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科學證實跑步能抵抗感染、增免疫力、降低罹癌機率
1
跑步增加免疫力
科學證實跑步能抵抗感染、增免疫力、降低罹癌機率
2
跪著也要跑完!英國女選手倫敦馬終點前體力不支,堅持爬過終點線完賽
3
Challenge Family亞太錦標賽熱血落幕 鐵人媽媽包辦女子凸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科學證實跑步能抵抗感染、增免疫力、降低罹癌機率

2020-02-11
知識庫 保健 跑步 觀念 免疫力

要預防病毒、細菌入侵身體,其實不用等到疫情流行才慌了手腳,平常我們就可以把運動當作最好的準備。跑步對於抵抗感染和某些癌症上有驚人的好處!許多研究指出,長期進行跑步、有氧運動等中等強度訓練的人,因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生病的天數較少,並可增加免疫力、降低罹患大腸癌和乳癌的機率。

跑步增加免疫力
科學證實跑步能抵抗感染、增免疫力、降低罹癌機率

跑步對免疫力和癌症的好處

首先,我們統合一些科學研究的論點,跑步帶給免疫力和部分癌症的好處有:

1. 低或中強度跑步會透過加速體內保護細胞循環,增強人體的自然免疫系統,並攻擊和殲滅細菌、病毒與真菌。

2. 另一個理論認為,跑步時體溫升高可能會抑制細菌生長,從而降低細菌生存在人體內。

3. 一些運動科學家認為,定期跑步有助於清除肺部中經由空氣傳播的細菌和病毒,而這些正是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的元凶。另一派人則認為,運動會藉由汗水和尿液的流失,進而使致癌物流失。

4. 經常運動者罹患大腸癌和乳癌的機率較低,研究人員認為適度的運動會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起源於病毒的惡性腫瘤。

跑步時體溫升高
跑步時體溫升高可能會抑制細菌生長,從而降低細菌生存在人體內

跑馬拉松後免疫力降低?其實原因出在這

一項研究在一組跑者跑步3小時內固定抽血,檢查他們的白血球與荷爾蒙水平。結果顯示,大多數類型的白血球、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水平都在跑步起初增加;但在運動後,某些類型的白血球隨之減少。不過,這些免疫系統的變化在24小時後將恢復正常。

跑步的強度、持續時間也和免疫功能有關連。中等強度的訓練被證實能增強免疫系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約1小時的均速跑。不過,如果跑16公里以上的距離或是跑到疲憊不堪,免疫系統會暫時減弱,這種現象通常僅持續數小時,而對於部分人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以觀察來說,馬拉松運動員在賽後患一般感冒的可能性高出6倍。

以上想法是運動科學界公認的學說,不過,2018年發表於《Frontiers in Immunology》期刊上的研究打破了這個論點。該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許多近期研究,重新解讀運動對免疫系統的短期影響。

結論指出,最初在1980年代的研究是依靠跑者對疾病的自我報告;但實際上,最新的唾液測試顯示,認為自己有感冒的馬拉松運動員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真正得了感冒。從統計學來說,他們生病的機率與賽事舉辦地的其他人差不多。

該研究合著作者之一、英國巴斯大學教授John Campbell表示,比賽後的運動員可能誤以為他們的過敏症狀或呼吸道短期搔癢是感冒徵兆。「人們不應因為擔心運動會抑制免疫系統而不去運動,運動對免疫系統是有益的!」

跑馬拉松
有研究指出,跑16公里以上距離或是跑到疲憊不堪,免疫系統會暫時減弱

如何調節你的免疫系統

抵抗病毒、細菌入侵,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方法是調節自身的免疫系統。所謂「調節」,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非常複雜,並不是一昧讓免疫力「越高越好」,它比較像雙面刃,太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疾病,且有多種因素,如:白血球、荷爾蒙、體溫、血氧水平,其他如睡眠、壓力、飲食、藥物和病史,都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那我們在生活上還能怎麼調節免疫系統呢?除了前文提及維持中等強度運動,平時常洗手,每晚睡眠7-8小時、吃健康的食物(包括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以維持肝醣儲存,以及大量蔬果),這些方法都能預防最常見的疾病。

在訓練上,每次長時間或高強度訓練後,應等到免疫系統完全恢復,再進行下一次訓練。如果這樣做有困難,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確保訓練時補充足夠的肝醣。此外,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強度,例如遵循10%原則,能幫助你的身體適應艱苦訓練,而不至於降低免疫系統。

資料來源/SEATTLE MARATHON , The New York Times , Running Magazin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跪著也要跑完!英國女選手倫敦馬終點前體力不支,堅持爬過終點線完賽

2019-07-12
夏日跑堂六大馬馬拉松故事跑步人物誌

2019年4月28日,全球六大馬拉松之一的倫敦馬拉松熱血開跑,有超過4萬名跑者參加,場面非常浩大。在六大馬之中,倫敦馬可以說是與波士頓馬拉松齊名且數一數二難參加的馬拉松。而在今年的倫敦馬拉松,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這位英國女選手,在終點前出現這感人的一幕。

跪著也要跑完!英國女選手倫敦馬終點前體力不支,堅持爬過終點線完賽 ©runnersworld.com

25歲英國女選手海莉·卡拉瑟斯(Hayley Carruthers)是一位X光醫師,她在參加這次倫敦馬時,因為體力不堪負荷,所以雙腳一軟摔倒在地,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用身體慢慢的爬完這一小段路,在場所有觀眾都為她加油打氣,同時也締造個人最佳的紀錄2小時33分59秒。

