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街頭路跑
1
街頭路跑
2
運動菜單增強免疫、逆轉發炎
台大治療師提供運動菜單:20分鐘增強免疫、30分鐘逆轉發炎
3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台灣限定款、倫敦馬紀念款上市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街頭路跑

2016-05-10
場館資訊 跑步 路跑

日漸西沉,星光初綻,在熱鬧的捷運站出入口,聚集了一群運動裝扮的人們,其中一位還裝扮成鋼鐵人,特別吸睛。這群人開心地互相打招呼、聊天、自拍合照,甚至擁抱,看起來感情非常融洽。他們就是這次參加街頭路跑的團員。

街頭路跑 一起為快樂和愛而跑

只比烏龜快一點、瘋狂聊天、路線不重複

街頭路跑有三個原則,只比烏龜快一點、瘋狂聊天、路線不重複。只比烏龜快一點,是希望大家多看看這城市的風景;瘋狂聊天,是因為胡杰第一次帶跑時,同行者只用兩、三句話就解答了他心中困惑許久的疑問,讓他發現多聊天、多激盪,可以讓人更快樂;路線不重複,是為了帶上班族擺脫單調無聊的生活,尋找不同的意義,而這份「對未知的期待」也會讓人快樂。

街頭路跑創辦人胡杰

此外,多認識新朋友也是街頭路跑很重視的一點。每當有新團員加入,胡杰一定會介紹給所有人認識;新團員必須參加五次以上,認識近百位的舊團員後,才可以帶朋友來參加,但路跑時不能跟朋友跑在一起,好讓朋友跟其他團員多多交流。難怪,團員們的感情會這麼好

快樂一旦感染給別人 就是有意義的快樂

集合時間,團長胡杰陸續發放螢光手環和棒棒糖給大家,路線設計者阿亮則發送各國國旗及知名製作人「周遊」的小旗子,準備要帶大家跑出飛機圖形,出發周遊列國,大家都被這小旗子給逗樂了。

其實,棒棒糖不是給團員吃的,而是要發送給路人。胡杰特別叮嚀:「只要發送給有緣人就好,不用管社會責任(即見者都有份)。」他說,從眼前的路人裡選出自己覺得有緣的人,就是在閱讀這座城市了。

發送棒棒糖的活動由來已久,當初是在塑化劑風暴後,胡杰深覺為了利益而傷害他人的健康是不對的,希望當城市的啦啦隊,並把跑步時所感受到的快樂分享出去,便設計跑出英文字「Love」的路線,同時發送棒棒糖給路人。他說,唯有嘴巴甜時分享出去的愛,才是真的;而快樂一旦感染給別人,就是有意義的快樂。

路線多變 主題明確

街頭路跑的路線有兩類,一類是以主題串連,像是將新生南路和松江路上的各宗教寺堂串連起來的「贖罪之路」,跑過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再到信義區豪宅的「富貴桃源」等等,都是胡杰用盡心思串連在地故事而成的路線。聽他娓娓道來路線主題背後的故事,讓人不禁對他說故事的才華感到佩服。

另一種則是跑出圖形。使用手機App記錄自己的跑步路線,最後會形成當次的主題圖形,像是恐龍、龍舟、飛機等等。除了胡杰之外,其他團員也會主動提供圖形路線的設計。目前,街頭路跑已經累積一百多條路線,其中有二十多種圖形。這些圖形路線分散在台北各區,胡杰期待有一天能在各區同步跑出15個圖形,以每團100人來計算,若是有1500人貼上網分享,就是一件世界大事。

活動豐富 世界同步

街頭路跑大多是在每週四晚上開跑,偶爾也會在週末的白天進行,同時也會跟其他跑步團體或相關活動串連。例如,他們就曾以「盜墓筆記」為題,在北京、瀋陽、台北三地同步開跑,再以手機視訊同步觀看各地的故宮外觀,十分有趣。

有興趣參加的人,可以持續關注街頭路跑粉絲專頁上的活動訊息,並留言報名,或是想辦法認識街頭路跑的團員,請他帶你一起入團跑步囉。

聽聽他們怎麼說...

