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腰痠背痛不一定是姿勢不良!醫師點名這類背痛反而「活動後會改善」
1
腰痠背痛不一定是姿勢不良!醫師點名這類背痛反而「活動後會改善」
2
世新女籃
UBA三連霸世新女籃上腳實戰!UNDER ARMOUR「FLOW Breakthru 3」全新上陣
3
心疼弟弟身體不適棄賽 李亞軒勇闖單打四強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腰痠背痛不一定是姿勢不良!醫師點名這類背痛反而「活動後會改善」

2025-06-18
話題 綜合 觀念 運動傷害

38歲蔡先生最近發現起床時容易腰痠背痛。平時熱愛運動的他,經常參與籃球、爬山等活動,然而最近因為忙碌沒有時間運動。起初以為背痛只是過去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所致,短期吃消炎止痛藥、透過推拿或按摩或有舒緩,然而早晨半夜僵硬感發作越來越頻繁。直到在家人建議下前往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吳建陞表示,一般民眾無法區分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的背痛與一般的背痛有哪裡不同,若延誤早期治療時機,導致脊椎反覆發炎,最終可能出現脊椎變形、無法站直等情況,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長期腰痠背痛恐僵直性脊椎炎

吳建陞說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疾病,常見於20~40歲的年輕男性,早期症狀容易與一般腰痠背痛混淆,容易被忽視。他強調,這並非單純「腰痛」,而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

吳建陞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早期典型表現包括下背痛、腰背於晨間或半夜時有僵硬感,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活動後改善、靜止時惡化,應高度懷疑為發炎性背痛,建議儘早至免疫風濕專科進行評估。

此外,部分患者會伴隨虹彩炎、周邊寡關節腫脹、腳跟肌腱疼痛等症狀,這些也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相關臨床表現。吳建陞提醒,治療初期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控制症狀,病情加劇時則可使用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每位患者狀況不同,應與醫師共同擬定個人化治療計畫。

5類運動痠痛更要做

亞東醫院復健科黃昭竣醫師表示,現代人常見的下背痛分為「機械性」與「發炎性」兩類:

機械性背痛:多因姿勢不良、搬重物或肌肉拉傷引起,休息後會改善。

發炎性背痛:僵直性脊椎炎屬於此類。特徵為靜止時加劇、活動後緩解,晨起時腰背處會感覺特別僵硬。

黃昭竣醫師呼籲,患者不要因疼痛而害怕活動,反而應透過規律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需了解正確運動姿勢並持之以恆,不需高強度運動也有效果,建議的運動類型如瑜珈、伸展操、游泳、快走或慢跑,皆有助於減緩症狀與延緩退化。

黃昭竣更提醒,日常應重視正確姿勢與睡眠品質的重要性,例如使用支撐性佳的床墊、避免久坐翹腳或盤腿、戒菸與均衡飲食等,皆有助於減少脊椎壓力、穩定病情。

延伸閱讀:

復健真的有效嗎?電療、雷射⋯誰不適合用?醫詳解「6種物理治療法」

骨折後「骨頭還沒長好」能復健嗎?醫揭「治療3階段」防肌肉萎縮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腰痠、下背痛⋯如何舒緩?醫建議「5類緩解運動」改善僵直性脊椎炎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BA三連霸世新女籃上腳實戰!UNDER ARMOUR「FLOW Breakthru 3」全新上陣

2022-08-16
話題綜合UNDER ARMOUR鞋子運動配備

一直以來籃球鞋多以男性腳型來設計,大部份女性的腳跟較窄、中足較低,相較男性也更為靈活且敏感,許多女性籃球員穿上一般籃球鞋會感到重量太重或貼合度不足,這些都會限制球員在場上的表現。UNDER ARMOUR與多位WNBA球員共同研發女子專屬籃球鞋,透過觀察球員的腳型及動作,打造符合女性腳型的Breakthru系列,減輕重量並提供更靈活及更貼合的舒適腳感!

