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1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2
冬季練跑 一招教你聰明穿
3
跑步訓練的完美搭檔: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全新登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2017-02-15
知識庫 跑步 保健 運動傷害 觀念

大家對於跑步的一個迷思是認為,跑步會導致膝蓋的磨損和撕裂,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膝關節疼痛、關節炎或其他傷害。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一次30分鐘的跑步卻實際上減輕了跑者膝關節的發炎症狀。

在一篇《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楊百翰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了15名年齡在18至35歲的健康人士進入實驗室,研究人員讓他們跑了30分鐘跑步機,然後就他們的血液和膝關節液體做實驗前後的採樣,研究人員也做了這些人在平時靜態活動之下的相關檢體採樣。

研究人員原本以為在這些人跑完之後,會在他們的膝關節液中找到更多會刺激炎症的分子,但他們沒有如願。相反地,他們發現血液中刺激發炎的指標實際上在跑步30分鐘後降低了。雖然科學家最終只能從研究的六人中得到完整的資訊,但他們在這些人中看到了相同的結果。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結果令人驚訝,」主持研究者,同時是楊百翰大學運動科學副教授的麥特·西利 (Matt Seeley) 說道。「我們預計分子會增加,但是結果卻相反。」西利強調,該結果只能算是一項測試研究,由於採樣人數很少,因此從調查結果中無法做出明確的推斷。研究人員也只是觀測人們在跑步後立即的炎症反應,而不是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後。但西利說他的團隊計劃將在未來對更多人做同樣的實驗研究,讓他們的結果更具可信度。

「我相信同時希望,根據這樣的數據顯示,跑步對你的關節是有好處的,」西利補充道。「雖然目前的結果有限,但它們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也可能對於後續的研究立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一些沒有參與研究的專家表示,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感興趣,即使是樣本量太少 - 但是目前還不清楚跑步能否保護膝蓋免於受傷或罹患關節炎。「目前的確有些正反兩方的數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外科醫生布萊恩·費利 (Brian Feeley) 博士說。「我們知道有些人一直在從事跑步,而且一直都沒有膝蓋的問題,而另一些人在相對年輕的時候便患有關節炎。」

對於許多跑者來說,一次30分鐘跑步相對較短,費利說這項研究結果並不一定對於長跑也同樣適用。一些針對馬拉松跑者的其他研究,發現軟骨的變化可能在賽後導致持續數個月的關節損傷。

「綜上而論,這表明可能有一個進化上的優勢,若我們跑相對較短的距離,我們的身體比較有能力能夠藉由減少發炎狀況來保護軟骨免受損害,」費利說。「長距離跑步可能導致大量消耗膝蓋減少炎症發生的能力,導致關節退化的可能性。」

不過,西利與費利皆同意,跑步的好處遠大於不跑步(特別是如果適度的話)。其他因素,如體重或遺傳學,也可能影響一個人是否更有可能得到關節炎或其他跑步的傷害。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充分了解其風險與助益,目前,跑者們可以藉由交叉訓練並花更多時間做恢復,以及注意任何疼痛或腫脹,來減少膝蓋問題的風險。

根據另一份2013年的美國研究報告指出,不跑步的人有明顯更高的機率,需要在晚年執行膝關節或髖關節的置換手術。為什麼愛跑步的人比較不容易遇上關節退化的問題呢?研究人員認為,給予膝關節適宜的日常訓練,能讓膝蓋軟骨更健康。

資訊來源:TIME、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冬季練跑 一招教你聰明穿

2016-12-30
運動配備服裝知識庫跑步

鋒面來襲,天氣開始變得濕冷,對於許多跑者來說,要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跑步訓練,要怎麼怎麼穿才最合適呢?一般來說,最常見的錯誤是穿得太多,但是要在這麼冷的天氣下出門運動,前後若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容易感冒,那麼,要怎麼穿比較好呢?