Andy(33歲,化學工程師)
Andy在看到《玩跑步》一書後,覺得街頭路跑很酷,就報名參加。除了身體變得更健康之外,Andy也被胡杰激發出創造力,例如「恐龍圖形」路線就是他設計的。最近,Andy還因應時事,設計了用50元跑出一座山的路線。

Andy印象最深刻的是跑出「超人圖形」的路線,當時胡杰還特別準備了紅色披風給大家,真的有化身為超人拯救冷漠社會的感覺。而發送棒棒糖時,通常路人只要一看到棒棒糖就會露出笑容,讓他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那麼遙遠。

小芳(31歲,旅遊業)
小芳原本沒有運動習慣,受到《玩跑步》一書的內容吸引而參加街頭路跑。開始路跑後,她發現身體的小病痛都沒了,也不容易疲累,甚至還瘦了7公斤。她說,參加街頭路跑可以認識很多人,也讓她變得比較樂觀。小芳印象最深刻的,是跑出中文「街頭路跑」這四個字的路線,覺得跑出團名的點子很有趣。

這次,因為小芳即將到日本留學,胡杰特別選了「飛機圖形」,祝福她鵬程萬里!

阿亮(26歲,廣告企畫)
阿亮以前完全不運動,在被表哥帶進街頭路跑團後,發現這樣的跑步路線很有趣,可以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跑很長的距離,是不少人跑馬拉松的開端。開始路跑後,阿亮不只對自己的外表更有自信,也藉此認識很多不同領域的人,看到許多不同的想法。除了參加街頭路跑的活動外,阿亮也會自己設計路線帶朋友去跑,像這次的「飛機」路線就是阿亮設計的。

阿亮印象最深刻的是跑出中文「愛」字的路線,他們花4小時不斷折返,總共跑了21公里,最後在民權大橋上放煙火。他覺得,傳遞正面能量給大家的感覺,真的很棒。

街頭路跑

FB 街頭路跑
web http://xoo.com.tw/

撰文/洪禎璐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Heho健康
Heho健康

台大治療師提供運動菜單:20分鐘增強免疫、30分鐘逆轉發炎

2021-03-03
游泳單車跑步間歇訓練有氧運動觀念保健知識庫

季節轉換,尤其早晚溫差大,這樣的天氣許多人容易感冒。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昭瑩舉出研究實證,正確與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個人的免疫能力,對於生病後的康復也有相當大的好處,雖然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具體做什麼運動?做多久有效果?是很多人的困擾。

運動菜單增強免疫、逆轉發炎
台大治療師提供運動菜單:20分鐘增強免疫、30分鐘逆轉發炎

研究:有氧20分鐘提升免疫、30分鐘降低炎症

研究顯示,2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降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險;而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則可以降低身體的慢性炎症反應。

可不要小看「發炎」的問題,如果常常沒有原因的疲憊、痠痛,或是有過敏的問題,這些都是身體發炎的症狀。2004年2月號《TIME》雜誌把「發炎」稱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關節炎、憂鬱症、乾癬、失智症等,都與慢性發炎有關。

但是,這樣慢性發炎的問題,並不像特定疾病能夠讓醫生對症下藥,還是需要靠類似「調整體質」的方式,從生活習慣慢慢調整起。「所以對於所有的國人來說,無論是對抗新冠病毒還是一般的季節性感冒,自我的超前佈署,就是提早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陳昭瑩建議。

慢性發炎與心臟疾病
慢性發炎與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關節炎、憂鬱症、乾癬、失智症等都有關

物理治療師推薦 4 種有氧運動

什麼運動最好呢?陳昭瑩推薦了 4 種有氧運動,包括有氧運動操、跑步、騎腳踏車、游泳等。

陳昭瑩建議,運動時間最少要20分鐘以上。運動頻率需要每周大於5天運動;運動強度要達到中等強度等級,即運動時的心跳需介於64%到76%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粗估計算:220-年齡,詳細介紹請點此)。

突破體能瓶頸可以嘗試HIIT

如果養成了運動習慣,在體能訓練達到瓶頸後,原本的訓練模式不夠了。但是上班族運動的時間有限,陳昭瑩表示,屆時可以採用「高強度間歇性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

所謂的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就是頭尾10分鐘中阻力中速度熱身,中間以「10-20秒高速衝刺→2分鐘減速」間歇式方式持續30-40分鐘。陳昭瑩表示,HIIT的模式可以在相同的運動時間內,達到更強的有氧體能與肌力訓練的效果。

HIIT
HIIT

大病初癒也需要運動復原體力

運動不只是增強免疫力,也有助於病後的修復。陳昭瑩指出,台大在收治的新冠病患中,觀察到病人在急性症狀控制好,進入恢復期時,普遍會出現體能與活動力衰退的現象。

物理治療師可以說是醫療界的運動專家,陳昭瑩指出,在大病初癒時,就可以透過物理治療師教導病人床邊運動,協助病人可以在較佳體能狀況下出院,重新回到家庭與社會活動。

運動補水很重要! 1小時需500-1000毫升

天氣炎熱,運動中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在水分中含糖30-60克可幫助維持運動血糖穩定;大約運動1小時喝一瓶500-1000毫升含6%-8%碳水化合物的運動飲料。