世新女籃
UNDER ARMOUR特別邀請世新女籃於特訓期間體驗「FLOW Breakthru 3」女子專屬籃球鞋。

今年奪下UBA三連霸的世新女籃在暑假期間依然維持高強度訓練,為下個賽季全力備戰,UNDER ARMOUR特別邀請世新女籃於特訓期間體驗「FLOW Breakthru 3」女子專屬籃球鞋,球員們表示,大部分籃球鞋都依照男生腳型設計,會遇到太重及包覆性不足等問題,在練習及比賽時會影響表現;而穿上FLOW Breakthru 3能感受到輕盈及包覆感,有效提升速度及切入的表現!

世新女籃
今年奪下UBA三連霸的世新女籃,於特訓期間體驗「FLOW Breakthru 3」女子專屬籃球鞋。

UA攜手頂尖女性球員共同研發

為了不讓女性球員被裝備限制表現,UNDER ARMOUR自2020年起攜手WNBA球員共同研發球鞋,將女性腳跟較窄、中足較低等腳型納入球鞋設計,並研究球員跑跳及切入等腳步動作,推出女性專屬籃球鞋Breakthru系列,初代及2代的輕巧、敏捷特性及流線型設計,有效提升球員在速度和運動表現發揮,在女性籃球運動市場中深獲喜愛!

女子籃球鞋
UNDER ARMOUR推出女性專屬籃球鞋Breakthru系列,有效提升球員在速度和運動表現發揮。NT4680

FLOW Breakthru 3延續UA FLOW中底,大大減輕球鞋重量並提供出色抓地力,結合Pebax®推進支撐墊片,幫助起步更加靈活輕巧,並採用符合女性構造的半短靴式鞋領,提供柔韌支撐與貼合感受,是一款由內而外完美契合女性足型結構的奪戰利器,期望幫助女子籃球員在場上發揮最大潛能!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心疼弟弟身體不適棄賽 李亞軒勇闖單打四強

2017-08-27
綜合網球球類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中華臺北網球隊26日在世大運男女單雙打、混雙,都有選手出賽,其中地主18歲小將李冠毅,面對前澳網青少年冠軍Roman Safiullin,首盤6-3拿下,但接著狀態卻開始下滑,竟一局未得失掉次盤。決勝盤,李冠毅身體不適,在局數5-5時決定退賽。

歷經1小時52分激戰,李冠毅似乎因熱抽筋而影響發揮,甚至一度倒在場上,最後坐上輪椅離開球場,神情相當失落。經教練評估,李冠毅立即被送醫治療,未能出席賽後記者會。比賽當時,李冠毅的姐姐李亞軒,也在觀眾席關注著。

隨後李亞軒也在同一球場,迎戰日本Risa Ushijima的挑戰。雖目睹弟弟不適棄賽,但李亞軒仍整頓好心情,直落二6-2、6-2擊敗對手,取得單打四強門票。

賽前李亞軒不敢詢問弟弟狀況,怕影響比賽心情,她說弟弟前一晚身體就有些狀況,「他前天就有拉肚子,還去醫院打點滴。」李亞軒坦承在場邊觀戰,都希望弟弟不要硬撐,「看了很不忍心。」她說,接下來會連弟弟的份一起努力。

26日除了男單,地主男雙也落難。英國隊Jack Findel-Hawkins/Christophe Johnson Luke以6-4、7-6(1)淘汰第一種子彭賢尹(Peng Hsien-Yin)/謝政鵬(Hsien Cheng-Peng),謝政鵬對此感到遺憾,「英國隊真的打得不錯,很可惜未能把金牌留在臺灣。」

女雙第一種子詹詠然(Chan Yung-Jan)和詹皓晴(Chan Hao-Ching)以6-3、6-2擊敗法國隊Irina Ramialison和Lea Tholey,首盤雖被對手率先破發,但隨後穩住陣腳,將局數扳平,順利晉級四強。
混雙方面,詹詠然和謝政鵬聯手6-2、7-5力克瑞士隊Enzo Sommer/Alexandr Rey Gaelle,闖進八強。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