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就容易流鼻血?為什麼會流鼻血?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喉及頭頸外科主任薛智仁提醒,秋冬是感冒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易導致鼻黏膜發炎、充血,經常會感覺到搔癢而搓揉、打噴嚏、擤鼻涕,都會使發炎中的鼻黏膜破損而流鼻血。該如何預防流鼻血?事實上,只要「戴口罩」就有奇效。
薛智仁表示,造成流鼻血的原因是由於鼻腔內的鼻黏膜,具有大量的微細血管及血流,一旦鼻黏膜的血管破裂,就會出現流鼻血的現象。秋冬是感冒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易導致鼻黏膜發炎、充血,經常會感覺到搔癢而搓揉、打噴嚏、擤鼻涕,都會使發炎中的鼻黏膜破損而流鼻血。
同時,由於冬季的氣溫較低,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血管容易破裂,也可能發生流鼻血。薛智仁提醒:「在使用暖氣時,空氣變乾燥,則會刺激鼻黏膜,在表面形成結痂,當用手挖結痂或結痂脫落時,就更容易會流鼻血了。」
薛智仁指出,當流鼻血時,請保持鎮靜,避免慌張造成血壓升高,反而會出血更嚴重。如果出血點是在鼻腔前部,最有效的止鼻血急救5步驟為:
把頭微微往前傾
以手指將兩側的鼻翼往中間壓緊
直接壓迫至少5分鐘
用嘴巴呼吸
也可在鼻根處冰敷,幫助止血
「流鼻血時頭往後仰是錯誤動作。」薛智仁提醒,此時頭盡量不要往後仰,因為往後仰時,鼻血雖然較不會從鼻孔流出來,但會往後流到咽喉處,有可能會嗆入氣管,或從食道吞入胃部,造成噁心、嘔吐。
薛智仁提醒,大多數流鼻血,在適當的壓迫處理後,通常會自然停止,但若是快速、大量的出血,有可能造成低血壓而休克此外,情緒過度緊張有時會導致暈厥,若是長期反覆的出血,也有可能造成貧血、四肢無力。而無論是不明原因的反覆流鼻血,或是血量大、流血超過20分鐘、不容易自然停止的流鼻血,都應就醫治療。
想要減少流鼻血的發生,有方法。薛智仁建議,有鼻過敏的患者,除藥物治療外,亦可配戴口罩,保持鼻腔的溼潤度,降低冷空氣的刺激,也可在鼻孔周圍塗抹凡士林、抗生素藥膏或使用食鹽水噴霧來加強鼻腔的保濕。在室內使用暖氣時,宜注意溼氣的變化,建議將濕度保持在相對濕度40%以上。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是否在運動時,會覺得上氣不接下氣,或是覺得感到精疲力盡的時候?當運動,時疲勞無法維持能量的輸出或運動的速度,就會造成訓練時肌肉對能量的需求與能量供應間的不平衡。就像跑者感到疲勞時,就不再能保持速度,因此你會感受那項運動變得艱難,雙腿可能會有無力感而且難以推動自己的身體。
當運動持續30秒至30分鐘的之間,疲勞就會藉由不同的機制造成。也就是說,當血液中的乳酸代謝速度無法與乳酸產生速度保持同步所導致。這也說明了高強度運動長達半小時,肌肉酸度在此會逐漸增加,導致肌肉保持高強度收縮的能力降低,因此,我們的身體不可能永無止盡地持續高強度運動,因為肌肉中的急性酸性環境抑制肌肉進一步的收縮最終導致細胞死亡,然而當高濃度乳酸一旦產生,你會感到該部位的痠痛,這是人體的一種安全防護機制,但同時也可防止肌肉細胞受到破壞。此時,你需要降低運動強度來減緩乳酸產生的速度及減少乳酸積聚,這樣身體就能夠持續運動下去。
當你開始運動時,在最初的幾秒鐘內身體不需氧氣就能產生能量,呼吸和心跳才會趕上能量的需求,因此形成體內乳酸的積累。隨著心臟和肺更加努力運作,越來越多的氧氣進入體內, 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進入有氧分解的過程。如果你的運動相較溫和(即氧氣供應量滿足你的能量需求),則由於身體周圍有足夠的氧氣,因此可以比較容易去清除較早積累的乳酸。如果繼續進行有氧運動,那麼更多的氧氣被運送到身體周圍,更多的脂肪開始分解為脂肪酸,它們透過血液被帶到肌肉細胞然後被氧氣分解產生能量。實際上,無氧系統在運動最初幾分鐘先「爭取時間」,然後作用較慢的有氧系統才開始發揮其功能。當運動開始5–15分鐘時(取決於個人有氧健身的強度),體內主要使用碳水化合物(糖原)為其燃料來源。隨著運動時間增長,更多的氧氣被輸送到肌肉,身體將按比例減少使用碳水化合物,但增加對脂肪的消耗。
另一方面,如果你從事非常劇烈的運動(快速奔跑),則乳酸會迅速在肌肉中積聚,氧氣的輸送無法跟上巨大的能量需求,乳酸就會在體內持續積累,這時你就會很快地感到疲勞,讓你必須減緩速度,跑得慢一些或停止運動。因此,沒有人可以維持長時間的快速奔跑。如果你在遠距離比賽或跑步訓練的一開始就跑得太快,你會很早感到疲勞,並被迫大幅度地放慢步伐,所以搶先一步不一定會帶來任何好處。在比賽開始前進行熱身(像是散步、慢跑或簡單的肢體活動),讓心臟和肺部開始努力運作,用以增加輸送到肌肉的氧氣量,以適當的速度開始比賽,逐漸提升到最佳速度,可防止大量的「氧債」來並避免體內糖原的早期消耗,如此一來,你可以調配出跑步的最佳節奏來維持更長的時間。
睡眠主要是恢復人在一天的活動中所耗盡的體能,當活動能力越高,所需的睡眠時間就會越久,如果不休息、睡眠,人的內分泌系統、器官、皮膚、免疫力會逐漸下降,導致身體與精神狀態會越來越差,也會影響到健康以及運動表現,嚴重時甚至會死亡。 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睡眠專家做了一項實驗,他們將白老鼠放置於十分嘈雜的環境中,透過不斷記錄白老鼠腦電波來確認白老鼠沒有睡眠,當牠快要睡著時,音樂就會響起讓白老鼠保持醒著的狀態,於是白老鼠在這個環境中待了兩周後就死亡了。根據研究顯示,如果在連續多天不睡的情況下,會因為精神渙散、免疫力下降,導致死亡。
牙買加田徑運動員賽恩·柏特 (Usain Bolt)曾拿下連續三次奧運金牌,有人問他說:如何才能成為世界上跑得快的人?他表示,首要的任務就是睡覺,因為睡覺是自己身體在一天的激烈耗損之後能夠有機會好好地從事修復工作的唯一時機,雖然訓練能讓自己突破自我,但如果在該休息的時間沒有好好休息,反而會破壞我們的身體導致比賽過程中疲勞,所以不一定要跑得最快,但可以睡得更飽一點來讓自己跑得更好,所以睡眠對自己來說是訓練菜單上必備的一項。
此外,碳水化合物是幾乎所有類型活動的必須燃料,而儲存在肌肉和肝臟中的糖原含量直接影響您的運動表現。體內的高肌肉糖原濃度可以使訓練達到最佳強度,並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相反的,儲量低的肌肉糖原濃度會導致早期疲勞,降低訓練強度和較差的運動表現。
資料來源/Mens fitness、《運動營養完全指南》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