不想喝含糖運動飲料的人,可以飲用純水加上吃富含糖與植物多酚的水果類,如柑橘、香蕉、芭樂、蘋果等水果,可達到一樣的效果。

文/林以璿

延伸閱讀:
科學證實跑步能抵抗感染、增免疫力、降低罹癌機率
增加免疫力!活化淋巴系統的6組瑜伽動作
年齡到這時「拉筋」比重訓重要!專家兩招動作對抗老化

/ 關於Heho健康 /
Heho健康

什麼是「Heho」?Heho = Health & Hope
我們有最豐富的健康、運動、休閒、養生、美食,和人生經驗的心靈分享……我們有動人的小故事,更有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和生活的建議,為大家帶來健康與希望。而我們的小心願是: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Heho官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台灣限定款、倫敦馬紀念款上市

2020-03-10
配備館NEW BALANCE生活流行馬拉松鞋子跑步

New Balance實驗室分析眾多跑者步態、觀察足底壓力分佈,為Fresh Foam招牌緩震科技寫下嶄新一頁!新升級的Fresh Foam X科技更精準地針對中底外壁幾何形狀做出調整,並配合雷射切割技術在特定區域給予更多潰縮空間,柔韌度比起以往的Fresh Foam提升9%,同時Q彈腳感更加帶勁,能量回饋多出16%之多。搭載此科技的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全新問世,更推出2020台灣限定款與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台灣限定款、倫敦馬紀念款上市

Fresh Foam TEMPO 跑鞋登場

New Balance設計團隊在充沛緩震與靈敏反應之間達到優異平衡,讓跑者穿在腳上感受到輕量、流暢且靈活的跑步體驗,從每一步到一每公里,持續幫助分散衝擊力、減輕足部負擔,讓長時間跑步也能感受到絕佳性能。

延續Fresh Foam家族去年的輕量跑鞋-蜂行者Zante Pursuit,2020年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全新問世,搭載全腳掌Fresh Foam X緩震科技,中底不規則凹凸幾何結構提供各區域所需的不同程度保護,同時外底刻痕設計也以跑者運動數據為基礎而打造,精準整合出最適切配置,New Balance針對外底衝擊力較大的區域提升耐用度與緩震性能,分別於前掌、後腳跟覆蓋橡膠材質提升耐用度,而衝擊力較低的足弓位置則使用EVA材質,並根據足底壓力分佈切割出外底刻痕,紋路有如蜂巢一般增添彎曲靈活性,步伐流暢跑起來更自在。

鞋面部分,機能網布鞋面輕薄透氣,服貼並營造良好包覆度,鞋側標誌性N字 Logo周圍輔以編織技術強化支撐效果,此次推出的多款配色都使用相異色呈現手法,讓視覺層次感更豐富洋溢春天活潑氣息,既吸睛也好搭配。後跟外露式 TPU穩定器牢固保護阿基里斯腱,進而維持跑姿穩定,使跑者更省力輕鬆。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
2020年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全新問世

2020年台灣限定款 專屬女孩的杜鵑花春漾時刻

三月春暖花開,繁花盛綻的時刻,特別推出全球唯一的台灣限定款,台灣限定配色融入浪漫花卉元素,突顯勇敢無畏的女力態度。跑鞋設計引用杜鵑花為靈感,多層次機能網面顯露粉嫩色澤,散發清新雅致氣息,鞋墊及前掌外底半透明材質灑落著花瓣圖騰,跑出的每一步都宛如置身花間小徑上,是台灣限定款版本才有的獨特細節,鞋跟用一抹紫色勾勒出皮質拉環,而亮眼的桃紅色鞋帶頭則盡展女力氣勢,讓這些小細節給你一記強力鼓舞,綁好就上!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2020年台灣限定款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 2020年台灣限定款

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紀念40周年里程碑

除了台灣限定款配色,自 2018 年開始成為倫敦馬拉松贊助商的New Balance,再度為這場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的跑者盛會打造限定版本。2020 年是倫敦馬拉松開辦40周年紀念,Fresh Foam TEMPO 披上熱情如火的橘紅色調共襄盛舉,鞋身側邊N字Logo帶有‘RUN LDN’字樣,鞋墊上印著倫敦馬拉松標誌表明身份,而鞋舌咬標、外底前掌半透明材質更加入多個專屬元素,像是‘40’、’LONDON’以及‘1981-2020’記錄下舉行至今走過的歲月,此外 New Balance 還把倫敦馬拉松路線也化作獨有細節,跟跑者們一起從0到 42.195 公里完成夢想!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資料來源/New Balanc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