當你開始運動,身體很快就開始熱起來,所以不需要很多層的衣服來讓你身體發熱,但是相反的當你停止跑步時,就必須要趕快將這些濕衣服給換下來,不然體溫會流失得很快,這時就必須要換上乾的衣服來保暖。

為了讓你可以穿著適當的衣服跑步,利用這些簡單的原則,以外面氣溫加上12度就是你跑步時體感溫度。但是,這樣的溫度也會依據你的體型、跑速還有跑步的距離長度有所不同。

對於身體體重較輕的瘦小型跑者,或者那些只是去輕鬆跑步的人來說,以室外氣溫增加6~9度便是你在跑步時的體感溫度。

另外,在刮風的天氣跑步時,因為是在風中跑步,所以在回程時風會從背後吹來,這時就切記不要在穿著流汗濕透的衣服,這樣會讓你的體溫快速流失,容易感到寒冷。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洋蔥式的穿搭法,多穿幾件輕薄透氣排汗的跑服,讓你在開始跑步時就能保持溫暖,當你跑步覺得熱時,也可以輕易地一層層脫去這些衣服,再把它們綁在腰上,這樣就可以讓你繼續跑步了,或者是利用繞圈的跑法,當你跑回起點時,就把身上多餘的衣服放在起點就可以了。

如果天氣真的相當寒冷時,上衣的部分,可以採取內短外長的方式或加上一件防風的外套,藉由運動的時間拉長,體溫也漸漸上升之後,覺得熱再脫掉外層的衣服或是外套,下半身則可以選擇短褲加上內搭褲,如果害怕雙手與耳朵會冷,可以再選擇加上手套或是耳罩、頭帶來做保暖。

以上這些小訣竅,希望能幫助你順利完成冬天的跑步訓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訓練的完美搭檔: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全新登場

2016-08-23
NIKE路跑鞋子馬拉松跑步配備館

又一年的馬拉松賽季戰火重燃。不論你是初來乍到的新手還是身經百戰的馬拉松悍將,這都是一個定下目標開始挑戰的好時機。而今年,在向目標奔跑的路上,你將不只有Nike跑步裝備與Nike+ Run Club實體訓練課程的協助,全新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將成為你跑步訓練的完美搭檔。

重新設計升級的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不只具備出色的室內外跑步追蹤記錄功能,還首度帶來集激勵-指導-支援於一體的系統。跑者在這些全新功能的幫助下將能跑得更快、更遠。

#彈性調整教練客製指導計畫
此功能將提供由專業教練設計的三種不同的訓練程式:“新手入門計畫”、“進階訓練計畫”與“備賽訓練計畫”。趕不上這週二的Speed Run?想在週四進行Long Run?沒問題!如果跑者非常忙碌,全新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將相對應去調整教練計畫。除此之外,來自跑步專家們的教練語音也説明跑者如何提高配速。

#個人化專屬貼文設計
不論你是在戶外、田徑場還是公路上進行了跑步訓練,你都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貼紙來製作個人化的照片,展示跑步路線、跑步資料以及累計距離;還可以使用專屬emoji貼紙添加額外的圖層,打造真正獨特的跑步故事。

#串聯全球跑步社群打造線上實體零距離
透過全新的應用程式,跑者每週都可以參加由NRC總教練及配速員打造的NRC實體訓練課程。“Ready Set Go Run”課程能幫助新手打好基礎;而每週Speed Run訓練都會在指標性的田徑場展開,幫助跑者激發他們的速度潛力。而且,使用者可以在全新的NRC應用程式上直接搜索、預約實體訓練課程,並完成簽到。

#AppleWatch獨立服務作業
AppleWatch的內置追蹤感應器讓跑者能夠在AppleWatch上使用全新應用程式的所有功能與體驗,這樣就不必再在跑步時帶著iPhone出門了。

立即下載全新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並加入NRC全球社群。
App Store (iOS): http://go.nike.com/9ssi8dl

Google play (Android) : http://go.nike.com/3dfbakl

以下是有關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的統計資料:
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的使用者遍佈世界上超過250個國家。到目前為止,全球使用者透過NRC應用程式記錄的跑步時間已超過4億5千萬小時,累計里程已超過40億公里,其中每次跑步記錄的平均里程約為5.6公里。從全球範圍來看,跑者最傾向於在星期二參與跑步訓練;週末進行的跑步訓練里程要比在工作日進行的訓練長出26%。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