠者的共同困境,這些迷思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失眠問題更加嚴重。

常見3大失眠迷思包括:

迷思1:每個人都需要睡滿8小時 其實,睡眠需求因人而異,大多數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時的睡眠,而非固定的8小時。如果白天能保持清醒、精神良好,就代表這樣的睡眠時長適合自己。也可以自我觀察一段時間:在自然醒來的情況下,會睡多長時間,找出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長。

要注意的是,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情緒問題的風險,因此穩定的睡眠時數才是關鍵。

迷思2:即使睡不著,躺著也算休息 很多人以為,只要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大腦和身體就能得到足夠的休息。然而,躺著卻睡不著可能讓心理對床產生焦慮,進一步加重失眠問題。

如果躺了30分鐘仍無法入睡,建議可以起身做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或閱讀輕鬆的書籍。但儘量避免使用3C產品,等有睡意再回到床上。並確保睡眠的光線、溫度適宜,能有效幫助入睡。

迷思3:週末補眠可以彌補平日的睡眠不足 雖然週末補眠能暫時減輕疲勞感,但無法完全逆轉長期睡眠不足對健康的損害,例如:內分泌功能失衡、體重增加問題,甚至可能打亂生理時鐘,讓週日晚更難入睡,導致「週一症候群」更嚴重。

建議平日應儘量保持規律作息,讓每晚睡眠時間穩定。亦可將午間短暫午睡15~20分鐘作為補眠的替代方案,效果會比週末長時間補眠更好。

3招正確睡眠,告別失眠困擾

鄭佳益提醒,破解失眠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對睡眠的迷思,與其追求絕對的睡眠時數,或依靠補眠解決問題,不如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安排,才能提升睡眠的品質和身體健康。最後,鄭佳益醫師再次強調良好睡眠的3大重點:

1.找出適合自己的睡眠時數,不必過度追求8小時。

2.如果睡不著,記得起身活動,避免加重焦慮。

3.平日規律作息,比週末補眠更有助於長期健康。

延伸閱讀:

連睡覺都可以燃脂?研究揭「後燃效應」加速新陳代謝:要做這類運動

失眠睡不好?就吃水果吧!營養師教你吃「3大助眠水果」一覺到天亮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失眠睡不好,假日補眠就能消除疲勞?醫揭3大迷思:平常睡午覺更好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台北特奧代表團累積13金14銀4銅

2019-03-19
新聞綜合話題

中華台北特奧代表團傳來傑出的戰報,競速輪滑300公尺吳靜鳳一金、張文雅、吳佳宏各得一銀,200公尺雙人接力賽共一金二銀;保齡球隊單人賽周噫敏、郭優各下一金,胡雅凡、黃鈺儒各得銅牌;融合滾球隊潘建宏、李東東個人賽各得金牌;桌球隊單打宋雅雯、吳宜璉各得銀牌,溫凱君銅牌;田徑200公尺董政杰銀牌,鉛球陳芷妤銀牌。截至當地時間3月17日止,我代表團累積獎牌數總計13金14銀4銅。

融合滾球對周季緯接受Humans of New York專訪,結束後記者挑戰這位金牌國手最拿手的腕力!

這次我國代表團中,有幾位是曾參加世界賽的運動員,但更多是第一次參賽的運動員。每個人一開始,都是先接觸一個自己有點會、有點興趣的運動,然後一次一次練習,接著有機會參加比賽,經過全國選拔賽、 四階段賽前集訓,最後站在世界舞台,勇敢展現自己最好、最厲害的那一面。融合滾球隊周季緯,來自雲林的虎尾農工,一年前完全無法想像一年後的今天能在世界賽拿金牌,甚至接受國內外媒體的採訪;還有桌球隊吳宜璉,今天在循環賽時與對手比數僵持不下,讓場邊加油的教育部體育署葉丁鵬主秘、代表團黃敏惠理事長、桌球隊謝順榮領隊,不禁熱切大喊「加油」、「穩住」、「你可以的」。這二位運動員都是第一次參加世界賽,完賽後接受採訪,在鏡頭前害羞靦腆,但他們的確在特奧舞台上大放異彩,翻轉自己的人生,相信接下來他們的故事將會激勵更多特奧運動員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吳宜璉在場上面對膠著局面,仍然沉著應戰,最後單打賽榮獲銀牌。

賽會時間已經經過一半了,有些運動員已經完賽,有些仍在循環賽中奮戰。我代表團運動員除了努力自己的競賽項目,也互相到彼此賽場加油,賽事中學習忍耐比賽的高壓,賽場上也培養溫暖的友誼。看見外國隊伍的熱情,這二天我團的運動員也逐漸放開了,笑容的角度更大了,牙齒露出的顆數更多了,眼中閃耀的光芒更亮了,就像要把這股生命改變的喜悅感染給周遭的人似的,令人感動。請大家繼續為運動員們加油打氣!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選手村食物多難吃?奧運選手們天天報到麥當勞

2016-08-17
綜合奧運里約奧運新聞話題

自2016里約奧運開幕以來,許多奧運選手都吃不慣選手村的食物,而當地的麥當勞成為他們最受歡迎的餐廳,不過由於每天上門的運動員數量實在太多,再加上他們的食量實在太驚人,因此麥當勞將從免費供應給選手的食物變成只可以限量供應,麥當勞限制每位選手最多只能點20份餐點。

大牌長龍的里約麥當勞 ©Joshua Partlow/The Washington Post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在每天人潮絡繹不絕的情況下,麥當勞決定改善混亂排隊狀況,針對運動員和教練團等,限制每日最多只提供20份餐點,雖然這數量對一般人來說根本吃不完,但還是有不少選手希望能夠得到更多食物來飽足自己的胃。

古巴柔道選手歐提茲(Idaliz Ortiz)說:「基本上在那個選手村的食物都不是食物,所有場館都一樣。所以全世界的人都來這找吃的,於是我們就發現了麥當勞。」不只NBA的球員前來光顧,中國男籃隊更是天天報到。

平均每個用餐時段麥當勞的排隊人數至少50人以上,不論天氣好天氣壞,都影響不了選手的想吃的慾望,可見麥當勞再里約奧運上多受選手們歡迎。

有許多選手在社群網站上發佈他們吃麥當勞的照片,數量多得驚人,像是像美國游泳選手瑞安·洛赫特(Ryan Lochte)是眾所周知都知道他是麥當勞的熱愛者。他在北京奧運時幾乎餐餐麥當勞,最後拿了4面獎牌回家。

而牙買加閃電柏特也是麥當勞的鐵粉,他說他曾在北京奧運期間一天要吃掉100個麥克雞塊。

至於運動員在比賽期吃速食是否適當也見仁見智,有些選手選擇保持嚴格飲食守則,模里西斯共和國舉重教練莫尼恩(Jimmy Monien)則允許他的選手在比賽前吃麥當勞、賽後也不會限制,「運動員是不該這樣吃啦,但他們仍在量級範圍我就沒意見。」

延伸閱讀:「澳洲選手輸球洩憤   吃下8000多大卡慰勞自己」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