海莉·卡拉瑟斯 Hayley Carruthers ©twitter.com

不懈精神,感動眾人

一般而言,42公里的全馬要跑到三小時以內,必須經過嚴格訓練才有辦法達到,然而在終點線前一小段距離體力透支的卡拉瑟斯,也在三小時內成功完賽,最終也在女子組排名第18名,不過她頑強不撓的精神也已被全世界的跑者所看到,也感動了不少關注倫敦馬拉松的人。卡拉瑟斯表示:「當時覺得好像真的快不行了,我的雙腳完全沒有力氣,同時也感到眼花撩亂,只想躺在地上好好休息。但看到終點離我不遠且觀眾們都努力地為我加油時,我知道自己不能在這個地方放棄,我來參加這場比賽不就是要完成它嗎?所以我拼命地扭動身體並且慢慢爬行,我告訴自己不管怎樣也要到終點。」

然而爬過終點後,拉瑟斯再也沒有力氣挪動一步且癱倒在地。所有志工們都嚇壞並趕快上前詢問她的情況,隨後救援人員用擔架將她抬走。

©twitter.com

膝蓋跑壞,但身體尚無大礙

在被送醫經過檢查後,醫生告訴卡拉瑟斯摔壞了膝蓋,於是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經過包紮的傷腿照片,還表示:「現在我知道怎麼才能不跑馬拉松了。」但是,最令人敬佩的是,卡拉瑟斯第二天仍堅持回到工作崗位上,並向大家說明自己沒事。雖然醫生警惕她要多休息,但是在工作上以及生活上凡事都盡心盡力的她還是想動起來。

以下為卡拉瑟斯爬過終點線的一幕:

©twitter.com

在網路上,許多網友看到這一幕紛紛為卡拉瑟斯不放棄的精神感到佩服,然而卡拉瑟斯努力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是,萬一真的有傷在傷還是不要勉強自己過度運動,以免終生遺憾。

資料來源/動誌、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hallenge Family亞太錦標賽熱血落幕 鐵人媽媽包辦女子凸台

2018-11-19
賽事單車游泳跑步話題

Challenge Family 亞太錦標賽18日熱血落幕,共有來自15國、近1,000 名選手在東海岸一較高下。職業組最終由澳洲選手Luke Mckenzie以3小時48分03秒驚險封王、拿下亞太冠軍;女子組后冠則由斯洛伐克選手Radka Vodickova以4小時09分01秒戰勝世界冠軍強敵Mirinda Carfrae。巧合的是,男子組前三名有紐澳大軍包辦,女子組前三名都是鐵人媽媽。

Challenge Family亞太錦標賽熱血落幕 鐵人媽媽包辦女子凸台

113公里鐵人賽在台東縣長黃健庭、Challenge Family CEO  Mr. Zibi Szlufcik 、Challenge Taiwan執行董事羅威士Jovi等點燃竹炮儀式下,在中華大橋下活水湖展開比賽。職業組選手率先下水,游泳賽段1.9公里;行車賽段90公里沿台11線南下到三和國小折返騎兩圈;路跑段21.1公里行經森林公園、馬亨亨大道延經國際地標,終點站為鐵道藝術村。
 
這次職業選手們不僅爭奪亞太區冠軍,更力拼台灣鐵人三項賽事有史以來最高的 10萬歐元獎金。在游泳賽段,曾三度(2013、2014、2018)於 Challenge Taiwan 封王的紐西蘭好手 Dylan McNeice以24分09秒領先群雄進入轉換區,但在自行車賽段形成拉鋸戰,澳洲選手Luke McKenzie與Max Neumann追上形成第一集團。
 
最終由Luke McKenzie以游泳25分30秒、自行車2小時02分50秒、跑步1小時14分16秒成績奪下男子組冠軍。賽後Luke表示:「今天天氣非常舒服,自行車段能在賽段上不斷飆速,台東風景也非常漂亮,感謝今天的一切。」

男子組前三名

女子組則由 Radka Vodickva以游泳27分25秒、自行車2小時14分37秒、跑步1小時21分21秒成績摘下后冠。她表示:「非常感謝主辦單位舉辦這麼棒的賽事,是一場非常愉快的比賽。」
 
值得注意的是,職業女子組前三名分別為Radka Vodickova、Mirinda Carfrae、Beth McKenzie,三人都是鐵人媽媽,更凸顯ChallengeFamily精神﹕將家庭放入鐵人運動中。

女子組前三名

國內選手中,三鐵好手張團畯在地主加持下,以4小時07分26秒成績拿下男子職業組第7名,賽後表示:「近期以奧運標鐵距離在做準備,所以長距離對他來說有些辛苦,但還是盡全力享受比賽。」

國內選手張團畯以4小時07分26秒成績拿下男子職業組第7名

Challenge Family 亞太錦標賽(2018 Challenge Family Asia Pacific The Championship)由台東縣政府及台灣鐵人三項運動發展協會共同主辦、台灣賓士冠名贊助,也是台灣第一次舉辦ChallengeFamily亞太錦標賽。
 
台東縣長黃健庭表示,台東積極推動運動觀光,也獲得旅遊雜誌及網路平台評比為十大旅遊城市,Challenge Taiwan今年第6度與台東縣政府合作,在4月的賽會吸引超過4,500名選手參與,創下亞洲單一賽事參與最多人數,也成功爭取到2018 Challenge Family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在台東舉辦。這是台灣史上檔次及參與選手層級最高的三鐵賽事,台東已成為鐵人真正的故鄉。

職業男子組前三名
1st    Luke McKenzie 澳洲 03:48:03
2nd  Max Neumann  澳洲 03:49:25
3rd   Mike Phillips 紐西蘭 03:50:49

職業女子組前三名
1st    Radka Vodickova 捷克 04:09:01
2nd   Mirinda Carfrae 澳洲 04:19:15
3rd   Beth McKenzie 澳洲 04:22:22 

資料來源/Challenge Taiwa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